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心理健康主題班會開展路徑分析

2024-04-22 12:27楊福強
求知導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開展路徑主題班會

摘 要:首先分析了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其次分析了初中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開展價值,最后分析了具體的實踐策略,目的是幫助教師為學生開展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活動,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诖?,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深入研究與心理健康相關的主題班會活動開展模式,聚焦主題性、體驗性、情感性,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關鍵詞: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開展路徑

作者簡介:楊福強(1983—),男,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和平中學。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是教師依托心理學的理論,聚焦學生心理發展及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教學活動。它是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基于相應的教學主題形成系統且富有層次的班會內容,能夠激發學生參與主題班會的興趣與積極性,以富有特色的主題活動對學生良好言行舉止的養成以及心理素養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作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吨行W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學校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這要求教師發揮自身的專業特長,積極創新,積極實踐,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有計劃、系統、循序漸進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人格及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初中階段學生心理特征分析

(一)學生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

初中階段的學生不管是身體、自我意識還是行為模式都在逐漸成熟,他們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和成年人更接近。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心理又沒有完全成熟,容易感到困擾、不安,產生自卑、焦慮等一系列情緒[1]。如果他們在出現了這些情緒之后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排解,就很可能影響心理健康。因此,在這一階段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所有一線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該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內容。

(二)學生處于產生叛逆心理的主要時期

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逐漸發育和成熟,個性相對張揚,在面對事情的時候,能經過自己的所想、所看、所悟,生成一定的自我看法。如果這些看法與他人的看法相悖,他們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這種反抗傾向是初中生心理發展中的典型表現,他們不自覺地對家長、對教師、對學校產生一種抗拒態度和行為。如果教師不對他們加以引導,可能會讓他們走向錯誤的道路,阻礙他們今后的可持續發展。

(三)學生處于擔當意識和責任感形成的萌芽時期

初中階段的學生逐漸擺脫幼稚的思維方式,朝著成熟的方向發展,同時意識到自己應該肩負起一定的責任。如果受到積極的影響,學生的這種擔當意識和責任感能更加快速形成[2]。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教育,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他們形成較成熟且符合社會規范的行為模式及思想觀念,促進學生心智的良好發展,將他們培養成具有獨立人格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人才。

二、初中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開展價值

(一)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質量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開展目的是讓學生在特定主題下實現情感的共鳴及思想的碰撞,讓學生基于自身的心理基礎,進行自我探索、自我反思及自我教育。這樣的教育形式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塑造其優秀品質;另一方面關注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觀體驗,能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減輕心理負擔[3]?;谔囟ǖ男睦斫】抵黝}班會的開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從心理學視角去分析、判斷學生是否存有心理問題,從而及時、準確地捕捉學生的心理動態。若發現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教師就可以運用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對學生進行群體教育或者個性化教育,從而切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讓學生能夠以健康的心態應對初中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壓力。

(二)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與傳統的心理課在內容和形式上雖有相似之處,但將二者深入比對之后便可發現,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有更強的操作性。其既重視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又重視班級學生整體的心理水平及差異。這種教育教學模式具有靈活性、開發性和滲透性等特點,比較貼近學生的內心,能為學生創造開放、包容的空間,從而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例如,以“每一個生命都很重要”為主題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有助于學生走出心理困境,獲得個性化發展[4]??偟膩碚f,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有助于教師以全面的視角看待學生,給予學生多維度的支持與鼓勵,或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讓他們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從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滿足學生個性化需要,助力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三、初中心理健康主題班會開展路徑分析

(一)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要注重主題性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該積極探索主題班會的特征,盡量設計多元的主題,同時注重主題的針對性和實踐性,既要關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又要關注他們的品行和情感,從而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實現良好心理品質的塑造[5]。比如,教師可以依據心理課的六大主題“情緒與情感”“認知與思想”“人格與個體差異”“精神疾病與精神健康”“學習與行為”“社會與文化因素”來設計相應的班會主題,整合、優化相關的主題內容,指引學生在富有特色及針對性的主題班會活動中實現情感、素養與價值觀的發展。

比如,在針對“給學習加點調味料”這一教學內容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時,教師應基于“學習與行為”這一大主題開展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掌握自我調節的策略,緩解學習壓力。對此,教師可以設計“緩解焦慮”的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活動,并基于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主題班會進行創新。比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化元素,讓學生思考自己在初中階段存在什么學習壓力或不良情緒。在學生描述了學習方面存在的壓力與不良情緒之后,教師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學生出現壓力以及抑郁、恐懼、焦慮、緊張、憂慮等情緒的客觀原因,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情緒問題,隨后通過主題班會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教師可以先從專業的角度告訴學生緩解焦慮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等,也可以幫助學生制訂適合他們的學習計劃,從而減少他們的學習壓力。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化對這種調節方法的運用。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扮演心理教師和學習壓力大的學生,讓學生向“心理教師”傾訴自己的學習壓力,而“心理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心理困境,運用所學知識,為對方提出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這樣的活動有助于學生掌握緩解學習壓力的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在主題班會課中的主觀能動性,增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聯系,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朝著更科學、系統的方向發展,同時幫助學生將在主題班會中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

