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龍蘋果生產情況調查

2024-04-24 12:53張朝紅陳東玫王晗趙國棟趙同生蔡云張新生
河北果樹 2024年1期
關鍵詞:青龍品牌栽培

張朝紅 陳東玫 王晗 趙國棟 趙同生 蔡云 張新生

摘 要:本文通過查閱資料、走訪調研、現場考查等形式搜集青龍蘋果有關資料,分別從青龍蘋果栽培面積和產量變化、品種結構變遷、栽培技術變革、果實冷藏保鮮分選、品牌打造及經營主體典型事例等6個方面進行剖析,以期為青龍蘋果生產、管理提供指導。

關鍵詞:蘋果;青龍;栽培;品種;品牌

中圖分類號:S661.1文獻標識碼:A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4.01.004

青龍滿族自治縣地處燕山東段,北緯40 線附近,屬于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1]生產的果品色味俱全,經過多年不斷發展,不但成為蘋果的主要外銷基地之一[2],亦有“蘋果之鄉”之美譽[3]。

自1944年青龍首次引入國光等蘋果以來,已有70余年的蘋果栽培種植歷史,這期間蘋果品種不斷更新,栽培技術也持續變革,特別是近年來蘋果果實冷藏保鮮、青龍蘋果品牌打造、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等方面發展迅速。為此,我們搜集有關資料,分別從蘋果栽培面積與產量變化、蘋果品種結構變遷、蘋果栽培技術變革、蘋果果實冷藏保鮮分選、蘋果品牌打造及經營主體典型事例等6個方面等進行梳理總結,以期為今后青龍蘋果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與指導。

1 蘋果栽培面積與產量變化

據河北省林業廳、青龍滿族自治縣志等統計的數據,綜合分析面積與產量等因素,青龍滿族自治縣蘋果生產大致分為初始期、快速發展期、恢復調整期、高質量發展期4個階段。

1.1 初始期(1944年-1979年) 1944年從日本引進國光、美夏,經試栽后成功,開始零星發展蘋果;1952年秋,吳杖子、黃杖子、紅石嶺、沙溝、肖營子5個初級農業社和互助組從遼寧熊岳購進倭錦、國光等蘋果苗16萬株而建起青龍縣第一批蘋果園;1979年,全縣蘋果面積3 979 hm2,產量19 405 t。

1.2 快速發展期(1980年-1996年) 1982年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蘋果生產蓬勃發展,至1990年底蘋果種植總面積達8 931.5 hm2,增長了2.24倍,產量達到30 688 t,比1979年增加16 278 t。1992年,全縣以蘋果幼樹品種更新為突破口,對蘋果實施紅富士、紅星(“兩紅”)改造[3]。

1.3 恢復調整期(1999年-2017年) 2004年,全縣果園面積5 587 hm2[4],與1990年相比下降3 344 hm2,產量為32 083 t,比1990年增長了1 395 t。

1.4 高質量發展期(2018年至今) 2022年,全縣蘋果栽培面積11 805 hm2,產量達19.9萬t。2022年對規模經營的蘋果園進行調查(表1),結果表明,全縣有6.7 hm2以上蘋果園20余個,種植面積達678.7 hm2,占全縣蘋果總面積(1.18萬 hm2)的5.75%;從樹齡來看,>20年的蘋果園面積達20 hm2,>15~≤20年的蘋果園為384.5 hm2,≤15年的蘋果園為273.9 hm2。

2 蘋果品種結構的變遷情況

1949年前,青龍滿族自治縣主栽蘋果品種為國光、倭錦;1952年,開始引進大國光、元帥、金冠、白龍、雞冠等蘋果品種;60年代,小國光為當地主栽品種,國光蘋果年產量占全縣蘋果總產量的65%;70年代,引進了勝利、國慶、葵花等品種,在青龍各地陸續發現了30個蘋果優良芽變,其中青葡6號、青葡1號在全國評比中排名第一和第三[3];80年代,引進了短枝紅星、秋富1、巖富10、青富13、喬納金、王林等品種;1990年,國光占60%,元帥、倭錦、雞冠占25%,其他品種約占15%,全縣“兩紅”蘋果改造自1992年開始至2004年基本結束。

3 蘋果栽培技術變革情況

新中國成立前,人們只用鐮刀修枝整形,不澆水、不施肥 [3],蘋果栽培管理亦是如此。

1950年,熱河省派駐果樹技術指導組,在天橋溝、董杖子、吳杖子推廣應用以樹冠整形為主的果樹管理技術,使用修枝剪進行操作。1955年,推廣果樹剪枝、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技術。1956年,全縣各社建立果樹專業隊或專業組,實行蘋果的專業化管理。1959年,全縣推廣應用連年整枝、防治病蟲、施肥澆水、保持沙土和中耕除草等栽培管理技術。

