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地區山洪災害防治效益分析

2024-04-24 01:06王權李瑞麗
農業災害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防治效益

王權?李瑞麗

摘 要:會寧縣地處西北地區的甘肅省中部,是山洪災害多發、頻發區域,做好會寧縣山洪災害防治建設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分析會寧縣近10年的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成效發現其防災減災效益顯著,并針對山洪災害防御現狀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旨在進一步提升西北地區對山洪災害的防御能力。

關鍵詞:山洪災害;防治;效益

中圖分類號:X43 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2095–3305(2024)01–0-03

近年來,隨著厄爾尼諾現象的頻繁發生[1],局地強降雨頻發多發,山洪災害突發性強、歷時短、洪量集中、破壞力大[2],導致洪水漫溢改道、攔河路基潰決、山上下雨山下晴等“想不到、識不清”的風險隱患增多,造成人員傷亡,房屋、田地、道路和橋梁等遭受嚴重毀壞[3],對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強有力的防御措施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準確把握新時代對山洪災害防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理念、新任務,努力實現“監測精準、預警及時、反應迅速、轉移快捷、避險有效”的目標,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高質量發展[4]。

1 山洪災害防治概況

會寧縣地處西北地區的甘肅省中部,隸屬白銀市管轄,南北長114 km,北部東西寬90 km,南部東西寬40 km,呈倒葫蘆狀,總面積6 439 km2,全縣轄28個鄉鎮、284個行政村和20個社區,2020年底全縣總人口57.61萬人。會寧縣地形復雜,地勢高低不平,梁峁交錯,溝壑縱橫,多平均年降水量373.8 mm,時空分布不均勻,多集中在7—9月,呈南多北少的特征,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暴雨發生頻次較高、強度大、歷時短,加之溝道上游坡降大,形成的山洪集流快、來勢猛,破壞性強,危害程度嚴重,是西北地區山洪災害頻發、多發的典型地區之一。

自2011年會寧縣實施山洪災害防治項目以來,基本建成了覆蓋全縣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發揮防汛監測和預警作用顯著,切實提高了會寧縣防災減災、應急搶險工作能力和水平。特別是當各相關站點雨量數據達到預警閾值時,可及時通過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移動云MAS短信平臺、山洪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化發布系統、微信值班群等方式發送臨災預警信息至相關責任人和強降雨落區群眾,有效避免或減少了山洪災害造成的損失,為全縣山洪災害易發區防汛減災指揮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因此,研究會寧縣山洪災害防治效益對有效減少西北地區山洪災害損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2011—2020年山洪災害治理

2011—2020年,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山洪災害防治項目主要包括山洪災害調查評價、自動監測系統、監測預警平臺、群測群防體系、重點山洪溝道防洪治理和山洪災害防治技術規范體系等建設內容,累計安裝自動雨量站102個(含自動水位雨量監測站2個)、視頻站2個、村級預警廣播站161個、簡易雨量報警器255個、簡易水位站10個、縣級會商室1處等,發放手搖報警器、鑼鼓、口哨,以及宣傳手冊、明白卡、光碟等,培訓鄉鎮防汛責任人、監測站點管護人、預警人員并開展防汛預警演練等,完成了縣級監測預警平臺和覆蓋全縣的山洪災害預警體系。同時,對會寧縣的524個自然村和24個重點集鎮開展了調查評價,劃定了106個沿河村落山洪災害危險區,確定了不同頻率降水條件下溝道洪水淹沒范圍,標明了相應的轉移路線和臨時避險安置地點。

1.2 “十四五”期間山洪災害治理

會寧縣2021—2023年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年份為2022年,主要用于對全縣24個鄉鎮開展重點集鎮山洪災害調查評價,調查涉水工程11個,劃定了95個沿河村落山洪災害危險區和1個重點集鎮;對會寧縣102個自動雨量站進行升級改造、鞏固提升;會寧縣沿河村落補充簡易雨量報警器71套、手搖報警器71套、銅鑼71套、口哨71套,于2022年底全部完成建設任務。

