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抹道心潤茶香

2024-04-23 04:37文君
龍門陣 2024年3期
關鍵詞:青城山青城葉兒

文君

宋代《太平寰宇記》里記載,永康軍(今都江堰市)舊貢:“藥有紫背龍芽、白背龍芽、大鶴仙、小鶴仙?!?/p>

晚清舉人、西南國學泰斗林思進曾在《茅亭茶歌》里這樣寫道:“青城昨夜春雷響,明日茶芽一寸長。隔山齊唱采茶歌,便有新茶來市上?!?/p>

一聲春雷響過,隱于八百里青城、綿延起伏山林里的茶樹便開始次第發芽,那些初探出頭來的芽兒像一桿桿標槍,巡視守護著萬千茶樹。隨著春雨的浸潤、春風的撫慰,嫩綠的葉兒便開始慢慢舒展開來,一面、兩面,更多的葉芽兒像旗幟一樣迎風展開,以至整個茶山的茶樹,如千軍萬馬一般奔馳起來。采茶的人兒也成群結隊涌入這一片片野生的或種植的茶園,一葉一芽采摘起這些山間林野的精靈。

在都江堰青城前山的景區里,有一片一千多畝、種植于20世紀初而后被放棄復歸野生的茶園。如今被一位名叫“茶仙子張麗”的女子悉心打理著。整整三年時間,這片昔日曾生產過走向世界各地名茶的茶園,在經過半個世紀的沉寂后,終又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一個初春微雨的午后,在青城山前門隱秀酒店大廳一角的“拂塵道香”茶室里,我不光品嘗到了自唐宋以來便極負盛名的青城貢茶,還隨著一抹茶香走近了這位全身心致力于挖掘、梳理、傳承青城山道茶文化的女子。我在一曲空靈的洞經古樂中,一邊品嘗著青城山泉沖泡出來的青城道茶,一邊聽她細訴與茶結緣、與道結緣的經歷。在一杯清亮的茶湯和那些點滴往事中,我那顆早已被塵世消磨得粗糙不堪的心,竟被洗滌得猶如青城山翠綠的山野,格外通透潔凈。

出生于青城山鎮青龍場的張麗,雖年及不惑,卻因青城山水的滋養,顯得格外嬌美。白皙粉嫩的膚色,完全看不出歲月在她臉上刻下的痕跡。一襲粉紫棉麻旗袍的裝扮,仿若深藏閨中的女兒家,不曾沾染半點世俗煙塵。加之她那輕柔婉轉的嗓音,讓人竟有一種在青城山邂逅了一位仙子之感。

說起與茶結緣,自然離不開擅茶的鄉鄰。記得有一次,張麗前往閨密家品茗,一張茶案,一壺清泉,一盞綠茶,當她看見那些深綠色的茶葉在泉水的傾情沖泡下變成一杯絕美茶湯時,那種感動竟無法抑制。輕啜一口,茶湯與靈魂交融所溢出的超然物外的感覺,讓她瞬間了悟,自己內心多年來渴望和追尋的心靈棲息,就是這來自青城山水滋養的一抹茶心。

為了這抹茶心,張麗斷然離開了最初選擇的行業,投身到了茶文化的學習和積累中來。走近茶,也就走進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對于張麗來說,無論種植還是制作,無論沖泡還是品嘗,一片小小的茶葉,就是一個宏大的世界;一杯晶瑩剔透的茶湯,就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張麗如饑似渴地吸收著一切與茶有關的知識和文化。

兩年后,一個偶然的機會,張麗發現了都江堰本地文史專家王克明所著的《茶文化的發祥地——都江堰》一文,她從文中了解到,已有上千年歷史的青城貢茶由于諸多原因,昔日珍貴無比的品種因制作工藝的失傳,現已失落于時光深處,空余一世美名于古籍之中。張麗不免因此憂傷而輾轉難眠。

為了能夠專注于青城道茶的學習與鉆研,張麗再次毅然轉身,成立了一家茶業公司,并著手都江堰茶葉資源普查,而后進行都江堰茶葉種植加工技術規范的整理。

好幾年的時間里,在綿延起伏的龍池國家森林公園,在青城前山、后山那一片片茶林里,總是能夠看見一位嬌小靈活的女子穿行其間。奔波在茶山的張麗,不光系統地梳理著本地茶葉的分布、制作情況,還不停地引進試種臺灣的“青心烏龍”“高山烏龍”等茶葉品種,并以此為基礎,制作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紅烏龍”“青烏龍”等高香型茶葉。

