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花苜蓿旱作覆膜精量穴播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方法

2024-04-24 12:02杜江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12期
關鍵詞:飼草苜蓿田間

杜江

大力發展紫花苜蓿種植產業,可以有效改善青海省東部農業區寒涼季節牲畜養殖飼草短缺問題,維護天然草地資源,優化生態環境。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近年來積極探索和推廣苜蓿飼草種植生產栽培技術,經過多年摸索試驗推廣,探究出一套適宜青海東都農業區的苜蓿旱作覆膜精量穴播技術管理方式,增產增收效果明顯?;诖?,本文將從播前準備、播種方式、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期刈割、加工利用等方面對該技術進行論述,以供參考。

青海省作為我國牲畜養殖大省,在當地開展紫花苜蓿種植生產,不僅可以調節優化農業產業種植結構,還可以解決在寒涼季節飼草短缺的問題,減少牲畜養殖對天然草地資源的消耗。為提升紫花苜蓿種植生產水平、增產增收有借鑒意義。

一、紫花苜蓿概述

1、形態特征

紫花苜蓿為多年生豆科飼草,植株高40~130cm。主根粗壯、發達,可深入土層數米,側根發達,多分布在土層30cm以上區域。莖直立、叢生或平臥,四棱形,外觀無毛或微被柔毛、枝葉茂盛。葉為羽狀三出復葉;托葉大、為卵狀披針形,尖端較銳,葉基部為全緣或有1~2齒裂,葉脈清晰;葉柄短,頂生葉柄比側生葉柄長??偁罨蝾^狀花序,長1~2.5cm,單個花序中有花朵5~30個,總花梗直立,比葉長;花長6~12mm,花梗2mm;花萼為鐘形,長3~5mm,花萼齒線狀、錐形,有柔毛覆蓋;花冠色淡黃、淡藍、暗紫色。莢果完全成熟后為棕色,內有種子10~20粒。種子為卵形,長1~2.5cm,外觀平滑,色黃或棕。在青海省地區紫花苜?;ㄆ跒?~7月,結果期為6~8月。

2、生長特征

①適應性廣

紫花苜蓿在種植期間對土壤要求不高,即使在肥力水平、地質較差的地塊也依舊可生長。種植在土層深厚、肥力水平中上、pH值6~8、排灌便利的土壤中長勢最佳。

②抗逆性強

紫花苜蓿具有較強的抗逆性、耐寒性。種子播種后在5~6℃的溫度下即可發芽,出苗后可耐受-5~-6℃的低溫。進入成株期后,可耐受-20~-30℃的低溫。進入冬季后,若植株上方有雪覆蓋,可耐受-40℃的低溫。同時,紫花苜蓿在生長期間抗旱性較強,根系發達,深入土壤中,即使在降雨量較少的區域也能夠正常生長。

③營養含量豐富

紫花苜蓿莖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不同生長發育階段青草養分干物質中粗蛋白含量高達23.1%、消化能8.5KJ/kg,粗纖維含量25.6%,適宜多種牲畜做飼草食用。除此之外,其還含有較為豐富的維生素、葉黃素、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家畜食用后可顯著提升轉化利用率。對比常規的禾本科飼草,紫花苜蓿莖葉中可被牲畜食用消化的養分含量高出2倍、可消化蛋白質高出2.5倍、礦物質含量高達5倍左右。

二、紫花苜蓿旱作覆膜精量穴播技術

1、制定合理種植輪作制度

苜蓿種植輪作可依據種植實際情況及田間管理措施進行確定,通常來說,苜蓿種植一個輪作循環周期為3~4年。為保障苜蓿能夠建立起健壯的根系基礎及地上物質生物量,需要充足土壤養分及有機質含量。苜蓿植株根系中根瘤菌具有固氮性,且根系入土深,因此開展苜蓿種植可以有效的優化土壤質量。但是長期種植單一作物,會導致土壤中的病蟲害基數增多,降低作物的產量。因此,可結合當地種植結構情況,選擇高養分作物與苜蓿進行輪作,提升土壤的肥力基礎,減少土傳病蟲害的傳播與侵染。在選擇輪作作物種類時,需要考慮與苜蓿常發病蟲害有差異的作物品種,例如根莖作物馬鈴薯、禾本科作物小麥、玉米、燕麥等。與此類作物進行輪作生產,可以有效的減少土傳病害的影響,提升苜蓿種植產量,增加土壤肥力水平利用率。

