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源匱乏型家庭如何有效培養中職生子女的非認知能力

2024-04-25 05:06
當代家庭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親子子女青少年

長期以來,職業院校注重培養職校生的硬技能,對軟技能等非認知能力培養相對不足。然而一項研究表明,職業生涯的成功僅25%依賴于硬技能,75%依賴于非認知能力。與學校教育資源等因素相比,家庭作為青少年的成長環境以及人力資本獲得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家庭教育投入,對青少年非認知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參與意愿強、教育方法得當的父母對子女的能力培養具有積極作用;相反,如果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父母長期缺席,常常會導致青少年非認知能力在某些方面欠缺。

本研究發現,不管教育背景、經濟狀況如何,親子交流都能顯著促進子女非認知能力發展。因此,中職學生家長要意識到親子交流的必要性,在與子女溝通交流時,不僅要“會溝通”,還要“多溝通”。父母也要不斷學習和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主動參與學校、社區開展的家庭教育講座或親子交流活動,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素養,做出理性家庭教育投入決策,促進孩子非認知能力的發展。對于子女非認知能力的短板,應注意家庭教育投入的側重點,以便最大限度促進其非認知能力發展。

對于低收入和教育程度低的中職學生家庭,一般而言,在經濟投入、時間投入上處于劣勢,孩子的非認知能力也處于劣勢。因而需要政府加大對其支持,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中職學生家庭教育工作。首先,專門制定和提出有關中職學生家庭教育的政策與制度規范,強化家長的父母意識與責任,督促弱勢中職學生父母積極參與到子女教育與生活中。其次,借鑒美國華盛頓州社區學院的“整合基基礎教育與技能培訓(I-Best)項目的經驗”,向弱勢中職學生家庭提供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支持和服務體系。通過專業人員服務、家長子女培養與發展咨詢等方式,促進弱勢中職學生父母的教育發展來消除子女未來發展的不利因素,增加對中職學生的教育補償。

“家庭教育投入對中職學生非認知能力發展的影響”

來源:《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23年12月 作者:朱倩 江曦

猜你喜歡
親子子女青少年
青少年發明家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他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
她為“破爛王”子女辦幼兒園
親子臉
親子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