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特色文化與沉浸式戲劇融合策略及實踐
——以《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為例

2024-04-26 08:56王道燦
河北畫報 2024年6期
關鍵詞:幻城河南戲劇

王道燦

(四川傳媒學院)

一、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概述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于文化娛樂的需求不斷增加,戲劇產業也在不斷創新與發展。地域特色文化與沉浸式戲劇的融合成為了一種新的創作策略。地域特色文化是指每個地區特有的歷史、傳統、民俗、風情等獨特的文化現象,而沉浸式戲劇則是通過舞臺布景、燈光、音效、互動等手段,讓觀眾身臨其境地參與到劇情中。本文以《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為例,探討了地域特色文化與沉浸式戲劇的融合策略及實踐,旨在進一步推動和促進地域特色文化與戲劇的融合創作,豐富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由河南建業集團打造,王潮歌導演,坐落于河南省鄭州市,總占地622畝,單邊長328米、高15米,總投資接近60億元,2021年正式開園,是中國首座全景式沉浸式戲劇主題公園,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演出時長最長的戲劇群落之一?;贸莾裙灿?1個大小不一的劇場,其中包括了3個大劇場以及18個小劇場,演出時長長達700分鐘,故事之間相互關聯交織,展示了河南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從殷商時期到近代,再到鄭州這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的發展。以黃河文明為創作根基,以沉浸式戲劇為表現手法,以農業為脈絡,共同成就了這一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幻城。

二、沉浸式戲劇概述

戲劇是一門古老的藝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眾的精神層次的提高,觀眾不再滿足于傳統戲劇舞臺的觀演關系,戲劇藝術家們便開始探索戲劇劇場的現代化實驗,將重心放到空間,讓觀眾和演員演繹在同一空間下,因此沉浸式戲劇應運而生。沉浸式戲劇又叫浸入式戲劇,相比較于傳統的戲劇形式,沉浸式戲劇打破了戲劇傳統中的“第四堵墻”的概念,在沉浸式戲劇中,觀眾可以自由走動,觀眾既是故事的觀眾,也是故事的參與者,同時也能夠決定故事的走向。業界公認的沉浸式戲劇最早出現在英國,2003年英國倫敦首演《不眠之夜》,打開了沉浸式戲劇的大門。在《不眠之夜》中,觀眾打破了舞臺的桎梏,不再像傳統的戲劇舞臺一樣作為一個旁觀者靜靜地看著演員表演,觀眾被賦予了活動自由,在故事中,觀眾可以跟隨自己的步伐去自由選擇他們想去的以及想看的地方,因此每一位觀眾體驗與感受都是獨特的。沉浸式戲劇演出后獲得了一致的好評,2016年開始引入國內在上海首演,2016年底亞洲首演至2023年,該劇收入已經達到4.39億元,接待觀眾超過49萬人,平均上座率達93%,打破全國駐場演出的票房紀錄。

國內最早自主打造的沉浸式戲劇來自2015年6月17日的《死水邊的美人魚》,該劇由孟京輝導演,公演后受到觀眾的廣泛好評,自此之后全國各地都開始掀起“沉浸式戲劇”的浪潮?!俺两綉騽 睅淼木薮蟮慕洕找婧托麄餍Ч鹆烁鞯匚穆貌块T的注意,“沉浸式戲劇”開始和地方文化、傳統文化聯動,被賦予文化屬性和地域屬性。

田根勝教授在《藝術評論》期刊中的《當代戲劇與城市文化認同》一文中提到:構造城市文化認同必須借助各種文化事件,嗣后經由這些具體的文化事件來產生“共同體”想象。在這些能夠產生文化認同的事件中,戲劇無疑是一種重要的形式。與其他藝術種類相比,戲劇具有天然地制造文化事件的功能。戲劇和其他藝術相比,其最大的區別便是:它不是純粹的審美沉思對象,不是一種純靜觀的、純審美、封閉式的藝術完成品。戲劇的魅力在于戲劇活動,在于戲劇的創造過程,即觀眾和藝術家一起去創造一個未來的作品樣態,而不在于它作品的完成狀態,創造一旦完成,戲劇就已經結束。地域特色文化的概念與特點地域特色文化是指每個地區獨有的歷史、民俗、風情和藝術表達方式等。不同地區的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現象。地域特色文化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地域性,即每個地區的特色文化是獨一無二的;二是代表性,地域特色文化是地區的文化象征和代表;三是承載性,地域特色文化承載著地區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傳承;四是多樣性,不同地區的人們由于生活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化。

