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 研究熱點與前沿趨勢

2024-04-22 08:04寧宇新沈彬
科學與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研究趨勢可視化分析

寧宇新 沈彬

摘要:近年來,以綠色發展為理念的ESG逐漸成為理論界關注的焦點,文章借助CiteSpace軟件,以2000—2022年CNKI數據庫中ESG領域的中文文獻為研究對象,運用共詞聚類跟蹤中國ESG領域的研究成果、熱點、趨勢及研究主體。研究結果表明:(1)ESG研究領域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2000—2022年文獻發文量呈上升趨勢,并在2019年后呈現爆發式增長。(2)ESG研究領域內的學術合作目前較為分散,大多數的研究人員未形成緊密的聯系處于獨立研究的狀態。(3)中國近二十年ESG研究熱點領域包括ESG信息披露、ESG與綠色金融、投資者、上市公司、投資理念和綠色債券,總體上反映了ESG領域以企業信息披露、投資和綠色金融為核心研究內容。(4)未來研究熱點方向為以ESG為導向完善綠色金融制度體系,建立綠色信貸評估系統,拓寬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和促進綠色發展基金市場化,推動中國綠色金融領域的ESG實踐。

關鍵詞:ESG;研究趨勢;可視化分析;CiteSpace

中圖分類號:F270;F271;G35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4.02.009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經濟迅猛發展,城市化、工業化導致的環境污染、資源過度浪費等問題也隨之而來,生態環保與經濟增長協同發展是當下實現我國建設現代化強國目標的重要路徑。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2020年首次承諾“30·60目標”,這進一步明確了我國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決心。2022年10月16日召開中共二十大,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近年來,ESG 逐漸成為實務界和學術界的熱門話題,ESG蘊含了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公正三位一體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應對新冠病毒感染、氣候變化、經濟衰退多重挑戰的重要投資方向,實現綠色發展、促進綠色創新的重要推動力[1]。在我國經濟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30·60目標”、綠色發展、節能環保等諸多話題都離不開可持續發展。ESG不但可以作為評價公司綜合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尺,同時是“30·60 目標”實施、促進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推手,背負著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高度密切的關注和重視。在可持續發展大背景下,中國的ESG實踐正蓬勃發展,有望成為未來企業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2]。

現階段,有關ESG研究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研究文獻很少,特別是綜述類文獻更是寥寥無幾,中國ESG研究熱點與前沿趨勢等內容也尚未明晰?;诖?,文章基于CiteSpace文獻可視化軟件回顧與總結中國ESG研究進展,旨在通過對ESG領域的研究成果、熱點、趨勢及研究主體的分析,梳理已有研究熱點與研究不足,發現ESG研究可能的未來發展方向,從而推進ESG在中國的深入研究。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方法

CiteSpace(CitationSpace)是一種知識可視化分析軟件,由陳超美教授利用Java語言開發用以分析科學知識的結構、規律和分布狀況,在我國學術界引起廣泛關注并得到廣泛應用[3]。文章使用CiteSpace 6.1.R2軟件,以獲取的有關ESG研究的中文文獻作為研究數據,通過導入文獻對關鍵詞、發文量、作者進行可視化分析,探究中國近二十年ESG研究的高產作者和研究熱點領域與前沿,分析ESG未來的研究趨勢。

1.2 數據來源

在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中檢索以ESG為主題詞的中文文獻,設定時間為2000年至今,檢索時間為2022年10月26日,共得到1 208篇文獻。剔除與本研究無關文獻以及會議、報紙、圖書、成果等其它類型的文獻,最終得到有效學術期刊文獻849篇,以此構成文章的有效研究樣本。

2 結果與分析

2.1 ESG 研究領域發文量可視化分析

發文量是研究學者對該領域關注程度的重要體現,可以用來衡量該領域的動態發展趨勢、受關注程度以及預測未來發展的重要信息。2000—2022年有關ESG領域的中文文獻發文量呈上升趨勢(見圖1)。

