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時期主題出版的多元化發展路徑

2024-04-25 09:45姚雯
出版廣角 2024年6期
關鍵詞:出版單位十四五出版物

【摘要】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深刻改變著當今的出版模式,主題出版亦是如此,從內容到形態再到傳播方式,越來越注重多元發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出版環境。面對“十四五”時期主題出版呈現的出版發行勢頭強勁、導向作用明顯、出版主體多元、受眾群體擴大等特征,以及出版過程中缺少頂層設計、缺乏創新、專業化程度不夠等挑戰,出版單位可從選題類型、內容設計、出版形態、傳播渠道四個方面重點深化多元發展,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關? 鍵? 詞】主題出版;多元化發展;選題類型;內容設計;出版形態;傳播渠道

【作者單位】姚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中圖分類號】G239.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4.06.008

出版業一直具有服務于社會時代主題的傳統,主題出版作為黨和國家意志的體現、時代主題的風向標,近年來成為出版領域重要的出版形態。主題出版工程實施20年來,在經歷了倡導與指引、支持與強調、強化與拓展三個階段[1]之后,迎來了蓬勃發展期?!笆奈濉睍r期如何進一步推動主題出版工作走深走實,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成為出版人責無旁貸的文化使命。

一、“十四五”時期主題出版發展呈現的特征

2021年12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為“十四五”時期的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做強做優主題出版”正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期印發的《“十四五”時期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專項規劃》更是將主題出版放在11個專項規劃之首,足見其重要性。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應該“牢牢掌握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為做強做優主題出版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時代背景和政策導向推動下,出版單位對主題出版表現出高度的重視并積極作出響應,主題出版市場整體向好,從參與主體到產品體系都發生了整體性躍升,呈現以下四個特征。

1.出版發行勢頭強勁

過去十年,中央大社、地方集團等各種力量紛紛進入主題出版市場。從選題來看,2012—2023年,各地區各部門各出版單位組織報送主題出版選題數量翻了一番,從1200種穩步上升到2378種[2]。選題申報數量的提升帶來了出版品種及銷量的增長。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印數在100萬冊及以上的一般圖書有52種,其中主題出版類圖書占到了30.8%[3]。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數據顯示,2022年從細分類別來看,社科類穩居當年上市新書中占比最高的一級類別,主要是得益于主題出版圖書在新書市場上的火熱銷售,其以8.03%的品種貢獻了21.27%的碼洋。從零售市場新書各類別實洋占比來看,馬列思想及政策性讀物處于領先地位,占比25%以上。該類圖書中銷量最高的正是主題出版讀物《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平裝本,銷量已過千萬,同時也是2022年銷量最高的新書[4]。近年來,雖然整個出版市場年度新書品種逐年下降,但主題出版的選題和新書品種均有所上升,這既反映了主題出版在我國出版事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也體現了各出版單位對主題出版的熱情和信心。

2.導向作用明顯

過去20年來,主題出版取得的成就與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發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轉變是同頻共振的。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圍繞黨和國家不同時期工作主線相關主題進行出版活動,是主題出版的重要功能和首要任務。因此,很多出版單位在選題策劃過程中非常注重對一些重要時間節點的把握,如黨和國家的重大紀念活動、重要會議等。如:2019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當年入選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的選題中,涉及此類重大紀念活動的選題占所有重點選題的51.1%;2021年涉及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辛亥革命110周年等重大紀念活動的選題占當年所有重點選題的46.5%;2022年該比率上升至53.1%,持續占據重點選題的半壁江山[5]。由于此類重點選題占比較大,充分發揮了閱讀風向標的作用,讓更多民眾了解黨和國家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輝煌歷程與重大成就,充分發揮了主題出版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

3.出版主體多元化

越來越多的出版單位認識到主題出版的獨特功能和價值,積極開展主題出版活動。除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等黨政出版單位外,還包括中華書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等傳統學術出版單位,以及外文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等專業社、大學社和地方社。不同于人民出版社等主業突出、綜合實力強、品牌價值凸顯的大型綜合性出版社和傳統政治讀物出版社,地方社、專業社和中小型出版社更多的是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強調地方敘事和專業特色,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主題出版之路。

在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出版單位設立了專門的編輯部門來推動主題出版工作。如:四川人民出版社在其主題出版中心下特別設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紅軍文化兩個分中心,以推動相關重點方向的主題出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專門設立了主題出版與重大項目策劃部,以進一步推進主題出版工程;等等[6]。隨著政府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和市場的不斷完善,各類出版單位開始主動肩負起主題出版的責任和使命,并在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躍升、雙豐收。