2 山洪災害防治效益分析

會寧縣通過山洪災害防治項目的建設實施和“十四五”期間監測預警站點升級改造、簡易監測預警設備配置、重點集鎮調查分析評價和危險區動態管理清單完善等,建設完成了102個自動雨量站、2個視頻站、161個村級預警廣播站、255個簡易雨量報警器、10個簡易水位站,建成了1套縣級監測預警平臺和視頻會商系統,發放了手搖報警器140個、銅鑼302面及口哨等,制定完成了1個縣級防御預案、28個鄉級預案、284個村級預案,對鄉鎮防汛責任人、監測站點管護人、預警人員進行滾動培訓,并實時開展防汛預警演練等,對會寧縣的524個自然村和24個重點集鎮開展了調查評價,劃定了96個沿河村落山洪災害危險區和重要集鎮,確定了不同頻率降水條件下溝道洪水淹沒范圍,標明了相應的轉移路線和臨時避險安置地點等,使山洪災害防治各項措施更系統化、集成化和實用化,為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損失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表1)[5]。

一是全力保障了會寧縣山洪災害預警平臺的正常運行,充分發揮了預警監測作用。自動雨量站升級改造后數據傳輸更快捷、更準確;簡易監測預警設施的安裝發放為村社提供了多種預警手段;調查評價成果的應用使預警閾值設置更合理,且為山洪災害進行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提高了預警預報精準度和預警發布的及時性。2015年以來,多次山洪災害中因及時預警轉移危險區人員,未發生人員傷亡事件,防災避災效益顯著。

二是進一步提高了會寧縣山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水平,建立完善了市、縣、鄉、村、社五級防御組織體系和縣包鄉(鎮)、鄉包村(社區)、村(社區)包組、黨員干部包群眾的四級網格責任制。同時,通過安裝簡易報警設備和發放手搖報警器、銅鑼、口哨,為相關村組提供了物資保障和可參考數據,在山洪災害防御時能夠做到快速到位,全面提升了會寧縣山洪災害防御能力,保護了全縣人口57.61萬人。

三是充分利用了專群結合的防御體系,通過山洪災害調查分析評價工作和山洪災害防御應急預案的修訂完善,設置了合理的準備轉移、立即轉移預警閾值,明確了預警信息傳遞和轉移避險責任人,建立了老弱病殘孕群體“一對一”轉移包保責任制,能夠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同時,充分利用山洪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化發布系統,向強降雨落區社會公眾發布山洪災害預警提醒信息,多層次、多渠道地擴大了預警信息覆蓋面,基本實現了“監測精準、預警及時、反應迅速、轉移快捷、避險有效”的目標。

四是進一步增強了群眾防災減災的意識和山洪災害防御能力。充分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國水周、5·12防災減災日等時間節點,全面加強山洪災害防御知識宣傳,充分做到覆蓋面廣、知曉率高,并在重點鄉鎮開展山洪災害防治培訓、演練工作,對危險區群眾發放了“明白卡”,全面增強了公眾識險避險、自救互救和應對危機的能力,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3 山洪災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通過10余年的山洪災害防治建設,會寧縣建立了適合全縣的專群結合的山洪災害防治體系,實現了山洪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在全縣山洪災害易發區監測預警預報和搶險救災工作中發揮了顯著的防災減災效益,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了山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保護了重要基礎設施設備,減免了山洪災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但仍存在一些主要防汛隱患,主要有以下6個方面。

一是會寧縣山洪溝道縱橫密布,山洪溝道79條(重點防治區20個),大部分溝道為季節旱溝道,無常年徑流。近年來,會寧縣積極組織實施了祖厲河會寧縣城區段和康家河至張灣段、關川河頭寨子鎮段、東河翟家所鎮焦家河村段、崗河侯家村鎮齊靳段、苦水河河畔鎮區段等河流防洪治理工程。但受資金限制,重點山洪溝治理率較低,大部分山洪溝道還未治理。針對會寧縣近年來山洪災害多發、頻發的現狀,山洪溝防洪治理任務重,需積極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予以保護,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共同發揮防災減災的作用。

二是會寧縣一般防治區和重點防治區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始建于2011年,后期項目新增自動監測站點數量較少,在空間布局上有部分山洪災害危險區尚未建設,需在站點布設密度上進一步增加。同時,會寧縣自動監測站點組網方式為中國移動,報汛方式以暴雨歷時雨量10 min、1 h、6 h和24 h時段雨量為主,還需進一步分析校核雨量,確保最大限度地接近實際。

三是會寧縣山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覆蓋范圍較廣,但詳查部分主要針對流域面積小于2 00 km2流域進行調查,對洪水災害影響更大的流域面積200 km2以上的中小河流卻未進行詳細調查,仍需進一步開展山洪災害調查工作。此外,山洪災害調查評價僅在部分流域評價時極具代表性,但因基礎資料和相關監測站點建設時間短,部分地區監測信息依靠人工經驗觀察、預測,其準確性有待進一步驗證。

