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傳統戲劇文化傳承

2024-04-22 20:04高潔
三角洲 2024年8期
關鍵詞:大鼓曲藝戲曲

高潔

文化自信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傳統文化的信賴,戲劇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審美習慣的體現,具有傳統戲曲的文化意義、藝術價值,以及社會功能。目前,各級政府都在積極保護戲劇,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戲劇作為傳統戲曲,傳承、保護現狀不容樂觀。從文化自信的角度來看,戲劇的傳承應該了解其藝術特征,完善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優化推廣措施。著力建立保護機制,擴大公眾參與保護,積極培養戲曲人才。不斷提高戲劇水平,使之具有獨特的競爭力。

傳統戲劇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地位

傳統戲劇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藝術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發展成為唱、演、讀等形式。受不同民族、語言、風俗習慣和民間藝術的影響,形成了京劇、秦劇和梨園戲曲、藏戲、蒙古戲等。不僅是各地區各民族非常流行的戲種,而且在地區或民族內部也發展出不同類型的戲曲。明清以來,出版了《元曲選》《六十種曲》《白裘》《九宮大成》《納書楹曲譜》《審音鑒古錄》等,使我們生活在21世紀的人能看到元、明清戲曲臺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戲曲藝術進行了3次大規模搶救、發掘、收藏和整理。整理了中國戲曲孕育、形成和發展的5000年歷史,以編年史和整合的形式記載,被學術界評價為世界戲劇史上最偉大的工程。近年來開展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戲曲中有新發現,但這些新型的藝術形式只有少數老藝人才能唱,雖然新劇種很少被發現,但地方民間戲曲團體和業余戲曲團體的活動卻是有據可查的。

隨著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外來文化藝術的影響,中國戲曲賴以生存的社會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戲曲主宰城鄉的局面一去不復返,戲劇市場表現也在萎縮。一些歌劇類型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在滅絕的戲曲中,有許多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戲曲。

中國傳統戲劇的衰落引起了國內外文化界和中國政府的關注,在文化部的支持下,被譽為百戲之祖的昆曲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戲曲研究所宣布為世界首批非物質代表作品之一。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藏戲、粵劇、京劇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除了通過藝術項目推動戲曲創作,國家逐步建立了國家、省、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制度。以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為例,無棣地處齊境燕壤、京津門戶,南濱黃河、北瀕渤海,居民土著、移民兼有,因地理環境之獨特、歷史文化之悠久,故歷史上流傳于無棣的民間藝術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是魯北地區遠近聞名的曲藝大縣,被稱為魯北“鼓書之鄉”。無棣曲藝門類有西河大鼓、三弦書、西路大鼓、山東快書、快板書、京東大鼓等。創始于民國年間的西河大鼓又稱“魯北大鼓”,由無棣縣信陽鎮謝家村說書老藝人謝寶華以無棣地方土語和民間小調為基礎,創成的富有地方特色而獨立的藝術風格流派,因唱腔委婉流暢、腔調響亮清脆,質樸淳厚、蕩胸生情、回味悠長而載譽魯北大地。它以唱見長,表演樸實,詼諧幽默,故事性、說唱性較強,主要演唱一些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民間傳說為內容的故事劇和根據形勢工作需要自編的小段,劇中人物多出現一些令人辛酸的哭腔和令人發笑的語言,讓人在聽書中受到教育,它的表演特點是細致、幽默、輕松,尾音冗長,給人以享受感。表演者善于將風俗習慣、待人接物禮節以及紡線做鞋、推土挖溝等勞動場面藝術性表演出來,對觀眾和聽眾極具吸引力。

文化自信視域下地方傳統戲劇的保護

中國傳統戲曲的多樣性和地區經濟的不平衡,使傳統戲曲的保護變得復雜而困難。如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背景下保護戲曲民族文化遺產,成為文化藝術研究的重要課題。傳統戲曲存在以下三種主要情況。

