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元素融入麻醉學導論課程教學的探索與思考

2024-04-24 07:38李俊石來敏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24年6期
關鍵詞:導論麻醉學醫學

李俊 石來敏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濟南 271016

0 引言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課程思政是將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學環節[2]。緊緊圍繞教育的根本問題:“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是現代化教育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融合的一種體現。這將有助于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有誠信、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醫學人才[3]。本文以醫學人文為切入點,全面深入地挖掘、進一步提煉課程內容中隱含的社會倫理、醫學教育、人文、醫療政策、法律法規等思政要點,并結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教學思政教育理念,初步構建融入思政元素的麻醉學導論的課程體系。

1 麻醉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1.1 國家政策和社會需求層面

在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保?]培養愛黨、愛國、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和理想信念的醫學生,教育學生愛自己的專業,用行動助力教育部倡導的“新醫科”建設。在全球新冠疫情暴發時,我國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地投身保衛人民健康的防控阻擊戰中;科研人員潛心研究,攻克疫苗難關,是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支撐著他們。這場疫情大考是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感的最佳教材,足以啟發學生用自身所學和行動踐行“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

1.2 職業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層面

正如我們踏入醫學院校成為一名醫學生時在誓言中所說:“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于人民……”醫務人員抗擊新冠疫情時,武漢插管“敢死隊”的麻醉醫生離患者口鼻最近,為了避免氣管插管時患者嗆咳,實施麻醉后,必須用30秒的時間迅速完成氣管插管,對醫生來說這是被感染風險最高的操作。適時地向學生傳遞作為一名麻醉醫生肩負的職業使命和責任擔當,有助于培養具備崇高理想信念和高度職業操守的合格的麻醉學事業接班人[5-6]。近年來,新型傳染病時有發生,醫務人員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團結協作,共同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不辱使命。

1.3 個人素質培養層面

1.3.1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融入“防毒禁毒”思政內容,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遵紀守法意識。麻醉學專業學生畢業參加工作后在開具麻精類處方時,必須嚴格遵循《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處方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必須促使學生主動了解醫療衛生事業的相關政策與制度,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7]。

1.3.2 敬畏生命,關愛健康的職業情懷

要讓學生認識到應保全患者的“最佳利益”,治病救人必須要有“硬本領”,要有作出正確判斷和實施正確醫療行為的能力,將“以人為本” 的理念始終貫穿整個服務過程[8],樹立關愛患者、尊重生命的崇高職業道德和價值觀。

1.3.3 理性對待醫患關系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除醫療技術外,醫患溝通不到位是醫療糾紛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9-10],教師引導學生從醫學倫理層面展開辯證思考和討論,告誡學生要學會運用醫療制度、流程和政策法規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增強患者的信任,有效的醫患溝通手段有利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11];也要熟悉與處理醫療糾紛處相關的法律法規,如《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12]。

1.3.4 生命教育

教育學生珍愛生命、關愛患者、積極向善向上等。

2 思政元素融入麻醉學導論的方式和要求

課程思政是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思政教育融入醫學教學。課程思政重在一個“融”字。融合不當,難以發揮思政育人作用,還會影響醫學課程的教學效果。醫學課程教師在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 案例導入準確,融入思政及時

麻醉學科有自己的發展史,是課程思政的最佳素材。為幫助學生理解麻醉學科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穿插麻醉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以及麻醉工作者的探索和對醫學的貢獻等。這方面的思政元素非常多,如麻醉的“三生三世”、克林頓總統訪華麻醉醫師同行、抗擊SARS和新冠疫情中麻醉醫生的事跡等。每一個案例都可激發學生的職業榮譽感、發展麻醉學的使命感,以及科學探索的精神,滲透著麻醉醫生的責任擔當等品質??傊?,案例導入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獲得麻醉相關知識的同時,領悟其中的價值。

“及時”是指教師利用現實生活中有定論的例子對學生進行思想啟發,必須把握好時機,在其最需要時及時“點燃思政之火”。講到麻醉學術的發展和評價,用“翟天臨的學歷”啟發學生的誠信教育,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授疼痛的分類、性質和診療方法時,關注“有尊嚴地離開”,以人為本,及時催生學生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愫;在講到麻醉發展史的“針刺麻醉”時,要及時讓學生感悟中國傳統醫學在人類發展史上的貢獻,從而堅定文化自信;等等??傊?,教師的思政融入要及時、適度,力爭達到育人育心的效果[13]。

