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活農村人力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2024-04-22 12:47楊萍樊王妮
人力資源 2024年3期
關鍵詞:勞動力人力資源人才

楊萍 樊王妮

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已經進入了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的新階段。在國家各項重大政策支持下,培育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及長遠意義。甘肅省Z縣是國家六盤山片區58個貧困縣之一,通過整理相關數據發現,盡管甘肅省Z縣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但是卻突出地存在著農村人口文化素質不高、就業結構不合理、就業性別差異大等現實問題。自然基礎條件差、人力資源的內生發展動力不足、農村公共服務質量較低以及人力資源的開發資金匱乏等都對甘肅省Z縣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造成了嚴重的限制。在此基礎上,結合甘肅省鄉村振興的現實情況,筆者提出了Z縣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策略。

Z縣農村人力資源現狀

●Z縣農村人口數量逐年下降,但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

作為一個以農業人口為主的地域,盡管Z縣鄉村人口數量在逐年減少,但人口總量依舊龐大,農村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據《Z縣月度勞動力調查就業結構簡析》顯示,2022年全縣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全部就業人員的79.8%。

●Z縣農村人力資源的文化素質整體偏低

文化素質的普遍偏低,重男輕女的思想,落后而狹窄的信息獲取途徑,導致農村居民缺少現代化的經營和管理知識,接受新事物能力弱,這些都極大地限制了Z縣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阻礙了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進程。

●農村人力資源產業分布單一,地域分布不平衡

Z縣的農村勞動力產業結構分布仍然比較單一,傳統的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產業結構模式并沒有實質性改變,而能解決大量農村勞動力就業的第二、三產業發展尤為滯后。這也為Z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指明了方向——應大力發展Z縣的第二、三產業,以解決更多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農村人力資源外流數量龐大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留住人才,同時吸引更多能夠為城鎮發展做出貢獻的具有創造力的人才。但Z縣農村自然條件艱苦、傳統農業落后,產業化水平不高,許多有學識、有才華的人對鄉村的生活不滿意,大量流向了城市。在Z縣農村總人口數量逐年減少的情況下,外出從業的農村人口數量仍然在增加,這說明Z縣農村勞動力資源外流現象嚴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大量的勞動力離開了農村,有一技之長的青年勞動力基本上都留在了城市里,留在農村的大部分都是從事農林牧漁業的體力勞動者,這就使得農村發展缺乏有力的人才支撐,阻礙鄉村人才振興的全面推進。

Z縣農村發展的制約因素

●自然環境惡劣是制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現實因素

甘肅省Z縣坐落在六盤山西麓,總耕地114萬畝中有103萬畝屬于坡地、洼地,分布在402道梁峁和2553條溝壑之間,自然災害頻發,多山的地貌和干旱的氣候導致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困難。Z縣農村雖然人均土地面積較大,但土壤貧瘠,且大多為山地和旱地,土地產出率低,這些都是制約Z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因素,也是Z縣農村人口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給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內生發展動力不足是制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首要因素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農村勞動力資源不斷外流,社會資源越來越向城市聚集,導致了Z縣發展乏力。Z縣農村大多處于封閉的山區,農民的思想觀念守舊,缺乏進取精神,缺乏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技能,對現代科技了解不多,加之Z縣農村地區基礎設施落后,大部分人形成了種糧不如打工的觀念,限制了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主觀能動性,使得Z縣人才的內生發展動力不足。

●投資不足是制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根本因素

鄉村人力資源的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長期以來,政府投資是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最主要資金來源,而甘肅省Z縣的農村經濟發展速度遠低于全國其他省市的農村,原因是各級人民政府的財力都比較薄弱,不能確保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充分的資金投入。由于支撐Z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資金來源渠道單一,農村勞動力的自我投資機制尚未建立起來,通過市場獲得經濟補償的能力又極為有限。政府投資的有限、農民自身投資的缺乏、社會各界投資的觀望等因素,造成Z縣農村的人力資源開發面臨著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

振興Z縣農村發展的對策

●明確政府在Z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中的責任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準確地落實中央有關鄉村振興和鄉村人才振興的決策部署,并根據Z縣的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鄉村人才振興政策,保證充足的資金投入,促進Z縣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調動當地農民積極性,吸引社會各界有效參與甘肅省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工作。

●提高Z縣農村人力資源的內生發展動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職業農民不僅懂得傳統的農業技術,而且懂得現代科技,并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地位。新型職業農民的來源,主要是曾經居住在農村或者與農業有聯系的群體,他們對農村、農業有了解,對農業有著特殊的感情,可以通過開發優秀個體人力資源的策略來增強他們對鄉村振興的信心。比如,針對Z縣農村人力資源中72.1%的人為中老年的實際,可以從中老年人能夠接受的知識水平出發,制定適宜的開發策略,讓他們盡快了解并掌握現代農業科學技術,適應農業發展的需求。

●提高Z縣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質量,尤其是教育質量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Z縣農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相較從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基本可以滿足他們生活中的各種需求,但要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在教育、醫療等領域,農村公共服務的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應克服主體單一、渠道有限的弊端,構建多元主體供給模式。對于基本公共服務的提供應以政府為主導,在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要鼓勵各類社會力量,如企業、社團和個人,以多種形式參與進來,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同時還應該積極爭取本地區企業、社會組織、鄉賢等社會力量對農村公共服務的資金支持,以彌補農村公共服務短板,提高農村公共服務質量。

教育是人力資源發展的核心途徑,是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前提條件。要提高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必須大力推進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為那些各種原因導致無法受到良好教育的勞動力提供上技校和職業高中的機會,加速他們的知識更新和迭代速率,提高他們的勞動文化知識水平,讓他們能夠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文化需求。同時,要發揮高職院校的作用,向留守農村的農民傳授相關農業科技知識,為農村一、二、三產業的發展培養技術過硬的人才。

●構建Z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資金的多元投入機制

因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相關產業的投資回報率不高,所以吸引投資者變得異常困難。因此,Z縣各級人民政府應制定和完善吸引鄉村振興投資的政策,提供各類激勵措施,如稅收優惠、土地政策支持等,以提高鄉村人力資源開發投資的吸引力。推動鄉村旅游、農業特色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提升鄉村地區投資回報率,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同時,應支持鄉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引入互聯網金融和科技金融的創新模式,通過構建政府投入、社會資本投入、金融機構貸款等多元投資模式,形成資金的合力,支持鄉村振興。

鄉村全面振興是推動我國實現共同富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對于促進農村人才的振興,促進農村人力資本的形成,都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Z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空間大,戰略價值高,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系六盤山區脫貧過程中農民主體性的表征、經驗與長效機制研究的階段性成果(20XSH018)]。

作者單位 甘肅農業大學管理學院

猜你喜歡
勞動力人力資源人才
人才云
2020年河南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1萬人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動態清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寶雞:松綁人力資源
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相對剝奪對農村勞動力遷移的影響
尋找人力資源開發新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