一是昆曲、京劇、梨園、莆仙、秦劇、晉劇、川劇、藏劇、皮影等歷史悠久、藝術底蘊豐厚、藝術、文化和歷史價值較高的戲曲。作為劇院的主體類型,建設集舞臺表演、人才培養、收藏、組織和研究于一體的劇院,以此為主體,繼承和發展該類型的劇院藝術。在資金方面,實行全額撥款,必要資金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資,國家和地區給予大力支持。

二是雖然歷史悠久,具有一定的藝術特色,但比賽劇、團隊劇等劇目不多,觀眾少。這部劇的內容和呈現方式對于現在的觀眾來說很難,所以難免會有失傳風險。但也有一些具有文化和科學價值的戲劇,相關部門要盡快撥出專項資金,將古典劇目作品、音樂和表演作品以現代方式記錄下來。必要時納入傳統戲劇“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供公眾研究和跟蹤、公開表演。

三是戲曲不斷發展或創造,如越劇、黃梅戲、評劇、高甲戲、格子戲、豫劇、晉劇等。國家和地方政府要鼓勵和開放演出市場,資金主要靠營業收入,政府給予適當補貼。但應選擇條件較好的藝術團作為藝術傳承、藝術創作實驗和示范單位。這些實驗組的主要任務是繼承這一流派的傳統藝術,進行藝術研究和實驗,發揮民間組織的示范作用。

我國現有的戲曲流派中,三分之一沒有專業演出團體,只有一個專業團體。大部分在區級以下,這些團體大多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成立的。1980年代中期以來,外國文化、電視等新媒體使戲劇生存困難,實行差別化工資更是雪上加霜。這時,戲劇發生了國企改制,只有一個地區才能維持劇團。這一政策的出臺,對傳統戲劇遺產的保護產生了重大影響。由于缺乏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大多數中國戲曲公司在演出市場不成熟或不可靠的情況下無法生存。沒有集體演出,戲曲流派就無法傳播,更談不上發展。歌劇是以演員為中心的表演藝術,其藝術傳承取決于藝術家的口口相傳。他們掌握并帶來了豐富的傳統戲曲文化遺產知識和精湛的表演技巧,不僅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源泉,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代代傳承者。比如《青樓集》宋元劇演員朱簾秀說:“今天的戲劇別具一格?!迸囵B的著名演員有賽簾秀、燕山秀,被人們尊為“朱娘娘”。

文化自信視域下地方傳統戲劇的傳承

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777件中,傳統戲劇代表304件。其中不僅有昆劇、京劇、秦劇、豫劇、評劇、越劇等的后裔,還有花鼓、燈籠、秧歌、道慶、藏戲、白戲等。戲曲的傳承方式不僅是個別師徒的傳承方式,也有父子母女等家庭的傳承方式和專業班、學校的集體傳承方式。根據戲曲藝術的特點和遺產的多樣性,我國傳統戲曲繼承人的代表人數仍然十分有限,這些代表繼承人大多是演員,參與音樂設計的只有兩個人,他們都不是作家、導演或舞臺藝術家,而且丑角的演員也很少。

戲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表演藝術,需要一個表演團體來創作。除了演員,這個群體還包括作家、導演、音樂設計師、布景設計師、音樂家等。在演員方面,生、旦、凈、末、丑等角色也有不同的工作分工和藝術流派。將一場演出搬上戲曲舞臺并充分呈現,需要各方面的藝術才能,流派的傳承離不開集體的傳承,人才匱乏是制約傳統戲曲傳承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應該選擇有創新能力、有能力的戲曲表演者,因為對于跨文化戲曲文化的傳播,“綜合發展的高素質表演者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傳播,要求藝術家不拘泥于過時的戲曲表演方式,也不應在不了解戲曲精髓的情況下進行簡單的創新。近年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演出在海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它采用了許多現代話劇藝術元素,先后在美國、英國、希臘等地演出,演員多為專業素質過硬、文化水平高的年輕人。這些青年藝術家走出國門后,他們的言行舉世矚目。他們和傳播到國外的戲曲藝術代表了中華偉大文明和文化的形象和精神,為中國傳統戲曲在國外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