4.受眾群體擴大

隨著主題出版實踐的不斷深化,主題出版的主題范圍不斷拓寬,從對黨史、國史、軍史和重大紀念活動等傳統題材的關注,轉向包括黨和國家各時期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戰略等相關題材,如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出版領域也開始向大眾、專業、教育等領域拓展,圖書門類覆蓋人文社科、少兒、科技等領域,以滿足各層次受眾群體的需求。從中宣部重點主題出版物選題可以看出,很多選題從不同群體角度出發,有以各個時期為黨和國家建設與改革作出偉大貢獻的英雄人物和革命烈士等為主題,也有以普通老百姓為視角的選題[5]。

以2022年全國上市新書中銷售碼洋最高的少兒圖書為例。近年來,家長越來越重視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知識普及,少兒圖書一直是市場銷售熱點,2022年少兒新書占整個市場新書碼洋的25.25%[7]。主題出版在受眾群體上順應市場趨勢,不斷推出專門面向青少年群體的兒童讀物。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策劃推出“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系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策劃推出《中國兒童太空百科全書·中國航天》,等等。此外,還出現針對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語種的主題出版物,如2021年中央文獻出版社等5家出版單位聯合策劃了《中國共產黨簡史》(含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朝鮮文、彝文、壯文版)選題,以不同語種向不同國家和地區介紹中國共產黨的歷史[5]。

二、主題出版多元化發展面臨的挑戰

從我國當前出版行業的大環境和市場需求來看,雖然主題出版保持穩定增長是大勢所趨,但“十四五”時期要在媒體融合趨勢下實現主題出版高質量發展,還需要破解以下難題。

1.出版過程中缺少頂層設計

出版主題火爆也帶來了跟風問題,從而導致一些熱門板塊選題扎堆。有些主題出版選題沒有經過謹慎的市場分析,也沒有結合自身優勢做最優考量,造成主題出版物的內容同質化現象明顯,部分出版物甚至是低水平重復。

2.出版過程中缺乏創新

首先表現在載體形式上。當前主題出版的呈現形式仍以圖書為主。以2015—2022年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中的少兒選題為例,8年間共有86種選題入選重點選題,其中81種是圖書形式,僅有少部分被制作成有聲讀物、立體郵票書或者改編為廣播劇、兒童劇,大多數都是紙質圖書,對新媒體的運用與融合不夠,與少兒讀者之間缺乏互動[8]。不光少兒讀物如此,其他人文社科、科技等類型主題出版物也存在類似問題,無法滿足不同目標群體對閱讀體驗的需求。

其次表現在傳播推廣上。當前很多主題出版物的發行主要還是依賴政策推動和落實,依靠政府采購和系統發行,市場效能得不到充分發揮,政策紅利的路徑依賴與市場渠道的拓展之間沒有形成合理有效的銜接[9]。傳播推廣渠道的單一,會同時影響主題出版物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出版過程中專業化程度不夠

首先表現在內容上。優秀的主題出版物強調學術性、思想性與可讀性相結合,在把好導向關的同時也要貼近現實,既能深入又能淺出。這不僅對作者的專業水平和寫作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對編輯的專業能力也是一種考驗。很多出版單位的優質作者資源儲備不足,編輯專業能力不強,推出的一些理論專著無論是思想性還是專業性都缺少一定的廣度和深度;部分大眾讀物又一味追求宏大敘事,忽視目標讀者的真正需求,經不起市場檢驗。

其次表現在出版全流程中。專業化體現在從選題策劃到內容設計,再到發行推廣的出版流程各個環節。以發行為例,發行應是從選題策劃初期就開始考慮的一項工作,但大部分主題出版物從前期的產品定位到中期宣傳計劃的制訂,再到后期市場的反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導致大多數主題出版物的影響力只能是階段性和區域性的。

三、“十四五”時期主題出版的多元化發展路徑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深刻改變著當今的出版模式,主題出版亦是如此?!笆奈濉币詠淼闹黝}出版,從內容到形態再到傳播方式,都逐漸呈現多元發展趨勢,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出版環境。未來可以考慮從選題類型、內容設計、出版形態、傳播渠道四個方面重點深化多元發展路徑,在現有經驗和優勢基礎上破解難題,助推主題出版高質量發展。

