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北土話日內時間表達及其來源

2024-04-25 11:05黃希悅
現代語文 2024年2期
關鍵詞:客家話

摘? 要:在粵北土話韶州片和連州片13個方言點中,日內時間詞核心構詞語素“早”“朝”“晝”“晏”“夜”“晡”呈現出顯著的分布差異。根據這些核心構詞語素的分布,可以將粵北土話時間詞分為兩種類型:主要分布在韶州片的晝夜系和主要分布在連州片的晏晡系。從漢語歷代文獻和現代方言的情況來看,構詞語素“朝”“晝”“晏”“晡”均是古語詞,并且是典型的南方方言語素。而特征構詞方式“早/夜+經驗性事件”和“方位義成分+方位義成分”在現代方言中比較罕見,應該是粵北土話的自主創新。從粵北土話日內時間表達與其他方言的比較來看,粵北土話可能與客家話存在著較為密切的歷史關系。

關鍵詞:粵北土話;時間詞;時間表達系統;韶州片;連州片;客家話

一、引言

粵北土話是一種系屬未明的漢語方言,《中國語言地圖集》將它歸入“平話和土話”一類[1](P152)。它零星分布在位于廣東省北部的韶關市所轄屬的武江、曲江、湞江、仁化、樂昌、乳源6個縣(市、區)以及清遠市所轄屬的連州市和連南瑤族自治縣內。一般認為,粵北土話是粵北土著居民所說的一種方言,本地人亦稱“本城話”“虱婆聲”“虱乸話”等,目前使用人數約有50萬。根據歷史性的語音標準和音韻特征,粵北土話可以分為韶州片、雄州片和連州片[2](P299),但雄州片(包括烏逕、雄州、百順以及仁化縣北部長江)土話具有明顯的客家方言特征,應劃歸客家方言區,是贛南“老客”在廣東境內的自然延伸[2](P307)。因此,本文主要討論粵北土話韶州片和連州片,共包括13個方言點。

朱德熙對時間詞的定義是:能作“在”“到”“等到”的賓語,并且能用“這個時候”“那個時候”指稱的

體詞。其中又可細分為兩類:一是表示“時點”即時間位置、時間早晚的時間詞,如“今天”“星期一”等;二是表示“時量”即時間長短的時間詞,如“半天”“三年”等[3](P53)。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能否進入“相差+_”的句法槽中。根據余東濤對現代漢語時間詞的分類[4](P11-12),本文所討論的粵北土話日內時間詞,屬于時點時間詞,主要表示一日之內從早到晚的不同時間點,包含“早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所涉及的語義范疇。但這幾個時間詞所指的時間范圍并沒有明確的劃分界線,體現了時間詞語義模糊的特點[4](P56)。

目前,關于漢語方言時間詞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對日類時間詞“昨天”“今天”“明天”的討論。何亮歸納了漢語方言中“昨天”“今天”“明天”的不同表達類型,并發現它們分別源于古代的三個時間表達系統[5]。湯傳揚則對何文的結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作者通過對歷史文獻的考察,認為何文中的“夜晚義成分+日、今日、早晨義成分+日”作為一個系統的說法不能成立[6]。汪維輝從詞匯史的角度,探討了寧波話中表示“昨天、今天、明天”相關意義的九個日類時間詞,作者指出,寧波話這組時間詞中,以“日”為中心成分的系列來自上古漢語,而以“朝”為中心成分的系列來自六朝[7]。至于粵北土話中的時間詞研究,大都散見于對粵北土話特征詞的研究中。其中,范俊軍比較了粵北樂昌北鄉土話和湘南桂陽敖泉土話中的詞匯,發現它們都使用了相同的時間詞,如“上晝”“日晝”“下晝”“夜”等[8]。