2、播前準備

①選地整地

紫花苜蓿生長期間根系較為發達,因此,在選地時,以土層深厚、肥力水平中上、排灌便利、pH值6~8的優質沙壤土或輕壤土最佳。選地后,對地塊上前茬作物收獲后的殘留地膜、病殘體、雜草等清理,并翻耕晾曬,深翻25cm以上,翻耕后平整土地,借助光照充分曬田,減少田間病菌、蟲源基數。

紫花苜蓿為多年生豆科植物,喜磷、鉀肥,在整地時施足底肥,可以提升土壤肥力水平,滿足植株生長需求。播種前,施入過磷酸鈣100kg/667m2、尿素15kg/667m2、腐殖酸銨30~50kg/667m2,充分混合后均勻撒施土壤,撒施深度10cm左右,隨后平整土地。

整地后土壤應當達到“松、平、碎、墑、凈、齊”的六字標準,田間無草根、無雜草、無大坷垃等雜物。

②選擇優質品種

結合當地市場需求、地勢環境特征選擇抗病、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紫花苜蓿品種,青海東部農業區多選擇WL343HQ、隴東苜蓿、金皇后、42IQ、皇后等優質紫花苜蓿包衣品種,包衣具有易于播種,減少鼠蟲盜食,接種和提高根瘤菌活性的作用。苜蓿籽種質量必須符合國家GB6141—2008豆科草種子質量分級標準二級以上為最佳,即種子凈度≥95%,發芽率≥85%,其他植物種子≤3000粒/kg,水分≤12%。種子千粒重要求2~3g左右。播種前對種子精選,剔除癟粒、雜質、帶病蟲粒,保留大小一致、飽滿種子。

③種子處理

苜蓿種子處理方式包含溫湯浸種和包衣處理兩種。

溫湯浸種:播種前1d將紫花苜蓿種子置于50~60℃的溫水中浸泡30min后取出晾干待播,浸泡期間不斷攪拌,避免種子過熟。

包衣處理:在播種前,對苜蓿種子接種根瘤菌包衣處理,每公斤苜蓿種子使用根瘤菌制劑50mL進行拌種。在拌種的同時為促進根瘤菌的快速繁殖效果,可在拌種時,苜蓿種子中加入鉬酸銨15~20g/kg充分混合均勻后,再使用根瘤菌進行拌種。拌種后將苜蓿種子攤放在室內散光處陰干后播種,拌種后24h內種子全部播種完畢。

3、播種方式

①播前準備

依據播種面積提前準備厚度0.01mm、寬度1.2m,每捆重量10kg標準的黑色地膜,覆膜可以提高地溫,起到保墑、抑制雜草生長作用;另外選用質量好、做工效果穩定、性能優異,適宜種植高粱、藜麥小顆粒農作物的施肥鋪膜覆土精量穴播機進行播種。播種前在田間反復調試,確保紫花苜蓿的種子播種量、株行距、覆土厚度等適宜,同步進行施肥、地膜鋪設、籽種穴播、覆土等工作。

②播種期

青海省紫花苜蓿旱作播種時間多以早春為主,播種時間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最晚不要超過8月。土壤耕層10cm穩定5℃時,苜蓿種子即可發芽。當年播種后,紫花苜蓿扎根較深、植株抗寒性強;翌年返青期較早,穩產性強。播期過晚的情況下,紫花苜蓿當年扎根較淺,不利于當年越冬及翌年返青。

③合理密植

紫花苜蓿畝種子畝播種量約為2kg,播種后畝基本苗通常在2.5~3.5萬株/667m2。播種時要做到播量精準、播行筆直、種子播種深淺一致、下籽均勻、無空穴、無浮粒、無缺棵缺壟的現象。播種深度控制在2cm、單穴播種子5~8粒即可。覆膜穴播時行距15cm,間距15cm,標準的穴播數量為36穴/m2,即在1m2見方內播種6行。每行穴播6株。播種后地面膜邊壓土帶寬6~8cm,播種行間壓土帶寬5~6cm,每間隔5m進行一次橫壓,避免風刮飛地膜。

