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振動學基礎及應用課程教學實踐

2024-04-24 10:56朱成偉喻曹豐汪選要靳華偉楊秀淼
時代汽車 2024年8期
關鍵詞:案例教學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朱成偉 喻曹豐 汪選要 靳華偉 楊秀淼

摘 要:乘員舒適性是衡量汽車舒適度的重要指標,汽車振動學課程是研究乘車舒適性的核心課程。以安徽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為例,研究汽車振動學課程教學實踐環節及存在的問題,從優化理論教學、強調實踐教學和綜合考核等方面實施了課程教學改革,為車輛工程專業高質量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汽車振動學 教學改革 案例教學 實踐教學

1 引言

現代汽車技術朝著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方向發展[1, 2],人們對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汽車的舒適性要求不斷提高[3],而汽車振動學是研究汽車舒適性的核心課程,因此,加強汽車振動學課程建設與實踐對培養學生提升汽車新“四化”快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4]。

在車輛工程領域中,汽車振動學是智能車平順性、電控懸架、產品開發等領域的重要工具,極大縮短了汽車產品的開發周期和研發成本。因此,學習汽車振動學課程且熟練利用振動學理論解決汽車平順性和舒適性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是車輛工程人才培養體系重要任務。

為提高汽車振動學課程的授課效果,同時針對專業認證要求,本文根據自身授課過程和心得體會,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優化理論教學,強調實踐教學,更新教學內容,創新實踐培養環節,重構汽車振動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利用振動學理論分析解決車輛工程振動問題的能力,服務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5]。

2 汽車振動學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剖析

2.1 理論課環節

汽車振動學課程理論矩陣分析、隨機理論、理論力學、彈性力學、結構力學、數值計算、控制方法等多門課程的知識,學科交叉性強,對于車輛工程專業的本科生來講,將數學方法應用到汽車振動學課程上時,造成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學習狀態,學生反應理論推導體系性不強,與實際工程不知如何結合,理論知識晦澀難懂,工程應用能力欠缺,學習積極性不高。

2.2 實踐教學環節

高校限制于實際情況和學生安全考慮,不開設汽車平順性試驗課程,學生只學習汽車振動學理論知識,不了解汽車振動試驗標準和相關特性分析;部分高校開設的平順性實踐課,主要是用仿真軟件分析汽車振動特性,主要是機械式模仿教材案例,缺乏汽車平順性道路實踐經驗和數據采集處理能力,不能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2.3 課程考核環節

課程考核涉及學生切身利益和反應學習效果,汽車振動學課程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特點,考核辦法不宜僅采用傳統卷面考核,同時,卷面考核無法反應學生的課程實踐與汽車平順性測試和數據分析的能力,而僅通過汽車平順性試驗考核辦法無法反應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學生培養效果不佳。

3 課程教學改革

3.1 理論教學改革

提煉主干內容。汽車振動學是汽車理論課程群中平順性專題的核心課程。課時為32學時,課程理論部分為前十章,最后兩章的軟件分析作為學生的課下作業。凝練課程主要內容,主要分為三大專題,其一為多自由度振動理論;其二為隨機振動理論;其三為汽車減振技術。提出矩陣式課程知識體系,如圖1所示。理論授課過程:從單自由度自由振動系統到二自由度振動系統至多自由度振動系統;其次,通過路面激勵模型引入隨機振動理論和發動機振動機理,延伸隨機激勵下人體對振動的反應;最后,為了抑制振動引出減振技術。通過矩陣式課程理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課程整體性和系統性。

課程案例教學。將案例教學法融入課堂,通過對某型汽車振動案例進行展開講解汽車多自由度振動系統。如圖2所示將汽車單自由度振動系統。講解汽車單自由度振動模型時,用MATLAB軟件進行編程分析其模型的幅頻特性與相頻特性特性曲線。

從單自由度振動的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分析汽車車身振動特性;進一步將單自由度振動系統擴展到二自由度振動系統,繼而得到汽車二自由度模型,如圖3所示。

