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谷花生-芝麻間作套種高產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探討

2024-04-24 12:02韓園園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12期
關鍵詞:間作芝麻花生

韓園園

近年來,我國對于農業科技的研究和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針對花生、芝麻間作套種的研究也得到了廣泛關注。在陽谷縣地區,由于地大物博、氣候適宜等因素的影響,花生、芝麻間作套種已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種植方式之一?;ㄉ?、芝麻間作套種是一種常見的種植方式,其優勢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提高農作物產量。在陽谷縣地區,花生、芝麻間作套種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農業生產模式。為了實現高效的花生、芝麻間作套種生產,需要掌握一些關鍵的技術要點。為此,應進一步探討當地花生、芝麻間作套種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以此實現高產高效?;诖?,本文圍繞陽谷縣地區花生、芝麻間作套種高產栽培技術展開分析,以供參考。

一、選擇適宜品種

花生應選擇高產、早熟、抗病蟲害的品種,如山花9號、山花7號、遠雜9102。山花9號是中間型,油食兼用。中晚熟品種,春播生育期138天左右,出仁率72.0%。籽仁長橢圓形,種皮淺紅色,肉質細嫩多汁。具有耐旱性強、抗逆性好、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等特點。山花7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屬于中晚熟品種,播種時間一般在4月份開始,收獲時間為10月底到11月初。它的特點是生長勢旺盛,適應性強,抗病蟲害能力強。遠雜9102作為一種新型優質花生品種,它是一種遲熟品種,它的優點是可以抵御高溫干旱天氣,同時能夠抵抗各種病蟲害。芝麻應選擇品質優良、產量較高的品種,豫芝4號、金芝8號、豫芝11號。其中,豫芝4號該品種葉片中等大小,株高150~180cm,一葉三花,花白色。蒴果肥大,四棱形,種子飽滿。這種品種不僅產量高,而且抗病蟲害能力強。千粒重2.8~3.0g,籽粒白色微黃,脂肪含量55.4%~63.5%,蛋白質含量13.2%~16.5%,總碳水化合物含量17.8%~22.2%,總糖含量11.3%~13.5%。豫芝8號則是另一個不錯的選擇。它的主要特性包括:開花期短,結實量大。植株高度較高,莖粗壯。果實豐碩,含脂率高。

二、提高播種質量

1、藥劑拌種

芝麻種每畝用2.5%的適樂時種衣劑,兌水10mL,拌芝麻種0.5kg,均勻撒施即可?;ㄉ鷦t使用速效農桿菌菌苗,每畝用1.5g/m2的速效農桿菌菌苗,與土混合后進行播種即可。這兩種方法都能夠有效預防病蟲害侵襲。包衣拌種即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發,增加土壤溫度,促進幼苗快速發芽。同時還能增強根系發育,使作物更易獲得養分。

2、合理施肥

花生、芝麻間作地塊要求有充足的基肥,應以有機肥和磷肥為主。在花生、芝麻間作過程中,氮素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每畝施有機肥1000kg~1500kg、純氮6kg~10kg、磷肥500kg~900kg。如果土壤缺磷,可適當添加適量的硫酸鉀或硝酸鉀。肥力低的地塊可適當增加氮肥,肥力高的地塊可適當減少氮肥。另外,還需注意控制施肥次數和施肥量,避免過量的施肥導致營養失衡。后期可通過根外追肥補施磷、鉀肥,以補充花生后期所需的養分。

3、適時播種

在適宜的播種期內盡早播種,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作物產量,同時早播還可以避免后期病蟲害的發生,提高作物品質。陽谷縣的花生和芝麻的間作套種播種時間通常在春季進行,具體來說,當春季氣溫穩定在15℃以上,土壤墑情較好時,就可以開始播種花生。在花生播種后,當花生出苗并生長到一定高度時,就可以在其間的空隙中種植芝麻。需要注意的是,陽谷縣的具體播種時間可能會因天氣、土壤和其他環境因素而有所不同,建議在播種前對土壤進行評估,并咨詢農業專家以確定最佳的播種策略。在播種前進行精細整地,將土壤中的雜草、石塊等清理干凈,并耕翻土地,使土壤松軟、細碎、平整,有利于種子的萌發和生長。