(二)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要突出體驗性

突出體驗性是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關鍵,這需要心理教師從專業的視角分析班級學生的心理狀態,而后以情境為載體,指引學生在情境中實現經驗的構建。這樣能夠讓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活動的開展富有特色,讓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與感悟,受到積極的指引。

例如,在基于“情緒ABC”一課的內容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時候,教師要先明確該課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掌握情緒ABC理論的基本概念?;诖?,教師可以“我的煩惱紙團”為主題開展班會活動,先讓學生將步入初中生活后的煩惱寫在紙上,而后將紙揉成紙團,一個一個往前傳遞,最后將煩惱紙團一起放入講臺上的一個紙箱里。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上講臺,拿出箱子里的煩惱紙團,拆開分析其中提到的情緒問題。而上講臺的學生要結合紙團中的描述,分析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情緒問題,并以自己的視角對這一事件進行解釋和評價,為對方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在班會課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一個煩惱紙團上提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繪制成繪本,并將繪本的主題定為“情緒ABC案例”?;诖?,各個小組的學生需要基于煩惱紙團上的典型內容完成繪本創作,并且將情緒ABC理論寓于具體的事件中。這樣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應用,加深他們的思考,深化他們的自我探索,幫助他們在后續的生活及學習中積極運用情緒ABC理論來解決成長中的煩惱,增強他們抗挫折的能力,助推學生全面發展。

(三)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要體現情感性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要體現情感性,意味著班會要貼近學生內心,激發學生的情感?;诖?,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機會,讓學生進行分享,從而讓學生的積極情感得到延展。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組內互動,同時表達自己對學生的關注、理解、認同和鼓勵,以積極正向的情感喚醒學生的表達欲望,讓他們闡述自己的心理問題,以此實現對他們的心理引導。

比如,在針對“我好,你也好”這一課的內容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教師可以基于校園霸凌現象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對此,教師可以確定主題班會的內容為防校園霸凌,引導學生與他人建立正向、積極、友好的人際關系。在主題班會上,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影視作品中有關校園霸凌的片段,要求學生觀看后進行小組討論,說說自己觀看視頻后的感想。在學生討論的時候,教師要注意觀察班上的學生,了解他們對校園霸凌現象的看法,若發現學生存在錯誤的思想觀念,要及時糾正。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后,教師可以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后根據學生的表現,進一步分析這些學生的心理狀態。之后,教師可從專業的視角,向學生講解如何防止被欺凌、如何與他人建立友好的人際關系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欺凌他人是錯誤的。在主題班會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根據自己對班上學生的觀察,就存在的學生欺凌他人或者學生被欺凌的問題,與班主任積極商量,有針對性地設計后續的訪談、觀察及教育活動。為了讓主題班會的效力持續發揮出來,教師應該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課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訪問、調查等方式,了解周圍人對校園霸凌的看法,讓周圍人表達自己經歷過的或者看到過的校園霸凌事件,也可以讓周圍人就“如何防治校園霸凌現象”說說自己的觀點。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調研結果以視頻、演示文稿、書面報告等方式展示出來,從而發揮學生的群體力量,讓更多人認識校園霸凌,學會以正確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安全,共建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這樣的主題班會比較能凸顯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性,發揮價值與作用,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針對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內容,教師不能忽視。開展主題班會是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學生能在心理健康主題班會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了解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并基于各項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遷移應用到生活中,更好地成長。

[參考文獻]

吳衛國,何冬平,黃鳳平.中小學心理微主題班會融合課程實施模式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3(23):28-32.

洪慧芳.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課的內涵與操作探析[J].江蘇教育,2023(8):7-10.

王艷慶.淺談主題班會如何助力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J].考試周刊,2021(84):7-9.

張婧.主題班會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新課程,2021(37):227.

李高田.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體驗式主題班會融合模式的構建[J].學周刊,2019(26):167.

猜你喜歡
開展路徑主題班會
深化小學陽光體育運動開展問題研究
家具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開展路徑探討
和諧社會背景下校園黨建工作的開展路徑解析
開展群眾文化的路徑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國際學校主題班會模式研究
論“兩學一做”的邏輯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題班會中的創新應用
怎樣開展主題班會
巧用主題班會,開展德育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