?

兩會上的自然資源“好聲音”

2024-04-22 06:41本刊編輯部
資源導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好聲音管護耕地

本刊編輯部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迎著和煦的春風,2024年全國兩會如約而至。肩負人民的重托,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來自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的政協委員肩負責任使命,懷揣社情民意,齊聚一堂,共商國是,既有聚焦“國之大者”的戰略視野,也有牽掛“民生小事”的赤子初心,一句句“關切之問”、一個個“暖心之舉”,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奏響奮進中國的時代“最強音”。

代表委員討論的熱點話題和提交的議案提案中,哪些與自然資源工作有關?對自然資源工作提出了哪些意見和建議?欄目選取部分代表委員關于耕地保護、要素保障、生態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供大家參考學習。

一、耕地保護

“國之大者”,食為政首,地為根基。代表委員圍繞全力提升耕地質量、加強綜合治理、完善后續管護等內容積極建言獻策。

提升耕地質量

讓糧田變良田

在提升耕地質量方面,針對我國存在的耕地質量法治保障不足、耕地質量提升基礎弱、耕地生態改善任務重等問題,民革中央提交了《關于強化耕地質量保護的提案》,建議從國家層面以專門立法形式對耕地質量保護予以規范,明確耕地質量提升的內容、任務、措施,強化政府、企業、農民等各方主體的耕地質量保護權利和責任。同時,圍繞提高耕地質量等級、改善耕地理化性狀指標,出臺配套政策,嚴控耕地質量。還要構建耕地質量保護監測體系,健全補充耕地質量驗收制度,指導落實耕地質量保護措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劉俊來十分關注耕地占補平衡中補充耕地質量,建議設計科學合理的占補平衡衡量標準與評估指標體系,包括健全新增耕地質量等級評價、耕地質量等級與補充耕地面積折算等內容,強化長效管控,以長周期糧食生產能力作為占補平衡的衡量標準,而非單純以新增耕地數量或當年生成能力為單一標準。同時,進行全程信息化監測與實地勘測監管,保障新增耕地的真實性。

加強綜合治理

挖掘后備資源潛力

“鹽堿地作為我國糧食生產的耕地后備資源,對補充耕地資源、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比珖舜蟠?、遼寧省營口市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韓秋香提交了《關于提高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的政策建議》,建議根據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數據,開展鹽堿地開發潛力評價、經濟效益評估、質量監測預警等基礎工作,研究和編制具有屬地特色的鹽堿地開發利用規劃方案,為推廣耐鹽堿的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種植提供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同時,加快組建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試驗基地、示范區、示范園、科研攻關項目等平臺載體,分區域篩選出適宜鹽堿地種植農作物品種,編制耐鹽堿農作物審定技術標準,使“以種適地”與“以地適種”有機銜接,全方位推動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和高質量發展。韓秋香還建議,適時出臺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的財政獎補措施,調動地方多元主體開發利用鹽堿地的積極性,將條件好的鹽堿地等后備資源逐步改造成良田,以糧食安全護航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強化后續管護

讓種糧者得實惠

針對個別地方忽視恢復耕地的后期管護和利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研究員趙松建議,強化規劃統籌與資源適宜性評價,鼓勵各地科學編制耕地保護專項規劃,合理引導有序恢復耕地。在具體實施中,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給予相應經濟補償,區分耕地流出情形,合理把握恢復節奏,差別化穩妥推進,增強農民保護耕地的內生動力。

針對高標準農田的建后管護,民進中央建議,一是補齊短板,構建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長效機制。建立“縣(市)負總責、鄉(鎮)為主體、村級落實”建后管護機制,明確縣、鄉、村和農戶、經營主體等各層面管護職責。建立健全日常管護和專項維護相結合管護機制,在鄉(鎮)或村設立高標準農田管護站,選聘專業技術人員負責高標準農田管護。同時,負責指導村集體、新型經營主體開展日常管護。及時修復或補充水毀災損高標準農田,確保數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二是多措并舉,構建農田管護動態監測監管機制。綜合運用地理信息、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管護系統,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保護、利用情況可查。推廣落實田長制,將高標準農田納入各級田長監管范圍,構建“人防+技防”監管機制。制定設施建后管護督察計劃,定期開展督察考評,將考評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分配的重要依據??h、鄉(鎮)、村簽訂管護責任書,明確高標準農田的管護面積、地塊、設施、權利與義務等內容。加大基層干部特別是鄉(鎮)、村、組干部和管護人員培訓力度,提升管護水平,確保高標準農田建得成、管得好、長受益。