60年代,在全縣推廣蘋果中冠栽植、整形結果兩不誤技術。70年代,在化學防治病蟲害基礎上推廣物理防治技術,推廣輕剪緩放修剪、疏花疏果等技術,注重土、肥、水管理,施肥、澆水結合進行。

80年代,在全縣推廣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疏花疏果、冬夏修剪等蘋果綜合管理技術。1982年林果生產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縣級技術人員分包示范村,鄉鎮技術人員分包示范園、示范戶,推廣普及蘋果生產技術。1986年,大巫嵐鄉蛤子汀村河東果園蘋果產量由1985年前7 t/hm2增加到40 t/hm2。

90年代,開始實行蘋果產業化,于1992年舉辦縣、鄉、村三級蘋果管理培訓班,推廣高接換頭蘋果品種更新技術。1998年,在土門子鄉豐果村470余果農及技術人員觀摩、學習蘋果套袋技術。1991年編印了《蘋果品種更新技術問答》、《蘋果樹腐爛病防治》等科普叢書[4]。

2001年開始,組織專家和種植大戶現場操作、講解,錄制栽培管理技術錄像在縣電視臺播出。2003年編印了《無公害蘋果生產技術》,無償發放給農戶。2022年,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制定了《青龍蘋果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推動青龍蘋果生產的標準化[5]。

4 蘋果果實冷藏保鮮分選情況

隨著產業不斷升級,果品冷藏庫快速發展。據調查2019年冷庫規模達13 630 t,2020年、2021年冷庫擴建規模分別為11 446 t、26 900 t,至今青龍滿族自治縣冷庫總量達51 976 t。

其中,蘋果專用冷藏庫包括果豐蘋果專業合作社、輝碩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19家(表3)。從規模分布來看,500 t以上經營主體有4家,200~300 t 7家,100 t 5家,100 t以下3家;從冷藏庫類型來看,19家新型經營主體建立的冷藏庫均為機械冷庫;從果品分選類型來看,18家新型經營主體為人工方式分選果品,

僅果豐專業合作社購買了國內先進的分選設備,建立了蘋果分選分級初加工中心,開展蘋果品質無損檢測、分級分選、預冷、冷藏配貨等,實現青龍蘋果果品分級的標準化、自動化。

5 青龍蘋果品牌打造情況

5.1 品牌體系建設情況 從2021年開始,青龍滿族自治縣把農產品品牌建設作為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積極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強化品牌意識,重視品牌培育完善蘋果產業鏈條。

當年底,引進了無界電商,重點打造、規劃青龍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實施“青龍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圖1),打造精品網貨體系,開展精品網貨標準應用推廣培訓會、網貨品控抽查和品牌授權會,全面推進區域公用品牌的有效應用,截止2023年已經授權應用企業10家,制作青龍蘋果公共包裝3萬余個,有效地推進了區域公用品牌的應用和推廣,實現了蘋果產品溢價翻倍發展效應,標志著青龍蘋果產業發展邁進新起點,開啟新篇章。

5.2 品牌知識產權保護情況 推進區域公用品牌打造和地理標志認證,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創建名優品牌,組織引導經營主體申報地理標志、注冊產品商標。注冊了青龍蘋果圖形標識、包裝外觀設計專利,全縣果豐、便民、榆樹溝、康達、慶魁、軍輝、碩豐等7個合作社,分別注冊“幽圣冀果”“凝露紅”“金瀾山”“星康源”“響水溝”“坤怡”“碩柳”商標(表4)。輝碩、聚貝、小胖仔、利明等4個家庭農場注冊了“燕坤”“啟鮮記”“青龍小胖仔”“秦龍豐”商標。

近年來,生產的優質果品線上銷售單價是普通果價的2~3倍,切實讓青龍滿族自治縣蘋果產業實現了“品牌溢價”,帶農增收效果顯著。

5.3 無公害基地及綠色食品認證情況 2001年青龍滿族自治縣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命名為“中國蘋果之鄉”;被省林業廳命名為“河北省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縣”和“無公害果品生產基地”。2002年,全縣有30個村建的無公害蘋果基地通過了產地認定。2020年開始,果豐果品合作社,輝碩家庭農場、聚貝家庭農場等13家新型經營主體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5.4 青龍蘋果參評獲獎情況 1999年,青龍參賽的“龍富”牌紅富士蘋果被評定為“河北省農業名優產品”。2012-2019年,在中國(廊坊)農產品展銷會上,青龍選送的蘋果共榮獲獎牌21枚,其中金獎8枚,銀獎6枚,銅獎7枚。