1.選題類型多元化

經過20年的發展,如今的主題出版物已經遠超政治讀物的范疇,開始覆蓋大眾、少兒及專業等領域,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滿足人民學習閱讀需求。如202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以“青少年”“孩子”“兒童”“繪本”“連環畫”“故事”等為核心詞的重點主題出版物選題有23種,約占中宣部重點主題出版物入選選題的13.5%,且占到同類型的國家重大紀念活動重點主題出版物入選選題的三分之一[5]。少兒主題出版在滿足少兒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對塑造兒童的價值觀念、培養家國情懷起到重要作用。

商務印書館秉持“服務教育,引領學術,擔當文化,激動潮流”的宗旨,在學術出版領域深耕多年,形成了明確的出版定位和穩定的品牌形象,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主題出版之路。2023年,針對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選題五個方面中新增的“推進國別研究”主題,商務印書館基于深厚的學術選題積淀,迅速梳理并整合資源,陸續推出了“區域國別史叢書”第一批《俄國史》(全五卷)和《法國史》(全三卷)、《非洲阿拉伯國家通史》精裝本(共八卷)系列圖書;其申報的“世界國別與區域地理研究叢書(第一輯)”被列入2023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并將在2024年底前陸續出版。通過與各門類出版的融合,選題類型更加多元,有助于規避內容題材的同質問題,進一步提升專業化程度,構筑主題出版的蓄水池,從而滿足更大范圍、更多層次、更高質量的閱讀需求。

2.內容設計多元化

隨著全民閱讀的推進,民眾閱讀需求顯著提升,主題出版作為提供內容服務的載體,不同的選題類型覆蓋的讀者群體不盡相同。編輯在進行選題策劃和內容設計時要具備優化選擇的能力,既要兼顧政治性和思想性,也要兼顧科學性和可讀性。只有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視角,才能夠激發讀者產生情感共鳴。

如同樣都是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市面上各種宏大敘事類圖書海量涌現的同時,山西教育出版社從小視角切入,出版了《我愛北京天安門》。該書講述了1949—2019年普通百姓拍攝于北京天安門的70幅照片和一個個小故事,獨具匠心的內容設計配以樸素而溫情的文字,讓讀者與照片中的人物共情,從普通百姓的小視角呈現國家光輝歷程的大主題[10],貼近民生。又如,2020年疫情和自然災害疊加,給全球的糧食安全帶來威脅。在此背景下,黑龍江教育出版社立足本地“北大倉”資源特色,策劃了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飯碗》。該書既貼近民生,又體現地方敘事,出版不久即被列入中宣部“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好書薦讀書單。

同樣的題材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內容設計也應體現差異性,如要考慮到老年人、未成年人群體閱讀需求的不同。優質的內容是主題出版的價值體現,新穎的內容設計不僅有助于增強可讀性,也是后續市場能夠持續發力的基礎。

3.出版形態多元化

新時代的技術變革促進了人們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的改變,主題出版的載體也逐步從紙質書向電子書、APP、數據庫等多元形態不斷創新。根據第十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21年我國成年國民各種媒介綜合閱讀率為81.6%,數字閱讀接觸率為79.6%,同時,有聽書習慣的成年國民超過三成,占32.7%[11]。在此背景下,人民出版社基于自身在黨的思想理論方面積累的資源優勢,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資源數據庫,包括14個子庫以及超萬種圖書,涉及7000萬余個知識點[12]。資源的整合與呈現方式的多元可將主題出版讀物的思想價值發揮得更加深遠。

利用新技術創新主題出版產品形態,可實現主題出版物的可讀、可看、可聽、可參與,讓原本嚴肅、單調的內容變得活潑、立體,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如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推出的《百年紅色經典——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音樂巡禮》,就包括唱片、學習強國APP專區、微信小程序等形式,展現了包括歌曲、戲曲、歌劇、器樂等不同類型的239部作品,立體化呈現紅色文藝精品。又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基于“紅色起點”書系,開發了有聲書和“眾說周知——作家眼中的紅色起點周周談”節目,每周邀請一位作者講述書中的故事并通過音視頻在云端推廣,多元的形式在圖書的傳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新興的媒體融合出版模式正在顛覆傳統的出版框架,合理利用不同的媒介協助主題敘事生產,不僅有利于出版載體形態更加多元,滿足不同情境下讀者的閱讀需求,也拓寬了主題出版的產業邊界,助推行業融合進一步深化。

