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帶織物寬度對乘員保護效果的影響

2024-04-22 14:12高峰韓嘯劉雪姣劉昕耀
時代汽車 2024年4期
關鍵詞:仿真分析安全帶

高峰 韓嘯 劉雪姣 劉昕耀

摘 要:文章講述了安全帶織物寬度對乘員保護效果的影響。通過使用特殊編織方法,可以在碰撞事故發生時,使安全帶在拉伸過程中變寬,增大和乘員的接觸面積。通過仿真調整織帶寬度,驗證對假人主要傷害指標的影響,評價設計思路實際保護效果,為安全帶實現更好的約束效果提供參考。研究基于仿真軟件的THOR假人進行分析,對不同位置的肋骨位移進行了考察,結果顯示織帶變寬對假人傷害指標有空間位置上的分攤作用,對胸部變形量有一定的改善。

關鍵詞:仿真分析 安全帶 乘員保護 THOR假人

1 引言

車輛被動安全中的乘員保護,主要是指車輛在發生碰撞事故時,使用約束系統限制車內乘員運動,避免其受傷或降低傷害程度。其中,安全帶是約束系統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安全帶的約束性能對整個安全系統來說非常重要。

約束系統對車內乘員的保護,整體來說是個吸收能量的分配過程。首先應盡量使乘員碰撞能量被車身和約束系統吸收。而剩下必須由乘員吸收的部分,則應盡量在空間和時間上平均分配,避免最嚴重的傷害。目前市場上大部分車型都會配備預緊限力式安全帶,其預緊和限力等功能可以在時間上對能量吸收過程進行平均分配。而能量吸收在空間上的平均分配策略還會復雜一些,一方面,載荷加載一般只能集中在一定區域,另一方面,乘員身體各部位可承載載荷的強度,受傷時的致命性都有差別。在空間上分配約束加載,是希望對載荷相對較小或者承受力相對較強的部位增大載荷,降低載荷集中或者傷害情況最惡劣位置所受的傷害。

近年來,隨著乘員保護水平的發展,進一步改進的技術要求也更加嚴格和合理。出現了新的法規、標準和配套設施。THOR假人就是最近幾年開發的一款新型碰撞假人,目前在C-NCAP中用于MPDB工況前排駕駛員的傷害值評價。其特點之一就是分解了胸部傷害的整體變形量評價,改為四個不同位置的肋骨變形量,考察假人不同位置的傷害情況。這種分解的評價方式更好地關注乘員局部傷害的情況,有助于降低乘員受到的實際傷害。而應對這種評價方法的變化,也需要我們為約束系統找到更好的保護方法。

2 產品設計思路

從設計思路上講,增大載荷受力面積,有助于降低局部所受的集中載荷,更大的織帶寬度對分攤載荷能量有幫助。但是,國標對安全帶寬度有明確要求。同時,安全帶是一種相對成熟,平臺化的產品,出于成本考慮,也應盡量沿用原有的配件規格,所以難以直接增加織帶寬度。目前可以通過特別的織帶編織方法使織帶受拉伸作用力時寬度變大,在碰撞過程中臨時增加寬度和假人受力面積。

按照上述思路,建立仿真模型對假人保護效果進行驗證。由于在仿真分析過程中,可以對織帶周邊的零部件進行抽象化處理,不會因寬度變化產生運動阻礙。所以理想情況下,可以直接增大織帶的寬度進行分析,忽略織帶受力變寬過程。

仿真分析結果表明,較大的織帶寬度可以在假人不同身體位置上分攤傷害,并起到降低最大傷害的作用。從這個結果看來,使用更寬的織帶,對于改善假人傷害是有好處的,碰撞時變寬的織帶也會產生類似的效果,有利于對乘員的保護。

3 仿真驗證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使用仿真軟件進行安全帶系統仿真技術研究。仿真模型使用加速度滑臺試驗工況進行搭建,加速度滑臺是對碰撞工況的一種簡化試驗方式,經坐標變換后可以看作等效于實車碰撞工況。參數設置參照GB14166-2013標準要求進行,使用THOR 50th男性假人、剛性座椅,預緊限力式安全帶卷收器,某知名主機廠某車型的坐標點和碰撞波形。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擬安全帶織帶、假人、座椅等零部件系統,其中安全帶織帶寬度原方案為47.5mm,優化方案胸部附近織帶寬度增加到60mm。

