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驅動,問題解決,價值評判

2024-04-26 12:35儲強勝黎淑波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3期
關鍵詞:問題驅動西游記

儲強勝 黎淑波

摘 要:“雙減”政策實施后,學校要通過“作業設計”研究來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罢緯喿x”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中學語文提出的六大學習任務群之一。通過師生設計“問題驅動”作業來引領學生開展一系列閱讀活動,不僅為學生作業減負,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升思維的能力。

關鍵詞:《西游記》;問題驅動;整本書閱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對課程改革的目標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改變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風,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要促進學生的發展?!?/p>

為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半p減”政策實施后,為加強義務教育階段的作業管理,教育部門提出要科學合理設計和布置作業,切實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引導學校進行“作業設計”的研究。

中學生對《西游記》這部古典文學名著并不陌生,從小到大通過電視劇、電影等不同方式接觸。然而現在需要對原著進行整本書閱讀,閱讀的過程很難落實,學生要么難以堅持將整本書讀完,要么只是淺顯地閱讀。應該如何設計整本書閱讀的作業呢?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作業,那與練習冊上的題目并無區別。

教師通過研究設計驅動性問題,促使自己深入閱讀研究名著,領悟理解名著,探索有效且能驅動學生閱讀名著的作業設計規律,從而提高自己對整本書閱讀的理解能力、教學能力和作業設計能力。在作業布置、評價、展示等實踐過程中,深入了解學生的整本書閱讀的能力、應對作業的現狀,從而改進作業的設計、布置和教學,提高教學能力。

設計“問題驅動”作業引導學生精讀名著,調動學生閱讀與分享的積極性。設計出具有驅動性、層次性、綜合性、開放性、多樣性的個性化整本書閱讀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到閱讀與分享的樂趣,使整本書閱讀作業同樣成為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活動過程,引導學生由“要我讀名著”向“我要讀名著”“我愛名著”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根據新課標關于整本書閱讀任務群的設計:根據閱讀進度完成讀書筆記,針對作品的語言、形象、主題等方面的話題展開研究?!段饔斡洝肥侵袊诺湮膶W中最富有想象力的小說之一,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圍繞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的故事展開;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個性鮮明;小說主題多樣,耐人尋味。閱讀長篇著作時應綜合運用跳讀和精讀兩種不同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閱讀效率。王月芬教授《重構作業——課程視域下的單元作業》關于單元作業目標如何設計和表述中,清晰的作業目標表述應該有“行為條件+表現程度+行為表現”。結合新課標對名著閱讀的要求和《西游記》特點,擬定了《西游記》“問題驅動”作業設計的目標:情節——能在閱讀全書后,正確復述故事情節,準確梳理人物關系;人物——能在閱讀全書后,客觀全面分析人物形象,大膽表達自己對不同人物的看法;主題——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聯系實際,大膽表達閱讀感悟以及對本書主題的理解。

一、問題驅動讀前導,教師示范設問題

在《西游記》導讀課中,教師整個教學設計圍繞兩個問題展開:一是孫悟空的稱號有哪些?二是孫悟空稱號的變化如何體現了他的成長變化?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通過瀏覽目錄和跳讀全文,能較迅速地找出答案:石猴、美猴王、孫悟空、弼馬溫、齊天大圣、孫行者、斗戰勝佛。通過對孫悟空稱號的變化以及精讀孫悟空三次離開唐僧的情節:《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十四回)、《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二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五十七回),同樣是面對師父的誤解與驅逐,孫悟空的反應和處理方法有天壤之別,從原來的桀驁不馴、意氣用事、魯莽沖動變得有情有義、隱忍克制、懂得感恩、主動認錯、尋求幫助。孫悟空不僅克服了取經路上的千難萬險,而且不斷磨煉自己的心性。從魯莽沖動到隱忍克制、重情重義、懂得感恩,他獲得了成長,成功地從猴妖修煉成仙佛。本問題主要是從悟空的稱號變化(情節)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從而剖析出本小說中關于“成長”主題的理解。

二、問題驅動讀中導,學生領讀設問題

導讀課之后,學生開始《西游記》“整本書”閱讀。按照閱讀計劃,學生每天閱讀兩回,大概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即可以讀完全書。學生運用跳讀的方式通讀全書,用批注法或讀書筆記概括內容摘要的方式“連滾帶爬”完成第一次閱讀。第二次閱讀采用完成“問題驅動”的作業形式精讀。這次的“驅動問題”由語文素養比較高、首批完成閱讀的學生來設計。在教師的指導下,他們整合相關情節的幾回內容出若干題目,然后由其他學生完成。

