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融入初中語文課程的策略

2024-04-22 20:04趙寧
三角洲 2024年9期
關鍵詞:紅色初中語文語文

紅色文化凝聚了無數先烈們的心血與汗水,記錄了中國革命的歷史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中華民族的傳承者和發揚者,青少年教育也應當將紅色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從中汲取精神營養和文化底蘊。

初中語文教學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與紅色文化融合的重要領域。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紅色文化元素逐漸減少,導致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識和了解程度不足。因此,如何將紅色文化融入初中語文課程中,成為當前語文教育領域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紅色文化與初中語文課程的互補性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既是中華民族革命斗爭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課程是中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時期則是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文化素養的關鍵階段。紅色文化和初中語文課程有著緊密的互補關系,將紅色文化融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既有助于學生了解和認識紅色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又有助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的綜合水平。

首先,紅色文化與初中語文課程的互補性表現在語文素材方面。紅色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資源,它包含著豐富的語文素材,如《古田會議決議》《論語》等經典文獻、歌頌革命英雄的詩歌、宣傳愛國主義的影視作品等。這些文化素材不僅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藝術性和人文性,而且與初中語文課程內容高度契合,可以豐富初中語文教材的內容,挖掘語文教育的價值。

其次,紅色文化與初中語文課程的互補性表現在語言文字表達方面。紅色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結合體,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獨特的語言風格。比如,《毛澤東選集》中的許多文章,語言簡練、樸素、有力,讓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紅色文化融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生閱讀、朗誦、演講等方式,加深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體驗,提高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最后,紅色文化與初中語文課程的互補性表現在文化素養方面。初中語文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文化素養,而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淀。學生學習紅色文化,不僅可以了解和認識祖國的歷史和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而且可以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文化素養。

在中學語文課堂中融入紅色文化的重要性

一、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學生認同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堅定信心。在一代代人的努力奮斗下,積淀和形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初中語文教材里有很多紅色元素,比如紅色詩歌、紅色人物、紅色故事等,它們都鮮明地展現著革命主義的精神光輝。開展紅色文化教育,使學生在環境中受到感染、熏陶,有利于形成優良思想品質和道德素養,樹立文化自信,并且自覺加入弘揚、發展紅色文化的隊伍中,成為優秀的紅色文化的傳承者。

二、促進審美創造

初中教材的選文中涉及大量的優美詞句,同時也塑造了一個個形象鮮明、具有深度的人物形象。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紅色經典篇目、體會文本美感的過程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中也明確提到,審美創造是指學生通過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語言文字及作品,獲得較為豐富的審美經驗,具有初步的感受美、發現美和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紅色文化對學生的審美鑒賞和創造方面有著極大的提升作用。

三、深化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作為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同時還是整個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內容,是每一個中學生應該深深根植于心中的。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由于身心還處在發展時期,中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新事物的影響,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就不利于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因此,中學語文教師應將紅色文化靈活地融入平常的教學中,結合真實的歷史情況和背景,讓學生熟悉紅色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幫助學生深化愛國主義精神。

四、培養健全人格

初中階段正是在構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初中生已經對世界、社會、生活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他們的認識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因此,教師只有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才能避免學生形成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例如,可以將紅色文化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對“什么是正確的世界觀”“我應該建立什么樣的價值觀”“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是什么”進行思考。長期來看,學生可以在紅色文化中得到對人生的感悟,在思想上受到英雄先輩積極的影響,從而樹立起健康的觀念,隨之形成健全的人格。這樣,他們不但能夠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獲得知識,還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的成長。

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紅色文化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

統編版語文教材在義務教育階段包含了大量的紅色文化選文,初中階段數量達到了31篇。紅色選文的描寫對象和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內容都不同于其他種類的文本,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把握住紅色選文的特殊性,對文本進行深度的解讀,充分發揮教材在語文教學中的基礎性優勢。教師可以加強對于紅色課文的備課力度,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紅色文化、革命史和先烈事跡的素材,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分析、討論和解讀。注重延伸文本內容,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通過學生的參與和討論,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提高他們對紅色文化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例如,在講授《紅星照耀中國》這一課時,教師首先要把這本書讀通讀透,從書中的紅色文化汲取力量,在教學中引領和引導學生去感受此書呈現出的紅色文化力量,進而帶領和引導學生感受書中蘊含的文化魅力和精髓。