三、地域特色文化與沉浸式戲劇融合策略

地域特色文化的構成由其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獨特的文化事件所構成,地域特色文化的概念與特點地域特色文化是指每個地區獨有的歷史、民俗、風情和藝術表達方式等。不同地區的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現象。地域特色文化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地域性,即每個地區的特色文化是獨一無二的;二是代表性,地域特色文化是地區的文化象征和代表;三是承載性,地域特色文化承載著地區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傳承;四是多樣性,不同地區的特色文化由于不同的地域的特色呈現出豐富多樣的文化特點。將沉浸式戲劇與地方特色文化結合,可以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和效果:

1. 增強觀眾參與感:沉浸式戲劇要求觀眾積極參與劇情,而結合地方特色文化可以進一步激發觀眾的參與興趣。觀眾可以參與到地方特色文化的表演、互動環節中,與演員互動,增強與劇情的連接,使觀眾更加投入和沉浸于戲劇體驗中。

2. 強調地域特色:結合地方特色文化的沉浸式戲劇可以突出和展示當地的獨特文化元素。通過使用當地方言、服飾、傳統音樂舞蹈等,觀眾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當地的文化傳統,增進對地方特色的認知和理解。

3.傳承和推廣文化遺產:將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沉浸式戲劇中,可以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通過創新的表演方式、現代技術的應用等,可以吸引更多年輕觀眾參與和關注,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推廣。

4. 提升旅游體驗:地方特色文化結合沉浸式戲劇還可以為旅游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沉浸式戲劇表演,吸引游客參與體驗,可以提升當地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推動旅游業的發展。

四、《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的文化融入

所謂“文旅戲劇”,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成果,內容反映在地文化,并符合表演故事、有完整故事線的戲劇定義?!吨挥泻幽稀分允俏穆脩騽?,一是它將游客設定為目標觀眾;二是反映在地文化;三是精準地找到在地文化的精神內核;四是形式上造成一種審美驚奇;五是對觀眾友好,像所有景區一樣將游客奉為上帝;六是獨立成為旅游景觀。此外,文旅戲劇還必須是一種建構的戲劇,要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頌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一)文化符碼

河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糧食生產大省之一,擁有悠久的糧食文化歷史。以下是河南的糧食文化歷史的一些重要方面:

1. 古代農耕文明:河南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農業歷史。在古代,河南地區的人們主要以種植糧食作物為生,如小麥、稻米、黍米等。古代的農耕文明奠定了河南作為糧食生產基地的基礎。

2. 古都洛陽的糧食文化:洛陽是河南的一個古都,也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城市之一。在古代,洛陽是一個繁榮的糧食集散地,匯集了來自各地的糧食。洛陽的糧食文化豐富多樣,有著獨特的烹飪技藝和食品制作工藝。例如,洛陽燴面和洛陽水盆羊肉等美食都是當地的特色代表。

3. 鄭州的糧食文化:鄭州是河南的省會城市,同樣擁有豐富的糧食文化。鄭州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中心城市,曾是中原地區的糧食集散地。鄭州的傳統美食有燴面饃、麻辣涼皮等,這些美食代表了當地人對糧食的熱愛和創新。

4. 糧食節慶活動:河南的一些地方還有一些與糧食相關的傳統節慶活動。例如,河南的一些地方會在谷物豐收時舉辦慶?;顒?,如豐收祭、谷粒祭等。這些慶?;顒右愿卸髫S收、祈求來年豐收為主題,展示了河南人民對糧食的重視和感激之情。

5. 糧食藝術表演:河南還有一些與糧食相關的藝術表演形式。例如,河南的秧歌表演中常常會出現與糧食收割、種植相關的動作和道具。這些藝術表演形式通過舞蹈、音樂等方式展現了對糧食文化的傳承和表達。

