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大先生”
——教師如何弘揚教育家精神

2024-04-26 15:37河北省教育廳劉鳳彪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政治教育教師

○ 河北省教育廳 劉鳳彪

教育是有明確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是為了滿足社會需要、滿足所處的時代需要、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教育的這一基本特征,使得教育在各種社會活動中獨樹一幟,成為重要的社會實踐。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成為新時代教育的根本問題,成為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成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師也因此成為不同于其他任何行業工種的普通職業,而是一項帶有政治色彩、高尚情操、自覺意識、自律精神、家國情懷、仁愛之心等諸多人文特征的光輝事業。教師作為施教者,只有準確把握教育的根本目的、本質屬性,才能在履職盡責的教育實踐中一方面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一方面實現教育的最終目的。教師不僅傳授知識和技能,更傳播思想、錘煉精神、塑造人格,最終實現“學以成人”的教育理想。

一、教育的政治性為教師職業涂抹上鮮明的政治色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今中外,關于教育和辦學,思想流派繁多,理論觀點各異,但在教育必須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這一點上是有共識的。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說具體了,就是培養社會發展、知識積累、文化傳承、國家存續、制度運行所要求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人的”。這充分說明教育屬于上層建筑,是有階級性的,是講政治的。

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必須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不能將教育從真實的社會制度、社會關系和社會運動中抽離出來,孤立、片面地看待教育,而必須將教育問題置于產生這種問題的社會制度、社會關系和社會運動之中來看待。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弊鳛樾聲r代教育的首要問題和根本任務,立德樹人決定著教育的發展方向,并使教育具有了特殊的時代意義。如何辦教育,遵循什么樣的方針辦教育,其實就是在回答教育是“為誰服務”這個根本問題。這一問一答,為教育涂抹上了鮮明的時代色彩、階級色彩乃至政治色彩。作為一個有擔當的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對此必須有高度的警覺和清醒的認識。

二、教師職業的政治色彩賦予了教育家精神明確的政治意蘊

教師教授、培養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生活技能并使其能夠運用于實踐,這沒有什么值得爭論的。但教育與社會的聯系單一、學校生活與外部世界缺乏關聯,讓傳統課堂上的書本教育顯得枯燥單調、貧乏無味。學生渴望了解五彩繽紛的世界,渴望融入生動活潑的現實。教師必須能夠承擔起這份職責。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從政治角度看問題,能夠自覺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這是確保教師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的理論前提。

教育的目的指向、政治屬性,決定了從事教育事業的教師應堅持的職業理想、價值導向和立場站位,以及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教育根本問題所秉持的基本態度?!靶挠写笪?、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是教師的崇高信仰。信仰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著鮮活的生活基礎。信仰是否清晰,政治是否明確,立場是否堅定,在教育教學乃至日常生活中有著直接的、具體的表現。如果說單純圍繞書本組織教學不能準確判斷一名教師的政治水準的話,那么,能否把書本教學內容和社會生活現實聯系起來以及如何聯系起來,通過這樣的聯系推導出什么樣的結論,則可以非常簡單、清晰地判斷出一名教師是否做到了“政治要強”。

政治在人的內心深處是感情歸因、意識歸屬,其外在的體現是立場站位。因此,教師在學生面前所呈現的,不僅僅是其專業水平、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三、教育家精神的政治意蘊決定了教師至高無上的職業境界

學校是思想建設的重要陣地,教師要有使命感、責任感,要有守住陣地的強大能力和充分自信。教師能夠自覺地、主動地承擔起教育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外部世界、培樹家國情懷的任務,也就是堅守住了立德樹人的育人使命。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雙重職責。教師的言傳身教,使得教師的工作不可能簡單應付、草率敷衍,而必須在教育實踐中提升能力,在強化自律中加強修養,用深厚的人文素養支撐教育能力,用多彩的倫理底色涵育教育情懷,涵育引領學生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風范。

從某種程度說,教師的氣息、衣袂、神態……教師的一切都不屬于教師自己。在學生面前,教師就是公眾人物,是榜樣和力量,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崗位面前,教師就是學生做人的鏡子,是師德師風的建設者、弘揚者、維護者,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嚴格遵循者;在黨的奮斗目標面前,教師就是教育方針的堅決擁護者、堅定貫徹者和忠實實踐者,是明道、信道的傳道者,是肩負培根鑄魂神圣職責的園丁。

中華民族有著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在不同歷史時期對教師也有著不同的要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師德建設思想,至今仍閃耀著治學、育人的智慧光芒。卷帙浩繁的典籍史冊、經典著作以及傳承久遠的社會公序良俗,也都包含著對教師行業標準和具體言行的規范與約束。

高尚的師德是永無止境的職業追求。如果說能夠遵守教師職業道德、遵循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是合格教師的話,那么優秀教師則有著強大的自律精神和不竭的前進動力,他們時刻以教育家精神和人格魅力實現職責所托、使命所系,在新的、更高的層面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甭鋵嵑昧⒌聵淙诉@一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是每一位教師的光榮職責和崇高使命。教師是文明的傳播者。教師前游,學生從游。教師的風格、風范對學生的人格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成長??梢哉f,教師影響著中國的教育,引領著中國的未來。

教師的樣子,就是中國教育的樣子。

猜你喜歡
政治教育教師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最美教師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教師如何說課
“政治攀附”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