4、合理密植

夏播花生生育期相對較短,植株較矮小,密度不宜過高。播種量一般比春播增加20.0%左右,行距33cm~40cm,株距15cm~17cm。每畝定植10000~11000穴,每穴2粒種子。當春季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播種花生,一般建議每667m2定植8000~9000穴,每穴3粒種子。芝麻采取雙行栽培,加大行距、縮小株距,充分利用邊行優勢,提高單株產量。每畝定植1200~1500穴,每穴3枚種子,一般行距40cm、株距15cm,但隨著花生株高逐漸增大,行距、株距也可以相應調整。

三、中后期管理

1、化學除草

一般在播后3d內每畝用75%的都爾乳油噴灑一次,再間隔一周后再次噴灑一次。也可在苗后用高效蓋草能、百草枯、毒死蜱等農藥防治草本植物的危害,但要注意用藥時機及劑量?;ㄉ?~4葉、芝麻4~6片葉前進行防治,可以有效地抑制雜草的生長。

2、中耕培土

一般在出苗后7d進行滅茬,并結合鋤草、松土等措施。在花生、芝麻間作過程中還需要定期澆灌水,確保土壤濕潤度。定苗后3~5d進行第2次中耕以免影響花生、芝麻的生長。提高芝麻種植帶高度達到10~15cm,能有效預防澇災和漬害。同時,也需要注意防風固沙。

3、排水防澇

花生需水特點是吸水快,透氣慢。所以在花生、芝麻間作過程中需要做好排水工作。一般情況下,花生、芝麻間作期間需要進行多次排積水。芝麻屬于耐旱怕澇作物,通過中耕培土、排水防澇等方式來保護其生長環境,由于它們比較容易受澇,所以需要加強排水防澇的工作。

4、間苗定苗

通過科學的間苗定苗,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實現豐收的目標。當花生幼苗出土后,對于過密集的幼苗可以進行間苗,以保持合適的種植密度;當芝麻生長出1對真葉時開展第一次間苗措施;當芝麻生長出2~3對真葉時需要開展第二次間苗措施,嚴格遵循“去弱留強”的原則。當芝麻生長至3~4對真葉時開展移苗補苗措施,應在陰天傍晚或者是雨后進行補苗,在移植后立即淋水定根。在間苗和定苗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去除雜草,以防止其與花生和芝麻爭奪養分。與此同時,在間苗和定苗后,要密切關注病蟲害的發生,一旦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采取防治措施。

5、芝麻打頂

芝麻打頂時間應掌握在初花后3~5周,即秋季氣溫高、日照足、植株長勢好的時間點可以推遲到3~5天打頂,輕打,只摘頂心,大概1~1.5cm;反之則要早打、重打,摘除頂尖3~5cm。不同品種的芝麻生長周期和生長特點會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市場需求選擇適合的品種。芝麻打頂需要將頂部的頂尖完全摘除,但要注意保護好植株頂部的葉片、花朵不發生損傷,以防降低功能葉通過光合作用持續制造有機養分的能力或者降低有效蒴果的數量。打頂后要及時追肥和澆水,以促進芝麻的生長和發育。同時,要注意防治病蟲害,保證芝麻的健康生長。

四、花生常見病蟲害防治

1、葉斑病

花生葉斑病的病原體主要是真菌,通過種子、土壤和風雨等多種途徑進行傳播。病原菌侵入花生葉片后,通過病斑上的分生孢子進行擴散?;ㄉ~斑病主要在花期和果期發病,溫濕環境是病害發生的重要因素。初期病斑呈小圓形或不規則形狀,逐漸擴展并出現黃色邊緣。病斑中心逐漸變為黑褐色,出現細菌黏液。嚴重感染時,葉片黃化、干枯,甚至導致花莢脫落?;ㄉ~斑病的流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氣候條件、土壤狀況、栽培管理等。高溫高濕的環境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和傳播,土壤中的病原菌含量和種子的病原菌污染程度也會影響病害的流行。