為提高農民保護耕地的積極性,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建議,雙管齊下增加補貼。增加農民種植糧油作物補貼,對符合條件的種糧農民給予直接補貼,調動積極性。加大對產糧大縣、產糧大鎮及規模種糧支持力度,保障糧食穩產增收。同時,調整優化農業補貼政策,提高補貼精準性,強化“誰種糧誰受益,誰多種糧誰多得”導向,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落實到實際種糧人手里,讓種糧者有錢賺、有奔頭。針對種糧農戶,實施“點對點”專項資金補助,讓種糧者真正得到實惠。

二、生態保護修復

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代表委員圍繞修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言獻策,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牽掛江河湖海

交出綠色答卷

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的健康與安瀾,是掛在代表委員心頭上的大事。在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學術副校長傅聲雷看來,黃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生態問題,“除了要科學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修復,如何協調上下游、左右岸的水資源利用和經濟發展也非常重要,生態補償是統籌兩者關系最好的杠桿。要加強黃河全流域水資源管理,健全跨省區生態補償制?!备德暲渍J為,當前,跨省區生態補償尚未很好得到落實,亟須在國家層面制定相關規定和標準來統籌指導。

如何落實好“共抓大保護”、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主任亢德芝建議,在長江干支流開展流域綜合治理?!傲饔蚓C合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打破傳統流域治理中條塊分割、多頭治理、分段管理、屬地管理的單要素單目標治理模式,實施流域統籌的協同治理模式?!彼ㄗh,把流域綜合治理的做法和經驗推廣到整個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助力筑牢長江生態屏障。

探尋“兩山”轉化路徑

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宜興市西渚鎮白塔村黨總支書記歐陽華一直掛念利用生態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建議生態資源的利用應注重與新興產業、鄉村旅游結合,支持農村發展“小而特、小而品、小而優”高質量新業態產業。政府相關部門要高度關注農村生態平衡問題,做到資源共存、財富共有,讓人民群眾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有更多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江西萍鄉學院副院長吳代赦持續關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相關課題。在扎實調研基礎上,他圍繞拓展延伸生態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建立產業人才儲備、完善產業體系建設等提出建議。

織密法治之網

護航美麗中國

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水平,是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劉銳的心愿。今年,她帶來了一份關于探索建立生態文明報告制度、完善生態文明法律制度體系的建議。劉銳建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法規體系研究,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法的立法工作。同時,圍繞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等重大決策部署和生態文明建設法律法規實施,在全國推行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報告制度,推動人大、行業部門、司法、審計、紀檢監察、社會等多方監督協同貫通,形成全社會共推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

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注意到,當前,我國還未有專門系統的自然保護地法和國家公園法,實踐中主要依靠各省人大制定的自然保護地條例,以及各地政府出臺的政策性文件作為執法、司法的依據,法律保護標準不統一。同時,各地實行的自然保護區條例內容覆蓋面過窄,導致跨省交叉自然保護地部分區域處于管理疏漏狀態。對此,鞏富文建議,制定自然保護地法,同時,在法律制定中應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科學規劃利用、加強協作配合等原則。

三、自然資源要素保障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硬支撐”,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是拉快重大項目建設“進度條”的“助推器”。圍繞要素保障和高質量發展,代表委員建諍言、獻良策、聚共識,為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強信心、增底氣。

從高質到新質

要素保障為發展蓄勢賦能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茂興帶來了加快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他認為,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要在滿足用工需求、土地要素和能源資源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續加力,增強民營企業高效平等獲取要素的能級。

聚焦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圍繞加快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推動飛行汽車應用等提出建議。他建議通過加強土地保障,統籌基礎設施和資源配套,開展應用探索,設立飛行汽車運營示范區。

圍繞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國人大代表、鎮江市市長徐曙海提出,加強園區建設,全面編制園區發展規劃,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土地等要素保障,聚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許慶民帶來了在提升數據要素價值背景下優化自然資源數據治理工作的建議,呼吁國家有關部門強化自然資源數據治理頂層設計,統一數據標準和技術規范體系,開展國土空間信息模型標準研制和建模示范,提升多元化數據采集和主題化數據加工能力,建立統一的自然資源數據資源目錄和數據統籌管理共享機制。

在全國政協委員、西南財經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寇綱看來,數字經濟的主要場景將是工業互聯網、車聯網和新型智慧城市。他建議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努力把數字技術與制造業、服務業等實體經濟相融合,放大相互資源的價值。

