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戰略下內蒙古口岸經濟帶發展研究

2024-04-25 11:48王嬌王延坤王原軍
北方經濟 2024年2期
關鍵詞:協同發展一帶一路

王嬌 王延坤 王原軍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查閱、專家咨詢等方式,通過梳理和分析內蒙古口岸現狀,認為內蒙古口岸主要存在技術落后、產業融合度和關聯度低及轉型困難等問題。結合有關數據,提出內蒙古口岸應借助政策與資金支持,理清發展思路,合理規劃布局,發揮口岸經濟帶優勢,加快升級轉型。同時應借助“互聯網+”“網絡金融”等為媒介,多層次、多角度、立體化、全方位加快產業間的協同發展。

關鍵詞:口岸經濟帶? ? ?一帶一路? ? ?協同發展

一、口岸發展意義及與“一帶一路”戰略的關系

口岸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門戶、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支撐,是連接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渠道。早在2014年,國家絲路規劃在“戰略布局”上增加了“中蒙俄經濟走廊”,即自中國的天津、大連,經滿洲里、二連浩特至蒙古國、俄羅斯,抵達波羅的海。這一戰略定位基本涵蓋了內蒙古自治區主要的沿邊口岸和核心經濟帶,為口岸經濟帶的建設和提升提供了政策支持。

口岸經濟帶的發展有助于發揮產業的擴散效應,形成口岸經濟引導型區域產業趨勢,推進區域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由此形成的產業經濟結構更加穩固,也可以通過回波效應不斷刺激口岸整改與革新,達到良性循環。

二、內蒙古口岸現狀分析

(一)整體現狀分析

內蒙古自治區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確定的18個重點省之一,擁有特殊的地理區位優勢,外接俄蒙,內鄰8省區,是中國向北開放的窗口。沿邊分布著19個旗市和57個邊境鄉鎮(蘇木),擁有對外開放口岸19個,如表1所示??诎锻P能力在全國邊境陸路口岸中處于領先水平,中俄間陸路運輸的65%和中蒙間貨物運輸的95%經過內蒙古口岸。全國陸路口岸過貨量前5名中,內蒙古口岸占據4席。以滿洲里、二連浩特為節點的歐亞大陸橋是連接歐亞大陸最便捷的運輸通道,決定了內蒙古中俄蒙經濟帶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貿易結構來看,內蒙古口岸對蒙俄進口以大宗資源型產品為主,對蒙古國以原煤、原油、銅鐵鋅礦為主,對俄羅斯以木材、礦產品為主。出口方面以建材、蔬菜水果、日用品、機電、電器設備等為主,如表2所示。

內蒙古自治區歷來重視口岸建設和口岸經濟發展,根據內蒙古商務廳數據統計,2023年內蒙古陸路口岸貨運量1.078億噸,同比增長84.6%,其中,陸路口岸貨運量首次突破1億噸和客運量相關數據如表3、表4所示。

(二)主要口岸分析

1.滿洲里公路、鐵路口岸

滿洲里地處“亞歐第一大陸橋”的交通要沖,是連接歐亞最重要、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之一,位于東北幾何位置的關鍵處,居于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自1901年設立鐵路口岸開始,滿洲里就逐漸成為我國對俄貿易的重要口岸,是全國最大的鐵路口岸,也是中俄貿易最大的通商口岸,口岸貨運量始終居全國同類口岸之首。

對內,背靠我國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與渤海地區相貫通,經濟腹地遼闊;向外,西接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是歐亞第一大陸橋的重要交通樞紐,所經沿線是俄羅斯人口最多、資源最富集的地區,近距赤塔427公里,距西伯利亞資源核心區伊爾庫茨克等地1400多公里,東連海參崴、納霍德卡等天然良港。

滿洲里口岸在參與和推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中具有優越的條件。一是運輸距離短。從橫濱至鹿特丹,經由滿洲里口岸的線路比經由其他口岸的線路運輸距離近900-1500公里。二是輻射范圍廣。三是合作潛力大。

2.二連浩特公路、鐵路口岸

二連浩特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中蒙邊界,與蒙古國最大的口岸城市扎門烏德市隔界相望,是連接歐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诎惰F路對外直通蒙古國烏蘭巴托并延伸到俄羅斯境內,對內通過集二線、京包線、京山線與天津港相連,也是連接歐亞和日本、東南亞國家,開展對俄蒙及東歐各國轉口貿易最便捷的陸路通道,更是蒙古國走向出??诘奈ㄒ煌ǖ?。

