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語訓練配合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對語言發育遲緩患兒功能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2024-04-22 06:33單秀梅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康復訓練發育康復

單秀梅

(東臺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江蘇東臺 224200)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因中樞神經系統異常、聽力障礙、智力低下等因素導致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落后于同齡兒童的狀態,若未及時干預不僅影響患兒正常溝通交流,還會給讀寫、認知、行為、精神等方面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引發精神心理疾病,使患兒生活質量急劇下降[1]。 語言發育遲緩患兒常需經歷漫長的康復過程才可促進語言能力恢復,目前臨床上常通過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全方位刺激神經、生理、心理發育,促進語言能力恢復,但單獨應用干預效果欠佳[2]。言語訓練旨在通過語言引導激發患兒說話興趣以促進語言功能發育,在語言發育遲緩患兒康復訓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單獨應用較為枯燥乏味,仍具有一定局限性,為促進患兒語言功能恢復,臨床上常選擇多種康復方案聯合應用以期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 基于此, 本研究選取我院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收治的72 例語言發育遲緩患兒為對象, 探討言語訓練配合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對患兒功能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72 例語言發育遲緩患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兒童智力障礙或全面發育遲緩病因診斷策略專家共識》[3]中語言發育遲緩的診斷標準;Gesell 發育量表評分在75 分以內;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家長知曉干預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入組前接受其他康復方案;具有先天性疾病、唇腭裂、顱腦外傷史;合并遺傳代謝性疾??;存在器官嚴重功能障礙;存在精神心理疾??;依從性差及拒絕配合該項研究者。本研究已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6 例。 對照組中男20 例,女16例;年齡2~6 歲,平均年齡(4.12±1.31)歲。 研究組中男19例,女17 例;年齡2~5 歲,平均年齡(4.05±1.2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開展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使用構音測量與訓練儀(上海涵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滬械注準20152210257)評估構音與鼻音障礙,指導患兒康復訓練,30 min/次,上午、下午各1 次。 使用語音評估與訓練儀 (上海朗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滬械注準20152260077)評估語音與鼻音障礙,指導患兒康復訓練,30 min/次,上午、下午各1 次。 采用刺激療法如在治療室內播放緩慢、優美的音樂,以刺激患兒聽覺發育,可在患兒病房內張貼色彩鮮艷的圖片,以刺激患兒視覺發育,2 min/次,1 次/d,連續干預6 個月。

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開展言語訓練。(1)口語表達訓練:選擇生活中常見物品并置于 “百寶箱” 中,放置在患兒面前,由訓練者講出物品名稱并指導患兒在箱中尋找,并誘導患兒說出其名稱,不斷進行反復訓練,表現較好者可逐漸增加物品數量、顏色、性狀等屬性以增加患兒詞匯量。 在動詞方面,可擺出相關圖片并作出相關動作,引導患兒發音,對表現較好者可給予獎勵。形容詞的學習,比如顏色詞匯,可以用顏色卡片先由訓練者說出卡片顏色,再讓兒童模仿發音,通過游戲來促進強化訓練。 (2)組句訓練:將患兒已掌握的詞匯組成簡單的句子并進行相應的模擬練習,如 “媽媽、愛、寶寶” 等,同時鼓勵患兒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并循序漸進地擴大詞匯量,延長句子。 (3)對話訓練:設置不同的生活場景,通過情景模擬引導患兒訓練感謝、傳話、用餐等場景,同時增強其對詞匯的理解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 言語訓練時間30 min/次,5 次/周,連續干預6 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康復效果。評價標準:語言功能與同齡兒童無異,可與他人進行正常的語言溝通為顯效;語言功能及表達能力明顯改善,詞匯量明顯增加為有效;語言能力較干預前無明顯改善為無效[4]。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語言能力。干預前后,采用S-S 語言發育遲緩評價法(S-S 法)、語言行為評估量表(Ver-BAS)進行評估,S-S 法包括表達能力、交流態度、理解能力、基本操作能力等,總分0~100 分,得分與語言能力呈正比;Ver-BAS 量表包括描述性語言、交流性語言、接受性語言等,總分0~60 分,得分與語言能力呈正比[5]。

(3)發育商。干預前后,采用格賽爾嬰幼兒發育量表(Gesell)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語言、大運動、個人社交、精細動作、適應性等,總分0~100 分,得分與發育商水平呈正比[6]。

(4)生活質量。干預前后,采用兒童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系列(Peds QL)4.0 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共23 個條目,每個條目0~4 分,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比[7]。

(5)家長滿意度。干預后,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表進行評估,該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896。該調查問卷滿分100 分, 評分在90 分以上記為非常滿意,評分在70~90 分記為滿意,評分在70 分以下記為不滿意,除不滿意之外均記為滿意。 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康復效果比較

研究組康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語言發育遲緩患兒康復效果比較[n(%)]

2.2 兩組語言能力比較

干預前,兩組語言能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S 法與Ver-BAS 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語言發育遲緩患兒語言能力比較[(±s),分]

