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動詮釋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標識的經典之作

2024-04-24 22:22朱寶元
中國出版史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本文在編輯出版《書于竹帛:中國古代文字記錄(六十周年紀念版)》的基礎上,綜述了該書從1962年英文初版問世后的出版歷程,六十周年紀念版的底本選擇、內容增刪和編校經過,以及此書作為學術論著的價值及其蘊含的學術精神。希望六十周年紀念版的出版能夠激勵更多學人繼往開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關鍵詞】錢存訓? 《書于竹帛》? 編輯校對? 獨特精神標識

李零教授曾言:“錢存訓,以一書名世,曰《書于竹帛》?!崩盍悖骸逗啿艜恼砼c出版》,《書品》2011年第2期。

初讀此書是在2014年下半年,我剛到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讀書,加修李曉菊教授開設的中國歷史文獻學精讀課。李老師要求我們讀原典,重點選讀的有鄭樵《通志·藝文略》、胡三省《新注資治通鑒序》等古代文獻學經典文獻,現代學人的著述則有余嘉錫《目錄學發微》、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以及錢存訓先生的這本書。當時,此書已很難購買,舊書網價格又很貴,不得已,我與同學只能從圖書館借出復印,才得閱讀。

2022年3月,上海疫情期間,居家辦公,搜羅選題,便又想起比書。自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版之后,此書一直沒有重印或由他社再版。作為一部經典著作和入門必讀書,我覺得仍有出版的價值,便嘗試聯系版權。想到錢存訓先生與國家圖書館淵源頗深,便請曾在國圖出版社工作的南江濤兄代為找尋錢先生版權繼承人的聯系方式,從國圖古籍館劉波副館長處得知錢先生侄子錢孝文先生的電子郵箱,隨即去信咨詢中文簡體字本授權事宜。一天后,孝文先生回信,“再版《書于竹帛》,嘉惠學林,自當贊同”,并告知錢先生著作版權由其三女兒錢孝岳(Mary Dunkel)負責,他將促成此事。隨后,孝岳女士慨然應允,我與孝文先生就重版計劃、版稅等作了商討,此書即正式提上出版日程,以紀念問世六十周年。

作為此書的責任編輯,以下就《書于竹帛》的出版歷程,六十周年紀念版的底本選擇、內容增刪和編校經過,以及此書的著作價值及其蘊含學術精神分述如下。

一、《書于竹帛》的出版歷程

《書于竹帛》從構思到出版歷經十年,再由英文初版到中文本四次增訂和英文本增訂再版又歷時四十二年。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在半個世紀中被持續修改、增訂再版,正如錢存訓享年105歲的高壽一樣,在當代出版史上并不多見。

錢存訓1947年受國民政府教育部委派赴美,擬接運抗戰期間北平圖書館寄存美國國會圖書館善本回國,因國內戰事未能實現,后經北圖袁同禮館長介紹,獲芝加哥大學邀請,以交換館員身份前往工作,同時進入芝大圖書館學研究院進修,于1952年獲碩士學位。之后,利用業余時間,在該院修讀博士學位,1957年完成博士論文,題為“The Pre-printing Record of China: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nese Inscriptions and Books”(作者自譯為《印刷發明前中國書和銘文的起源與發展》)。但博士論文從完成到出版,頗費周折。錢存訓在《留美雜憶:六十年來美國生活的回顧》一書中寫道:“一九五七年博士論文完成后,獲得圖書館學院院長的推薦交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但出版社的規定未經修改的博士論文一般不接受出版,而當時美國的中國研究還是冷門,對這一部主題偏僻的著作,出版社認為銷路有限,不愿接受。因此,我將論文內容加以修訂,改名《書于竹帛:中國古代書籍和銘文的起源》(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Books and Inscriptions),交由出版社重加考慮。經校內外專家的審查推薦,院方并愿補助印刷費九千元的三分之一,規定第一版銷完后歸還。最后出版社決定接受,收入‘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叢書?!卞X存訓:《留美雜憶:六十年來美國生活的回顧》,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53頁。由此可見,此書當時出版之難,不僅是因為論文需要修訂,更重要的是出版社認為此書研究屬于冷門,難以盈利。