④施種肥

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下,在播種時,可使用尿素20~35kg/667m2作為種肥隨種子施入。種肥施入可隨機械播種同時進行,借助機械將種肥施入種子斜下方8~10cm深處,不可與種子距離過近,易出現燒苗。播種覆膜工作完成之后,對田間的邊角地帶機械無法播種的區域進行補播,補播的紫花苜蓿品種與大田品種保持一致,避免出現品種混雜,影響田間管理。

4、田間管理

①查苗、放苗

紫花苜蓿在播種后7~14d左右即可出苗,在出苗后巡查田間幼苗長勢情況,一旦出現缺苗、斷壟的區域及時補苗。同時觀察田間地膜鋪設情況,壓好地膜,避免被風吹出現揭膜的現象。少量紫花苜蓿出苗后葉片由黃轉綠或穴播苗位不正時要及時破膜放苗,放苗時間避免午間高溫,在清晨、午后進行。放苗時觀察天氣,當有寒流、大風、降溫等天氣時,可推遲放苗時間。

②灌水管理

如有灌溉條件,紫花苜蓿播種后,當土壤墑情未達到60~90%之間時,在播后及時灌水,將土壤含水量控制在80%左右。紫花苜蓿地必須排水便利,不能積水,積水2~3d就能導致苜蓿根部腐爛。

③追肥管理

紫花苜蓿在當年播種后,由于有底肥的供應,因此第1年通常不需要追肥,第2年以后每年追肥1次。追肥種類以速效性化肥或有機肥為主,紫花苜蓿植株根系有根瘤菌,具有較強的固氮作用,通常情況下不需要追施氮肥。但是當紫花苜蓿植株生長期間出現缺氮現象,生長緩慢、葉片黃化、植株瘦小等情況,可追施氮肥。追肥時間多為每年苜蓿返青期時進行,結合田間土壤中耕追施二銨20~50kg/667m2、氮肥20~50kg/667m2或有機肥300~500kg/667m2。磷肥通常在生長季節以葉面噴施的方式追施,使用磷酸二氫鉀300倍液莖葉噴霧,每年噴施1~2次即可。

④越冬管理

紫花苜蓿當年最后一次刈割時間應當為9月中旬霜凍前。越冬土壤封凍前,澆灌一次越冬水,提升植株抗寒能力。越冬期間定期巡查田間情況,禁止牲畜啃食踩踏、放火燒荒,避免損壞地膜的完整性,保障苜蓿能夠順利越冬及翌年及時萌發。

5、病蟲害防治

苜蓿種植期間,常見的病蟲草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草地螟等。病蟲草害的發生對苜蓿的產量及品質影響較大,需要及時做好防控管理,從而降低病蟲害對苜蓿植株生長不良影響,培育出健壯優質飼草,增產增收。

①霜霉病

苜蓿霜霉病致病菌為霜霉菌(Pyricularia grisea),常存在于土壤或植物病殘體中,當外界環境濕度大的情況下,可通過風、雨、蟲媒傳播至苜蓿植株上。霜霉病多發于多霧、高濕、低溫季節中,通常與苜蓿的種植密度過大、植株間通風透光性差、光照不足等因素聯系密切。

苜蓿感染霜霉病之初,葉片上會出現圓形、卵圓形的灰白色病斑,病斑邊緣為紅褐色或紫色。隨著感病時間的延長,病斑會逐漸增大,受害部位葉片出現黃化、斷裂。莖部感病后病斑為灰白色或淡褐色,后期感病部位會出現軟化、腐爛、潰瘍,影響植株營養運輸。

當田間出現霜霉病病株時,需要及時將田間的中心病株進行清除并封閉帶離田間集中銷毀,避免病菌的滋生擴大,造成田間植株大范圍感病。在發病初期,使用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69%烯?!ゅi鋅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莖葉噴霧防治,每間隔10d使用1次,連續防治2~3次即可。施藥時,噴霧器噴頭斜上45°上下掃施,將藥液均勻噴霧至植株葉片正反兩面防治效果最佳。

