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2024-04-23 11:23屈辰
新華月報 2024年8期
關鍵詞:高質檢察工作公平正義

屈辰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司法公正的原則性、基礎性要求在檢察工作中的具體化,核心要求是做到檢察辦案質量、效率、效果有機統一于公平正義

2023年,針對嚴重經濟犯罪影響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情況,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2.1萬人,同比上升20.4%

把依法少捕慎訴慎押作為辦理輕微犯罪案件的具體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適用范圍、標準和程序

探索建立跨區域、跨層級共建互助機制,助力受援地區基層檢察院補短板強弱項,更好推進基層檢察工作現代化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交給司法機關的重大命題。

新征程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和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落實司法公正這一原則性、基礎性要求,檢察機關給出的答案是“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讓‘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成為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苯邮苡浾邔TL時,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童建明表示,檢察機關通過履職辦案,在實體上確保實現公平正義,在程序上讓公平正義更好更快實現,在效果上讓人民群眾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義,切實做到檢察辦案質量、效率、效果有機統一于公平正義。

切實維護執法司法公正公信

記者:檢察機關如何持續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童建明:“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司法公正的原則性、基礎性要求在檢察工作中的具體化,核心要求是做到檢察辦案質量、效率、效果有機統一于公平正義。

體現在實體上,重在提高辦案質量,確保實現公平正義。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善于從法律條文中深刻領悟法治精神,善于從紛繁復雜的法律事實中準確把握實質法律關系,善于統籌法理情的有機統一,確保案件處理結論經得起法律、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體現在程序上,重在提升辦案效率,讓公平正義更好更快實現。以程序公正保證實體公正,按照規范、經濟、便捷的要求設定辦案程序,健全繁簡分流、快慢分道、公正高效的案件辦理機制,促進公平正義盡早、盡快、更好實現。

體現在效果上,重在讓人民群眾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義。實現檢察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以可感可觸可信的方式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眼前、就在身邊。

2023年,我們把“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理念貫穿于法律監督全過程,落實到履職辦案各環節,切實維護執法司法公正公信。

一是著力加強刑事訴訟監督。檢察機關主動融入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審前過濾把關、指控證明犯罪作用,推動構建以證據為中心的刑事指控體系。最高檢會同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等部門完善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監督偵查機關立案、撤案13.9萬件。持續加大刑事審判監督力度,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訴7876件。加強刑事執行監督,深化“派駐+巡回”檢察,既監督“紙面服刑”“提錢出獄”,又防止該減刑不減刑、該假釋不假釋。

二是著力提升民事檢察工作水平。檢察機關對認為確有錯誤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1.4萬件,對民事審判和執行活動違法情形提出檢察建議13萬件,協同破解“執行難”,并加強虛假訴訟監督,依法糾正“假官司”9359件,起訴虛假訴訟犯罪925人。

三是著力補齊行政檢察工作短板。檢察機關對認為確有錯誤的行政裁判提出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624件,對行政審判和執行活動違法情形提出檢察建議4.5萬件,完善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制度,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

四是著力規范推進檢察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勇擔“公共利益代表”職責,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9萬件。最高檢正配合立法機關加快研究推進檢察公益訴訟立法。

五是著力強化查辦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堅持加大力度、務必搞準,立案偵查1976人,清除了司法隊伍中的一批“害蟲”。

“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重在“高質效”,難在“每一個”。完善制度機制是實現“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重要保障。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建好用好四項工作機制。

健全依法一體履職、綜合履職、能動履職機制。高質效履行各項檢察職能,形成高質效辦案合力。完善依法接續監督、內部線索移送、跨區域檢察協同履職機制,規范用好上級檢察院統一調用轄區檢察人員辦案制度,在未成年人、知識產權等領域強化綜合司法保護,以檢察建議促進訴源治理、社會治理。

健全數字檢察工作機制。積極推動現代科技與檢察工作深度融合,加快實施數字檢察戰略,認真落實數字檢察規劃,構建完善“業務主導、數據整合、技術支撐、重在應用”的工作機制。