錢存訓提及的“經校內外專家的審查推薦”,推薦者是他博士論文的兩位指導教授文格(Howard W.Winger)和顧立雅(Herrlee G.Creel)。兩人先后于1960年10月25日和27日致函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卡羅爾·G.鮑恩(Carroll G.Bowen)推薦出版該書。文格在信中寫道:“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部優秀的學術著作,而且還填補了早期書寫史的空白。我期待它成為圖書館學校以及那些試圖通俗易懂展現書籍和書寫歷史的藏書中的標準參考讀物?!鳖櫫⒀旁谛胖袑懙溃骸拔覍Υ烁宸浅J煜?。我認為,它是同類著作中最好的。無論如何都該出版。就我所見,錢先生是中國書籍研究的權威。他在此領域廣為人知,我想他寫的這本書會很受歡迎?!睂彶檎邉t是哈佛大學的楊聯陞教授。在1961年1月6日提交給出版社的審稿意見中,楊聯陞寫道:“此書提供了關于各種書寫材料性質和數量的基本信息,并出色總結了現代學者關于此類記錄主要問題的論點。這項研究基于對幾乎所有考古和文獻材料的詳細考察。據我所知,沒有同類著作論及此稿所涉領域。它的出版將受到研究中國文化與文明學生的歡迎?!闭缛粚<宜?,此書1962年8月首印300冊,很快售罄,1963年和1969年又兩次加印,得到歐美漢學界的一致好評文格、顧立雅信函和楊聯陞審稿意見現存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參見錢存訓:《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六十周年紀念版)》,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版,書前插圖。肖鵬、陳潤好《〈書于竹帛〉的誕生:學術出版視域下北美漢學與圖書館學之互動》(《中國圖書館學報》2019年第1期)一文中對此書英文初版的出版背景、經過、歐美學界的評價及意義作了詳細論述,可以參看。。

《書于竹帛》英文初版后,錢存訓就考慮將之譯為中文。據香港中文大學李棪教授講,1968年3月錢存訓即向其贈送了此書的中文譯稿李棪:《〈錢存訓:中國古代書史〉書評》,《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68年第1卷,第276頁。。1971年12月,該學報第4卷第2期刊登了周寧森譯《中國古代文字記錄的遺產》,即英文本《書于竹帛》第一章的中譯文。譯者注釋道:“原作者對譯文辭句及附注均略有增刪,與原文稍有出入?!卞X存訓著,周寧森譯:《中國古代文字記錄的遺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71年第4卷第2期,第273頁。據錢孝文提供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與錢存訓和芝加哥大學出版社的往來信函,港中大社1973年即開始著手中文本出版事宜,1975年3月以《中國古代書史》為名出版,封面由董作賓先生題簽,扉頁由錢存訓的夫人許文錦女士題簽,勞榦先生撰寫后序。是為該書中文本第一版。根據手稿,在出版前,錢存訓1974年5月起謄寫了書稿,并對中譯文作了逐字逐句的修改。故中文本已與英文初版本有所不同,是英文初版的修訂本。

錢存訓從1949年開始就長期擔任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館長,在中外圖書館界影響巨大?!稌谥癫吩诖箨懙某霭嬉彩峭ㄟ^圖書館界人士促成的。鄭如斯教授在該書《增訂說明》中講,1985年春,時任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館長鄭炯文到京訪問時即謀劃該書在大陸的出版,經北京大學教授、時任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第一屆理事陳鴻舜教授的推薦,鄭如斯接受錢存訓委托增訂此書。在錢存訓指導下,鄭如斯1986年5月完成增訂,“將最近十幾年來最新考古發現補入書中”,并選入李棪、李約瑟、平岡武夫的三篇代表性的書評或序言參見錢存訓:《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六十周年紀念版)》,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版,第262頁。。1988年1月,印刷工業出版社以《印刷發明前的中國書和文字記錄》為名出版,扉頁由許文錦題簽,并署“錢存訓著、鄭如斯增訂”。是為中文第二次增訂本。