對戲曲流派和藝術遺產的保護最終應體現在古典劇目的培養上。對于一個流派來說,如果場景在減少,經典場景無法維持,則意味著流派的傳承失敗。傳統戲劇遺產保護單位多為劇團,開展此類劇目傳承和保護的劇團,要以踐行經典劇目、發揮傳承人作用、再現經典劇目為重點。打造和培養藝術人才,培養觀眾興趣,擴大藝術影響力。古典劇目更新需要相當多的人力、物力,所需資金也不是一般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可比的。上級在分配經費時,必須考慮到傳統戲劇遺產和保護的實際需要。經典劇的復興,不僅要吸引當地觀眾,還需要及時錄制視頻數據,妥善保存。傳統戲曲遺產的保護,最重要的是戲曲流派的保護,本質是對繼承人的保護,最后落實到古典戲曲的演出中。早在2011年,無棣縣文化館即為瀕危失傳的西河大鼓、三弦書、西路大鼓等曲藝非遺項目購置了音響設備,申請了300多場次的文化下鄉惠民演出任務。先后出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卷)以及《隋唐響馬傳》《短片薈萃》《梁山之后英雄傳》等曲藝書刊。在充分學好、用好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刊《曲藝》雜志的同時,于2018年創刊出版了季刊《文化無棣》,陸續刊登在當地有較大影響、群眾基礎好的曲藝項目文字資料和照片。2020年、2021年分別為西河大鼓專題錄制了《隋唐響馬傳》20回,為西路大鼓錄制了《楊家將》上部10回,為三弦書錄制了《楊家將》下部10回,并將這些錄制的專題視頻上傳至學習強國等網絡平臺進行了展播。無棣縣在做好非遺保護的同時,在縣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設立了曲藝書場,為曲藝進行錄制和現場演出。在無棣古城設立了鼓書苑,有三弦書、西河大鼓、西路大鼓經常性地為當地群眾和外地游客進行曲藝演出。無棣縣常年組織開展以曲藝藝術為主的文化惠民演出到鄉村、進社區,以傳統民間曲藝的演出形式宣傳黨的富民政策,活躍了地方文化生活,促進了地方和諧文化建設。自2010年至今,無棣縣文化館先后組織西河大鼓、三弦書、西路大鼓等曲藝非遺項目傳承人及徒弟參加了一年一度的胡集書會和擂臺賽表演等活動。在每年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日以及勞動節、國慶節、春節等重大節日中,組織安排相關曲藝的專場演出活動,并積極參加省、市的重大演出活動,多次獲得省、市、縣各項演出最高獎項。

各地區、各民族的戲曲反映了當地的歷史民俗、生活經歷、生活理想、文化觀念、倫理道德和審美情趣。承載著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基因。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必須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中國傳統古戲曲藝術面臨生存危機。這并不可怕,糟糕的是我們無動于衷,無所作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如何保存和發展我國的傳統戲曲成為擺在我國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重要課題。我國加入了《聯合國保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全國人大通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為保護包括戲劇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一個擴展的概念和法律框架。當前,各級黨委宣傳部門和政府文化部門要鞏固認識,統一措施,根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性質、特點和情況,制定具體的保護措施。

(作者單位:無棣縣文化館)

猜你喜歡
大鼓曲藝戲曲
發掘消失的明代曲藝——《金瓶梅詞話》所載明代曲藝探賾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曲藝名城張家港 曲苑魅力揚四方
大鼓聲聲
大鼓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淺談曲藝的創作與表演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簡述樂亭大鼓
基于Flash技術的曲藝動畫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