二、設計差異化的教學活動

實施紅色文化教育,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和認知水平的學生,應該設計差異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感受和體驗中深入了解紅色文化。例如,對于初一學生,可以講述紅軍長征的故事,讓學生通過繪畫、寫作等方式表現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對于初二學生,可以講述解放戰爭的故事,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演講等方式對故事進行深入分析和解讀;對于初三學生,可以讓學生挑選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高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通過對不同年齡階段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可以更好發揮語文課程育人的功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三、注重語文教學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實施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由于革命年代離學生的生活較遠,教師在將紅色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時,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真實性和感染力,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和體驗紅色文化。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有關革命歷史的影視作品、音頻資料等方式,讓學生更加真實地了解革命歷史和先烈事跡。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身參與一些有關紅色文化的活動,如參觀紅色文化遺址、模擬紅軍長征等,讓學生深入感受和體驗紅色文化的真實性和歷史感。在講授《老山界》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回想自己登山的過程,并想象自己登山時的艱辛和緊張,把自己與書中紅軍攀登老山界的情景進行比較,從而感受到紅軍不畏艱難險阻、敢于攀登戰斗的紅色革命精神。

四、強化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和體驗性

組織語文課外活動是促進紅色文化融入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由于紅色文化年代久遠,學生難以真正體會到當時人們的思想情感。教師在將紅色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時,應該注重實踐性和體驗性,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入感受紅色文化的精神和文化內涵。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親身體驗式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動,如模擬紅軍長征、體驗先烈故居等,讓學生深入了解紅色文化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如語文詩歌比賽、演講比賽等,讓學生在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語文素養,加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五、融入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在將紅色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時,教師還可以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如多媒體教學、網絡教育、翻轉課堂等現代技術,為學生播放著名的紅色電影或相關的歷史視頻、音樂,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陳毅的《梅嶺三章》時,可以為學生播放電視劇《陳毅元帥》的片段,讓學生更加了解陳毅的生平經歷,更容易理解陳毅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講授詩歌《回延安》鏈接《周總理回延安》電影中延安人民看到總理時熱淚盈眶的畫面,尤其容易讓人產生共鳴。在《沁園春·雪》這一課時,利用《恰同學少年》這一電視連續劇,使學生了解毛澤東青年時期如何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為我國的文學和革命事業所做的巨大貢獻。毛澤東的榜樣力量對學生有著巨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達到紅色文化育人的目的。教師通過采用圖文并茂的PPT課件,將革命歷史與現代文化相結合,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六、挖掘地方紅色資源,開發校本課程

我國近代史中出現了大批為建立新中國舍生忘死的偉大英雄先烈。為了紀念革命先烈,我國很多地方設有革命教育基地、革命紀念館等紅色文化場所。教師在組織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對這些紅色教育資源的價值進行充分挖掘,再結合具體課程組織學生去參觀。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將課本知識和社會生活相結合,推動紅色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深化學生對紅色文化精神的理解。通過整合當地的紅色資源并組織多樣化的宣傳教育活動,我們可以更好地向學生展示紅色文化的內涵,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史料所蘊含的故事,加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認知,提升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文化素質。

紅色文化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背景下,將紅色文化融入語文課程中,可以有效地推動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文化素養的提升,實現初中語文課程與紅色文化的有機融合,從而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并體驗祖國的歷史和文化,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意識。紅色文化融入初中語文課程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教育者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潛心研究和不斷探索,需要持之以恒地推進和實踐。

作者簡介:

趙寧,女,山東省煙臺市人,塔里木大學人文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猜你喜歡
紅色初中語文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紅色是什么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紅色在哪里?
追憶紅色浪漫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