四是由于無線預警廣播的網絡傳輸信息卡需實名辦理(中國移動),部分無線預警廣播至今未添置信息卡,且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與無線預警廣播還未實現有效銜接,僅依靠各級防汛責任人和防汛值班人員及時提醒預警群眾,不能通過預警平臺自動預警群眾。同時,會寧縣因運維資金不足,無線預警廣播的升級改造未全面安排,加之現站點看護人員為村集體或農戶,無專項看管經費,在日??醋o中除專業維護單位清洗、巡檢外,部分設備存在無人看管的問題,部分無線預警廣播已無法正常運行。

五是會寧縣群測群防體系基本健全,各鄉鎮均配置了簡易監測預警設施,但由于人員變動而不能及時進行業務培訓,加之有的簡易監測預警設施因電池無人更換等維護不到位,使用率不高,甚至有的鄉村基本上未使用。

六是雖然實現了山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平臺的集約化建設和管理。但在山洪災害防御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比如,祖厲河等重點河段視頻監測布設密度不大、重點山洪溝防治區內未實現視頻可視化、對進入河洪道危險區人員不能及時發出警報提醒等智能化功能。

4 山洪災害防治策略

山洪災害防治事關民生大事,要立足“防大汛、救大災、搶大險”,堅定“四不”目標,強化“四預”措施,貫通“四情”防御,始終保持警鐘長鳴的清醒和如履薄冰的謹慎,將山洪災害防御之弦繃緊、繃牢。通過分析會寧縣山洪災害防治建設的現狀提出了以下6點建議。

一是加大對重點山洪溝防洪治理項目的資金投入力度,力爭每年能安排實施1條山洪溝治理項目,從工程措施方面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全力保障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糧食安全。

二是持續開展山洪災害監測預警設施升級改造和維修養護項目,合理布設監測預警站點位置,針對近年來多發、頻發的山洪溝,應在上、下游合理增設自動雨量監測站點,適當遷移氣象、水文和水務部門重復布設的監測站點,使各類監測站點實現全覆蓋、無死角,同時增設30 min、2 h、3 h等降雨時段報汛數據,為防汛值班人員及時作出研判提供技術支撐。

三是進一步對流域面積大于200 km2的中小河流開展1次更有廣度、深度的調查評價工作,同時,加強對各類山洪監測站點基礎資料數據的收集,對近年來發生山洪災害的溝道進行現場調查和群眾走訪調查,及時進行水文分析計算和研判,提高山洪災害調查評價的可靠性。

四是建議將縣區監測預警系統運行維護納入年度工作考核,強化監督檢查,逐級落實運維責任;合理安排各站點管護人員,在日常站點看護上撥付少量經費以維持站點正常運行,還需在監測設備箱體的防塵、防水功能方面予以進一步完善。

五是強化“群策群防”體系建設,規范和統一宣傳、培訓、演練,加大山洪災害防御演練場次和群眾參與度,落實簡易監測預警設施的業務培訓和維護經費,保障群測群防體系更上新臺階。

六是進一步強化山洪災害防御智慧建設,在重點河流、重點河段增加視頻監測站點布設密度,實現對重點防治區的可視化管理;進一步開發山洪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化發布系統的功能,對進入危險區的群眾收到預警提醒短信時設置短信反饋功能,更好地落實叫應機制;進一步開發智慧水利大平臺的智能模塊,實現河洪道危險區進入人員自動危險識別與預警等功能,減少人員傷亡,進一步提高山洪災害防御的自動化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瑞麗.黃河防洪減災工程實施效益分析:以黃河上游白銀段為例[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2(9):31-33,37.

[2] 王繼堯.舟曲縣典型沿河村落山洪災害臨界雨量分析[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19,55(7):1-3,6.

[3] 楊帆,于澤興.廣東省山洪災害防御體系建設與成效[J].廣東水利水電, 2023(6):44-48.

[4] 魏永強,盛東,董林垚,等.山洪災害防治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防汛抗旱,2022,32(7):30-35.

[5] 孫曉彤.甘肅莊浪縣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項目建設初期運行效益分析[J].中國防汛抗旱,2016,26(6):71-73.

猜你喜歡
防治效益
草粉發酵 喂羊效益高
蓮魚混養 效益提高一倍
可再生能源可以產生數十億美元的健康效益
冬棚養蝦效益顯著,看技術達人如何手到“錢”來
果園有了“鵝幫工” 一舉多得效益好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組合拳”中出效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