2000—2009 年國內一直沒有有關ESG 的研究,鮮有學者涉獵ESG領域,ESG有關研究在我國學術領域尚處于空白階段。直到2010年,國內出現了有關ESG的第一篇文獻,該文獻首次提出將薪酬與ESG掛鉤,從負責任的投資者角度,融入ESG問題,有益于塑造為股東和社會帶來長期利益的可持續發展企業[4]。2010—2019年發文量呈現上升趨勢,尤其在2019年文章數量達到43,引起我國學者對ESG的小部分關注和探討,自此ESG研究拉開了在中國的序幕。但相關文獻數量仍然較少,原因離不開中國的ESG體系建設起步較晚,相關的理論制度和基礎較不完善。2018年9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修訂后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首次明確指出上市公司應及時披露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信息。ESG表現作為反映企業發展質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5]。自2019年起,文獻年發文量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2022 年年發文量達到399 篇,較2019年增長了將近十倍,發文量到達近年來的頂峰,研究熱度持續攀升,體現了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理念在我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2020年發文量激增至116篇,其時代背景離不開“30·60目標”的提出,秉持ESG發展理念成為實現該目標的巨大推動力。

2.2 ESG 研究領域高產作者分析

文獻作者是科學研究的主體,可以反映一個領域的杰出貢獻者。利用CiteSpace軟件對作者間的合作情況進行可視化分析(見圖2),數據顯示2000—2021年ESG研究領域的發文作者間形成220個節點和120條連線的合作網絡,密度Density為0.005。作者節點的大小與發文量成正比,節點間的連線代表作者之間的合作情況,線段粗細與合作程度呈正相關關系[3]。網絡節點之間距離較為疏遠,顯示在ESG領域內學術合作較為分散,研究人員和機構暫時沒有形成較為緊密的聯系。目前僅僅只有少數研究人員比如殷紅、杜鵑、管竹筍等形成了比較微弱的合作關系,且是以3~5人的小范圍合作為主,其他研究人員則以個人研究為主。

利用萊普斯定律來了解在ESG研究中產出與影響力較大學者的情況,具體公式為:M=0.749 NMAX。其中M 表示核心作者發文數量,NMAX表示發文最高數量。文章選取的文獻樣本中,發文數量最高的是陳欣發表了9篇,由萊普斯定律公式計算得到M=2.247,因此,該領域的核心作者是發文量大于2篇的研究學者。數據表明,領域內核心作者產出較少,發文數量差別甚微,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系統。除陳欣外,高產作者還有黃世忠(8篇)、施懿宸(6篇)、金琳(5篇)、曾繁榮(5篇)、馬喜立(4篇)、嚴學鋒(4篇)等。從整體來看,國內目前有關ESG領域的研究較為分散,未形成緊密研究學術群;具體而言,陳欣、黃世忠、施懿宸、金琳、曾繁榮、馬喜立、嚴學鋒等是該領域的核心研究群體。

2.3 ESG 研究領域關鍵詞分析

2.3.1 關鍵詞共現分析

通過對文獻分析發現,國內近二十年ESG研究熱點領域包括ESG信息披露、綠色金融、投資者、上市公司、投資理念和綠色債券,總體上反映了ESG領域以企業信息披露與投資和綠色金融為核心研究內容。關鍵詞是對文章內容的集中凝練與總結,其頻次、關聯性、突現度等有助于發現某方面的學術重點、內在聯系和關鍵程度。通過運用CiteSpace制作關鍵詞共現圖譜以可視化展示關鍵詞的共現關系可發現某一特定研究領域的核心內容及研究熱點(見圖3)[6]。