時間詞屬于封閉類詞,由于常用且差異性大,往往較能體現方言特征[8](P62)。本文擬歸納分析粵北土話各個方言點中日內時間詞的構詞語素和構詞方式,并結合歷代文獻和現代方言的情況,探討其特征構詞語素和特征構詞方式的來源。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韶州片村頭土話的語料來自筆者的田野調查;其他韶州片土話的語料來自李冬香、莊初升的《韶關土話調查研究》[9];連州片土話的語料來自張雙慶主編的《連州土話研究》[10]以及莊初升、丁沾沾的《廣東連南石蛤塘土話》[11]。

二、粵北土話日內時間表達系統

綜合歸納現有語料,粵北土話各方言點日內時間詞的詞形,可如表1所示:

這些時間詞的中心成分即核心語素分別是“早” “朝”“晝”“晏”“夜”“晡”。姚雙云認為,漢語的時間詞蘊含了兩個核心要素:“時示”和“時基”,前者指示時間的部分,后者則表達時間的基礎和節點[12]。這些核心構詞語素在時間詞中主要充當的是“時基”的功能,個別語素也在時間詞中充當“時示”功能,如“早”。下文將以這些核心構詞語素為基準,分析粵北土話日內時間詞的構詞方式。

(一)早晨義時間詞

現代漢語中,“早晨”“早上”是一組同義詞?!冬F代漢語詞典》對“早晨”的解釋是:“從天亮到八九點鐘的一段時間”[13](P1634),對“早上”的解釋是:

“早晨”[13](P1634)。不過,二者存在語體和句法功能的差別[4](P68)。在粵北土話中,“早晨”和“早上”并無區分,但一些方言點中有不止一種說法,如韶州片中的石陂、連州片中的連州和石蛤塘,均有兩種說法?;洷蓖猎捲绯苛x時間詞的構詞方式和詞形,可如表2所示(詞形后括號內的數字為詞頻):

可以看出,粵北土話中早晨義時間詞的構詞方式和詞形具有以下特點:

1.在韶州片村頭和大村這兩個相鄰的方言點中,存在特殊的構詞方式“早+經驗性事件”,如“早飯”和“早飯頭”。其他時間詞的構詞理據均以天象為基準[14](P73),而這種構詞方式的理據則以生活中反復出現的經驗性事件“吃飯”為基準。其中,村頭土話的“早飯”除了作為時間詞以外,同樣能作為名詞來表示“早上吃的飯”,在句法上可以作動詞“食”的賓語。

2.韶州片和連州片的大部分方言點,主要以早類的構詞形式來表達早晨義;只有韶州片的石陂、桂頭以及連州片的連州、石蛤塘,使用“朝”作為構詞語素表達早晨義。

(二)上午義時間詞

“上午”所指的時段一般要長于“早晨”或“早上”,《現代漢語詞典》對它的解釋是:“指從清晨到正午十二點的一段時間”[13](P1147),即包括“早晨”所指的范疇?;洷蓖猎捝衔缌x時間詞的構詞方式和詞形,可如表3所示:

粵北土話中上午義時間詞的構詞方式和詞形具有以下特點:

1.大部分采用“方位義成分+晝”的構詞方式即“上晝”這一詞形來表達上午義。

2.晝類和朝類詞形的分布呈片間對立:韶州片除桂頭外都使用“上晝”,連州片的連州、豐陽、石蛤塘則更多使用朝類詞語。

3.連州片星子話中,使用兩個方位義語素來構成時間詞形式“上前”,與之相對應的,還有表“下午”義的詞形“下前”。這種構詞方式中并沒有作為時基表時間義的語素。

(三)中午義時間詞

現代漢語與粵北土話各方言點中的中午義,均指白天十二點左右的時間;但有個別方言點不區分上午和中午,如韶州片的村頭和向陽?;洷蓖猎捴形缌x時間詞的構詞方式和詞形,可如表4所示:

粵北土話中午義時間詞的構詞方式和詞形呈現如下特點:

1.語素“晝”和“晏”呈分片分布:除韶州片的石陂及連州片的連州有“晏晝心”的表達、連州片的西岸有“晏晝”的表達以外,韶州片均使用“晝”類,而連州片均使用“晏”類。

