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的人才招引之策

2024-04-22 12:47郭輝
人力資源 2024年3期
關鍵詞:服飾紡織人才

郭輝

打造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深度參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打造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縣,是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以安徽省L縣為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L縣跨越發展、創新發展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探尋產業人才支撐之不足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深入實施,加速推進了滬蘇浙地區的產業升級,一大批產業亟須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各種生產要素加速集聚,大力承接產業轉移,更快融入、更大范圍參與和全面融入長三角產業分工體系,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推動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L縣輕紡服飾產業起步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主要以生產篩網為主,出現了“家家織機響、戶戶織網忙”的繁榮景象。2022年,該縣從事服裝、擋風被、紗門、居家服加工的企業有近500家,從業人員近4萬人。紡織服裝絲網產業總產值突破70億元。項目的集中度、企業的集聚度、產業的集群度名列亳州地區乃至全省前列。

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大批紡織服裝企業紛紛轉移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給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L縣作為人口大縣,紡織技能人才在長三角地區就業的基數比較大,在承接紡織服裝企業轉移的同時,大批紡織人才也隨之轉移,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工作尤為重要。然而,受區域等原因限制,L縣在產業人才支撐方面尚存些許不足。

●產業發展規劃不夠,人才招引力度不大

一是產業發展方向不明確,緊需人才招引效果不佳。目前,L縣大部分企業沒有專門的研發機構,沒有國家認可的實驗室和合格的檢驗人員,專業技術人才匱乏。紡織服裝涉及環節較多,但在哪個環節發力,哪個環節是重點發展方向,目前還不明確,對應政策措施與規劃性指導意見較少。二是存在思想上很重視、行動上難落實的問題。當地政府雖制定了人才招引政策,但輕紡服飾產業人才招引工作基本還是由企業自行承擔,推動輕紡服飾產業發展和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政策、制度宣傳力度不大,外來人才了解有關政策規定的途徑不多,進而導致企業緊需人才招引難度變大。

●產業發展層次偏低,人才隊伍結構不優

一是輕紡產業層次較低。產品競爭力較弱,轉型升級動力不足,產業延伸性較差,難以形成聚集效應,沒有品牌影響力。缺乏規模體量大、專業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特色產業集群。二是產業鏈條不完整。缺乏化學纖維材料生產企業,“后整理”加工發展滯后;絲網企業結構比較單一,缺少高附加值、功能性、差異性產品;服裝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少,產業鏈短,效益不高。三是人才隊伍結構不優,技能型人才缺失。截至2022年底,全縣輕紡服飾從業人員近4萬人,多數企業不具備較為固定的產業工人群體,企業招聘具有階段性、扎堆性特點,熟練工人流失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產生較大影響。缺少在行業內有影響力甚至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的高端人才。

●產業發展環境不佳,人才成長平臺不高

一是缺少能力提升平臺。L縣現有公辦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兩家,均未開設紡織專業,國家開放大學、卓創技工學校等新型高等院校和民辦學校社會知名度低,培訓效果不佳。輕紡服飾企業勞動者能力素質和企業經營者管理水平提升過度依賴“老帶新”和自主摸索,相關培訓進修制度不夠完善。二是缺少作用發揮平臺。紡織服飾絲網產業缺乏專門的公共服務平臺和機構,企業之間交流較少,各自為戰現象較為普遍,優秀經營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潛能得不到充分釋放,企業之間沒有建立交叉任職、交流學習等人才培養制度和相關措施,員工成長成才緩慢。

●產業基礎薄弱,人才吸引力不強

該縣雖然被命名為輕紡產業集群(基地),實際上是區域內簡單的企業集中,產業集群內大多數企業科技含量較低,科技人才匱乏,產品科技附加值低,缺乏品牌競爭力,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強。L縣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經濟發展靠后、交通區位優勢不明顯等因素也制約了人才的引進,對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強。