仿照實際試驗假人佩戴安全帶的情況生成安全帶織帶有限元模型,假人姿態、安全帶固定點位置等決定了織帶和假人相對位置??棊Ш屠吖莻鞲衅鞯南鄬ξ恢脤ζ渥冃瘟看笮∮绊懞艽?。如圖1所示,仿真模型中織帶與右下肋骨傳感器位置最近,左上和右上傳感器距離稍遠一點,離左下傳感器位置很遠。

3.2 仿真分析結果

3.2.1 假人運動趨勢

根據GB14166-2013標準選取參考點,在滑臺仿真結果動畫中測量骨盆/軀干位移曲線。如圖所示,織帶寬度變化前后假人運動趨勢大致相同,沒有明顯差異。安全帶拉出量也變化不大。

3.2.2 安全帶力值曲線

由于安全帶織帶和滑環、假人等有摩擦作用,各段之間其內部張力有很大差異。如圖3所示為仿真分析得到的安全帶各位置力值曲線對比。如圖所示,安全帶織帶寬度增加后,織帶各位置處張力基本沒有變化。

剛座椅滑臺車身不吸能,安全帶吸收能量和織帶張力和拉出量有關。由于二者都沒有明顯變化,所以安全帶吸能總量大致不變,假人吸能總量也可以認為基本不變,寬度變化僅影響局部位置載荷分布。

3.2.3 假人傷害值(肋骨變形量)

肋骨變形量是假人傷害值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也是通常最常見的一個失分指標。其評價對象包括假人胸腔內不同位置的四個肋骨變形量(傳感器位置見圖1),最終評分取決于傷害值最高(評分最低)的一個位置。

分析結果顯示,織帶寬度變化前后,都是右下肋骨傷害值最高。如圖4所示,相比基礎方案(帶寬47.5mm),織帶加寬后(帶寬60mm)假人右下肋骨變形量有所降低,可以有效改善總體評分。

基礎方案左上肋骨傷害值僅次于右下,雖然對評分沒有貢獻,但也可以看出一定變化趨勢。

如圖5所示,織帶加寬后左上肋骨傷害值也有所降低,降低幅度相對于右下位置更加明顯。

圖6為右上肋骨傷害值對比,基礎方案右上肋骨傷害值低于左上,位居第三,屬于較小的一個。但織帶加寬后,傷害值有所升高,說明其承受了更多載荷。右上位置傷害值升高后超過了左上位置,小于最大的右下位置,傷害值上升到第二位。

如圖7,左下位置肋骨傷害值遠遠低于其它三根,加寬后變化不明顯,無實際意義。

仿真結果顯示,在假人佩戴的安全帶織帶附近區域,安全帶的變化對局部假人傷害值變化有一定影響??棊挾仍龃髸r,原來傷害值較大位置的局部傷害有所減小,而較小的局部傷害有所增大??傮w來說,有將較大傷害向較小位置轉移的分攤作用,對降低局部集中載荷有積極作用。

4 結論

本文研究了使用不同寬度安全帶織帶,對碰撞過程中假人身體局部載荷空間分配的影響。通過使用更寬的織帶,增加安全帶和假人的接觸面積的方法,將局部較大的載荷分配到更大的區域,由原來傷害值較小的區域分擔一部分傷害,從而降低最惡劣位置的傷害值。仿真分析結果顯示,織帶寬度改變的結果可以影響到相應位置的傷害值大小,變化規律和設計思路基本一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攤載荷和降低最大傷害值的作用。

猜你喜歡
仿真分析安全帶
駕駛員安全帶識別方法綜述
能救命的安全帶和安全氣囊
Let’s Go for a Ride
最甜蜜的安全帶
DYNA在安全帶固定點強度仿真分析中的應用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施工監測與仿真分析
半掛汽車列車直角轉彎仿真分析
民用飛機直流開關電弧效應仿真分析
安全帶測試裝置
2010款寶馬X5車無安全帶警告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