2.晝類中又以“方位義成分+晝”的構詞方式即“上晝”的詞形比較普遍,而晏類的構詞方式類型較多且詞形差異較大。

(四)下午義時間詞

《現代漢語詞典》對“下午”的解釋是:“從正午十二點到半夜十二點的一段時間,也指從正午十二點到日落的一段時間”[13](P1414)。實際上,在現代漢語和大多數方言中,“下午”仍屬于白天的范疇,因此,它通常指正午十二點到日落前。在粵北土話中,下午義時間詞的構詞方式和詞形,可如表5所示:

粵北土話中下午義時間詞的構詞方式和詞形呈現如下特點:

1.語素“晝”和“晏”同樣呈分片分布:韶州片各點均使用“下晝”表達“下午”義;連州片主要使用“晏”類詞形,但具體表達形式差別較大。

2.“下前”和“下午”分別出現在連州片的星子和保安,與“上前”和“上午”對應。

(五)晚上義時間詞

《現代漢語詞典》對“晚上”的解釋是:“太陽落了以后到深夜以前的時間里,也泛指夜里”[13](P1349)。在粵北土話中,晚上義時間詞同樣存在模糊性,它既可能指日落至熄燈的這一段時間,也可能泛指與白天相對的時間,與“夜晚”同義。也就是說,部分方言點并不區分“晚上”和“夜晚”。為避免在詞義比較時產生歧義,本文所討論的“晚上”義主要是指日落到熄燈前的這段時間?;洷蓖猎捦砩狭x時間詞的構詞方式和詞形,可如表6所示:

粵北土話中晚上義時間詞的構詞方式和詞形呈現如下特點:

1.各片各方言點的詞形分布較為分散,不好劃分類別,但基本上都含有“夜”作為構詞語素,還有一部分均包含構詞語素“晡”。因此,在劃分構詞方式時,含有“晡”的為一類,其他的則劃為“夜”類。

2.構詞語素“晡”比較集中分布在連州片,韶州片的個別方言點亦有分布,如石陂和石塘。

3.與“早晨”義的表達形式“早飯”和“早飯頭”相對應,韶州片的村頭和大村也使用“夜+經驗性事件”的表達形式“夜飯”和“夜飯頭”來表達“晚上”義。村頭土話的“夜飯”同樣可以作為名詞表“晚上吃的飯”,在句法上也可以作“食”的賓語。

綜上所述,粵北土話中的日內各段時間詞,除了表達早中晚義的核心語素“早”“朝”“晝”“晏”“夜” “晡”以外,其構詞材料還有一些表示方位、時間、明亮及事件的成分。從構詞基準來看,絕大部分的日內時間詞都是以天象為基準,也有極少部分是使用經驗性事件“飯”作為基準的,如“早飯(頭)”“夜飯 (頭)”。除此之外,還有以下特點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核心構詞語素在兩片的分布呈現顯著的差異性,具體如表7所示:

可以看出,“朝”表示“上午”只在連州片出現,“晝”比較集中在韶州片,而“晡”和“晏”幾乎只分布在連州片,這也從詞匯的角度證明了粵北土話分片的合理性。而這種構詞語素使用的差異性,可能是源于兩片不同的族群遷徙歷史或語言接觸。

第二,大部分方言點通過不同的詞形或增減語素,來區分“上午”“中午”這兩個時間段;但也有個別方言點并不區分“上午”和“中午”,而是將它們歸為一個時間段,如村頭和向陽。這種時間詞的差別可能來源于說話人對時間的認知差異。

第三,粵北土話的時間詞中,存在著兩種獨特的構詞方式:一是以“早/夜+經驗性事件”構詞的“早飯(頭)”和“夜飯(頭)”,二是以兩個方位義成分構詞的“上前”和“下前”。這些用以表達時間的詞匯只在粵北土話中出現,其他方言中則未見。