中心性是評價節點在網絡中重要性的指標,關鍵詞共現圖譜中具有較高中介中心性的關鍵詞[7]包括信息披露(0.44)、綠色金融(0.28)、投資理念(0.26)、責任投資(0.22)(見表1)。在ESG信息披露及評級方面,現有研究主要從ESG信息披露的效果及其影響因素、ESG評級分歧、企業“清洗”角度進行分析[8-9]。在資本市場方面,現有文獻主要關注ESG對股票市場、債券和基金的影響[10-12]。在公司金融方面,現有文獻集中于研究ESG與經營財務活動、公司治理、風險、資本成本和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13-19]。

2.3.2 時空演變分析

時間線圖譜(Timeline View)可以演繹研究領域的演進脈絡并且預測未來發展趨勢。通過多維呈現聚類和關鍵詞信息,將同年份的熱點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并集合在指定區域,有助于研究者了解重要關鍵詞演進的時間路徑。圖4 的知識圖譜中模塊值Modularity Q=0.791,Q 值>0.3時認為聚類結構是顯著的,表示關鍵詞的聚類分布良好。且網絡同質性平均值Mean Silhouette=0.945 5,S 值>0.7表示聚類結果非常顯著,表示具有高同質性,可對數據進行進一步分析。

在373 個節點的混合網絡中,篩選出10 個主要集群,可歸納為10 個熱點話題,包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投資理念、企業價值、綠色金融、碳達峰、投資策略、氣候變化、公司治理和普惠金融。上市公司這一研究主題一直貫穿研究始終,上市公司是ESG 發展的重要載體,推動ESG 理念在上市公司更好的實踐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公司作為永續型實體,可持續性是公司的一個重要目標。環境、社會和治理(ESG)信息事關公司可持續性,ESG披露具有重要的功能,其能夠改善與促進公司的可持續性[20]。在研究早期(2010—2015年),學者們主要集中于投資者和養老基金方面,在2015年后,研究熱點逐漸轉向信息披露、綠色金融、責任投資與碳達峰,2019年開始出現普惠金融這一研究熱點。

2.3.3 時區圖

處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會演繹出不同的研究熱點,CiteSpace中關鍵詞共現分析時區圖可以顯示研究內容的演變過程,運用CiteSpace 軟件繪制ESG 研究領域的關鍵詞時區圖(見圖5),并歸納出ESG研究的大致發展特點。由圖5可以看出我國2000年至今有關ESG話題的演化路徑。近二十年有關ESG研究時區圖呈現左松右緊的整體態勢,其中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和綠色金融成為關鍵詞集聚的重要節點,成為近幾年來學者研究的焦點。從時間發展來看,有關ESG的研究緣起與投資者這一話題,經過信息披露、上市公司、綠色金融、投資理念等研究熱點的動態變遷,最終向碳金融、碳達峰、氣候風險、創新型等研究熱點多元化發展,其演化路徑大致可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孕育期(2000—2010年)

2010年之前,中國ESG理念發展處于起步階段,有關這類話題的研究較少,集中出現關鍵詞的有投資者、可持續和養老金。這一階段尚未開展系統的有關ESG的研究。

(2)探索期(2010—2020年)

2010年后,信息披露、上市公司、投資理念、綠色金融等聚類突現。ESG體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ESG信息披露,對企業ESG評級和ESG投資指引。

首先,ESG信息披露研究熱點貫穿始終:從國家實踐看,近幾年來中國自愿披露ESG信息的上市公司數量逐年遞增。根據2021年ESG白皮書顯示,截至2021年6 月底,披露ESG 相關報告的A 股上市公司達到1 112家,約占全部上市公司的1/4。從國家政策看,推動引導中國上市公司進行ESG 信息披露勢在必行。2021年,中國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指引》,明確公司投資關系管理,強化對上市公司的約束。