表2 兩組語言發育遲緩患兒語言能力比較[(±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S-S 法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Ver-BAS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n=36)對照組(n=36)t 值P 值49.13±6.25 48.67±7.48 0.283 0.389 77.12±5.34*70.53±5.05*5.380 0.000 19.87±3.52 19.92±3.41 0.061 0.476 45.51±4.22*37.45±5.34*7.105 0.000

2.3 兩組發育商比較

干預前,兩組發育商各項評分比較,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發育商各項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語言、個人社交、適應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精細動作和大運動評分比較,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語言發育遲緩患兒發育商比較[(±s),分]

表3 兩組語言發育遲緩患兒發育商比較[(±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研究組(n=36)對照組(n=36)t 值P 值語言干預前 干預后精細動作干預前 干預后大運動干預前 干預后個人社交干預前 干預后適應性干預前 干預后61.22±6.37 61.18±6.42 0.027 0.489 89.32±7.43*75.25±6.87*8.342 0.000 64.11±6.41 64.05±6.54 0.039 0.484 71.26±8.32*70.43±6.62*0.519 0.605 59.10±5.58 59.24±5.62 0.106 0.458 82.81±7.52*81.12±8.27*0.907 0.367 56.92±5.43 56.67±5.32 0.197 0.422 89.11±8.35*75.12±7.69*7.395 0.000 68.37±6.48 68.42±6.25 0.033 0.487 93.68±5.34*78.37±7.42*10.048 0.000

2.4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 兩組Peds QL4.0 各維度評分及總分比較,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Peds QL4.0 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表4 兩組語言發育遲緩患兒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4 兩組語言發育遲緩患兒生活質量比較[(±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研究組(n=36)對照組(n=36)t 值P 值生理干預前 干預后情感干預前 干預后社會干預前 干預后角色干預前 干預后總分干預前 干預后19.21±2.35 18.79±2.63 0.714 0.239 26.58±3.24*24.63±2.25*2.966 0.002 12.56±1.82 12.49±1.53 0.177 0.430 16.48±2.71*14.55±2.08*3.390 0.001 13.42±2.18 13.36±257 0.107 0.458 17.62±2.33*15.58±2.42*3.644 0.000 12.79±2.26 13.13±1.68 0.724 0.236 17.42±2.27*14.58±2.13*5.474 0.000 57.69±7.25 57.34±7.21 0.205 0.419 78.63±9.07*69.72±8.46*4.310 0.000

2.5 兩組家長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家長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5。

表5 兩組語言發育遲緩患兒家長滿意度比較[n(%)]

3 討 論

語言發育遲緩以言語障礙為主要表現,病因復雜多樣,不僅影響患兒正常發育,還會阻礙其社會適應能力發育及形成不良心理,給患兒日后正常學習及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有研究表明,對于語言發育遲緩患兒進行早期康復干預有助于促進語言功能發育,減輕對身心發育的不良影響[8]。 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屬于一種感覺統合訓練干預模式,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個體化、全方位的訓練方案,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刺激增強患兒對日常生活信息的記憶能力及與他人交流意識,促進語言功能發育,從而提高發育商水平[9]。言語訓練是語言功能康復訓練中的重要內容,通過為患兒營造良好的語言康復環境,增強患兒的代入感,在此過程中通過口語表達訓練、組句及對話訓練循序漸進增強患兒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與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聯合應用可協同性地提升綜合語言能力及發育商[10]。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康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通過視、聽覺刺激有效促進患兒建立直立反射, 增強肌肉力量,同時刺激大腦皮層活動而促進大腦發育,言語訓練則可有效誘導患兒進行語言表達, 提升理解能力,與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聯合應用則可協同性地提升康復效果[11]。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后,研究組S-S法與Ver-BAS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聯合應用言語訓練則可為患兒語言模仿、理解及運動提供更多發展機會,有效增強其對語言的表達及理解能力,從而提升語言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語言、個人社交、適應性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言語訓練配合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可為患兒提供多樣化的語言環境,同時促進大腦邊緣系統激素分泌,強化患兒對語言的理解,恢復其對外界的正確感知,最終提高其發育商水平[12]。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后,研究組Peds QL4.0 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究其原因,言語訓練配合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可有效刺激大腦語言功能區,促進語言功能發育,提高患兒發育商,同時增強肌肉力量,建立直立反射,幫助患兒改善運動功能,最大限度減輕對身心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提升患兒生活質量[13]。 研究組家長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可能與言語訓練配合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提高了患兒的語言功能及發育商有關,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長的心理壓力, 改善了患兒日后生活質量,從而提升了家長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語言發育遲緩患兒實施言語訓練配合視聽覺綜合康復訓練可有效促進語言功能恢復,提高發育商水平,對改善患兒生活質量、提高家長滿意度具有積極意義。

猜你喜歡
康復訓練發育康復
多功能智能康復訓練床的設計與仿真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孩子發育遲緩怎么辦
腦卒中患者康復之路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刺是植物發育不完全的芽
中醫對青春發育異常的認識及展望
殘疾預防康復法制建設滯后
發育行為障礙的早期識別
補陽還五湯聯合康復治療腦卒中3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