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責任之帆,展青春風采

2024-04-25 03:45朱琪
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觀念責任核心

朱琪

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責任觀念,不僅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核心素養,而且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也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培養學生的責任觀念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困難。其次,培養學生的責任觀念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增強他們的自律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最后,培養學生的責任觀念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較高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責任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責任觀念,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還能發展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一、學生責任觀念概述

學生責任觀念是指學生在課堂上應該具備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具體來說,學生在地理課堂上既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認真筆記,還要遵守課堂紀律,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和討論。學生責任觀念的培養不僅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和培養未來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觀念,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

二、當前高中地理課堂中學生責任觀念發展的不足

在高中地理課堂中,雖然學生普遍具有一定的責任觀念,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他們的責任意識和義務感仍然存在不足。第一,課堂參與度不高。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缺乏積極參與的熱情,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會影響學生的知識獲取和思維能力的提高。第二,課堂紀律意識不強。一些學生在課堂上隨意說話、喧嘩等,不尊重教師和同學,也不遵守課堂紀律,這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第三,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限,依賴教師和課本,缺乏獨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第四,團隊協作意識不足。有些學生在團隊協作中往往只關注自己的利益,缺乏協作精神和服務意識。這會影響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凝聚力的提升,導致核心素養發展不足。

三、高中地理責任課堂中學生責任觀念培養策略

1.明確責任引領,形成教學導向。

高中地理教師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引領,通過有效的教學導向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知識點的傳授和思維方式的培養,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學習進度,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傊?,高中地理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

例如,教師在講解經緯度知識時,應該明確責任引領,形成課堂教學導向,促進學生課堂責任觀念的發展。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經緯網等地理知識點在地理實踐活動中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探究經緯網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使學生理解經緯網在個人生活實踐活動中的主要應用場景和主要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理論性知識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思考,提高學習效果和核心素養??傊?,明確責任引領、形成教學導向,是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經緯網知識時應該注意的重要方面。

2.設計導學案,初步構建知識。

高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導學案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初步構建地理知識體系。在設計導學案時,教師要立足于既定的地理課程教學目標,設計針對性的導學案,組織學生進行知識結構分析,培養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使其初步掌握地理知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一定的地理核心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還應該設計適當的自主學習任務和活動,從而深化學生對地理課程知識點的理解,推動學生初步掌握課程知識結構。

例如,教師在講解洋流與氣候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設計導學案,初步構建知識框架。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洋流和氣候在地理學科中的應用和意義,有效激發學生對主題內容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和相關資源,了解洋流和氣候的基本概念和分類,讓學生初步掌握洋流和氣候的知識框架。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探究性問題和實驗,讓學生加深對洋流和氣候的理解與認識??傊?,設計導學案,初步構建知識框架,是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洋流與氣候知識時應該注重的重要方面。

3.巧妙設計問題,培養探究能力。

在構建高中地理責任課堂、培養學生責任觀念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地理課堂參與度,通過設計針對性的項目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在設計問題時,教師需要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出發,設計具有啟發性和挑戰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問題的開放性和多樣性,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進行思考和分析,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地理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在講解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及相應實踐內容的過程中,可以設計相應的課程問題,組織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經驗加深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地理責任意識。例如,教師可以提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取得了哪些成就?這些成就是如何實現的”等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開放性問題,如“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等,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念,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發展。

4.組織生活實踐活動,形成任務驅動。

高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組織生活實踐活動形成任務驅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地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的實際應用。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任務單和作業,使學生在完成相應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地理核心素養和課堂責任意識。

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人地資源分配的相關知識時,可以組織生活實踐活動,體現學生地理課堂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地理責任意識。教師可以結合人地資源分配的主要概念,以及當前不同地區存在的人地資源分配矛盾等問題引入相應的生活案例,結合我國的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工程為學生講解人地資源分配工作的重要意義。同時,有條件的教師也可以結合人地資源主題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人地資源分配的實際情況和影響,加深對人地資源分配的理解和認識。在任務驅動方面,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性問題和任務,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加深對人地資源分配知識的理解。

5.創新課后訓練,發展核心素養。

高中地理教師在構建責任課堂、培養學生責任觀念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新課后訓練、發展核心素養來實現。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探究性問題和實驗,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提高對地理學科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核心素養測試和評估,讓學生了解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程度。在創新課后訓練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訓練,如小組合作、多媒體展示、案例分析等,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合作、創新和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

教師在講解中國的氣象災害相關知識時,可以通過創新課后訓練的方式,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例如,教師可以設計氣象災害案例分析練習,讓學生分析氣象災害的形成原因、影響范圍和防范措施等,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氣象災害知識競賽,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提高對氣象災害的認知和應對能力。通過創新課后訓練的設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進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和解決問題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時事熱點,設計相關的課后訓練,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

綜上,通過在高中地理課堂培養學生的責任觀念,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促進其健康成長。在研究中,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和課后訓練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增強學生對地理理論性知識的重視。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合作、創新和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培養核心素養。通過研究和實踐,筆者相信學生的課程責任意識和地理核心素養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注:本文系西藏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2021年度立項課題《西藏班(校)責任課堂的構建研究》(課題編號:XZJYKT621020)的階段成果

猜你喜歡
觀念責任核心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維生素的新觀念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健康觀念治療
即興表演的觀念闡釋
期望囑托責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