從城市到鄉村

讓土地要素配置準、流動暢

“鄉村振興中產業振興是基礎,要發展產業就離不開要素保障?!比珖舜蟠?、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橫車鎮九棵松村黨委書記董振興在調研中發現,不少地方存在土地要素盤活難問題。他認為在確保糧食安全前提下,應優先考慮如何更好地保障農村的產業、項目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宜興市西渚鎮白塔村黨總支書記歐陽華表示,部分農村的耕地、住宅和宅基地處于閑置或半閑置狀態,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鼓勵農民盤活利用好閑置資源,提高農村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破解宅基地閑置浪費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浙江省委會副主委王麗萍致力于研究盤活農村閑置土地、促進城鄉要素融合,通過調研走訪,發現由于農村資源盤活利用途徑不暢,導致“缺地”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落地的主要瓶頸。鑒于此,她呼吁要多措并舉盤活閑置宅基地等資源,破除政策障礙,喚醒“沉睡”土地,激發鄉村活力。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蔡繼明建議增強城市化優勢地區發展的土地保障能力,在取消對特大超大城市人口總量限制的同時,增加優勢地區“計劃性”土地供給;擴大宅基地流轉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范圍,增加優勢地區“制度性”土地供給;而對于農業優勢地區,在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同時,擴大農業生產優勢地區戶均耕地規模,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土地保障?!笆袌鼋洕?,土地要素和勞動要素只有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其創造財富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辈汤^明期待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可以不斷優化,城鄉要素有序流動活力能夠持續增強。

四、國土空間規劃

國土空間規劃在支撐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城市更新行動、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實施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相關話題積極建言獻策。

城市更新行動

規劃統籌引領

“在消費城市建設熱潮下,城市更新面臨一些問題?!比珖f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指出,中心城區用地結構失衡降低城市消費活力。他認為,這一現狀部分原因在于城市更新過程主要由政府主導,規劃和管理部門往往偏好統一的街道布局、建筑風貌及店鋪樣式,犧牲了老城區的多樣性。他建議,以城市規劃的精細化管理提升消費城市的包容力。比如,對大型老舊街區,通過環境改善、引入新產業、提升業態、引入環境藝術等手段,促進消費供給從單一化向多樣化、品質化轉變。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吳晨認為,以低效用地和低效樓宇為城市產業升級改造騰挪空間,重構城市價值、提振城市效能、激發城市經濟活力,應當是城市更新與城市復興的核心目標,如何導入城市功能和植入產業將是更新項目的關鍵。吳晨建議,提升更新項目的靈活性,在滿足產業功能需求前提下,采取彈性預留方式,對大片辦公和商業用地進行混合優化,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

針對氣候變化背景下城市氣象災害新挑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主任龔建東建議,將氣候韌性建設要求落實到城市規劃和法律法規體系、城市更新改造中,堅持“讓”“防”“避”結合原則,從規劃上加強頂層設計,利用全國災害普查研究成果,加強城市規劃和重大項目的氣候可行性論證。

鄉村全面振興

村莊規劃先行

針對運用浙江省“千萬工程”經驗,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余村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建議制定“千村示范、萬村整治”促進條例,在地方立法層面規范“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嚴禁隨意撤并村莊、違背農民意愿大拆大建;有序推進農房改造、管線序化、村道提升、幸福河湖建設,并建立健全一體化、智能化的長效管護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國梁表示,村莊規劃編制應緊密結合鄉村發展環境特征和變化,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扣“高水平”“能落地”兩個關鍵詞,防止一哄而上、華而不實、編而不用。規劃起點要高,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做好縣域統籌,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目標,落實“多規合一”改革要求。同時,堅持分層分類推進,創新理念方法,因地制宜開展鄉村空間設計。規劃成果要實用管用,具有實效性、可操作性和執行約束力。應堅持開門編規劃,充分聽取各類主體意見,落實省級財政獎補資金,減輕基層負擔。同時,集成各類涉農政策,合理安排建設任務,推動規劃師下鄉開展陪伴式規劃服務,以釘釘子精神把美好藍圖轉化為現實圖景。

五、礦產資源保障

近年來,我國能源資源供需環境和安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保障礦產資源安全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代表委員圍繞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推動礦產資源高效利用、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等集思廣益、建言獻策。

增儲上產

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

如何加快推進一輪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切實提升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壽從緊缺性礦產資源入手,建議制定完善緊缺性礦產資源規劃體系,強化頂層設計,聚焦高純石英、鋰等當前緊缺性礦產資源,加速開展地質勘查。同時,實施找礦突破戰略專項行動,打造資源戰略接續區,并在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配置及相關產業政策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實現礦產資源的增儲上產。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焦煤集團黨委書記趙建澤將關注點放在稀缺資源保障能力方面,建議制定煉焦煤重點礦區保護性開發利用規劃,嚴格控制開采數量、規模等,特別是對焦煤、肥煤等稀缺資源實施定點、定量保護性開采,防止過度開采。同時,構建戰略儲備體系,完善以產地儲備為基礎、產能儲備為鏈接、產品儲備為補充、市場調節、有機統一的煉焦煤資源儲備體系。