夯實產業人才支撐對策

●優化產業規劃,提供人才就業崗位

一是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結合“十四五”發展規劃,及時調整開發區產業布局。委托中國紡織品聯合會,高標準制定L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規劃。合理布局園區印染、紡織、鞋服、箱包等產業,完善園區物流、電子商務等配套產業。集紗、織、染、服于一體,著力打造5個百億產業。實現一區多能,在發展傳統紡織產業的基礎上,打造新興紡織產業基地。二是高標準制定紡織服裝絲網發展規劃,補鏈、延鏈、強鏈,推進紡織服飾絲網產業集群發展,實施品牌化發展戰略,不斷提升產品檔次。三是創造人才返鄉就業創業環境。在科學的產業規劃下,及時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補鏈、延鏈、強鏈企業,為人才返鄉就業提供崗位。

●提升產業層次,加強本土人才培養

一是重點培育規模大、效益高、成長性好的龍頭企業。整合各方面資源,推動企業擴大規模,著力打造紡織服裝絲網產業“排頭兵”,帶動全縣紡織服飾絲網產業發展;引導和激勵龍頭企業加快邁入資本市場;搶抓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政策機遇,加強合作共建,開展精準招商招大引強。二是制訂輕紡服飾產業人才年度培養計劃,充分發揮公辦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及縣內培訓機構的作用,圍繞企業需求,重點培養本土高素質紡織產業人才;簽訂定向就業合同,促使輕紡人才本地培養,用好保障政策,將各類人才穩在本地。三是強化人才分類培訓。分層、分類、分批舉辦培訓班,組織企業法人代表、管理人員、技術骨干等人員參加現代企業制度培訓,提升企業現代治理能力。

●強化服務保障,加大外來人才招引

一是強化人才服務保障。完善優秀人才配套服務體系,為外來優秀人才提供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多方面、全方位工作生活保障,消除人才后顧之憂;對急需緊缺人才,“一事一議”“一人一策”,量身打造特殊扶持政策。二是借助平臺招引人才。通過老鄉懇談會、“雙招雙引”座談會宣傳回鄉創業政策、人才政策,介紹家鄉新變化、新發展;加強市場化引才,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公司等服務機構作用,根據引才數量、質量和使用成效給予符合條件的引才單位或平臺資助獎補;設立農民工服務工作站,拓寬招才引才渠道。

●優化營商環境,打造人才成長平臺

一是優化“親商”環境。進一步增強“親商”意識,提高全過程、全領域、全天候服務意識,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用足用好“創優營商環境為企服務平臺”,實現問題查找更準、交辦更暢、督查更多、銷號更快、考核更嚴,依法依規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提升招商“一站式”服務能力,做到服務零等待、合作零距離、環境零投訴。二是發揮行業協會職能。加強行業指導,明確紡織行業協會職責任務,推動行業協會成員履職盡責,充分發揮協會聯系政府、服務企業、促進行業自律功能。三是營造良好氛圍。加大宣傳力度,營造關愛、關心、關照人才的發展環境,凝聚全縣輕紡服飾產業發展社會共識,為產業人才發展成長、加快打造百億級輕紡服飾產業提供良好環境。

●加強科技創新,培養高端人才隊伍

一是緊扣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活動,落實科技創新政策獎補資金,以增強企業參與創新的主動性、自主性。二是加大科技創新培養力度。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著力推動企業在創新發展中的“出題者”角色定位,組織推進“企業出題、高校解題、市場閱題”模式,狠抓企業原始創新能力提升。三是加強高校合作。結合本地優勢,利用好高校資源優勢,做好“借勢發力”,促進高??蒲袌F隊深入企業一線“探病診脈”;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探索推進與高校共建輕紡產業研究院,促進本土專業人才培育,打造高端人才隊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積極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瞄準滬蘇浙先進地區,借鑒先進理念,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經驗,不斷提升產業人才能力素質,打造高端紡織人才隊伍,推動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作者單位 安徽省利辛縣招商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服飾紡織人才
澳洋紡織
人才云
紡織屆的“兩優一先”
動物“闖”入服飾界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雪人的服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