②白粉病

苜蓿白粉病致病菌為豌豆白粉菌,屬于一種真菌性病害,發生在苜蓿上主要以危害葉片、葉柄、莖稈、莢果為主。當感染白粉病后,會在苜蓿的葉面上生成白色或灰白色的粉狀物,通常在葉片上表面或下表面分布。此類覆蓋物為白粉狀,為致病菌的真菌孢子或菌絲體。受害植株病斑多從葉片的基部或邊緣侵染,逐漸擴大至整個葉片,感病時間增長,受害葉片會出現黃化、枯萎、干枯、脫落等癥狀,傳染性強,發生嚴重后可造成苜蓿飼草減產。同時,接觸傳播也為苜蓿白粉病的一種傳播途徑,當昆蟲、人或動物接觸到帶白粉病的葉片、葉柄等帶病組織時,病菌菌絲或真菌孢子會附著在人、動物、昆蟲等物體上方,造成遠距離傳播。通常來說,高溫、高濕的條件下,白粉病易發。

當田間出現白粉病危害時,在發病初期可使用4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7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莖葉噴霧防治,每間隔10d使用1次,連續使用2~3次即可。在藥液噴霧防治時,可加大藥液量的使用,提升藥液附著在植株上的數量,可顯著提升治療效果。

③草地螟

草地螟為苜蓿生產期間危害較為嚴重的一種害蟲,成蟲體長1.5~2cm,體色棕或灰褐色,前翅為透明狀,有深色斑點;后翅較小且無斑點分布。幼蟲為白色或黃色,體長柔軟,有頭胸部、9個腹節,每個腹節上有一對鰭狀附肢分布。草地螟危害苜蓿時以幼蟲啃食葉片為主,受害葉片呈不規則條狀或蛀蝕狀損傷,發生嚴重時能夠啃食掉整個葉片,嚴重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效果。發生較重時,會有大量的幼蟲群居在苜蓿葉片上進行啃食,最終導致植株生長瘦弱、死亡。

草地螟危害苜蓿初期,可使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500倍液莖葉噴霧防治,每間隔20d防治1次,在發生盛期連續防治2~3次即可。

6、雜草防治

紫花苜蓿種植時覆黑色地膜,有抑制雜草生長作用。苜蓿地播種前適用的土壤處理除草劑主要有48%地樂胺乳油、48%氟樂靈乳油、48%拉索乳油、90%禾耐斯乳油等。播種前適用于地上雜草莖葉處理的除草劑主要有41%農達水劑、74.7%農民樂水溶性粒劑等。出苗后防治雜草時使用的除草劑還應注意綜合考慮酸堿度、溫度、濕度、光照、刮風等因素。在充分了解除草劑特性的基礎上,根據除草劑所要達到的目的,選擇適當的除草劑進行混用。就樂都區而言多易出現禾本科冰草、藜科灰灰菜、菊科苣荬菜等雜草。但其他如稗草、野燕麥、早熟禾、野黍、黑麥草、旱雀麥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可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進行防除;刺莧、藜、豬毛菜、酸模野蓼、大薊、苣荬菜、蒿屬、旋花屬等多種闊葉雜草可用25%苯達松水劑進行防除。

7、適期刈割

紫花苜蓿生長至6月上旬后進入初花期,首次刈割時間以田間紫花苜蓿10~20%進入開花期時進行,保留根茬高度5~6cm,刈割后將其晾曬至水分含量低于20%時,進行打捆使用。二次刈割為7月中下旬、三茬刈割為9月上中旬,刈割后處理方式與首次刈割相同。收割打捆時,避免損傷地膜。越冬前最后一次刈割后,保障紫花苜蓿植株可再生長20~30d,根茬保留高度應當高于5cm,確保其能夠順利越冬。

8、加工利用

紫花苜蓿飼草刈割后,可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和利用習慣加工調制成苜蓿青干草、青貯青綠飼草、草粉或草顆粒及青綠飼草飼喂家畜。

綜上所述,推廣紫花苜蓿旱作覆膜精量穴播技術,加大紫花苜蓿生產種植,可以滿足青海東部農業區寒涼季節中牲畜飼草短缺的問題,維護當地天然草地資源生態環境。在進行紫花苜蓿旱作覆膜精量穴播管理期間,種植戶可采取播前準備、播種方式、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適宜刈割等方式,提升紫花苜蓿的長勢,促進其增產增收,提高青海省苜蓿種植產業的良好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飼草苜蓿田間
春日田間
田間地頭“惠”果農
苜蓿的種植及田間管理技術
苜蓿的種植技術
“碼”上辦理“田間一件事”
河南畜牧獸醫(2021年5期)2021-01-06
田間地頭有了“新綠”
藏北牧區圈窩飼草種植及應用前景
關于西藏飼草種植模式探討——以拉薩市為例
苜蓿:天馬的食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