3.甘其毛都公路口岸

甘其毛都口岸位于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硫、銅、鐵等種礦產,其中硫鐵礦儲量居全國首位。與蒙古國南戈壁省漢博格德縣嘎順蘇海圖口岸(擁有豐富的煤、銅、金等礦產資源)相對應,是距蒙古兩大礦山最近的“陸路口岸”。

1990年2月23日甘其毛都口岸實現首次過貨。1992年 6月24日,正式辟為國家一類季節性雙邊口岸。2024年作為中蒙兩國之間最大貨運公路口岸的甘其毛都口岸,今年以來過貨量突破1000萬噸,達到1005.99萬噸,同比增加24.72%,創歷史新高。

4.策克公路口岸

策克公路口岸位于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與蒙古國南戈壁省西伯庫倫口岸遙相呼應。對外輻射蒙古國南戈壁、巴音洪格爾、戈壁阿爾泰、前杭蓋、后杭蓋等5個畜產品、礦產資源較為富集的省區。1992年批準為雙邊性季節開放口岸,2005年6月提升為常年開放口岸。

5.呼和浩特空運口岸白塔國際機場

呼和浩特空運口岸白塔國際機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機場建筑面積37.4萬平方米,可供35架飛機同時停放,近年來,呼和浩特市白塔航空口岸通關能力和通關環境不斷改善,整體運行形勢良好。

三、內蒙古口岸經濟帶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基礎薄弱,出口加工業不發達,貿易結構層次較低

邊境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大多是規模小、抗風險性差、資金短缺、融資能力差的民營企業,也非常容易受到政策的影響,從而不能有效地抵抗來自市場的風險,產業基礎很薄弱。在進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上,出口加工業不發達,科技含量低,貿易結構層次較低,合作上缺乏大型企業的參與,技術型和服務型貿易合作較少,合作層次不高。

(二)以通道貿易為主,產業融合度和關聯度低,無法形成增長引擎

邊境口岸是直接而集中展現邊境效應的核心空間,是腹地物質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樞紐,也是口岸經濟帶借以發展形成的基礎。目前內蒙古對蒙俄兩國,擁有呼和浩特、海拉爾、滿洲里和鄂爾多斯4個航空口岸。滿洲里和二連浩特兩個雙功能口岸(鐵路、公路)已經發展成為口岸城市以外,其余口岸的功能只起到商品出入境的“通道”作用。

(三)內蒙古口岸與蒙俄產業關聯度不高

以滿洲里口岸為例。滿洲里毗鄰俄羅斯后貝加爾邊疆區,該區的特色產業主要有兩項:一是畜牧業,二是放射性元素鈾礦和釷礦的開采業。該區域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正處于打造新的工業體系和畜牧業體系的重要時期,農業和輕工業不發達,在基本生活用品方面,對外部市場有很大的依賴,居民的整體購買能力有限。而滿洲里城市尚未建立與赤塔市的產業合作關系,未能充分發揮其對呼倫貝爾地區畜牧業及其加工產業發展的聯通共建功能,農業和輕工業的產業互補式發展模式仍有待探索。

四、進一步打造口岸經濟帶的建議

(一)加強口岸的頂層設計

“一帶一路”建設,對內要全國一盤棋,對外要取得鄰國的共識。內蒙古定位為祖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充分發揮內蒙古聯通俄蒙的區位優勢,因此內蒙古口岸及未來的發展規劃也要充分體現聯通俄蒙的區位優勢。

這一工作在國家層面要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地方政府層面也需要多做論證和考察,要充分考慮口岸開放的必要性,口岸的區位優勢、資源情況。對沿邊口岸開放要統籌規劃,避免急功近利、貪圖口岸數量增長,導致資源配置不合理,產生重復建設,甚至相互之間競爭。

(二)理清口岸經濟帶發展思路

口岸經濟帶發展不等同于口岸建設,更多強調口岸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以及區域經濟對口岸提升的支持。從目前自治區口岸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尚未形成口岸經濟帶的發展態勢,需要理清發展思路,全面規劃設計,要因地制宜發展邊境口岸加工業,打造貿易加工基地,帶動周邊產業發展,逐漸形成特色口岸經濟帶。

