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的“限娛令”

2024-04-25 12:26趙帥王珊珊
領導文萃 2024年8期
關鍵詞:聲色先王雜劇

趙帥 王珊珊

明代文化人的休閑生活相當豐富,從逛梨園唱曲到宴席上唱民歌,總是能找到消遣的好去處。明朝的士大夫不但下場寫劇本,有條件的士大夫還自己養著家樂班子。

但在明朝初期,對于戲曲可完全不是這個政策,那時候對于唱戲是嚴令禁止的。洪武二年(1369),太祖令“各州、府、縣均需設立學校,以周禮、六德、六行、六藝為主要課題,禮延師儒,教授生徒,講論圣道,以復先王之禮,以革污染之習,此最急務,當速行之”。

這里所說的“復先王之禮”實質上是指繼承傳統。對于朱元璋來說,他要興盛禮儀文化,即“圣道”,所以開國之初恢復儒家文化,讓明朝的文化回歸。

對應的“污染之習”則是指從元朝承襲下來的不良風氣,這些所謂“不良風氣”中也包含在元朝盛極一時的唱戲演劇等行為。對于朱元璋來說,這些屬于導致元朝最終走向衰亡的因素,所以他頒發了很嚴厲的“限娛令”,務必要將它們禁絕。在這方面,朱元璋的手段甚至有些殘忍,他一度命令士兵在街上的高樓監聽飲酒作樂的人,一旦發現,就倒吊在高樓上,三天之后活活吊死。

在朱元璋心中,苛政可能不是猛于虎的存在,聲色才是。在他跟吏部尚書詹同的對話中,對于娛樂的評價就是“甚于鴆毒”,一旦人沾染上了聲色的愛好,就會很快完蛋。

更為可怕的是,朱元璋對于娛樂的看法一直如此。過了二十年之后,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三月,還下旨要求把京中學唱的人割了舌頭;下棋打雙陸的,砍斷手;蹴圓的,卸腳;做買賣的,發邊遠充軍。這種懲罰也過于嚴苛了。

到了到永樂九年(1411)七月,刑科都給事中曹潤等上奏,建議今后有百姓、倡優裝扮雜劇,除了法律規定內的神仙道扮、義夫節婦、孝子順孫、勸人為善以及歌頌歡樂太平之戲不加禁止之外,其他只要有褻瀆帝王圣賢的詞曲、駕頭、雜劇,或者收藏、傳誦、印賣,一概拿送法司究治。

這個奏折絕對是順著皇帝的意思寫的,朱棣看到之后,心里沒準都樂開了花,正兒八經地下旨:

但這等詞曲,出榜后,限他五日都要干凈,將赴官燒毀了,敢有收藏的,全家殺了。

之所以對戲曲雜劇管理得如此嚴苛,主要還是出于對自家統治地位的考慮,但這種規定本身是有違人性的,但凡是個正常人,都有娛樂的心理需求。難道哼兩句小曲就能亡了國?明朝的士大夫才不信這一套。所以,到明朝中期之后,對于戲曲的禁令基本成為一張白紙,沒有人去理會了。連皇帝自己都沉迷于戲曲之中無法自拔。明憲宗喜歡聽雜劇和散詞,基本上把全國的詞本都搜羅到皇宮中了。明武宗也是同樣的愛好,喜歡聽戲劇和散詞,有向他進貢詞本的,就可以得到豐厚的賞賜。徐霖、楊循吉、陳符等人為了滿足皇帝的這項愛好,進貢的詞本不下數千本。如果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子孫后代如此打臉,估計能氣得從棺材里直接坐起來。

(摘自《明朝原來是這個樣》)

猜你喜歡
聲色先王雜劇
試論荀子的“先王觀”
“唯以雜劇為正色”年代考
報紙秒變紙袋
“御享聲色-海信4K激光電視品鑒會”體驗官 帶你認識海信LT100K7900UA
荀子“圣王”的三種解讀
泰民眾愿行善報答先王
宋官本雜劇段數本事新考
楚人過河
國家圖書館藏吳奕雜劇二種略考
《嘉絨譯語》研究:“聲色門” 及“身體門” 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