在發病初期時,每畝使用0.25kg、40%濃度的滅菌丹兌水60kg噴霧,或者是每畝使用0.5kg的硫酸銅、0.5kg的生石灰兌水60kg配置成波爾多溶液進行噴霧,或者是每畝使用0.4kg、65%濃度的代森鋅兌水60kg進行噴霧。若在噴霧之后繼續發生病害,可以每隔10~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

2、莖腐病

花生莖腐病的病原菌可以通過種子、土壤和殘根等途徑傳播,其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通過分生孢子、菌絲和硬塊等形式進行擴散?;ㄉo腐病主要在花期和果期發病,尤其是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更易發生。初期病斑呈水漬狀,逐漸擴展成暗褐色或黑色的潰瘍,莖部出現軟腐。嚴重感染時,植株會出現枯萎、倒伏和死亡?;ㄉo腐病的流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氣候條件、土壤狀況、栽培管理等。高溫高濕的環境是病害發生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連續降雨和過度灌溉會增加發病風險。土壤中的病原菌含量和植株的抗病性也會影響病害的流行程度。根腐病可采取50%多菌靈、50%多菌清等藥物進行防治。

3、白粉虱

花生白粉虱是一種小型軟體昆蟲,體長約1~2mm。其身體呈橢圓形,色素通常為黃綠色或淺綠色?;ㄉ追凼晕郴ㄉ仓甑闹簽樯?,通過長吻插入植株組織,攝取汁液。繁殖方式主要是產卵和產活體?;ㄉ追凼饕诨ㄆ诤凸诜敝澈蛿z食,尤其是在高溫干燥的環境下更易發生。害蟲攝食會導致花生葉片萎縮、卷曲和凋落,強烈的吸食還會造成花莢畸形、果實減產,同時花生白粉虱還是多種病毒病害的傳播媒介,進一步加劇病害的危害程度?;ㄉ追凼牧餍惺芏喾N因素的影響,包括氣候條件、植株品種、栽培管理等。高溫干燥的環境有利于害蟲的繁殖和發生。不同花生品種對花生白粉虱的抗性也存在差異,一些抗蟲品種能降低害蟲的發生?;ㄉ追凼幕瘜W防治措施包括使用內吸性強的藥,如噻蟲嗪、吡蟲啉等,或者使用啶蟲脒、吡蟲啉等噴霧防治,而物理防治措施包括放置黃板或使用阿維菌素進行防治。

4、紅蜘蛛

花生紅蜘蛛以吸食花生植株的汁液為生,通過長吻插入植株組織,攝取汁液,害蟲繁殖方式主要是產卵和產活體。紅蜘蛛主要在干旱和高溫的條件下繁殖和攝食,尤其是在干燥熱季節更易發生。害蟲攝食會導致花生葉片黃化、干枯和凋落,嚴重感染時,葉片會出現蜘蛛網狀紋路,大量繁殖的花生紅蜘蛛會形成密集的網絲覆蓋在植株上,進一步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營養吸收。紅蜘蛛應用螨危兌水40~50kg進行噴霧方式,(每瓶100mL兌水400-500kg)均勻噴霧,40%三氯殺螨醇乳油兌水10~15kg進行噴霧防治,20%螨死凈可濕性粉劑兌水10~15kg進行噴霧防治,15%噠螨靈乳油兌水20kg進行噴霧防治,1.8%齊螨素乳油兌水6~8kg進行噴霧防治等,均可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5、芝麻常見病蟲害防治

①立枯病

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種病害,主要發生在開花期,其發病癥狀通常表現為,從幼苗莖基開始發病,莖基一側出現暗褐色病斑,逐漸凹陷腐爛,嚴重時擴展到莖四周,最后病部縊縮呈線狀,易折倒或整株萎蔫而死苗。病菌以菌絲或菌核的形式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下一年的侵染源,此病在氣溫 0℃以下或低溫多雨的環境下容易發生。針對立枯病的防治而言,可以在前期采用藥劑拌種的措施,用種子重量0.2%的40%福美雙粉劑或60%多福合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②花葉病