4.傳播渠道多元化

優質的內容需要有效的傳播才能真正實現其價值。當前主題出版的形式仍以圖書為主,但線下已不再是唯一的宣傳渠道,“三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為傳播渠道的多元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山東人民出版社在推出《為了新中國——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圖書的同時,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平臺在黨的思想傳播陣地中的影響力,配套上線了“學習黨史·敬讀碑文”系列音頻[13],通過紙聲聯動擴大出版物的傳播效果,滿足了讀者多元化的需求,獲得了較好的反響。2022年,中宣部印發《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對數字時代出版傳播體系的構建提出明確要求。面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出版業如何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手段的功能和作用,深度把握讀者需求,進而根據不同類型和主題、不同受眾和目標群體制定有針對性的專業營銷推廣策略,實現出版物的高效、精準傳播,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針對主題出版的選題特征,各出版單位都在努力嘗試各種融合途徑。如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策劃出版的“童心向黨·百年輝煌”主題繪本書系(16冊),入選當年的中宣部重點主題出版物,取得了不錯的社會反響。但該社并沒有止步于此,而是依托“小鳳凰FM”平臺,策劃“童心向黨”專題,繼續擴大該書系在新媒體平臺的影響力與傳播力,同時與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結合AR、VR等技術打造該書系的全景可視化、沉浸式閱讀方案,進一步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14]。該社在表現宏大主題的同時強調兒童性,充分發揮數字技術賦能引領作用,用符合少兒閱讀特征的方式策劃和宣傳圖書,從而讓主題出版物的傳播力更加深遠。

隨著主題出版傳播方式多元發展,走出去是必然選擇。以中央文獻出版社《我的七爸周恩來》為例,該書已翻譯出版包括英、日、法、西班牙、塞爾維亞、阿拉伯、俄、僧伽羅在內的8個外文版,產生了較好的國際影響。該書在版權輸出上取得的成績,跟出版社認真研判市場,實行精準傳播密不可分。走出去不僅是提升主題出版經濟效益的新路徑,也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有效方式。

四、結語

主題出版既要強化使命擔當的社會效益,彰顯黨的宣傳思想文化陣地重要作用,也要探索多元化的傳播方式,提升經濟效益,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躍升、雙豐收。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是“十四五”時期的重要任務之一。主題出版作為我國文化傳播與出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聚焦時代命題,擔負起文化使命,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主題出版兼具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需要各出版單位增強行動自覺和主動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相關工作部署,強化頂層設計,著力推動主題出版在選題類型、內容設計、出版形態、傳播渠道四個方面繼續深化多元發展,不斷推出標桿性主題出版作品。

|參考文獻|

[1]謝清風. 主題出版的提出、發展、問題和展望[J]. 現代出版,2018(6):38-43.

[2]中央宣傳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23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的通知[EB/OL]. (2023-12-29)[2024-01-27]. https://www.nppa.gov.cn/xxfb/tzgs/202312/t20231229_824863.html.

[3]2020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EB/OL]. (2020-12-16)[2024-01-27]. https://www.nppa.gov.

cn/xxgk/fdzdgknr/tjxx/202305/P0202305306655236257

29.pdf.

[4]2022年度全國新書市場報告[EB/OL]. (2023-03-04)[2024-01-27].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137062.

[5]李敏. 2012—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分析[J]. 出版參考,2022(10):5-9.

[6]劉麗剛. 當前主題出版的發展現狀與展望. 全國新書目,2022(8):146-148.

[7]數據:2022年賣得最好的新書是少兒圖書[EB/OL]. (2023-02-25)[2024-01-2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8811402418526185&wfr=spider&for=pc.

[8]薛柏,陶林. 國內少兒類主題出版物的基本特點、問題和創新路徑[J]. 泰山學院學報,2022(6):134-138.

[9]鮑洪俊. 紅旗漫卷:當代中國主題出版的六個基本問題和四點提升建議[N]. 中華讀書報,2023-04-19.

[10]劉曉露. 主題出版物選題策劃與傳播時效的研究[J]. 新聞采編,2022(6):12-15.

[11]程赫男. “十四五”時期主題出版的發展方向[J]. 出版廣角,2022(12):65-68.

[12]陳文惠. 5G時代主題出版的融合發展策略探究[J]. 新聞研究導刊,2022(11):178-180.

[13]山東人民出版社社長胡長青:探索主題出版發展新路徑[EB/OL]. (2021-07-27)[2024-01-27].

https://mp.weixin.qq.com/s/0vIjkELMSTN5FbNWK

fpCg.

[14]王泳波. 少兒社如何將主題出版做得接地氣[J]. 出版人,2019(7):64-66.

猜你喜歡
出版單位十四五出版物
山西醫學期刊社榮獲我國新聞出版領域最高獎
——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先進出版單位獎
高?!笆奈濉币巹澲袑W科建設要處理好五對關系
“十四五”規劃研究的新坐標新方位
劉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中輝大鵬數字電視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
2017年出版物
中國最美的書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