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馬格南讀攝影書

2024-04-23 13:59潘超群
攝影世界 2024年4期
關鍵詞:桑吉威特艾略特

潘超群

馬格南的學習方法中,閱讀攝影畫冊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前幾期文章說過“馬格南是相信實踐的地方”,而攝影畫冊作為攝影實踐最好的呈現方式之一,也是大多數馬格南攝影師的選擇。

馬格南巴黎辦公室的一樓有專門區域作為書店和圖書館,雖然地方不大,但是藏書頗豐。書店部分對外開放,陳列的是當下可以出售的畫冊書籍,而那些已經絕版甚至只剩孤本的作品,就要去不對外開放的圖書館的角落里尋找了。

作為課程的“福利”之一,我們可以在任意時間自由出入圖書館區域,尋找和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攝影書。所以每逢馬格南上課的日子,我們都會在圖書館額外停留幾個小時,閱讀、討論,汲取營養,特別是閱讀馬格南攝影師在課程中推薦的攝影書,也算是作為課程的延伸補充。

本期文章,我給大家介紹幾本馬格南攝影師推薦的攝影畫冊。

帕特里克·扎克曼在課程中多次提到攝影中的“風格化與反風格化”問題,他說自己“無法像很多攝影師那樣,通過不斷重復自己來塑造風格”。在講到這些時,他推薦了艾略特·厄威特的《失而復得》,一本不那么“厄威特”風格的攝影書。

1928年,艾略特·厄威特生于法國巴黎,11歲舉家移民至美國。1953年,艾略特·厄威特加入馬格南圖片社,并同時開始為《生活》(Life)《假日》(Holiday)等雜志供稿,并長期接受商業及新聞拍攝任務。1960年代末,艾略特·厄威特曾擔任馬格南圖片社主席,后轉而拍攝電影。2023年11月29日,厄威特在美國紐約去世。

艾略特·厄威特以拍攝日常環境中幽默、戲謔而略帶諷刺、荒誕而不失精妙的黑白照片聞名。即使不熟悉他的朋友,可能也看過不少他在街頭拍攝的有關于動物的照片。

但是這本《失而復得》有點不同。這是艾略特·厄威特生前最后一本自選集。在完成人生第一場大型回顧展之后,年逾90高齡的艾略特·厄威特再次投入到自己作品的發掘中去,經歷了大約2年時間的篩選、編輯后,這本攝影書于2021年正式出版,該書集結了171張厄威特從未公開過的圖片。

《失而復得》收錄了自1947到2010年間,艾略特·厄威特在歐洲、美國、巴西、英國、日本、中國等地拍攝的影像。這些影像本身并不成系列,大多是厄威特在工作或旅行的間隙中拍下,但有意思的是,這些圖像與厄威特具有代表性的幽默、荒誕不同,畫面相對溫柔、細膩、安靜,印刷時選擇的灰度也柔和平緩,仿佛承載著漫長生命中那些美好和愉快的回憶。

書中既有艾略特·厄威特非常私人的生活瞬間,也有街頭偶然發生的愉悅光景。很多年前不經意間拍攝到的場景,在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又遇到了可以與之呼應的另一幅影像。書中的巧妙排序,特別是那些有趣的對仗、并列,讓人感到處處驚喜。

也許褪去“風格”外衣,純粹的觀看世界,才是攝影的本質。這些影像可能就是年邁的艾略特·厄威特重新回顧人生,在緩慢流動的時間軸里尋找到的“遺珠”吧。

《說冰記》取名于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Frosts)的詩作《火與冰》(FireandIce)。如詩篇中的沉思“世界終結于欲望之火還是仇恨之冰”。這是亞歷山德拉·桑吉內蒂的第五本畫冊,它似乎是在討論生命與死亡這個永恒的話題。

女攝影師亞歷山德拉·桑吉內蒂出生于美國,長居阿根廷,2007年加入馬格南圖片社。她的作品經常探索記憶、特定場所以及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她以一種溫柔抒情而又充滿力量的攝影風格,持續詮釋與自己切身相關的主題。