西部以策克、甘其毛都、滿都拉口岸為重點,打造對蒙古國能源資源戰略通道、加工和儲備基地;中部以二連浩特、珠恩嘎達布其口岸為重點,打造集商貿流通、綜合加工、國際物流、人文交往為一體的對蒙經濟合作示范區;東部與阿爾山、額布都格、阿日哈沙特口岸為重點,打造對蒙跨境旅游和生態產業合作區;東北以滿洲里、室韋口岸、黑山頭為重點,打造集商貿流通、綜合加工、國際物流、跨境旅游、人文交往為一體的對俄經濟合作示范區。

(三)深化重點產業合作,建立產業聯動機制

中蒙俄三國資源、勞動力、資本等經濟因素的互補性較顯著。蒙俄兩國資源豐富可耕地面積廣闊、無污染,適合培育綠色食品加工產業。但蒙俄單純的資源比較優勢無法轉化為競爭優勢。中國在礦產機械、運輸機械和農畜產品加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術、經驗,并且有充足的勞動力。國家應支持內蒙古與俄蒙進一步加強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的重點產業合作,建立境內外產業聯動機制,積極向蒙俄輸出相關技術和技術人員,共建上下游產業銜接的境外投資合作基地,共同協商培育產業集群化發展戰略,將內蒙古相關產業轉移到蒙俄境內,共同經營和監管。

(四)提高金融便利措施,健全跨境金融服務體系

一是促進內蒙古與俄蒙展開多層次金融合作。支持內蒙古本地金融機構建立全方位的對俄蒙金融服務平臺,在對俄蒙合作有較好基礎的城市擴大本幣結算及現鈔業務額度。

二是充分發揮內蒙古金融優勢,打造中蒙俄金融聯盟。不斷創新與俄方、蒙方金融結構的合作業務,發揮其在對中蒙俄金融通道建設中的優勢作用,加快健全對俄對蒙跨境金融服務體系,打造以呼和浩特市為中心的中蒙俄金融聯盟。

(五)積極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口岸辦可倡導自治區政府相關部門大力扶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在提高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倉儲服務能力建設方面學習黑龍江省“中俄云倉”經驗,建立基于智能倉儲物流與貿易融資服務相結合的集成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借助云計算及物聯網技術,整合中蒙俄產品,提供線上交易擔保,線下融資支持及倉儲物流服務的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工程。

在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方面,支持本地銀行的“中外跨境電子商務在線支付平臺”,并鼓勵民營企業所開發的合理合法的支付平來開展全區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業務。

(六)引入第三方機構,提高口岸企業出口碳匯達標水平

為解決口岸企業面臨的出口碳匯達標難的困境,可引入第三方機構——內蒙古低碳碳匯測量評估交易服務中心。該機構系獨立的第三方組織,可以做碳匯測量、交易、評估服務、減排研究和教育培訓,幫助企業改進碳排放量,順利拿到環保審批,從而提高自治區口岸園區內產品深加工的效率,為出口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孫海雯.內蒙古口岸樞紐經濟發展路徑研究[J].商展經濟,2022,(20).

[2]安錦,韓雨蓮,張子玉.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效果與中國的提升策略[J].亞太經濟,2021,(2).

[3]蒙昱竹,余梅,趙慶.我國沿邊省區發展質量評價與提升對策[J].華東經濟管理,2022,36(1).

[4]程美娟,陳家清,王仁祥.“一帶一路”新絲路指數波動特征——基于貝葉斯MSTGASV-DEJ金融波動模型[J].統計與決策,2023,(4).

[5]郭復初.中國式現代化與財務理論發展新思考[J].會計之友,2023,(5).

[6]王潤雨,馮博涵.試論“一帶一路”倡議對國際經濟發展的意義[J].營銷界,2022,(10).

[7]宋雪萌.“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對中國出口的影響[J].營銷界,2022,(6).

[8]穆沙江·努熱吉.“一帶一路”經濟走廊陸路節點口岸產業發展潛力及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20,34(2).

[9]程云潔,劉嫻,楊淋杰.中國ICT產品出口效率及潛力的動態演進研究——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例[J].價格月刊,2023,(2).

[10]范新宇.“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商平臺發展模式創新分析[J].營銷界,2022,(15).

(作者單位:1.北方自動控制技術研究所;2.煙臺南山學院)

責任編輯:康偉

猜你喜歡
協同發展一帶一路
企業人力資源薪酬管理的探討
探討體育產業與全民健身協同發展
山東省旅游產業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協同發展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