1996年,錢存訓又在他的學生、臺灣大學盧秀菊教授協助下,對此書進行第三次增訂,臺北漢美圖書公司以《書于竹帛:中國古代書史》為名出版,封面由饒宗頤先生題簽。

2000年,經復旦大學吳格教授推薦,上海書店出版社決定出版該書。2001年底,鄭如斯又補入該年底新發現的考古資料,并由錢存訓修訂,更換了數幅圖版,增加了別立謙編譯該書中外評介摘要、劉鐳《書海求索,勤耕不輟——記美國芝加哥大學錢存訓教授》和錢孝文編《錢存訓書史著述編年》三篇附錄。2002年4月,該社以《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第四次增訂本)為名出版,封面由宿白先生題簽,扉頁印有饒宗頤先生為第三次增訂本的題簽,李學勤教授和作者撰寫新序,并修改“出版緣起”。2004年、2006年該書兩次再版,收入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世紀文庫”,無題簽。

2004年,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英文增訂再版本,較英文初版,除正文增訂外,還增加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教授所撰后序《1960年以來中國古文字學的發展》,增補《重大考古發現(1899—2000)》和《中國文化、書籍與文字記錄年表》兩個附錄。

2012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三卷本《錢存訓文集》,收錄錢存訓所有中文著作,以《書于竹帛》為名,將此書正文列在第一卷之首。

此外,1980年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以《中國古代書籍史——竹帛に書す》為名出版日文本,1990年漢城東文選出版社以《中國古代書史》為名出版韓文本。

正如夏含夷在英文增訂再版本后序中所言,《書于竹帛》初版寫作時,綜合了20世紀上半葉中國古文字研究的成果,而中文第四次增訂本和英文增訂再版本又綜合了20世紀下半葉的研究成果。經過半個世紀的修訂、增訂,《書于竹帛》可謂是總結囊括了整個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字記錄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參見錢存訓:《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六十周年紀念版)》,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版,第246頁。。

此書英、中、日、韓文本的書名幾次更易,李學勤指出,“還是《書于竹帛》最為愜當。此語源于先秦,文意古雅,突出體現了我國先民使偉大文化流傳久遠的獨特創造”錢存訓:《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六十周年紀念版)》,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版,第26頁。。而副書名“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也較“中國古代書史”更符合此書既論書籍也論銘刻的內容,比“中國古代書籍和銘文的起源”更為簡潔概括。

二、六十周年紀念版的底本選擇、內容增刪和編校經過

《書于竹帛》六十周年紀念版,并不是對上海書店出版社版的簡單重印,而是在底本選擇、內容增刪和編輯校對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孝文先生事無巨細,不厭其煩,與我在編校過程中,往來郵件近200封,就以上方面進行詳細討論,并予以指導。

1.底本選擇

古籍在出版過程中一般較為注重底本選擇,當代出版物則不太強調。而《書于竹帛》有英、中、日、韓四個語種,其中英文兩版、中文七版、日文和韓文各一版,尤其是中文第四次增訂本共有三版,所以選擇哪一版本作底本就比較重要。

按照后出轉精的慣性思維,最初的設想是此書正文以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版為底本,參校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版(這是我當初閱讀的版本,較為熟悉),并取后者的輔文。錢孝文告知,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2002年第四次增訂本后,重版時錢存訓均作了修訂,2006年版是最終修訂的版本;而《錢存訓文集》出版時,錢存訓已102歲高齡,并未對全文詳加審訂。故而,此次編校是以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版為底本,正文參校國圖社本。

國圖社本與2006年版,除了序言和附錄的有無外,主要有兩點不同:一是2006年版的圖版附于書后,而國圖社本因是作者多部中文專著和多篇中文論文的合集,圖版插入相應正文;二是國圖社本與2006年版在語句、用詞、斷句、標點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同。