結合粵北土話時間詞的核心構詞語素的分布,其日內時間詞的表達方式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晝夜系,即表示白天的時間詞主要使用語素“晝”,表示夜晚的時間詞主要使用語素“夜”,與古代晝夜二分的紀時觀念相關,這一類型主要分布在韶州片的大部分方言點。另一類則是晏晡系,這類時間詞中,表示白天的構詞語素比較分散,其中,“晏”使用較多,而表示夜晚的時間詞則以語素“晡”為主,這一類型主要分布在連州片的大部分方言點。

三、時間表達系統中特征構詞語素及構詞方式探源

通過上文的簡要分析,可以發現,粵北土話中存

在一些具有典型方言特征的構詞語素,如“朝”“晝” “晏”“晡”,以及在漢語方言中罕見的構詞方式,如

“早/夜+經驗性事件”和“方位義成分+方位義成分”。下面,我們將結合歷史文獻中相關語素的詞源以及其他漢語方言的情況,對這些特征構詞語素和構詞方式進行探源。

(一)特征構詞語素

在粵北土話日內時間詞的核心構詞語素“早” “朝”“晝”“晏”“夜”“晡”中,“早”作為構詞語素表示早晨或早上義,以及“夜”作為構詞語素表示晚上或夜晚義,在漢語各方言區比較常見,不具有地域特點。因此,我們主要討論粵北土話日內時間詞中方言地域特征顯著的核心構詞語素,即特征構詞語素,包括“朝”“晝”“晏”“晡”。

在古代的紀時制度中,除了十二時辰以外,還有晝夜二分、晝夜五分的紀時方式。關于晝五分制,古代文獻中有不同的說法:《史記·天官書》中用“旦、食、日昳、晡、下晡、日入”這六個時刻來劃分晝間的五個時段,《隋書·天文志上》則記載“晝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五個時段。由此可見,粵北土話時間詞的特征構詞語素,有可能是源自古代紀時詞語。

1.朝

“朝”的本義即為早晨,《說文解字·倝部》:“,

旦也。從倝舟聲?!盵15](P136)因此,“朝”在粵北土話中用作早晨義時間詞的構詞語素,仍保留了“朝”的本義,并擴大到上午義。從漢語史的角度來說,先秦時期已有“朝”作早晨義的用例,如《詩經·鄘風·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北M管“朝”后來引申出“日”“天”“帝王接見官吏”等語義,在現代漢語中,“朝”之早晨義構詞仍然活躍,如“朝陽”“朝令夕改”,但現代漢語中“朝”已幾乎不在時間詞中出現。

從方言現狀來看,以“朝”作為構詞語素的時間詞,主要分布在以粵語、客家話為主的南方方言區,其中又以粵語區分布最為廣泛。根據語保工程采錄展示平臺(以下簡稱“語保平臺”)的相關數據,以“朝”作為構詞語素表示早晨義的時間詞分布最為廣泛,遍布在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和湖南的各方言區中,如粵語的“朝頭早”“朝早”“早朝”,客家話的“朝

晨”“朝晨頭”等。以“朝”作為構詞語素表示上午義的時間詞,則整體相對較少,它集中分布在廣東和廣西的粵語勾漏片、客家話和粵北土話(主要是連州片)中。雖然安徽省內的3個吳語方言點安慶、蕪湖、宣城,顯示也有該詞形,但數量極少。由此可見,古語時間詞的“朝”在南方方言中保留較好,尤其是廣東、廣西等地的方言仍大量使用“朝”表示早晨和上午,因此,它已成為具有地域性的時間詞構詞語素,同時,表示早上義的“朝”也被視作粵語的特征詞[16](P406)。

粵北土話早晨義和上午義時間詞中的“朝”,既可能是粵客方言作為底層語言的遺留,也可能是與粵客方言接觸的結果。

2.晝

“晝”的本義是白天,即日出到日落的這一段時間,與“夜”相對,本身即是一個時間詞?!墩f文解字·畫

部》:“晝,日之出入,與夜為界。從畫省,從日?!盵15](P60)