《說冰記》這個系列拍攝于美國威斯康星的小鎮黑河瀑布,緣起于桑吉內蒂兒時偶然間看到的電影《威斯康星死亡之旅》(WisconsinDeathTrip),并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人終將一死”。從2014年起,桑吉內蒂不斷往返于威斯康星這個“失落”的小鎮,拍攝當地社區、景觀、人群。這本書中的影像常常帶有神秘、半夢半醒、略微恐慌和懷疑的氛圍。由于完全沒有文字的修飾和描述,加上桑吉內蒂招牌般的溫柔影調和神秘氛圍,書中的圖片又好像失去了時間性,曖昧且令人不安。

這本書被埃里克·索斯(AlecSoth)等很多馬格南攝影師稱為“過去一年最好的攝影書”。書中精妙的排序被贊譽為“你永遠猜不到下一張圖片是什么”“但一切都那么合理”。從我個人來看,這本書是開放的、多線索的,攝影師本人也沒有完全解釋自己的所想所念,留給讀者大量空間去想象和拼湊書頁之間的故事。我喜歡桑吉內蒂畫面之中的樸實、奇妙,更喜歡她畫面之外的草蛇灰線,伏筆綿延。

最年輕的馬格南提名會員之一,黎巴嫩女攝影師米里亞姆·布洛斯推薦了攝影書《宰茲克斯》。這本畫冊中雖然充滿了“沖突”,但卻以更加詩意和溫和的方式呈現。

這本書來自美國攝影師格里高利·哈爾彭。哈爾彭因其直觀而豐富的彩色攝影作品而著稱,這些作品不僅揭示了殘酷的社會現實,也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奇異場景。他的作品深植于現實與超然之間,與很多馬格南攝影師不同,他曾說自己“創作的主要驅動力是創造而不是記錄”。

“世界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它的混亂與矛盾,對立面之間的美妙關系?!惫柵砣缡钦f。而《宰茲克斯》正是這樣一部充滿了混亂與矛盾的作品。這本畫冊描繪了一個我們沒有見過的加州。這個被稱為“牛奶與蜂蜜的故鄉”的“金州”,一面是美國夢的起點,另一面卻是黑暗、焦慮、混亂的現實,是每一年的山火、干旱,打成死結的種族和暴力問題,這兩個面加在一起,才是加州真正的樣子。

哈爾彭用5年時間將這些點滴事物拼湊在一起,譜寫了一部奇幻的加州小說。書封面的黑白點,源自內頁某張圖像中棋譜的造型,也暗示著這本畫冊是有關于對立和沖突的。特別有趣的一點是,這是一本“反美國”的美國公路攝影作品。迥異于沃克·埃文斯(WalkerEvans)作品中公路、汽車、星條旗、十字架等美國式符號,哈爾彭有意無意地“回避”了這些元素。這本畫冊起始于洛杉磯東部的沙漠地區,西至太平洋沿岸,卻沒有一處展現了“美國”本身。

格里高利·哈爾彭鏡頭下的圖像美好而詩意,不用可怖的畫面“嚇人”,但深究之下,卻充滿了“非正?!钡钠娈惛杏X。似乎他并不在意單張圖像的力量,而是更加關注項目或者組圖整體的敘事性和連續性。編排上,哈爾彭非常喜歡留白,也常對圖像間的視覺殘留效果刻意設計和利用。

猜你喜歡
桑吉威特艾略特
英語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猶主義研究
“愛到永遠”
———攝影大師艾略特·厄維特拍的一組情侶照片
“桑吉”油殤
不一樣的袋鼠
從《普魯弗洛克的情歌》中特定意象的含混意義談艾略特“創作前意識”
桑吉
剖析艾略特《米德爾馬契》中的悲劇性特征
鄰居家被盜
長頸鹿的叫聲
照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