健全檢察業務管理機制。最高檢已經制定加快推進新時代檢察業務管理現代化的意見,調整優化案件質量主要評價指標。圍繞刑事案件不捕不訴、民事案件抗訴等容易出問題的重點環節,進一步健全內外部、上下級制約監督機制。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強對檢察權運行的制約監督。2024年,最高檢將修訂完善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司法責任追究條例,落實檢察官懲戒制度。

健全執法司法配合制約機制。運用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年度交流會商機制,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全國律協年度四方會商機制,深化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與檢察機關法律監督銜接機制,探索法律監督與法治督察銜接配合機制,讓法律監督更有力有效。

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優司法服務

記者:最高檢如何通過“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助推民營經濟發展?

童建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檢察機關運用法治力量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一是強化檢察履職,促進穩定民營經濟發展預期。2023年,針對嚴重經濟犯罪影響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情況,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2.1萬人,同比上升20.4%;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改革,避免“辦了案子、垮了企業”,辦理相關案件3866件。

二是完善檢察政策,努力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優司法服務。2023年,最高檢與全國工商聯協作,共同舉辦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峰會、民營企業家專場檢察開放日活動,提升服務民營企業的針對性實效性;制定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3條檢察意見,全面發揮法律監督職能,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圍繞民營企業反映強烈的涉企“掛案”問題,充分發揮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及其辦公室作用,加強與公安機關協作配合,全面排查、清理涉企“掛案”;針對民營企業關鍵崗位人員職務侵占、挪用資金、受賄等侵害企業利益犯罪高發情況,出臺12條檢察舉措,促進健全民企內部反腐機制,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三是創新檢察舉措,促進民營企業預防法律風險。2023年,最高檢結合辦案,對企業生產經營中多發訴訟風險進行分析,發布《企業法律風險提示》,從“對外融資擔?!薄捌髽I爭議解決”等方面歸納了38個風險點,并給予相關法律規范指引。

202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等要求。

最高檢認真研究,決定自2024年2月至12月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全面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深化落實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攬子檢察舉措,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持續做實對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保護。

一是嚴厲打擊犯罪,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依法懲治破壞公平競爭領域犯罪、民營企業內部腐敗犯罪,加強對公司實際控制人、高管背信損害公司利益行為以及“空殼公司”涉嫌經濟犯罪的懲治和預防。

二是強化法律監督,優化民營企業發展法治環境。持續清理涉企“掛案”,加強對涉企案件的立案監督,依法穩慎適用強制措施,加強對涉企民事、行政生效裁判和行政違法行為等監督,對違法違規套取、騙取、截留、挪用各類助企惠民補貼等情形強化公益訴訟監督,加大涉企控告申訴案件辦理力度。

三是著眼良法善治,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對民營企業的產權保護,防止和糾正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深化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加強對關鍵核心技術、新興產業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民營中小微企業原始創新保護力度;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

構建刑事檢察“三個體系”

記者:在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過程中,刑事檢察改革發展有哪些思路和舉措?

童建明:刑事檢察在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現代化制度體系中處于重要位置,其改革發展重在構建“三個體系”。

一是推動構建以證據為中心的刑事指控體系。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實質是以庭審為中心;以庭審為中心,實質是以證據為中心。抓住構建以證據為中心的刑事指控體系,就牽住了整個刑事訴訟的牛鼻子。最高檢將在深入研究、實踐的基礎上,對這一體系的內涵、原則、證據全鏈條審查運用以及相關機制作出規定。在夯實庭前階段指控證據基礎的同時,加強出庭能力建設,抓實庭審觀摩、跟庭考評等工作,切實提升指控證明犯罪、審查過濾把關能力。

二是推動構建中國特色輕罪治理體系。這是適應刑事犯罪結構變化、刑事法治發展完善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題中應有之義。