總的來說,河南的糧食文化歷史豐富多樣,不僅體現在當地特色美食上,還反映在傳統節慶活動、藝術表演等方面。這些糧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既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也為當地的旅游業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中,糧食作為最為重要的符碼之一,在進園之后工作人員會給上一把麥種,充滿了河南人的儀式感。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中,最重要的戲劇之一李家村就是圍繞糧食展開的,故事背景為1942年河南的大饑荒時期,此時的河南人民面臨著戰爭和自然災害的雙重壓迫,戰爭和自然災害導致了大面積的糧食減產,村民食不果腹,李家村村民為了守護麥種等到來年糧食豐收,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將糧食種子留給后代。整個戲劇演出,觀眾需要根據村民的引導一步一步來到不同的場景來觀看演出,從開始的村民家中了解到故事背景,目睹戰爭和災害給河南人民帶來的苦難,然后到村口,一幕一幕的故事展開,在這里,觀眾和演出之間那堵無形的墻被打破,觀眾參與到故事之中,成為了故事一份子,在演出中還會有演員和觀眾的互動,一聲聲“你們現在能吃得飽嗎?”經過音響的發酵讓觀眾覺得振聾發聵,故事的結尾,村里的老人在漫天大雪中自殺換來了來年的豐收,在展現之后豐收的場景時,大片大片金黃的麥田呈現在觀眾面前,男人簸揚麥粒,女人和面蒸饅頭。用糧食為主題展現出精彩的舞蹈,而后死去的老人從天而降,呈現出為了守護糧食而逝去的老人們在多年后見證他們的付出換來后人的幸福生活的意向。讓觀眾無不為之動容而更明白糧食對于河南人民重要的意義以及今天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

(二)火車文化

鐵路給河南的發展帶來的重大的發展機遇,河南的經濟發展也像進入到快車道一樣突飛猛進,省會鄭州更是一座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在劇場《機車禮堂》中,通過呈現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故事講述了鄭州這座城市與鐵路的機緣與交融,更展現了河南人民的愛國精神與家國情懷,呈現出了河南人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在故事中,一句經典的臺詞引發了觀眾的無盡思考,“既然未來那么美好,我們現在是不是可以躺平了?”。

五、結語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在地域文化和沉浸式戲劇融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獲得了國內外游客尤其是年輕游客的一致好評,年輕游客對于文化有著獨特的理解,當下新媒體的時代信息呈現出碎片化的傳播趨勢,年輕人缺乏對于地域文化更加全面的了解?!吨挥泻幽稀騽』贸恰肥菓騽〔粩喟l展、嘗試的成果,無數的戲劇工作者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終于打破傳統的戲劇舞臺讓戲劇煥發出新的風貌,作為《戲劇幻城》的總導演王潮歌也獲得了巨大成功,自此之后開始更多新的嘗試,更多的“只有系列”在國內遍地開花,沉浸式戲劇與地方文化也碰撞出了更多的形式,為當地的文旅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吨挥泻幽稀騽』贸恰纷尯幽鲜⊥庥慰透恿私夂幽系奈幕c發展,更是為河南人民了解本地域文化和特點提供了新的方式,讓河南人民更加了解了河南這一中國文化大省的前世今生,打開了文旅之路一扇新的大門,成為了河南文旅一張靚麗的名片,更是極大地增強了河南人民的身份認同感,但是《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在前期進行了巨大的投入,接近六十億的投資讓不少的地方政府望而生畏,在前期的經營過程中,由于受到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更是遇到了經營困難的狀況,筆者認為對于這樣大規模的戲劇群落的打造可以參考其形式縮小規模,以精品化的戲劇結合當地特色文化的融入進行小規模的打造。媒體與技術的高速發展給文旅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技術層出不窮,讓舞臺的形式更加豐富和絢麗。文化的傳播不僅僅意味著要走出去,更要引回來,讓更多的游客了解當地文化、融入當地文化,產生獨特的文化認可。才能在獲得經濟收益的同時獲得更大的文化傳播效益。

猜你喜歡
幻城河南戲劇
有趣的戲劇課
中國最大戲劇聚落群“只有河南·戲劇幻城”
幻城(油畫)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出彩河南
河南:過大年,逛廟會
戲劇類
河南:走進就業的春天
放歌河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