2.內容增刪

因錢存訓已于2015年去世,正文內容無法再作增訂。在正文之外,六十周年紀念版主要增加了兩篇序文,英文增訂再版本的夏含夷后序、兩個附錄和參考文獻,以及書前插圖?;蛴凶x者問,此書前后輔文數量較多,與正文相比,顯得多余。但從閱讀的角度而言,此書前后輔文是了解錢存訓道德文章的必要輔助,也是進一步認識此書價值的必要參考。

序文方面,與錢孝文商量,邀請一二位熟識錢存訓并了解其道德文章的著名學者撰寫新序,置于書首。錢孝文認為可收入許倬云先生在錢存訓去世不久后所撰《百五人瑞:錢存訓先生一生行述》,并請沈津先生撰寫紀念版序言。隨后,他即聯系兩位先生。許先生回復:“所囑拙著當作‘序文,是我的榮幸。老師、師母,掖護之恩,終生不忘,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鄙蛳壬嗷貜停骸盀殄X公大著作序,榮幸之至?!眱晌幌壬谩皹s幸”一詞,足見他們對錢存訓和《書于竹帛》的敬重。

書后輔文方面,除因增收許倬云文章而刪除劉鐳文章外,2006年版附錄均照舊,錢孝文又增補了《錢存訓書史著述編年》。但在比對中文各版和英文增訂再版本后,發現各中文本均未曾收入參考文獻和索引,而上海書店出版社各版也未收入英文增訂再版本中夏含夷后序和兩個附錄。從學術著作的角度而言,這是不完整的,故與錢孝文商定收入以上內容,補各中文本之闕。夏含夷后序曾由威斯康星大學東亞圖書館王正義教授譯為中文,在國內發表,收入時作了重新校訂夏含夷后序中譯先后刊于《文獻》2005年第4期、2006年第1期,以及吳格編《坐擁書城? 勤耕不輟:錢存訓先生的志業與著述》,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版。。兩個附錄和參考文獻,我則據英文增訂再版本譯出,并請錢孝文審訂。參考文獻按照國內出版慣例,以中、日、西文順序重新分類編排;同時經過百余年的發展,海外中國學已成顯學,多數漢學家在本名外均自取中文姓名,為便讀者閱讀,故又仿夏含夷《西觀漢記:西方漢學出土文獻研究概要》之例,我在參考文獻中加入了漢學家的中文姓名,以及西文文獻中中國學人的中文本名,論著譯名因學識和時間所限則未增加。索引因中英文不同未予收入。

書前插圖方面,經與錢孝文商議,并在錢孝文和錢孝岳提供和聯系授權后,增印20幅圖片:(1)錢存訓百歲照片1幅。照片背景為許文錦所書岳飛《滿江紅》,照片之下為錢存訓中英文簽名。據錢孝文告知,此簽名是錢存訓將《書于竹帛》英文初版贈予顧立雅時所簽,顧氏去世后,此書又轉回錢存訓手中,同時簽中英文名字,在錢存訓而言,恐系唯一,頗具紀念意義。(2)2012年5月芝加哥大學、中國國家圖書館、哈佛燕京圖書館、普林斯頓東亞圖書館聯合舉辦“文本中國:中國古籍文獻與保護研究國際研討會”時錢存訓與參會者的合影1幅。此會是為紀念錢存訓學術生涯和芝加哥大學曼斯維托新館開館而舉辦,國家圖書館為此專門出版了《錢存訓文集》。(3)1984年11月錢存訓赴臺與北平圖書館存臺善本的合影1幅。這是錢存訓一生的重要事業和未了的完璧夙愿。(4)1957年錢存訓博士論文扉頁和獲得博士學位時與家人的合影各1幅。(5)1960年10月文格和顧立雅致鮑恩推薦出版錢存訓博士論文的兩封信函,以及楊聯陞對書稿的審讀意見,共3幅。這是《書于竹帛》得以問世的重要文獻。(6)1974年錢存訓《書于竹帛》中文本手稿1幅,為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古代書史》的底本。(7)1962年以來《書于竹帛》英文兩版、日文本、韓文本、中文四次增訂和兩次再版本等十個版本的封面,以及錢存訓自存的博士論文和該書歷次版本的脊封圖片,共11幅。這20幅圖片,代表性地體現了錢存訓的家國情懷和《書于竹帛》誕生、再版的歷程。