至于現代方言中的“上晝”“下晝”,應是為了更精確地指稱白天的某一時段,遂以中午為界,在“晝”前加表示方位的“上”“下”,用以指稱白天的上半天、下半天。據考證,“上晝”“下晝”最早出自唐代孫思邈的《銀海精微》①,該書卷一云:“下晝痛者宜服助陽和血湯,上晝痛者宜服酒,調洗肝散、明目流氣飲,點清涼之藥?!敝钡矫髑鍟r期,兩詞才在文獻中比較常見。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三云:“田雞上晝鳴上鄉熟,下晝鳴下鄉熟,終日鳴上下齊熟?!?/p>

從現代方言中的分布來看,以“晝”作為構詞語素的時間詞,主要分布在南方各方言區,基本覆蓋了廣東、江西、福建以及江蘇南部區域,并且詞形豐富??梢哉f,“晝”是典型的南方方言時間詞的構詞語素。其中,根據語保平臺,南方方言中以“晝”為構詞語素表示上午、中午和下午義的高頻時間詞,如表8所示:

從表8可以看出,以“晝”為構詞語素的時間詞,廣泛分布在粵語、客家話、贛語、吳語、閩語以及江淮官話等方言區?;洷蓖猎掃B州片中的連州話,在表示晚上義的時間詞“夜晡晝”中,也包含構詞語素“晝”,其他方言中用構詞語素“晝”表示晚上的情況非常少見,只有廣西賀州的粵語勾漏片有“晝夜”、湖北黃石贛語大通片有“下晝夜”、貴州遵義的西南官話有“晚晝”的說法?;洷蓖猎捴?,表中午義常用“上晝”這一詞形,在其他方言中卻沒有見到,可能是上午義的延伸。至于粵北土話韶州片周田話中表示中午義的“晝邊”,同樣的詞形只見于處在江西贛語和福建閩贛過渡地帶的閩語中。

3.晏

《說文解字·日部》:“晏,天清也。從日安聲?!盵15](P134)

《小爾雅·廣言》:“晏、明,陽也?!币虼?,“晏”的本義應是天清無云,同時也隱含有白天的意思。之后,“晏”又引申出晚、遲的意思,常與“蚤”對舉使用?!赌印し菢飞稀罚骸巴豕笕嗽槌掏?,聽獄治政,此其分事也?!背酥?,“晏”還經常出現在“日”之后,指白天中較晚的時候?!秴问洗呵铩ど餍 罚骸岸哟?,日晏,公不來至?!备哒T注:“晏,暮也?!蔽鳚h劉向《新序·雜事一》:“今旦與賢相語,不知日之晏也?!贝藭r“晏”便具有了與時間相關的意義。至于能夠指示某一時間段的“晏”,或者是以“晏”為構詞語素的時間詞,目前最早可見于西漢時期的文獻?!痘茨献印ぬ煳挠枴罚骸埃ㄈ眨┲劣谠?,是謂蚤食。至于桑野,是謂晏食?!贝颂幍摹瓣淌场迸c“蚤食(早飯)”對舉,大約是現在的九點至十點?!抖Y記·禮器》:“質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贝颂幍摹瓣坛眲t是黃昏的意思。由此可見,由“晚、遲”之義延伸,“晏”及包含“晏”的時間詞,可以用來指稱白天中相對稍晚的某個時候,一般是早晨之后日落之前?,F代方言中的時間詞構詞語素“晏”的使用,也與其本義有一定關聯,如粵北土話中的構詞語素“晏”,只出現在表示白天較晚時候的中午和下午義的時間詞中。

