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牛生產癱瘓的病因及其預防治療措施的研究

2024-04-24 14:34賈佳麗
中國動物保健 2024年4期
關鍵詞:奶牛營養

賈佳麗

摘要:隨著奶牛養殖數量的增多,奶牛生產癱瘓的發病率也逐漸升高。為了減少該病的發病率并提高治療效率,同時便于該病發生時結合臨床反應快速正確的選擇治療方式,本文通過對奶牛生產癱瘓的病因及其預防治療的措施進行了分析闡述,為促進奶牛養殖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關鍵詞:生產癱瘓;預防治療;奶牛;營養;鈣

奶牛生產癱瘓是一種常見的營養缺失類的代謝性疾病,又被稱為乳熱病,其主要發生在奶牛生產分娩前后[1]。臨床表現主要為四肢輕癱、循環虛脫、昏迷、食欲不振和低血鈣為主,且發生于高產奶牛(3~7胎),時間為奶牛分娩后的12~48 h。雖然奶牛生產癱瘓是一種全年性疾病,但其主要集中在3—8月,此時青草茂盛,奶牛偏好采食新鮮的青草,飼料攝入量較低,從而導致營養攝入下降,增大了疾病發生率。為了更好地防制該病的發生,降低經濟損失,本文將對該病的誘發因素及防治措施進行綜述分析。

1 奶牛生產癱瘓的病因

1.1 機體老齡化

隨著奶牛年齡的增大,身體機能逐漸下降,產奶量也隨之降低。研究表明,奶牛生產癱瘓大多發生在高產且高齡的母牛身上,體內的造血干細胞無法滿足奶牛產奶所需要的血量,血鈣補充更為緩慢,導致站立不穩,從而四肢輕癱。

1.2 鈣流失過多

在分娩過程中,奶牛要進行體內消耗巨大的生產活動,在此期間,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內分泌增強,機體分泌催產素、抗利尿素、雌性激素和甲狀腺素等多種激素,從而引發心跳加快、支氣管擴張、血壓和血糖升高等高強度的應激反應。當生產結束后,高度興奮的狀態轉為低水平,機體處于極度虛弱狀態。此時,隨著胎兒的產出,腹內的壓力突然降低,乳房擴大,泌乳量增加,從而導致體內體液的重新調整分配,導致腹內的供血量增加,進入乳房的血液增多,而其他部位的供血量不足,從而導致體內體液分配失衡,調節失調。同時,在妊娠后期,子宮內的胎兒會對腸胃系統造成擠壓,減少鈣的吸收,而且分娩前后,由于體內的雌激素增多,會導致奶牛食欲的減弱,鈣吸收量也會下降。在這種狀態下,如果奶牛的體質較弱,使得奶牛的機體無法適應血鈣濃度的變化,會使得奶牛骨中的鈣元素逐漸流入乳房,造成奶牛站立不穩,從而導致四肢輕癱。

1.3 奶牛大腦貧血和缺氧

也有研究者認為,突然的貧血所導致的腦皮質缺氧、腦部的神經興奮性降低,也會導致生產癱瘓。由于分娩過程中血壓下降、微循環受阻和組織血流量不足等代謝紊亂,進而影響到大腦的供血量不足,血氧含量下降,機體反應遲鈍,進而導致大腦皮質高度抑制,促使其休克,甚至死亡。

1.4 血鎂含量降低

鎂離子是多種體內代謝途徑的重要輔助因子,當奶牛體內缺乏鎂時會抑制甲狀旁腺素的活動,從而導致奶牛體內代謝紊亂。因此,低血鎂時易發生疾病,特別是在生產前飼喂高鈣而鎂不足的飼料時,會影響機體從骨骼中動員鈣的速率,從而引發疾病[2]。

1.5 飼養及操作不當

奶牛飼料的營養配比也會影響疾病的發生。首先,當飼料中脂肪及蛋白質較高時,會影響瘤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營養代謝的吸收。在體內,脂肪會與鈣結合形成皂化鈣,抑制鈣的吸收;而高量的蛋白質消化分解后會產生大量的氨,使得瘤胃內環境堿度增加,影響VB的合成以及瘤胃的消化功能,同時,過多的氨吸收后會影響血液內的酸堿平衡,還可直接抑制大腦的功能。其次,當飼料中缺乏碘、鎂也會誘導疾病的發生。當奶牛攝入的碘減少時,會造成甲狀腺腫大,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進一步影響甲狀腺素、降鈣素和甲狀旁腺素等激素的分泌;而鎂缺乏時,會導致機體中代謝紊亂,影響機體從骨骼中動員鈣的能力而引發疾病。

1.6 其他原因

生產過程中,奶牛機體較為羸弱,容易受到疾病的感染和入侵,當奶牛自身過于肥胖、消化功能較弱或患有前胃疾病、乳房炎等疾病時,易引發氧化應激反應,均會導致癱瘓的發生[3]。

