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探究

2024-04-25 04:47
遼寧高職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英語課程育人

楊 慧

撫順職業技術學院(撫順師范高等??茖W校),遼寧 撫順 113122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三全育人”,大學所有課程都應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協同前行、相得益彰[1]。2019 年3 月,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2]。教育的本質就是以德為先、立德樹人,課程思政是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是立德樹人的具體體現,是實現“三全育人”的重要目標。英語課程是高職高專各個專業的一門必修課,高校教師要以“三全育人”為根本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將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程教學全過程,將立德樹人貫穿于英語教學各個環節,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真善美,培養德才兼備的職業技能型人才。

一、“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程教學,實現“三全育人”教育模式,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實現方式的體現,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國五千年悠久歷史、介紹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3]。高校英語課程內容必然涉及西方文化,因其跨文化交際的復雜性,有的學生容易受到片面的偏激文化影響,有的學生的價值觀甚至會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將課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語課程十分必要。英語教師肩負著將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程教學的職責和使命——在不同體制與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中,通過文化對比,了解我國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積累國學知識,提升學生對我們國家的文化自信,掌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提高我們國家文化影響力,引導學生成長成才。

二、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教材中缺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

目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材主要是培養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為就業奠定一定的基礎,但是缺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介紹方面的內容。由于在中學時代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的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微乎其微,對形成正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利。教師從教材中深度挖掘思政內容的能力有限,無法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缺乏文化自信意識,致使學生不能很好地用英語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介紹中國文化、傳播中國力量。

(二)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意識淡薄,重視程度不夠,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相脫節

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是以講授語言知識和培養語言技能為主,沒有涉及過多的思政內容?!叭恕北尘跋赂呗氃盒H绾螌⒄n程思政融入英語課程以保證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是目前高職院校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高校實施英語課程思政的主力軍是英語教師,英語課堂就是思政教育的主戰場[4]。但是作為育人主體的英語教師在思想上對英語課堂融入思政教育意識淡薄[5],沒有認識到思政育人的重要性,使得教授知識、培養技能與思想引領脫節,沒有把相關的思政元素“融教材”“入課堂”“進頭腦”[6]。還有些教師認為將思政教育融入英語課難度很大,沒有與思政課教師進行有效溝通,沒有讓學校其他教職工、學生家長等參與到學生的思政教育中,做不到全員育人,自身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又不足。因此,教師對將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程積極性不高,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形式沒有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目的。

(三)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有待改進,實施方案有待進一步完善

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在課程思政方案具體落實階段,由于專業不同,落實效果存在差異,有些專業“照本宣科”,可能會出現一些“水土不服”現象,課程思政難以順利實行,導致高職院?!叭恕钡慕逃J讲]有真正落實。很多英語教師在授課中沒有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單一的說教和灌輸知識,不能做到熟練使用新型的現代化、科學化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工具,沒有形成良好的授課氛圍。

三、“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程的有效途徑

(一)增強英語教師課程思政理念,提升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發揮主力軍作用

高職英語教師是在英語課程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主力軍,教師的思政理念決定了英語課程能否實現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決定了教師能否承擔起文化育人的職能。學??赏ㄟ^每周定期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與思政教師進行研討溝通和交流、去兄弟院校進修學習、請專家學者進校園等方式來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提升教師的英語課程思政理念。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應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政修養和人格品質,利用自己的個人魅力感染學生,讓其“親其師,信其道”;積極利用“學習強國”平臺,了解新聞時事熱點,學習思政理論知識及中華傳統文化,深刻理解中華傳統文化內涵,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課程思政教學水平。在英語課程教學中,努力挖掘教學內容中隱含的中華傳統文化,把這些中國文化元素融入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讓學生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學生收獲寶貴的人生哲理,形成擔當意識,增強文化自信。教師在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還應與輔導員等其他教育主體之間進行溝通與協作,增強協同配合意識,充分調動各教育主體參與英語課程思政的熱情,發掘各教育主體育人工作的潛能[7],進而實現全員育人。