其次,ESG 評級:聯合國責任投資倡議組織(UNPRI)在2006 年提出的ESG 框架僅僅列舉了部分考量因素[21],并未對大部分內容進行量化,ESG 評估方法沒有統一標準。在此后時間里,各大學者機構對ESG 的評級進行了深入研究量化,目前為止,國外關于企業ESG 評級的內容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研究,普遍被認可的有MSCI ESG 系列指數、英國富時FTSE4Good 系列指數等,為中國開展相關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再次,ESG 責任投資:在當前謀求公司長遠價值、兼顧經營效益最大化的社會責任資本理念越來越普遍的大環境下,ESG 投資戰略已經發展成全球資管市場的主要投資戰略之一。以綠色資金助力綠色經濟發展,成為企業突破資金生態障礙制約的主要途徑。一方面,發展綠色金融既是實現我國綠色低碳發展目標的有力手段,又是實現中國國民經濟健康復蘇的必然選擇;另一方面,發展綠色金融也為開展國際經濟協調發展戰略提供了新途徑,也為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增長局面的建立提供了更高效方式。

這一階段有關ESG研究多經驗性研究,少實證性研究,并且已有研究內容視角單一,問題集中。

(3)發展期(2020年至今)

新冠病毒感染對全球的政治、經濟、環境的帶來了不容小覷的影響。ESG對推動后疫情時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促進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大作用。這一時期出現碳金融、碳達峰、氣候風險、創新型、海洋保護等研究熱點。在這一階段研究視角多元化,研究深度深化。

2.3.4 突現分析

關鍵詞突現指其運用頻次在某個時期內顯著增加,檢測、分析突現詞可反映特定時間段內的研究前沿及其隨時間發展的歷史演變情況,并以此預測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見圖6)。2012—2020 年,可持續、投資者、指南、投資策略、組織、風險管理、股東利益、投資理念在突現后被逐漸迭代,反映了該階段的主要研究熱點聚焦于中國ESG理念的普及研究和企業ESG的信息披露標準與責任投資。2021年后出現了較多的重要創新角度,有碳中和、氣候變化、綠色金融、綠色債券、綠色投資、全球契約和控股股東,其中碳中和的突現強度最強,達到9.21。未來研究熱點方向應是以ESG為導向完善綠色金融制度體系,建立綠色信貸評估系統,拓寬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和促進綠色發展基金市場化,推動中國綠色金融領域的ESG 實踐發展[22]。這些新的角度進一步拓展了ESG 的相關研究,這也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相一致。突現分析結果與關鍵詞時間線圖結果相同。

3 結論

ESG領域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并在研究內容和主題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多元化、深化發展。本研究使用CiteSpace對2000—2022年中國知網數據庫中有關ESG研究的849篇中文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對文獻數量、發文時間、學者以及關鍵詞進行了數據挖掘和統計分析,較為全面地描述了研究領域的熱點與整體演化與發展情況,得出如下結論:

(1)從文獻發布時間來看,研究數據分布表明,中國的ESG研究起步較晚,2010年前沒有有關ESG的研究,2010—2019年發文量呈上升趨勢,但數量較少;自2019年起,文獻年發文量呈爆發式增長。

(2)從研究力量合作分析看,目前ESG領域的研究較為分散,沒有形成研究合作群,學者和機構間的交流與合作甚少,研究人員間的合作亟待加強。僅有少數學者如殷紅、杜鵑、管竹筍等形成了較弱的合作關系,其他大部分學者以個人研究為主。

(3)從演化路徑分析來看,ESG領域研究者本著從宏觀到微觀,單一到多元的研究路徑進行研究,呈現出了不同側重點。ESG研究關鍵詞集中于信息披露、上市公司、投資者和綠色金融等方面,從最開始定性研究到現在多定量研究,探討ESG行為、ESG信息披露、ESG投資的影響因素和經濟后果[23]。

(4)根據關鍵詞突現結果可知,未來研究熱點方向應是以ESG為導向完善綠色金融制度體系,建立綠色信貸評估系統,拓寬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和促進綠色發展基金市場化,推動中國綠色金融領域的ESG實踐。因此,建議科研人員未來可以在此方面展開研究。

目前,中國ESG屬于發展階段,由于研究時間較短,總發文量較少,尚未形成成熟的ESG研究體系。因此,學者應緊跟ESG潮流、探索ESG相關的研究領域,為未來制定ESG公開機制以及ESG評價制度規范的建立等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石,為ESG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李小榮,徐騰沖.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研究進展[J].經濟學

動態,2022,738(8):133-146.

