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云南扎染手工藝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2024-04-26 13:35陸嘉瀅齊海梅
旅游縱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扎染手工藝文旅

陸嘉瀅 馬 裴 齊海梅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無錫 214121)

引言

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效。但由于歷史和自然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部分地區在鄉村振興具體實踐中還存在鄉村建設主體流失嚴重、鄉土文化逐漸式微……預防返貧阻力大等諸多困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促進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有機結合,把產業培育、企業發展同群眾就業、鄉村振興、民族團結更好統籌起來,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全面振興有效銜接。本文以云南扎染傳統工藝非遺項目為基礎,挖掘文化內涵,將非遺傳承與文化和旅游融合,積極拓展延伸“非遺+”產業鏈,充分釋放非遺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推動云南扎染傳統工藝活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新路徑,為云南鄉村發展注入更多潛力。

一、云南扎染手工藝非遺文化特點

扎染又稱夾擷,通過絞扎和染色技藝在織物上形成具有民族內涵和藝術魅力圖案與花紋[1]。云南白族扎染多選取山川湖海、花鳥魚蟲、蝴蝶青草等自然風物,或是云南白族當地人民生活情境為圖案,由藍色和白色兩種顏色交融而成,展示出云南白族獨特的人文氣息和藝術風格,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審美價值以及人文價值[2]。因其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染織技藝,云南扎染技藝在2006 年就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二、云南扎染手工藝與文旅融合發展的優勢

(一)政策優勢

鄉村振興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文旅融合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具有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保護傳統文化等多重效益。云南扎染手工藝作為一項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2019年11月,大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所獲得“白族扎染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2 年2 月,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指出,要在有效保護前提下,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高質量融合發展。在此政策目標下,對云南扎染手工藝文旅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融合之勢,創文旅之興。

(二)區位優勢

云南地處中國西南地區,在建設鄉村文化和發展文化產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如,“民族扎染藝術之鄉”云南周城,它集白族歷史、文化、建筑精髓于一體。扎染手工藝與云南的自然景觀同樣相得益彰。通過將扎染手工藝與旅游業相融合,打造獨特的文化旅游品牌,游客們可以在周城欣賞到精美的扎染作品,了解扎染的歷史和技藝,同時還能夠感受到云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這種文旅融合的發展模式不僅為云南的文化傳統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云南的旅游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三)產業基礎優勢

首先,清華大學教授陳岸瑛指出云南扎染手工藝能耗小,成本低,就業靈活,適合居家就業和分散式生產,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其次,云南扎染手工藝多采取對人體有保健和消炎作用的植物提取物作為染料,不僅無毒無害、色性自然,而且固色能力好、經久耐用,由此形成的產業鏈和生態圈具有獨特的魅力。再次,云南扎染與地方文化、民俗生活相關,有助于彰顯地方生活風格,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最后,扎染手工藝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這些效益可以成為支持文旅融合產業發展的經濟基礎。通過將扎染手工藝與旅游業相結合,有助于打造獨特的文化旅游品牌。

三、云南扎染手工藝與文旅融合發展困境分析

(一)產品創新力不夠

云南扎染手工產品識別度不高且競爭優勢不大,主要表現為低端產品同質化嚴重,高端產品稀缺。目前的周邊產品處于研發初創期,并沒有大面積銷售,而主打的旅游產品多是受眾范圍最廣的低端產品,且每個店鋪的服飾主要靠進貨銷售,售賣產品的風格、圖案、形式相差無幾,產品同質化嚴重。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扎染織物的需求層次不斷提升,已經不再滿足于美觀、保暖、舒適等原有的基本功能。

(二)品牌建設不突出

大理白族扎染產品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技術特色,但至今尚未形成專屬的地方特色品牌。除了大家口口相傳的“周城扎染”外,在大理的約計55 家扎染售賣商鋪及扎染作坊中,能長期經營且具有自己品牌特色及個人創新的店鋪寥寥無幾,多數扎染售賣商鋪品牌形象模糊,難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和認可[3]。對于云南扎染手工藝的市場定位和目標受眾缺乏明確的規劃,加之缺乏專業的品牌策劃和營銷團隊,是導致其缺乏有效品牌建設的主要原因。

(三)傳承后勁不足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和年輕一代擇業觀的改變,越來越少的年輕人愿意參與到傳統手工藝的學習和實踐中。云南扎染手工藝從業人員面臨老齡化,勞動力缺乏的問題。另一方面,扎染紡織品本身的生產流程較為復雜,技術含量較高,對于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勞動力而言難度較大。然而當前云南扎染手工藝的教育體系相對薄弱,缺乏專業化和系統化的培訓機制,進一步加劇了技藝傳承問題,造成手工藝師“青黃不接”的困境。