近二十年來,我國刑事犯罪結構發生重要變化,重罪數量及占比明顯下降,輕罪數量及占比明顯上升。2003年至2022年,檢察機關起訴嚴重暴力犯罪從17.4萬人降至5.6萬人;同時,“醉駕”、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侵犯知識產權等新型危害經濟社會管理秩序犯罪上升,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占比從59.9%升至80.5%。這就要求我們重視和加強輕罪治理體系的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探索。

輕罪治理是系統工程,涉及實體、程序、政策理念、犯罪治理和社會治理等問題,貫穿刑事訴訟各環節。檢察機關將依法準確把握罪與非罪、違法與犯罪界限,完善輕微犯罪案件快速辦理機制、行刑銜接機制、多方參與的矛盾糾紛化解聯動機制,推動形成輕輕重重、輕重有序的犯罪治理結構。

把依法少捕慎訴慎押作為辦理輕微犯罪案件的具體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適用范圍、標準和程序。在中央政法委領導下,最高檢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出臺了《關于辦理醉酒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的意見》,統一全國醉駕執法司法標準,形成行政處罰與刑事追究梯次銜接的醉駕治理體系,社會效果較好。

三是推動完善包括檢察權運行制約監督在內的刑事訴訟制約監督體系。檢察機關將以刑事檢察全流程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全面加強對立案、偵查、審判、執行等各環節的監督,進一步提升刑事訴訟監督質效,同時自覺接受其他執法司法機關履職制約,確保司法公正。

推動基層檢察工作整體提升

記者:檢察機關將采取哪些措施持續夯實基層檢察工作?

童建明:近年來,最高檢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以重點幫扶、精準指導薄弱基層檢察院為突破口,堅持“一院一策”、以點帶面,推動基層檢察工作整體提升。

當前基層檢察工作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基層檢察院建設水平有待提升,基層檢察人員的司法理念、履職能力不能很好適應新時代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要求。

建好基層檢察院、建強基層檢察隊伍,需要調動上級檢察院和基層檢察院“兩個積極性”。上級檢察院“抓指導、解難題”:既從大處著眼,加強頂層設計,優化政策供給,也從實處著手,想方設法幫助基層紓解急難愁盼?;鶎訖z察院“重自強、練內功”:基層檢察院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發揮“領頭雁”作用,帶頭分析問題、研究解決方法、務實推動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以四項重點舉措,推動基層檢察工作整體提升、全面過硬。

一是持續為基層辦實事。深化落實上級檢察院領導干部定點聯系基層檢察院制度,健全基層檢察院問題反映、解決、反饋機制,加強對基層檢察院建設分類指導,協調解決困擾基層的具體難題。

二是大力推動基層檢察院創先爭優。組織開展先進基層檢察院宣傳推介活動,以先進典型引領新時代基層檢察院建設創先爭優,動態加強相對薄弱的基層檢察院建設,促進提升整體水平。

三是實施基層檢察隊伍素能整體提升行動。分類開展檢察人員培訓,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實戰化業務競賽、崗位練兵活動,深入開展西部巡講支教,加大民族邊疆地區檢察教育培訓力度。

四是深化檢察對口援助工作。針對西藏、新疆等地基層檢察工作實際,堅持全國檢察援助“一盤棋”,探索建立跨區域、跨層級共建互助機制,助力受援地區基層檢察院補短板強弱項,更好推進基層檢察工作現代化。

(摘自《瞭望》新聞周刊2024年第10期。作者為該刊記者)

猜你喜歡
高質檢察工作公平正義
小我融入大我 跑出高質發展加速度
高質高效完成冬奧會延慶賽區工程建設保障任務
審判執行不停擺 公平正義不止步
勇于擔當敢于負責 推進項目高質發展
教你孕晚期擁有高質睡眠
努力實現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新跨越
讓公平正義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以文化建設引領檢察工作創新發展
關愛弱勢群體 維護公平正義
檢察文化與檢察工作協調發展規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