在現代方言中,由“晏”構成的時間詞也主要出現在南方方言中,但其分布遠沒有“朝”和“晝”廣泛。以“晏”作為構詞語素表中午義的詞形,分布在廣東和廣西的粵語、客家話、土話平話地區,以及江西南部和浙江東部的部分贛語和吳語區,常見詞形有“晏”“晏晝”“晏中”等。以“晏”作為構詞語素表下午義的詞形,相對較少,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東南部的粵語、客家話和土話區,如“晏晝”;在浙江的吳語區也有零星分布,如“晏界”。由此可知,以“晏”為構詞語素表中午義的時間詞最多且分布最廣,表下午義的次之。從分布上看,廣東、廣西的粵語中以“晏”為構詞語素的詞形最多,客家話次之,因此,也有學者將“晏”視作粵語的特征詞[16](P399)。

4.晡

“晡”本身即是時間詞,古代指申時,大約是現在的下午三點至五點?!饵S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薄饵S帝內經·素問·標本病傳論》:“……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痹诠糯墨I中,“晡”與“餔”可以互通,實際上,二者本非同義,“餔”的本義是“吃”,并無時間意義,如《莊子·盜跖》:“盜跖乃方休卒于太山之陽,膾人肝而餔之?!敝?,“餔”發展出申時所吃飯食之義?!墩f文解字·食部》:“餔,日加申時食也。從食甫聲?!盵15](P102)當將它作為時間點指稱時間時,便與“晡”一樣具有申時的意義,如《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悲谷,是謂餔時?!痹诂F有的粵北土話語料中,“晡”這一構詞語素只出現在晚上義的時間詞中,一般是指下午五六點或天黑以后,與其本義有出入。歷代文獻中幾乎不見有“晡”表夜晚義的用法,更常見的用法是“從朝至晡”。再如,《太平御覽·唐僖宗恭定皇帝》云:“是日晡晚,賊入京城?!币虼?,可以推測,“晡”在粵北土話中的夜晚義,大概是古語詞“晡”常與表早的“朝”“旦”對舉而發生語義擴大及轉移而來,其詞義變化的路徑大致是:指申時——指一天中較晚的時候——指夜晚。

古語詞“晡”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但仍保留在方言中作為時間詞語素,可以用于指稱“昨天”“今天”“明天”“上午”“下午”“晚上”等詞語中[16](P254)。作為時間詞構詞語素時,“晡”表示晚上義的時間詞分布廣泛且數量較多,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江西、廣西的客家話、閩語、平話和土話區,如“夜晡”“暝晡”“夜晡頭”“暗晡頭”等,其他方言則很少有這樣的用法。

(二)特征構詞方式

在粵北土話日內時間表達系統中,存在兩種在其他方言中較為少見的構詞方式:一種是“早/夜+經驗性事件”,這種構詞方式以經驗性事件作為時基;另一種則是“方位義成分+方位義成分”,其中并沒有表示時間的構詞成分。

1.早/夜+經驗性事件

從時間詞所表示時間的構成理據來看,有一類是以實際生活中反復出現的經驗性事件為基準而構成的時間詞,它又可以細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用經驗性事件表示一個時段,如“彈指之間”“一頓飯功夫”;二是用經驗性事件作為時間的定位,如“晚飯前”“學前”[14](P76)。根據這一標準,粵北土話中“早/晚+經驗性事件”的構詞方式屬于以經驗性事件定位時間。實際上,以經驗性事件定位的構詞方式,在古代文獻中是淵源有自的,如《淮南子·天文訓》中的“蚤食”

“晏食”“餔時”,便是以吃飯這一經驗性事件紀時的??梢?,粵北土話中表早晨義的“早飯”“早飯頭”、表晚上義的“夜飯”“夜飯頭”,與古代漢語“時間詞語素+食”的構詞方式極為類似。