四、云南扎染手工藝與文旅有效融合的路徑選擇

(一)豐富融合渠道

當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數字營銷突破時間和空間上的壁壘,實現與受眾的互動,可以為傳統手工藝品牌的銷售提供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同時也可幫助品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依托互聯網的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等優質特點來占領更多的非遺市場,豐富融合渠道。線下實體經營層面,在裝修方面可以在現代化風格中結合云南本土文化特色設計,增加民族特色,通過線上和線下模式的聯動,可以快速提高扎染手工藝產品的知名度。

(二)沉浸融合場景

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當下消費群體更看重消費的體驗感和認同感。借助數字技術、通過創新內容、構建故事線、設計互動活動和塑造場景等手段,如“特色扎染體驗館”“扎染藝術作展覽”“扎染藝術文化節”等形式可為觀眾提供特定的藝術氛圍和豐富體驗[4]。通過與扎染文化元素的近距離感知,銜接好消費者文化價值體驗和民族情感的橋梁,還可與有匠心精神的老手工藝者進行合作,將扎染工藝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輸送給消費者,以可體驗、可感知、可接觸的形式讓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云南扎染工藝。

(三)優化融合效果

品牌,是為手工藝提升產品附加值最有力的方式之一。立足于扎染工藝傳統,聚焦非遺品牌IP 打造,通過更高水平的價值融合,打造特色品牌,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傳統工藝產品和品牌[5],建立文化品牌上的情感依賴,挖掘扎染手工藝品的歷史文化價值,讓文化遺產成為文化財產,從而有效助推鄉村振興。

(四)盤活多元融合業態

白族周城是著名的扎染基地,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扎染保護區,具有很高的旅游價值。依托云南扎染手工藝民族文化產品,創新融合多種業態,行業間可通過功能互補打造白族“民族服裝”體驗、文創市集、扎染非遺工坊、扎染手工藝特色小鎮、扎染精品園區、“扎染+民宿”、“扎染+研學”等扎染文旅融合新業態。

五、云南扎染手工藝與文旅有效融合的對策建議

(一)創新產品開發,挖掘扎染文化內涵

扎染工從業者應堅守初心,保持自己的文化內涵和特色工藝,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的創新和轉型升級,豐富產品的形式,創新扎染布料的載體,如絲綢、棉麻等,更貼合廣大消費群體不同的需求。從圖案上來說,開發具有民族和藝術特色的扎染文創產品。此外,在風格上也可以借鑒大理巍山扎染的點綴型扎染,不規則的點綴圖案,使得產品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意趣。同時也可尋求扎染與刺繡的結合,在設計師的引領下,形成獨具審美特色的藝術作品。

(二)堅守質量初心,夯實品牌建設基礎

當下手工藝市場產品良莠不齊,應加強扎染文創產品質量上的把控,可以邀請本地名望較高的扎染手工技藝者,共同組建扎染文創產品質檢協會,關注產品的工藝流程和質量標準,推動扎染文創產品生產向規范化、標準化、高效化過渡,提高產品的競爭力。立足于手工藝品上的“精”,挖掘高端產品,實現工藝的精品化,提高傳統扎染制品的文化藝術品位,抵制因為過分牟取利益下的機械化工藝和粗制濫造文創產品,從而推動形成自己的區域品牌特色,發展本土特色扎染文化藝術,促進扎染工藝品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三)解鎖流量密碼,線上線下同頻共振

完善經營模式,采取線上線下聯合銷售的模式,拓寬銷售渠道。線下以獨立工藝和扎染特色精修店面,同時可以開設扎染體驗館、扎染文化藝術節、扎染文創民宿館扎染風格的餐飲系列或是扎染風格形式下的旅拍等形式來滿足消費者群體更好的文化價值體驗。線上通過搭建直播平臺,引入“網紅直播”“抖音達人”,或加入線上銷售平臺,如淘寶、京東等舉措,借助“互聯網的翅膀”,推進扎染手工藝線上推介全覆蓋,健全扎染手工品營銷體系,推廣多種形式的產銷對接,推進扎染手工藝品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拓展銷售路徑。

(四)堅持引育并舉,打造人才高地

人才是文旅融合發展的第一資源。通過在當地開設扎染興趣班,在高校校內開設扎染手工藝社團,與職業院校聯合開設扎染手工藝非遺傳承課程等,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扎染文化的獨特魅力與藝術特征,提升藝術修養和審美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推動技藝的青年化[5]。同時,加大對社會的宣傳力度,吸引求學者,教授扎染技藝,促進技藝傳承。依托當下數字經濟體制活躍的情形,培養從業人員的電商意識和互聯網技術,豐富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為開拓電商平臺打下基礎,為云南地區培養扎染文化能人、文旅從業人員,促進扎染從業人才的優化配置,打造文化旅游人才培養高地。

六、結語

云南扎染手工藝作為一種傳統的紡織技藝,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特色。將扎染技藝與文化旅游相結合,不僅能夠保護和傳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還能夠帶動當地鄉村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為鄉村振興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猜你喜歡
扎染手工藝文旅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從古法扎染師到新階層守藝人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白族扎染技術的傳承與發展
扎染在服裝設計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文旅照明的興起
手工藝·溫州發繡
走近手工藝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