大型煤炭礦區是我國煤炭供應保障的核心支撐?!耙茖W確定大型煤炭礦區戰略定位,加大煤炭資源勘查和資源評價工作力度,大力開展煤炭詳查和精查,增加后備煤炭資源儲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建議,在控制產能總量的前提下優化煤炭生產結構,規劃建設新的大型煤炭礦區,推動大型現代化煤礦項目建設,加快核準建設安全高效煤礦、綠色化煤礦、智能化煤礦、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等,增強大型煤炭礦區穩產增產的潛力。

在推動新一輪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背景下,加快建立礦產勘查長效機制、建設資源風險勘查資本市場顯得尤為重要。全國人大代表、銅陵有色集團總經理丁士啟建議搭建風險勘查項目資金的籌集及流轉渠道,利用好國內外資金、技術,讓社會資本在礦產勘查的人、財、物等資源配置中進一步發揮作用,加快我國重要能源和礦產資源增儲上產?!敖⑶袑嵖尚械娘L險勘查資本市場平臺,通過新建礦業等資源交易市場,或在現有資產交易市場中設立獨立業務板塊,專業進行礦業等資源交易全流程業務活動。同時,建立風險勘查市場誠信約束體系,通過實施項目勘查終生負責制度,并制定相應追究條例,對弄虛作假的勘查單位、個人經審定后追究相應責任?!倍∈繂⒄f。

綠色發展

促進礦產資源高效利用

圍繞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姜耀東建議,從國家層面出臺政策,逐步解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面臨的問題,加大對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明確現代煤化工作為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儲備和技術儲備的定位,將煤基特種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端煤化工項目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鼓勵和支持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健康和創新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貴州省委副主委陳前林提交了關于多措并舉強化大宗工業固廢治理的提案?!耙獙嵤┮话愎I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化工程,開展高效選礦技術開發與應用,礦產企業需對礦石進行高效選礦,精礦才能對外銷售,以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和礦產資源加工過程中的消耗,從源頭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标惽傲纸ㄗh,從國家層面建立和完善我國尾礦、廢渣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排放標準,并對生產企業排放的固廢污染物含量進行監控,加強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治理技術開發和標準體系建設。

“我國鐵礦石目前主要依賴進口資源,對外依存度長期在80%左右?!比珖f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建議,加大對國產礦扶持,積極開發權益礦,支持廢鋼產業發展。推進廢鋼資源回收,加快資源循環利用,穩步推出再生鋼鐵原料期貨,通過期貨標準化、規范化發展,促進現貨流通體系完善,多維度提升國內鐵元素自給率。

轉型升級

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

老礦區轉型發展是礦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也是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之一。武強建議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資源城市轉型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制定煤炭老礦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具體政策措施,建立煤炭老礦區振興發展基金。同時,制定支持煤炭老礦區轉型發展的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在獨立工礦區改造搬遷等方面給予支持,幫助老礦區企業激活發展潛能?!耙哟髮系V區、老煤炭企業的資源配置力度,支持有條件的優勢企業與老礦區、老煤炭企業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鼓勵新建重大項目、新興項目向老煤炭企業傾斜,推動煤炭上下游產業一體化發展,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新能源產業?!蔽鋸姳硎?。

全國人大代表、龍煤集團七臺河礦業公司龍湖煤礦東一采區701采煤隊班長楊會軍十分關注礦區的高質量發展,他同樣呼吁要加大對老礦區的政策扶持力度?!巴瑫r,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持續豐富創新平臺,鼓勵科研院校、裝備制造廠家和相關企業深度對接,加大對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力度?!睏顣娬f。

在推進礦山智能化建設方面,全國人大代表、潞安化工集團常村煤礦設備科副科長張世麗建議,在中西部資源富集區設立智能綠色礦業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國家級綜合試驗區、智能綠色開發技術試驗中心與實踐基地,建設國家級智能綠色示范礦井、智慧礦區,高質量開發利用中西部礦產資源,將中西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引領中西部地區產業升級?!按送?,還要建設打造一批支撐試驗區建設的智慧礦山、礦區生態環境修復、井下空間利用等示范基地,促進大型露天礦開發與生態治理并舉,以開發促生態改善。同時,推進礦產開發與廢棄閉坑礦井資源開發利用,推動智慧礦山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優化資源配置,打造國家級智能綠色礦業樣板工程,形成全面智能運行、科學綠色開發的新型礦業產業生態?!保ㄎ恼赂鶕吨袊匀毁Y源報》兩會系列報道整理)

猜你喜歡
好聲音管護耕地
自然資源部:加強黑土耕地保護
我國將加快制定耕地保護法
2022年將農村公路管護領域就業崗位穩定在80萬左右
保護耕地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寒冷天氣 咋管護羔羊
入秋養羊管護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護中GPS技術的應用
臺媒關注“好聲音”李代沫吸毒被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