現代方言中,以“飯”作為時間詞構詞語素并不常見。根據語保平臺的相關資料,以“飯”為構詞語素表上午義的,除了分布在廣西的土話以外,主要是北方官話,詞形有“飯罷”“飯前”“清早飯兒”。表中午義的詞形,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安徽的吳語和徽語方言區,有“午飯”“食飯邊”等。表下午義的詞形,除了在湖南和廣西有兩個官話方言點用“夜飯”表示以外,主要分布在江蘇的江淮官話區和河南的中原官話區,詞形有“飯后”“晌飯兒”等。至于“飯”作為構詞語素表晚上或夜晚義的詞形,暫未有記錄?;洷蓖猎捴?,“飯”作為構詞語素的時間詞,只用于表示上午和晚上義。從由“飯”構成的詞形分布來看,這一構詞語素常見于官話區,不過,官話區主要是“經驗性事件+方位義語素”的構詞方式,與粵北土話仍有明顯區別。就此而言,“早/夜+經驗性事件”的構詞方式,是粵北土話乃至土話區的特征構詞方式,它可能是對古代漢語時間詞的構詞方式的保留,受到其他方言影響的可能性較小。

2.方位義成分+方位義成分

在星子話中,有使用兩個方位義語素來表示上午義的“上前[?ia?21 tshai24]”和表示下午義的“下前[hAu21? tshai24]”,其中不包含任何表示時間基礎或節點的語素。目前,尚未在文獻中查找到使用類似構詞方式構成的時間詞。在現代方言的分布中,也沒有發現與之相似的時間詞,但在北方官話中普遍存在表上午義的“前晌(兒)”“半前”的詞形,湘南土話中還有表上午義“上晝前”的說法。除了湖南土話中有“下晝前”和西南官話中有“下午前咖”的說法以外,其他方言點表下午義的時間詞中,都極少見方位義語素“前”。由此可見,時間詞“上前”和“下前”是粵北土話(主要是星子話)的特征詞,可能來自語言自身的創新。關于“上前”和“下前”這兩個時間詞的來源,存在兩種可能性:一是“上前”中“上”的本字是“晌”,被誤傳或誤記為“上”,并通過語言的推理創新,產生了表下午義的“下前”;二是原本這兩個時間詞中應該包含有一個表時間義的語素,如“上晝前”,在語言簡化的過程中,表時間義的語素逐漸脫落,遂變成“上前”和“下前”。

綜上所述,粵北土話時間詞中的特征構詞語素“朝”“晝”“晏”“晡”,都是古代紀時的常見詞語,應是古時間詞在現代方言中的保存。與本義相比,“朝”“晝”在粵北土話時間詞中基本保留了原來的語義;而“晡”“晏”則出現了語義的轉移和延伸。在現代方言中,這些特征構詞語素也主要分布在南方方言區中,有部分語素的方言特征比較明顯。具體如表9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構詞語素在粵北土話內部又有分布的差別。比如,“晝”主要分布在韶州片,而“晏”“晡”主要分布在連州片,這可能是由于各片不同的語言接觸情況等導致的。整體來看,這些特征構詞語素在分布上與客家話重合率最高。

粵北土話時間詞中還有兩種特征構詞方式,一種是將經驗性事件吃飯作為時基,另一種則是只有方位義語素而不包含表時間基礎或節點的語素。這兩種時間詞的構詞方式在現代方言中并不常見,前者可能是粵北土話對古代時間詞構詞方式的保留,后者則可能是粵北土話的自主創新。

四、余論

通過上文的簡要分析,可以發現,粵北土話日內時間詞的構詞方式,主要是在中心成分“早”“朝” “晝”“晏”“晡”“夜”的基礎上,增加表示時間、明亮、方位等意義成分。根據這些中心成分在各片的分布,可以將粵北土話時間詞分為兩個系統:一是主要分布在韶州片的晝夜系,二是主要分布在連州片的晏晡系。