2 預防與治療

2.1 預防

精準控制飼料的營養配比是預防奶牛生產癱瘓的重要措施,而部分養殖場將肉牛和奶牛共養,忽略了飼料的選擇。在飼料配比時,要充分考慮脂肪、蛋白質、鈣/磷比例、陰離子含量及碘的添加量,以獲得最佳的營養飼料,盡最大可能預防疾病。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不能過高,避免過度肥胖,同時要保證奶牛機體的供應,可增加部分粗飼料(干草,小麥麩等)的飼喂量[4];飼料中的鈣含量應該降低,磷含量應該增加,比例保持在1.5∶1左右,特別是在分娩前1~2周的時間內,要改用低鈣飼料喂養,促進機體內鈣元素的自生能力。在分娩后則應選擇磷鈣含量較多的飼料,保障奶牛體內的代謝穩定,盡量避免血鈣濃度大幅度降低而自身無法調節的情況;同時在生產前可增加飼料中陰離子含量,降低陽離子含量,并根據地區牧草含碘量的不同,適當添加碘來預防低血鈣的發生;在生產前的飼養中,也要保持牛舍的衛生,避免分娩過程中受到病菌的感染;增加曬太陽的頻率和運動量,促進體內VD的合成并促進飼料中鈣元素的吸收;在分娩后可等待3 h后再進行少量的初次擠奶,目的是維持乳房內的壓力和防止鈣流失過度,隨著天數和次數的增加逐漸增大擠奶量和擠奶次數,到第3天之后才可完全擠凈;在分娩前也可肌內注射VD,產后通過靜脈注射或口服補鈣劑,以滿足奶牛生產前后鈣的需求量。

2.2 治療

1)藥物治療。在奶牛生產癱瘓發生后,要采取快速有效的治療方式,避免由于時間的拖延而導致奶牛死亡。由于導致生產癱瘓的主要原因是鈣的流失,所以及時補鈣是首要選擇。為防止癱瘓的再次復發,臨床上選用“先多后少”的治療原則,首次注射時可注射較大劑量(鈣2.2 g/kg·bw),一般采用注射葡萄糖酸鈣溶液或氯化鈣溶液,注射過程中要關注奶牛心臟狀況[5]。此方法可重復用藥,但由于鈣制劑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用藥不可3次以上,如果3次以上病牛并無好轉,則說明鈣制劑治療無效,可能是出現誤診。對產后癱瘓奶牛注射2.3%葡萄糖酸鈣注射液300~500 mL,臨床常使用一半靜脈注射,一半皮下注射,可有效緩解奶牛產后癱瘓。其次可使用5%氯化鈣葡萄糖溶液1 000~2 000 mL,采用靜脈注射方式進行治療。注射過程中應仔細觀察奶牛狀況,避免對患病奶牛心臟產生過強刺激。對于膀胱積尿和直腸積糞的病牛,可通過靜脈注射0.9%氯化鈉溶液500~1 000 mL進行治療,通過促進胃腸活動,減少積尿、積糞現象。治療過程中若出現過敏現象,可通過注射硫酸鎂、葡萄糖和安鈉咖混合藥劑進行治療。除了注射療法外,還可采用中藥療法進行輔助治療,對于四肢冰冷、心跳緩慢、瘤胃蠕動減弱的病牛,可將甘草12 g,黃芪、川芎各25 g,當歸30 g,桃仁、白術各18 g,紅花、赤芍、半夏各20 g,天竺黃、黨參、干姜各15 g,附子35 g研磨成粉,用開水沖調,待溫度適宜后給病牛灌服,1劑/d,連續使用3~5 d;同時可針灸治療,在尾根處的尾督穴、自尾尖起4塊尾椎骨的3個椎間各取1穴進行針灸。

2)外部刺激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可采用一定的外部刺激進行治療,乳房送風法是最為常見的治療方式。其主要是利用一些器械協助,將病牛保定,清洗干凈乳房,擠凈乳汁并將乳頭消毒處理,將導管插入乳頭,使用送風器送風,直至有彈性。結束送風后將乳頭包扎,避免空氣溢出,包扎1~2 h后可解除紗布,再進行其他乳室的送風治療。在乳房有炎癥時,還應結合抗生素進行治療,此治療方式主要是通過輔助乳房的膨脹來促進血鈣進入奶牛的乳房,同時減少奶牛的出奶量和鈣的損失從而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一般送風后數小時后就能自行站立,若送風24 h后仍未站立可重復采用該方式治療。最后,當藥物或送風治療后,若病牛仍無法正常站立,可用吊肚法輔助其站立,將吊帶穿過奶牛胸壁和腹壁,使其離開地面,將四肢擺成正常站立姿勢后,緩慢放下使牛站立,維持1 h后去除吊帶,通??苫謴驼?。

3 小結

總體來說,奶牛生產癱瘓的主要原因是鈣元素的大量流失,同時伴有其他影響因素,是一個復雜且需要細心分辨病因的疾病,結合良好的預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療方案能夠有效地防止疾病的發生。保證良好飼料的選擇、合理的飼養方法以及產后的營養補充是最科學的奶牛養殖方式。同時,當奶牛發病時,要細心辨別其發病原因,對癥下藥,以免耽擱最佳治療時間。對該奶牛生產癱瘓疾病認知的強化,有利于促進我國奶業的良好發展和運行,從而保證居民優質蛋白質營養素的攝入。

參考文獻:

[1] 劉佃明.奶牛常見代謝疾病及其預防[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6):102.

[2] 馮修義,趙福忠,徐國強,等.奶牛生產癱瘓并發低鎂血癥診治報告[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3(12):26.

[3] 李瀾,楊佳琦,劉耀權,等.氧化應激與奶牛常見疾病關系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22,43(8):98-101.

[4] 楊青,劉佩,田有文,等.奶牛飼養管理細節及常見病的防治[J].獸醫導刊,2021(19):82.

[5] 張建飛,雷金龍.奶牛生產癱瘓的診斷及綜合防治措施[J].甘肅畜牧獸醫,2021,51(2):25-27+30.

猜你喜歡
奶牛營養
乍暖還寒時奶牛注意防凍傷
奶牛腹瀉的治療與預防
夏季給豬吃點“苦”營養又解暑
夏季奶牛如何預防熱應激
奶牛吃草
這么喝牛奶營養又健康
營養Q&A
眼睛需要營養嗎
蔬菜與營養
春天最好的“營養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