花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種病害,主要發生在開花期,芝麻花葉病可經汁液傳染,由蚜蟲以非方式傳毒,種子不能傳毒;該病毒可系統侵染大豆、心葉煙、三生煙等,表現為花葉。侵染番茄、甜菜時產生葉片皺縮、卷曲畸形。不侵染菜豆、豇豆、綠豆、西瓜、曼陀羅、莧色藜和假酸漿。芝麻花葉病的流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種植地區的氣候條件、土壤肥力、種植密度等,在適宜的條件下,如連續陰雨天氣或濕度大的環境,有利于病毒的繁殖和傳播。針對芝麻花葉病的流行特征,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建立無病留種田,選用無病種子;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適當晚播,避開蚜蟲遷飛高峰;控制蚜蟲數量等;除此以外,芝麻花葉病可以用8%的寧南霉素(菌克毒克)兌100kg水溶液或5%的菌毒清水劑兌125kg水溶液。

③根腐病

根腐病是由細菌引起的一種病害,主要發生在幼苗期。芝麻根腐病的原因有多種。一方面,土壤水分過多和排水不暢是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在低洼地和積水地,根部容易窒息,抗病能力衰弱,從而引發植株萎蔫死亡。另一方面,重茬種植地、使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蟲多的地塊也容易發生此病。芝麻根腐病主要危害莖基部和根部。在發病的初期階段時,莖基出現褐色斑,隨著病害的逐步加重,根部外皮逐漸變褐腐爛,剝去根表皮時內部呈紅色。嚴重的全株葉片逐漸萎蔫,病株枯死。針對于根腐病的防治而言,可以采用高畦的種植措施來進行預防,或選擇高燥地塊種植芝麻,或并在連續陰雨季節時做好及時排水工作,避免田間出現積水的現象。

④蚜蟲

芝麻蚜蟲的發生特點主要表現在其危害癥狀上,芝麻蚜蟲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以成蟲、若蟲群集為害芝麻,吸食芝麻嫩葉、嫩稍和花序的汁液。在溫暖季節,成蟲活躍,主要在幼嫩葉背活動和刺吸芝麻嫩莖嫩葉,葉片受害后,首先中脈基部出現黃色斑點,逐漸擴大后造成的葉及葉片皺縮畸形,嚴重時干枯脫落。蕾花受害后,極易變色脫落。有時也咬斷莖生長點,影響芝麻正常生長,嚴重時被害株后期僅剩光桿和少數畸形蒴果,造成產量大幅度降低。當大田發生芝麻蚜蟲時,可以使用40%濃度的氧化樂果兌水10~15kg進行防治,或者是使用25%濃度的雅安柳林兌水15~20kg進行防治,或者是使用50%濃度的殺蟲菊酯、50%濃度的甲胺磷、50%濃度的辛硫磷兌水30~50kg進行防治,或者是使用20%濃度的蔬果磷兌水3kg進行噴霧防治,均能夠收獲良好的方式效果,并能夠兼顧防治棉鈴蟲、甜菜夜蛾的效果。

五、及時收獲

芝麻一般在9月上旬,當芝麻下部2~3個花蕾已開放且籽粒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獲了。這時就要及時進行收獲時間的選擇要考慮多種因素,比如天氣狀況、市場需求等因素。一般認為,芝麻成熟后的3~4d內進行收獲是最佳的時機。收獲后捆成直徑15~20cm的小捆及時晾曬,切忌悶成大垛,否則會影響商品的質量。通常情況下,花生果實外部殼體呈現為深灰色且內瓤味紅色,內部偏薄則表明花生成熟,此時花生整體的較為飽滿而且外面殼體較為堅硬,此時就應該及時進行收獲。一般認為,收獲后晾曬至完全干燥,然后進行分級挑選。

綜上所述,花生、芝麻間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農業活動,不僅能夠提升農民的收入,而且還能夠推動農業的進一步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選擇適宜的品種、合理規劃種植面積、科學施肥、及時防治病蟲害、以及及時收獲等。

猜你喜歡
間作芝麻花生
不同間作模式對山蒼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養分的影響
掏花生
香噴噴的芝麻
核桃柴胡間作技術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到底埋在哪棵樹下
棗棉間作系統光合特性研究
花生去哪兒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