3.編輯校對

六十周年紀念版對全書作了系統的本校、對校、他校。雖然《書于竹帛》中文本共有七個版本,并經作者多次修訂和各出版社編校,但“校書猶掃落葉,隨掃隨有”,此次編校還是發現并校改了不少問題,正文、注釋、前后輔文出校近400條,多數為體例不一和手民之誤。例而言之,主要是:

一是本校統一了用詞用語和注釋體例。如上海書店出版社各版書前插圖東漢墓磚“抱簡圖”,圖注為“原磚現藏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博物館”,而第五章第八節提及此磚,括注為“原磚現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后者為是。注釋體例方面,此書注釋條目采用簡注,便于閱讀,但存在體例不一、錯注、錯錄等問題,全書按照通行規范作了統一修改。

二是對校擇善而從。國圖社本與2006年版在語句、用詞、斷句、標點等方面的不同之處,部分是前者較佳,多數是后者為準。在校改時,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尊重作者原著,非錯不改。如國圖社本將書中“中國文字”改為“漢字”,但未盡改,考慮到作者寫作此書時,是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文化,“中國文字”所指即為漢字,且第九章“結論”第六節即以“中國文字的演化”為題(此為國圖社本未改者),而前述各中文版均用“中國文字”,所以仍照2006年版不改,只改了易生歧義的一處。再如,第三章論及鏡銘時,作者指出“漢代鏡文大多為楷書”,最初據國圖社本改為“隸書”,錢孝文審訂時核查錢存訓博士論文原稿和英、中文各版均作“楷書”。漢代鏡銘限于空間,多改隸書八分為橫平豎直,此或為錢存訓獨斷之論,故未改。

三是他校改正錯誤。此書縱貫唐初以前兩千年中國史,涉及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刻辭、竹簡和木牘、帛書、紙卷以及書寫工具,牽涉諸多史實、年代、歷史文獻以及整個20世紀的相關考古發現和中外研究成果。2006年版和國圖社本均存在一些錯誤。此前已有學者指出書中一些不確之處。如第一章第一節提及劉歆《七略》圖書分類法,原書作“七大類”,實則為“六大類”。再如《史記·三王世家》為褚少孫“補”,而非“注”關于《書于竹帛》第四次增訂本存在的問題,參見李若暉:《略談〈書于竹帛〉一書中的幾個問題——向錢存訓先生請益》,《國際漢學》2004年第2期,第302—305頁。文中指出的個別問題,因作者已去世,未做更改。。

此次編校耗時最長的是重新查核史實、引文、引書、專有名詞、年代和年份。史實方面,如第五章第二節言及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竹簡,“簡長27.5厘米”,據注釋所引《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發掘簡報》,簡長應為“72厘米至75厘米”。引文方面,如第七章第七節引蘇易簡《文房四譜》卷四之“浙人以麥莖、稻稈為之者絕薄焉”,“絕”原作“脃”,為“脆”之異體。引書方面,此書正文雖篇幅不大,但注釋和參考文獻引用大量圖書、期刊和報紙文章,涉及中、英、日、法等多種語文。據我統計,中文文獻(含譯著、譯文)696種,日文文獻18種,英、法等西文文獻(含譯著、譯文)260種,共計974種。中文文獻中,除古籍外,多數為19世紀末至21世紀初金石學、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西文和日文文獻則多為20世紀海外漢學家對中國古代文獻和考古發現的譯介、研究,以及部分中國學者的英文著作。引書宏富,自然不免存在著者、書名、卷/冊數、版次、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等錯誤。編校中,盡己所能,基本作了復核,改正了錯誤,并補充了注釋和參考文獻中的一些漏列。專有名詞也做了校改,如圖版一二(乙)注,此前中文各版均作“管洛碑”,“管”應為“菅”。