根據圖3所示汽車振動二自由度模型得到其微分方程,推導得到汽車車身加速度、相對動載和懸架動擾度對路面速度幅頻特性。學生通過軟件編程仿真汽車二自由度振動的幅頻特性,并以分布式驅動電動汽車為例,簧下質量增加來分析二階共振峰值前移的負效應;為了使學生更好理解汽車減振技術,通過改變阻尼參數分析幅頻特性變化規律,得到如圖4-圖6所示。

通過學生對汽車振動特性建模、編程與仿真等步驟,使學生深入理解力學模型和幅頻特性,改變相關參數能夠使學生分析其變化規律,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

3.2 課程實踐教學

優化課程實踐內容,提高學生理論和工程能力,汽車振動學課程開設學生實踐教學環節,單位配備東華測試公司的汽車平順性測試系統包括軟件與硬件系統。按照GB/T 4970-2009《汽車平順性試驗方法》中推薦試驗方法,讓學生開車上路操作汽車平順測試。實踐教學過程如7所示。

圖7表示為汽車振動學實踐教學內容和流程。實踐教學為汽車振動道路試驗即汽車平順性試驗。本課程實踐環節條件有江淮汽車試驗平臺和東華測試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各一套。首先,需要向學校保衛處申請汽車試驗用道路,設置交通標識;其次,讓學生分組便于實際操作,并課下學習采集和數據處理軟件;然后,汽車平順性道路試驗設備安裝及試驗,包括傳感器與路障布置、軟硬件通訊等,采集不同速度下汽車不同位置的振動加速度信息;最后,讓學生對采集到的測試數據進行振動分析并評價舒適性。學生通過課程實踐環節培養,提高了對汽車振動學的認識和理解,培養了學生利用汽車振動理論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

3.3 課程考核

為了綜合考查學生對汽車振動學課程的學習效果,優化課程考核辦法,該課程采用理論知識卷面考試、上車實際操作和數據處理與分析三大部分進行考核。(1)理論考查占比40%;(2)上車實操占比30%;(3)數據處理與分析占比30%。理論知識考查從某型汽車振動問題出發,考查學生對汽車振動學的理解和汽車振動力學模型的構建并求解的能力,尤其是二自由度、四自由度及七自由度車輛振動數學模型;上車實際操作是考查學生對汽車振動測試和數據采集能力,掌握汽車振動傳感器的標定與安裝、軟件操作、信號采集、行駛路線等知識;數據處理及分析考查學生對汽車振動采集數據的后處理和振動特性分析的能力,掌握汽車平順性和舒適性的評價方法,以及振動信號的功率譜、概率密度函數、均方根值等處理方法。

4 結語

針對汽車振動學課程中存在理論知識、實踐教學、課時優化、綜合考核等問題,本文從優化理論教學、強調實踐教學和綜合考查等三個方面入手,提出了基于案例教學法和實踐教學的汽車振動學課程教學改革方案。學生通過汽車振動學教學方案的培養,提升了學生利用振動理論解決汽車平順性和舒適性問題的能力,優化了課程體系,對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基金項目:2022年度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車輛工程專業服務安徽省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2022sdxx010);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提升車輛工程專業服務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2021fwxxcy013);2022年度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022xsxx049); 2022年省級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22jyjxggyj272);安徽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023AH051184);安徽理工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2021yyrc22;13210572);安徽理工大學青年科學研究基金項目(QNZD2021-07, QNZD2021-04)。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Z]. 2020–10–20.

[2]王曉娟.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J]. 時代汽車,2022,(04):107-108.

[3]王輝. 新能源汽車產業背景下的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變革[J]. 汽車教育,2022, 375(3):32-33.

[4]陳一哲,范宏德,王輝,等.針對新能源汽車人才需求的教學模式分析與改革[J]. 高教學刊,2023,9(20):8-11.

[5]潘家保,張榮蕓,王建平,等. 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池州學院學報,2023,37(03):136-139.

猜你喜歡
案例教學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案例教學在機械創新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EXCEL在《投入產出法》案例教學中的應用
《運籌學》教學模式探討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