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方言里的“通泰”

2024-04-23 11:31郭曄旻
環球人文地理 2024年3期
關鍵詞:元曲昆明用法

郭曄旻

昆明是云南的省會,在云南中部地區,昆明方言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大眾印象里,昆明話并不難懂,與四川、貴州等地的其他西南官話有一致性。當然,昆明話也有自己的特色。從語音上說,昆明話缺少一套“撮口呼”(音韻學上的四呼之一),所以“居”和“基”就念成了一個音。而在詞匯上,昆明話也有一些相當有意思的詞語。

“通泰”就是其中之一。在昆明話里,這個詞的意思是“舒暢,舒服痛快”。比如,莫名其妙把錢丟了,心情不爽,在昆明話里就會說“心首越想越不通泰”;感冒時,吃了感冒藥身體舒暢,昆明話也會講“身上齊處都通泰了”。在云南的一些媒體里,這個詞甚至成為書面語,出現“熱情元江,甜蜜包容通泰城”“哀牢山巍巍北橫,一座城市熱情通泰”等句子。

從“通泰”的字面上雖然可以推斷出詞義,但實際上在現代的普通話里,并沒有這個說法。那么,昆明話“通泰”的用法又是從何而來呢?“通泰”的類似用法,在七八百年前的元曲里相當常見。譬如《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里就有一句:“燈下偷睛覷,胸前著肉揣。暢奇哉!渾身通泰,不知春從何處來?!边@里的“渾身通泰”,就是周身舒服爽快的意思。

更有趣的是,像“通泰”這樣能在元曲、雜劇里找到的昆明話詞匯并不是孤例。譬如,在昆明話里,虧待叫“虧負”,指責叫“包彈”,精干叫“辣燥”,使壞叫“鵲薄”等等??梢哉f,這些古語、口語今多不聞,而在昆明方言中,卻不勝枚舉。

元代以來的白話戲曲或小說,雖因作者生活經歷的關系而摻雜著各地方言成分,但基本是用當時流行的“通語”寫成,體現了詞匯的時代色彩。而當代的云南漢語方言(包括昆明話)的形成,是由于元代內地大批移民因“屯田制”到云南定居,將內地語言帶入云南。移民來源復雜,包括現在的陜西、四川、湖南、湖北、江西乃至江蘇、安徽等地。他們在日常交往時,出于彼此溝通的需要,就會傾向選擇相對文雅的詞語,而淘汰過于土俗怪異的詞語。那些來自當時“通語”的詞匯,就這樣在昆明話里落地生根了。

猜你喜歡
元曲昆明用法
雪中昆明 一夢千年
address的高級用法你知道嗎?
品讀元曲
品讀元曲
品讀元曲
品讀元曲
昆明美
“作”與“做”的用法
??(昆明)? ??????? ??? ??
特殊用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