編校完成后,錢孝文對清樣作了詳細審定,查核了錢存訓的手稿、中英各版,指出了不少疏漏之處。

此外,書后所附圖版,此次也作了部分原版替換。錢孝文講,中文各版的圖版,印制最佳者為港中大社本,為此掃描了港本的圖版,并不辭周折專門從芝加哥大學圖書館申請重新拍攝該館所藏漢代封泥。在排版時,我又對港版不夠清晰和已被替換的圖版,查索出處,據《書道全集》等重新掃描,并請專家任雙偉提供了古錢幣的實物圖片,但仍有一二圖版未找到更佳者。

三、《書于竹帛》的著作價值和學術精神

錢存訓的道德文章和《書于竹帛》一書的價值,學界多有論述參見吳格編:《坐擁書城? 勤耕不輟:錢存訓先生的志業與著述》,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版;別立謙:《〈書于竹帛〉評介摘要》,錢存訓:《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六十周年紀念版)》,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版,第293—301頁。。在此,只簡要談談自己的編校感受。

李零在《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中評價:“此書是錢先生的名山之作,是研究這類問題的經典之作?!崩盍悖骸逗啿艜c學術源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版,第44頁。錢存訓一生發表專著、論文170余種,而反復修訂、增訂的僅《書于竹帛》一書,可見此書在他學術生涯中的重要性。我認為,可以從此書作為學術著作的價值及其蘊含的學術精神兩個方面來閱讀。

1.著作價值

從學術論著角度看,論及此書時,勞榦、李棪、李零等學者均用“體大思精”之語?!稌谥癫氛擖c論述時至今日已成為常識,是一部關于中國古代文字記錄的物質文化史、書籍史經典著作,可謂才、學、識兼具。

就才而言,錢存訓有家學淵源,國學根基深厚,在金陵大學兼修歷史和圖書館學,到美國芝加哥大學又恰逢圖書館研究由人文科學轉向社會科學,以及中國研究的興起,學習到西方科學研究方法,可謂中西合璧。這些都體現在此書的主旨主題、謀篇布局、論證方法、論述文字之中。

就學而言,《書于竹帛》正文雖僅12萬余字,但突破傳統文字學、版本學、金石學研究范式,綜合運用古文字學、文獻學、考古學、歷史學研究方法,條分縷析地講清了中國文字記錄從殷商至唐初刻于甲骨、鏤于金石、書于竹帛、寫于紙卷等眾多媒介的發展過程、載體特點、內容特色、技術方法和性質作用,綜合了中國古代至20世紀中外學者關于中國文字記錄的大量文獻和考古資料、研究成果,提出了很多創見。這即是所謂的“思精”,也是此次編校收入參考文獻的原因。與言簡意賅的正文相映襯,卷帙浩繁的參考文獻不僅可以充分體現錢存訓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的學術風格,也是后學繼續研究中國古代文字記錄的“書目答問”,從中按圖索驥,作“為學之門徑”,省卻不少工夫,可更快地繼往以開來。

就識而言,即是所謂的“體大”,最突出的是兩處:第一,此書是中外學界首部系統考論印刷發明前中國文字記錄的專著,即許倬云指出的“這書是西文著述中至今唯一有系統介紹印刷發明前中國文字記載方式的書籍……這書以印刷術之發明為斷代標準,是一個真知灼見的決定”轉引自錢存訓:《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六十周年紀念版)》,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版,第28頁。。此書不僅補充了卡特《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西傳》的研究,在西方學界填補了中國文字記錄研究的空白,而且填補了中文學界有關研究的空白,是一部真正的具有開創意義的作品,又歷經多次修訂增訂,至今仍是此領域研究視野宏闊、構思精微、深入淺出的最佳入門讀物。第二,此書強調了《墨子》的“書于竹帛”和《說文解字》的“著于竹帛謂之書”,即區分書籍與銘文:“刻在甲骨、金屬、玉石等堅硬物質上面的文字,通常稱為‘銘文;而文字記載于竹、木、帛、紙等易損的材料,便通常稱之為‘書籍?!卞X存訓:《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六十周年紀念版)》,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版,第213頁。對此問題的重要性,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的相關論述。