在河北省2021年度山地蘋果鑒評大賽中,青龍滿族自治縣輝碩家庭農場生產的王林蘋果和聚貝家庭農場生產的紅富士蘋果分別獲得“蘋果王”,小胖仔家庭農場生產的維那斯黃金蘋果獲得銀獎;在河北省2022年度山地蘋果鑒評大賽中,青龍滿族自治縣輝碩家庭農場生產的紅富士蘋果獲得“金獎”。

5.5 青龍蘋果電商銷售情況 圍繞“三級書記抓電商”戰略,結合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工程、消費扶貧工程,大力推行企業訂銷、超市直銷、網絡營銷、政府幫銷、社會助銷“五銷模式”。在教育部助青干部、阿里巴巴特派員和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支持下,積極對接學校食堂、連鎖超市、企業、阿(下轉第13頁)(上接第10頁)里超級原產地等網紅主播、天貓原產地店鋪,推進青龍蘋果網貨化發展。積極組織參加“喜迎二十大,長城腳下話三農”中國青龍長城旅游文化節、“2022年豐收節”等產銷推介活動;走進吉林省長春市與6所高校見面,開展河北青龍優質農產品推薦會;攜手阿里平臺超級原產地直播頻道,開展青龍農產品溯源直播活動,18萬網民在線圍觀,為青龍蘋果等農特“好物”走俏全國助力加碼;在青龍春“播”電商節活動中,現場得到了百萬粉絲的大V網紅親情推薦。

“青龍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的建設和營銷方式的創新,提高了該縣果農品牌意識和品牌培育能力,有效帶動宣傳青龍農業產品品牌,創新了品牌營銷形式,拓寬了產品銷售渠道,提升了品牌農業建設水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6 青龍蘋果典型事例

“青龍山地蘋果”公益廣告在CCTV-7《新聞聯播》前黃金時間、北京西客站戶外廣告專欄、北京天安門《輝煌中國》主題視頻展連續播出,專題宣傳片被省級以上主流媒體連續報道。

6.1 輝碩家庭農場 2016年成立,位于平方子鎮平方子村西北部,果園面積26.7余hm2,種植有紅富士、王林等蘋果15 000余株,年生產優質果品400 t。果園實行標準化生產管理,采用高光效樹形修剪,施肥以有機肥為主,輔以水肥一體化追施水溶肥料,應用物理、生物等措施綠色防控病蟲害;全園鋪設單軌運輸軌道6 000 m,用山地單軌運輸車運送果品及肥料。2021年,實施了人工防雹增雨作業點項目,有效預防了農場和周邊農業生產雹災的危害。2019年注冊“燕坤”蘋果商標,2020年通過綠色食品認證。2018年被評為“省級示范農場”,2022年入選“河北省十佳典型案例”;生產的“燕坤”蘋果入選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農產品”。

6.2 軍輝種植專業合作社 2016年成立,位于大石嶺鄉嶺灣村,面積20余hm2。果園推行滴灌+噴淋的肥水一體化,極大縮減人工成本;在林下種植蒼術開展復合經營,提高果園前期收益;利用種養小管家app自媒體,賦予蘋果追溯功能,使消費者掃碼即可了解鮮食蘋果的成長過程。合作社于2019年獲“市級示范合作社”;合作社負責人周友為退伍軍人,他從軍營到地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展示退伍軍人的價值和風采,于2021年被評為秦皇島市“優秀共產黨員”。

參考文獻

[1] 游 泳.論青龍縣果樹發展現狀的十大關系[J]. 河北省農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1987,1(4):44-48.

[2]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河北省蘋果志[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6.

[3] 胡廣利. 青龍滿族自治縣志[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7.5.

[4] 青龍滿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青龍滿族自治縣治志(1979-2004)[M].方志出版社,2005.

[5] DB1303/T 340-2022,青龍蘋生產技術規程[S].

猜你喜歡
青龍品牌栽培
油麥菜栽培要點
少林功夫拳(三)
自然栽培的味道
小青龍說“角”
品牌包裝設計中的色彩研究
從電影到品牌:看黃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經濟
電子商務環境下品牌建立探討
青龍現身記
夏季苦瓜栽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