2.2 分組討論思考,思政用情自然

一些醫學倫理、醫療法律法規等的知識點,道理比較抽象,教師在講解時可以采用分組情景模擬式討論,鍛煉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如在講授醫療風險的概念和分類、職業定位、培養目標等知識點時,可以導入一些相關醫學案例,讓學生在角色扮演的討論中逐漸明白醫患溝通、醫學倫理,幫助學生樹立遵守職業道德和法規的意識。

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思政教育的方向等靈活把握。如在“心肺復蘇”講解高級生命支持,可以從四個方面導入思政教育:1)關愛生命角度,教育學生要珍愛生命,不要一時想不開而尋短見;2)學科發展角度,延伸講述我國急救工作的現狀、與國外的差距以及今后的發展;3)從促進醫學事業發展層面,呼吁社會盡快完善公共區域急救設施的配備以及培養普通大眾的應急救援意識;4)在教育的過程中,無論從哪個角度導入,都是一種用情的教育,教師要做到“自然有溫度”,只有在課程設計中提前有針對性地備課和授課,才能取得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

根據麻醉學的專業特點和社會需求,學校把麻醉學導論作為啟蒙課程,而如何將麻醉學導論這一課程教授好,體現并起到麻醉學專業啟蒙的作用,是學校積極探索的教學教育問題。學校通過調研設有麻醉學專業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養的國內外院校的教育經驗,在多方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確定麻醉學導論的培養方案,進而科學合理地按照麻醉學發展史及麻醉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麻醉學專業的學習任務目標、麻醉學的人文素養、麻醉學科研思維和能力的培養、職業生涯規劃等篇章,精心選用典型教學案例,自編《麻醉學導論》教材,并設置其理論學時為24學時(表1)。

表1 麻醉學導論教學內容與思政目標

3 課程思政常態化的幾點建議

3.1 優化麻醉學導論課程思政導入的案例

教師團隊對現有案例進行深入分析,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切入點,梳理出愛國、理想、素質教育、職業道德、團隊協作、醫學法律法規與倫理等方面,通過集體備課、研討等形式達成共識,提煉整合思政元素來提升課程思政性,并使其系統化,避免碎片性植入[14]。鼓勵教師深入臨床調查,獲取最新信息,撰寫使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滲透思政元素的高質量應用性案例。

3.2 提升教師的思政素養

為提升教師思政素養,把價值觀貫穿課程思政教學過程,同時加強PBL教學法的授課教師的思想道德建設,采取定期培訓師資、加強課程思政的經驗交流、完善質量考核評估體系等措施,讓教師在師德修養、思想內涵、治學態度、言行舉止等方面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13]。

3.3 完善反思與改進機制

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原則對課程思政進行總結和評價,既要評價有思政元素融入的麻醉學導論課程是否達到了既定的學習目標,也要注意把握融入度,避免引起學生的反感,并注重課程思政教學的過程性評價以及學生的獲得感評價,不斷完善和發展教學,更好地適應我國的麻醉學教育,最終達到立德樹人目標,促進醫學教育的發展[15-16]。

4 結束語

醫學是關乎人民健康的學科。課程思政是醫學教育的應有之義,立德樹人是醫學教育的根本。要緊抓立德樹人這一方向,抓緊、抓好課程思政建設這一主戰場。課堂教學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渠道,要讓醫學專業課程承擔好育人責任,為培養仁心仁術醫學人才發揮作用。麻醉醫生確保手術期間患者的舒適和安全,是患者麻醉手術過程中的“生命守護神”。在現行醫療體制和全民醫療保險背景下,培養合格的麻醉醫師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猜你喜歡
導論麻醉學醫學
聶鴻音《西夏文家和語言研究導論》出版
麻醉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以川北醫學院為例
醫學的進步
評《工程管理導論》(書評)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你必須知道的事
麻醉學專業導論課程教學的回顧與展望
中美麻醉學家合作研究發現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宮產術中產婦惡心
首都醫科大學麻醉學系
醫學
使公民有道德:導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