在各語言系統中,時間詞是比較封閉、較早出現且相對穩定的詞匯,因此,對時間詞的研究有助于探索該語言的歷史演變及內部創新。通過對歷代文獻和現代方言資料的考察,我們發現,粵北土話時間詞中的大多數核心構詞語素和構詞方式,均源自古漢語的紀時表達;而使用雙方位義成分而不包含時間義語素的構詞方式,則應是語言的內部創新?;洷蓖猎挄r間詞中具有南方方言特征的構詞語素,如“朝”“晝”“晏”“晡”等,在客家話中也較為常見,可能說明它與客家話存在歷史演變或是語言接觸的關系。不過,我們無法就此簡單認定粵北土話與客家話有直接的系屬關系,這還有待于音韻、語法等其他方面的考察。此前,也有學者通過詞匯的比較,認為粵北土話更接近贛語[8],甚至可能歸屬于贛語[17]。通過對粵北土話時間詞的比較和探源,我們發現,粵北土話時間詞中的這些特征構詞語素,在贛語的各片方言中都不常見,因此,這種說法可能存在一定問題。根據現有資料,粵北土話族群大多是在兩宋時期及之后從江西遷徙至廣東北部的,因此,粵北土話在廣東真正形成并達到一定規模的時間應晚于客家話。加之客家話在江西分布廣泛,粵北土話所分布的地域又大多以客家話為權威方言,再結合上文的討論,我們不妨作如下推測:粵北土話與客家話可能存在著比較密切的歷史關系,尤其是以晏晡系時間詞為主的連州片土話。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漢語方言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莊初升.粵北土話音韻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4]余東濤.現代漢語時間詞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5]何亮.漢語方言[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表達系統及其來源[J].中國語文,2017,(5).

[6]湯傳揚.也論漢語方言[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表達系統及其來源[J].中國語文,2018,(6).

[7]汪維輝.寧波話“昨天、今天、明天”系列詞探源[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5).

[8]范俊軍.從詞匯看粵北土話與湘南土話的異同及系屬[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3).

[9]李冬香,莊初升.韶關土話調查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10]張雙慶主編.連州土話研究[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11]莊初升,丁沾沾.廣東連南石蛤塘土話[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12]姚雙云.漢語時間詞的兩個核心要素及其理論價值[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

[1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14]胡培安.時間詞語的內部組構與表達功能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15][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6]李如龍主編.漢語方言特征詞研究[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17]莊初升.粵北土話中類似贛語的特點[J].韶關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5).

The Daily Time Expression System and Its Origin in Yuebei Tuhua

Huang Xiyue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The core morphemes for time words in the Shaozhou and Lianzhou subgroups of Yuebei Tuhua, which consist of “zao(早)”, “zhao(朝)”, “zhou(晝)”, “yan(晏)”, “ye(夜)”, and “bu(晡)”, exhibit significant distributional differences across thirteen dialectal point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core morphemes, Yuebei Tuhua time word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main categories: the “zhou-ye(晝夜)” series which is primarily found in Shaozhou subgroup, and the “yan-bu(晏晡)” series which is predominantly present in the Lianzhou subgroup. When examining historical Chinese texts and contemporary dialects, it becomes evident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morphemes “zhao(朝)”, “zhou(晝)”, “yan(晏)”, and “bu(晡)” are from ancient Chinese, and are typical morphemes in Southern Chinese dialects. Furthermore, the characteristic word formation patterns, involving “zao(早)/ye(夜)+experiential event” and “locational component+locational component”, are relatively uncommon in modern dialects, suggesting a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in Yuebei Tuhua. Comparing with the time expression system in other dialects, it is plausible that Yuebei Tuhua has a clos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with Hakka.

Key words:Yuebei Tuhua;temporal words;time expression system;Shaozhou subgroup;Lianzhou subgroup;Hakka dialects

基金項目:北京師范大學博一學科交叉基金資助項目“語言文化視角下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漢語詞匯偏誤與使用傾向研究”(BNUZHXKJC-22)

作者簡介:黃希悅,女,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客家話
地域優秀傳統文化現代價值的再創造
——惠州本土文化系列動態表情包設計研究
廣西客家話持續體標記的主要類型及歷史演變
閩西客家方言的保護與傳承策略
粵東北地區客家方言的起源與發展現狀
有趣的客家話
石板灘客家話與成都話的對比
淺談廣東惠州客家方言的變調
淺談客家方言與小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
客家話的古漢語遺存研究
詔安客家話單元音的統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