(二)深挖英語教材課程思政元素,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在校三年,大一階段以英語基礎課為主,大二階段以過四六級為主,大三階段以實踐教學為主并進行行業英語的學習。學生從進入大學校門開始到畢業,大學期間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點、思想變化和學習要求,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結合大學生升學、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的現實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更具系統性、連貫性的英語教育教學工作[7],像溫火熬中藥一樣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從而實現高職院校從大一到大三立德樹人教育工作全過程覆蓋。大學生剛剛邁進大學校門,教師可以通過“開學第一課”引導學生用英語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技能報國的興趣和熱情[8]。大二階段,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是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荚囍械姆g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名勝古跡、社會熱點等方面的掌握情況,因此大二階段的英語課程思政,可以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如課堂上加入張騫出使西域的內容,會讓學生對絲綢之路有所了解;播放鄭和下西洋短視頻讓學生知道鄭和下西洋既是中國人的光榮,也是全人類的自豪,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會油然而生。還可以融入學生所關心的社會新聞、網絡熱點等內容,讓學生學習新出現的網絡熱詞,既能提升學生整段翻譯的能力,又能避免出現像“改革開放”這類單詞的翻譯錯誤,還能增強學生在思想政治上的情感意識。大三階段學生開始學習專業英語,教師可根據不同行業的具體工作場景和崗位需求加入思政內容,可將本行業的文化故事和匠人榜樣的故事滲透至行業英語課程教學中,從而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提升學生職業道德品質。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對思政育人知識生搬硬套,就會讓學生感覺思政內容枯燥無味,一些學生就會對思政知識的學習產生消極心理。因此在教學中應深挖英語教材課程思政元素,用靈活的方式方法將這些思政育人要素融合到英語課程中,做到不著痕跡、潤物無聲,達到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的目的,進而實現全過程育人。比如職場主題“Reception”(商務接待),教師圍繞這個主題可以設計多個學習任務和相關練習,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如何用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闡述禮儀接待;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禮儀相結合,啟發并培養學生用智慧接待、用禮儀接待、用文化接待、用形象接待的職場素養。在講到“Festival”這一主題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分組討論他們知道的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這些傳統節日有什么特征[9],然后播放有關中國節日的視頻,最后每組選派一名同學用英語進行匯報。這樣在討論觀看匯報中讓同學們意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9]。

(三)創新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提高課程思政育人成效

新技術讓課程教學方法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將課程思政融入英語教學中,將課堂與思政育人相結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第二課堂等各種教育渠道進行全方位覆蓋,將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寓于其中,把課程育人目標和思政元素列入課堂講授的內容,最終達成課程思政培養目標[4],提高課程思政育人成效,實現全方位育人。

線上教學是指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公眾號等信息交流平臺進行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在這些平臺上教師可以分享與英語緊密相關的思政學習內容,定期舉辦線上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比賽等活動[10],引導學生欣賞東方民族文化之美。線下是教師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重要性的主戰場,是英語課程思政的主陣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采用案例教學、任務教學、情景模擬等多種教學方法,借助微課和慕課等現代化教學手段[10],進行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積極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我國優秀文化,利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比如,在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面前,涌現出好多抗擊新冠疫情的好人好事,將這些內容融入英語課堂,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擔當意識,從全球視野的角度引導學生加深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解,支持全球抗疫合作,共同守護全人類生命安全。

在實踐教學中,應結合實際在實踐中融入思政內容。將愛國主義與“紅色文化”貫穿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接觸西方文化時樹立起強大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1],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12]??梢酝ㄟ^每日英語的打卡活動、英語論壇比賽、英語社團、校企合作等多種實踐形式提升英語實踐應用能力。比如,英語論壇比賽,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豐富學生的學識,增長見識,塑造品格,引導學生感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建設是課程育人價值的必然體現,也是實現立德樹人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13]。將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程育人工作是全體英語教師的使命,是對英語教師提出的挑戰。英語教師應增強課程思政意識與能力,深挖英語教材課程思政元素,創新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極力探索出一條有益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與課程思政元素相融合的教學路徑,引導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以“三全育人”為引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課程思政扎根人才培養,為黨育才、為國育人,最終達到課程思政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英語課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論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構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大學英語課程委婉語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