此書雖在半個世紀中多次增訂,在論點和材料方面與問世之初已多有不同,但錢存訓始終堅守英文初版時的“行文清晰利落,要言不煩”(李約瑟評語),并未像一般著作那樣,越修越繁、越增越厚?!端鍟と辶謧鳌费裕骸澳先思s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卞X存訓一生以中國書籍史、印刷史研究為重點,據錢孝文所編《錢存訓書史著述編年》有相關論著90余種,涉及書籍史和印刷史的方方面面,淵綜廣博,可謂窮其枝葉。在此基礎上,《書于竹帛》深入淺出,以清通簡要的學識文筆表達,可謂得其英華,是“寫作的典范”(李約瑟評語),故而沈津先生評價此書是“百年來中國圖書出版史上最為重要的書史著作之一”李約瑟和沈津評語,分別見錢存訓:《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六十周年紀念版)》,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版,第287、19頁。。

2.學術精神

從學術精神看,《書于竹帛》飽含著濃厚的愛國精神和深沉的文化自信。李學勤曾深刻地指出:

錢先生特別標舉“中國文字記錄的一個重大特點,便是它獨有的持久性和延續性。這一特點使得世界上一個有創造性的遠古文化,得以繼繼繩繩,綿延至今。中國文字……超越了時間上的變化和空間上的限制,團結了中華民族,更造成了世界上一個最偉大的文化整體”。凡是讀過《書于竹帛》的人,都會被這一意義重大的論斷所感動。尤其是我們中國人,不可把這部書看成堆積饾饤的材料書,更要仔細體會作者融貫于全書篇章中的根本精神。錢存訓:《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六十周年紀念版)》,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版,第24—25頁。

錢存訓赴美,是受國民政府教育部委派,接運北圖善本回國,因國內戰事而滯留美國,但其愛國情懷終生不移。他在《留美雜憶》中寫道:“居留愈久,對祖國的懷念也愈深,在感情上可能比在國內的中國人更中國?!卞X存訓:《留美雜憶:六十年來美國生活的回顧》,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34頁。就事功而言,錢存訓創建又主持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三十年,并在退休后任榮譽館長,培養了眾多人才,對北美東亞研究和東亞圖書館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對促進中美圖書館和學術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此點多有文章論述。尤要特別指出的是,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改革開放前,錢存訓主持的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始終與中國國家圖書館保持書刊交換,而更因是北圖舊人,念及國內書刊定價低,說服芝大圖書館不以價格而以種數互換,使得國圖在特殊時期的存藏不僅完整無缺,而且種數眾多參見錢存訓:《留美雜憶:六十年來美國生活的回顧》,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64—65頁。。直至晚年,錢存訓仍不斷為中外圖書館界交流和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貢獻力量。2006年,他向母校南京大學(合并原金陵大學)捐贈183箱、約4700冊圖書和近1000冊期刊,南大圖書館為此專門設立“錢存訓圖書館”。2009年向中國國家圖書館捐贈《中國古代書史》等手稿,芝加哥大學也為其設立“錢存訓研究基金”,以助該校中國研究。六十周年紀念版的版稅也遵照錢孝岳和錢孝文的意見,全部捐贈給該基金。

在美國的中國研究尚屬冷門、中國文化尚未被西方認同的歷史時代中,錢存訓的愛國精神和文化自信,體現于《書于竹帛》旨在向西方論證“中國文字記錄的豐富、延續和普遍性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獨具的特色”中,也體現在舉例論證漢字是“當今世界上被最多數人使用的一種文字”,以及中國文字直行書寫并不落伍,“直行閱讀實較橫行閱讀為快”等諸多論點中。我想,寫作此書時,錢存訓一定記得梁啟超1902年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開篇中氣勢磅礴、激昂澎湃的辭句:

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為其洲中之最大國者,誰乎?我中華也。人口居全球三分之一者,誰乎?我中華也。四千余年之歷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我中華有四百兆人公用之語言文字,世界莫能及;我中華有三十世紀前傳來之古書,世界莫能及;西人稱世界文明之祖國有五:曰中華,曰印度,曰安息,曰埃及,曰墨西哥,然彼四地者,其國亡,其文明與之俱亡?!抑腥A者,屹然獨立,繼繼繩繩,增長光大,以迄今日;此后且將匯萬流而劑之,合一爐而冶之。於戲,美哉我國!於戲,偉大哉我國民!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附清代學術概論》,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版,第1頁。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陽殷墟遺址時指出:“中國的漢文字非常了不起,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漢文字的維系?!腥A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塑造了我們偉大的民族,這個民族還會偉大下去的?!覀円獔远ㄎ幕孕?,增強做中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薄读暯皆陉兾餮影埠秃幽习碴柨疾鞎r強調?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斗》,2022年10月28日,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10/28/c_1129086274.htm。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標識的代表。錢存訓以廣征博引的資料、貫通中西的視野、精深通達的史識、通俗易懂的語言,揭示了中國文字記錄“其延續、多產和廣被性在世界歷史長河中獨樹一幟,沒有其他文字記錄可以相比”錢存訓:《書于竹帛:中國古代的文字記錄(六十周年紀念版)》,東方出版中心2022年版,第212頁。,生動詮釋了中華文化繼繼繩繩,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成為“世界上一個最偉大文化整體”的獨特精神標識?!稌谥癫泛啙嵕氝_的文字,展現出的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及近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強國之志與文化自信。我想,錢存訓歷時半個世紀對此書的持續修訂、增訂,也定當與梁任公一樣,有闡舊邦以輔新命之意,亦復有守先待后之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錢存訓在《書于竹帛》“結論”的結尾處寫道:

印刷術雖使書籍的產量增加,傳布廣遠,但并不一定就增進書籍內容的高度和深度。甚至今日的計算機時代,我們還沒有產生一部著作,其體例、規模和創見能超越二千年前“書于竹帛”上的某些經典?!祟愃季S的能力和文字載體的方式,其間究竟具有怎樣的關系,這是值得我們繼續深思的一個重要課題。

此問悠遠深長,可稱“錢存訓之問”,與“李約瑟之問”和“錢學森之問”一樣,是具有深刻歷史反思和深沉現實關懷并留待我們解答和力行的重要課題。

四、結? 語

六十周年紀念版從2022年4月開始編校,受疫情和雜務影響,再加上兩個附錄和參考文獻的翻譯、查核,以及所涉眾多史實、引文和書刊的復核,遷延日久,至10月底方才完成,并在11月出版。此書納入東方出版中心新設的“時刻人文”圖書品牌,作為“中國研究系列”的第一種,期望循舊章、求新意,能有更多像《書于竹帛》一樣的優秀著作問世。2023年4月此書榮獲國家圖書館主辦的第十八屆文津圖書獎。

今天,以考古學、簡帛學、古文字學、文化史、書籍史為代表的中國歷史和文化研究,不論在國內學界,還是在海外中國學界,均已由“冷門”成為“顯學”。尤其是21世紀以來,新的考古發現層出不窮,整理出版的資料也日益增多,從中問學的學子和研究學者也越來越多。當此之時,出版《書于竹帛》六十周年紀念版,既為了紀念錢存訓為中國文化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的貢獻,也為了給更多年輕學人提供一部簡而有法的上佳入門讀物,更希望后學踵跡錢存訓等前輩學人,踔厲奮發,有更多的創新發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術,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附記:感謝錢孝文先生提供相關文獻,告知諸多史實,及校正全文。

〔作者朱寶元,東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A Classic Work that Annotates the Uniqu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Tsuen-hsuin Tsiens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Books and Inscriptions (60th Anniversary Edition)Zhu Baoyuan

Abstract:Based on the work done in editing and publishing Tsuen-hsuin Tsiens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Books and Inscriptions (60th Anniversary Edi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this books publishing since the first English edition in 1962. Then, it explains the work done for the 60th Anniversary Edition,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the base edition, the addition and deletion of the content, and the editing process. It also discusses the value of the book as an academic treatise and the academic spirit it contains.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hopes that the publication of the 60th Anniversary Edition can inspire more scholars to look into the future, and promot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Keywords:Tsuen-hsuin Tsien,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the Uniqu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