由于對青城道茶的傾心,多年來,張麗時常出入青城山上清宮,由此結識了上清宮當家道長鄭旭和副當家劉明福,并拜劉副當家為師。一杯拜師茶,張麗成了劉副當家唯一的制茶弟子,而傳承青城道茶,自然而然也成了她的使命。

宋代《太平寰宇記》里記載,永康軍(今都江堰市)舊貢:“藥有紫背龍芽、白背龍芽、大鶴仙、小鶴仙?!惫艜r茶多作藥用,此處的藥即為茶。由此可知,青城道茶在古時便顯現出了它獨有的養生價值及多品種的優勢。張麗在梳理挖掘制作青城綠茶、紅茶的同時,也開始著手嘗試還原這些深藏于古籍之中的貢茶制作技藝。

一日,張麗攜自制綠茶前往上清宮請師父品鑒,師父品嘗之后久久未語。第二天,年過古稀的師父便親自前往茶山一同采茶。張麗看見身著道袍、須發皆白的師父,在萬千茶樹中仔細采摘著一槍一旗或一槍兩旗的芽葉,為師父嚴謹的態度所觸動。特別是隨后來到作坊,俯身于臺灶,見師父手捧著那些葉之精靈,用整個身心開始揉搓、翻炒、烘烤。他那被青城山水熏陶淬煉了數十年的道心,通過那雙蒼老的手,融進每一片葉兒,并相互交融,相互纏綿,直到那些充滿靈性的葉兒在他的手中慢慢沉睡,然后蜷縮著身軀與天地融為一體,那些在火中匯集起來的滿腔悲憫,此時此刻也全都深藏于胸中,只待一個合適的機會,再次躍然而出,救贖萬千苦難之人于紅塵。

在這一瞬,張麗明白了,青城道茶的獨特就在于其間融入的“天人合一”這份道家理念,這也就難怪八百里青城萬畝茶山,每年只能產出不足百斤的道家貢茶。青城道茶制作不易,它的品性極為高貴,古時便有“飲之生羽翼”之說。唐時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寫道:“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庇纱丝梢娗喑堑啦柚?。

當然,要想將青城道茶傳承下去,不只要掌握嫻熟的制茶技藝,還必須加深道家心性的修煉。青城道茶從種植、采摘、制作到沖泡,每一道工序,都包含了無數輩道茶人的智慧和心血。張麗一邊練習青城道茶的制作,一邊俯身于《道德經》《易學》的學習,從內而外感悟道茶的精髓。張麗說:“青城道茶的每一個品種,都有一部獨屬于它們自己的歷史。所以,每一片葉兒都必須用道心去滋養、去孕育,也唯有這樣,青城道茶才會釋放出獨有的品性?!?/p>

春去秋來,張麗進入茶道修煉已有十多年,在各式各樣的茶藝競賽中雖獲得過無數獎項,可這一切并沒有復原一款古老品種的工藝讓張麗來得開心。特別是對失傳了千年的“大鶴仙”“小鶴仙”制作工藝的整理、挖掘、復原,讓張麗覺得這些年的努力還真是沒有白費。

在一杯茶色的濃淡里,時間飛快而逝,轉眼已是黃昏,微雨已成薄霧,室外一片朦朧,室內古樂空靈。張麗為我們沖泡起了一盞穿越時空而來的鶴仙茶。當泛起水花的泉水沖進透明的杯盞,那些沉睡多時的葉兒,仿佛被穿過雨幕折射而來的陽光喚醒,一片片抬起頭來,舒展著羽翼,像一只只白鶴,隨著室內繚繞的洞經古樂,沿著杯盞水流旋轉的方向,開始翩翩起舞。

看著杯中舞動的身姿,我的內心仿佛有什么被擊中,所有的情緒開始涌動起伏,想哭,想笑,想歌,想舞。就在這個微雨的黃昏里,在這一杯仙鶴起舞的茶室,因了道家音樂的加持,我那深陷人世遭受過萬般磨難的心靈,不光獲得了洗滌,更獲得了治愈。這一刻,我也突然明白了張麗為什么叫“茶仙子”,以及這間茶室取名“拂塵道心”之緣由。想來,只要用一抹道心去浸潤、去滋養、去發現,青城道茶就會釋放出超凡脫俗的馨香。

猜你喜歡
青城山青城葉兒
天然圖畫青城山
世界文化遺產
——青城山
白描畫《青城山下摸魚哥》
青城秋色
我愛家鄉青城美
南瓜
詠青城
青城道味
葉兒
消失了的存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