[2] 袁蓉麗,江納,劉夢瑤.ESG研究綜述與展望[J].財會月刊,2022,

933(17):128-134.

[3] 陳悅,陳超美,劉則淵,等.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J].

科學學研究,2015,33(2):242-253.

[4] 杜娟.告別天價薪酬[J].WTO經濟導刊,2010,87(10):84-85.

[5] 陳玲芳,于海楠.ESG表現、融資約束與企業績效[J].會計之友,

2022,694(22):24-30.

[6] 吳一丁,馬浩軒,陳麗.ESG研究主體梳理及階段性研究探索:基

于CiteSpace 軟件的可視化分析[J]. 財會通訊,2023,916(8):

15-22,39.

[7] 張會擇,賴宇.基于CiteSpace的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研究現狀、

熱點及發展趨勢的可視化分析[J/OL]. 中國免疫學雜志:1-9

[2023 - 05 - 11]. http://kns. cnki. net / kcms / detail / 22.1126.

R.20220916.1003.004.html.

[8] 黃珺,汪玉荷,韓菲菲,等.ESG信息披露:內涵辨析、評價方法與

作用機制[J/OL].外國經濟與管理:1-17[2022-11-03].https://

doi.org/10.16538/j.cnki.fem.20221018.202.

[9] 陳玲芳,于海楠.ESG表現、融資約束與企業績效[J].會計之友,

2022(22):24-30.

[10] 謝詩蕾,周波蘭.ESG績效,投資者關注與企業信息披露質量:基

于年報文本挖掘的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2(10):54-61.

[11] 白雄,朱一凡,韓錦綿.ESG 表現、機構投資者偏好與企業價值

[J].統計與信息論壇,2022,37(10):117-128.

[12] 金縵.機構投資者的ESG偏好對綠色創新價值的影響[J].金融

理論與實踐,2022(1):65-75.

[13] 陳曉艷,洪峰.企業ESG鑒證:進展、問題與思考[J].中國注冊會

計師,2022(9):79-83,3.

[14] 李志斌,邵雨萌,李宗澤,等.ESG信息披露,媒體監督與企業融

資約束[J].科學決策,2022(7):1-26.

[15] 雒京華,趙博雅.ESG表現與企業短期財務績效:基于制度環境

的調節效應檢驗[J].武漢金融,2022(7):20-28.

[16] 王波,楊茂佳.ESG表現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機制研究:來自我國

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軟科學,2022,36(6):78-84.

[17] 潘海英,朱憶丹,新夫.ESG表現與企業金融化:內外監管雙“管”

齊下的調節效應[J].南京審計大學學報,2022,19(2):60-69.

[18] 馬險峰,王駿嫻.上市公司ESG 信息披露制度思考[J].中國金

融,2021(20):69-70.

[19] 李井林,陽鎮,陳勁,等.ESG促進企業績效的機制研究:基于企

業創新的視角[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21,42(9):71-89.

[20] 劉江偉.公司可持續性與ESG披露構建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22,24(5):104-111.

[21] 梁麗.ESG框架下企業經濟責任審計模式創新研究[J].財務與會

計,2021(6):52-54.

[22] 張潔.目標下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J].西南金融,

2022(9):81-93.

[23] 黃世忠.ESG 理念與公司報告重構[J]. 財會月刊,2021(17):

3-10.

猜你喜歡
研究趨勢可視化分析
我國職業教育師資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聲波吹灰技術在SCR中的應用研究
我國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研究述評與展望
可視化分析技術在網絡輿情研究中的應用
國內外政府信息公開研究的脈絡、流派與趨勢
企業績效研究評述比較與展望
大數據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