社會心理學家約翰遜和多伊奇提出“一起學習和組合閱讀”,包括“正互相依賴”“個人責任感”“面對面交互活動”“教授合作技巧”“檢查小組交互活動”。心理學家皮亞杰和維戈茨基著重指出他人的影響有可能有助于學習。MURDER雖然是雙人使用的六步方法,但對于我們堅持用學生領讀設計“驅動問題”大有啟發。MURDER六步法的學習步驟:1. 制造一種輕松的氣氛,并著重于學習的任務;2. 讓學生閱讀理解一篇文章,但毫無記憶和理解細節的壓力;3. 合作伙伴中的一個人回憶并口頭總結所閱讀過的材料;4. 另一個人檢查總結有沒有錯誤和遺漏的地方;5. 兩個合作伙伴詳細研究材料,使材料更容易記憶;6. 讀完整篇文章后,兩個合作伙伴再復習一下文章,做出一個理想的內容提要。由學生示范出設計“驅動問題”,學生們參與熱情明顯增長,學習氛圍更加輕松愉悅;回答問題的學生更加積極了,閱讀壓力明顯降低,對情節內容更容易記憶了。如圍繞“蓮花洞智斗金銀角”,學生提出的問題是:“金銀二妖和他們的五件寶貝是什么來歷?最后金銀二妖的結果如何?”

三、發現問題提思維,評價過程有抓手

新課標對“整本書閱讀”任務群設計指出:“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豐富、拓展名著閱讀。借助多種媒介講述、推薦自己喜歡的名著,說明推薦理由;嘗試改變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結合自己的閱讀體會,嘗試撰寫文學鑒賞文章?!弊x書活動應該是多樣的,學生在以往閱讀過程中局限于被動接受的位置,因為問題都是別人提出來的,回答問題壓力大,積極性不高。而現在經過用問題驅動指引學生精讀,回答了同學提出的疑問,不僅提高了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對《西游記》的主要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的記憶與理解更加深刻了。

新課標關于評價:“要關注學生在問題研究過程中的交流、研討、分享、演講等現場表現,以及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文字、表格、統計圖、思維導圖等學習成果,要特別關注學生思考過程和思維的方法?!闭Z文學習往往重視的是抄寫、背誦,但思維的訓練因為隱蔽和復雜,往往容易被忽略?!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貴有疑,學生通過回答第二輪閱讀,完成“問題驅動”的作業設計后,對《西游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時候如何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呢?可以圍繞精讀的篇目,全班一起共同設計“驅動問題”。新課標關于“作業設計”要在識記、理解和應用的基礎上加強綜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為學生發揮創造力提供空間。初中階段的學生一般從表象提問,需要教師引導才能提出本質性的問題。

學生“問題驅動”設計舉例:

情節:大戰紅孩兒有幾回?孫悟空使了什么手段才智取紅孩兒?從哪些方面(情節)可以看出紅孩兒的狡猾?

人物:紅孩兒明知自己與觀音的法力差距,為什么他見了觀音不跑?為什么紅孩兒明知身弱卻執意與觀音斗(不投降)?(教師補充:紅孩兒為什么叫“孩兒”?)

主題:為什么紅孩兒要刺死菩薩,菩薩卻要收他為善財童子?不直接打死他?(教師補充:這諷刺怎樣的社會現象?)

“問題驅動”作業設計除了可以用“一問一答”來完成,還可以用小評論或演講的形式完成。這是一項開放性的作業,每一個讀過《西游記》的學生都能有話可說;這也是一項個性化的作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答案不唯一;這還是一項創新作業,因為教輔資料上找不到答案,很能反映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師設計了兩個“驅動問題”引領《西游記》導讀;先行閱讀者設計了若干個“驅動問題”帶領學生“連滾帶爬”閱讀;學生回讀《西游記》嘗試自己設計“驅動問題”并且以小評論和演講的形式圍繞“驅動問題”開展個性化的閱讀分享活動,表達自己的思考。整本《西游記》名著閱讀源于問題,終于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月芬.重構作業課程視域下的單元作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1.

[2][美]喬治?雅各布斯.共同學習的原理與技巧[M].林立,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3]申宣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課例式解讀初中語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

猜你喜歡
問題驅動西游記
西游記
西游記
西游記
淺論教師課堂管理與調控能力的提升
優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策略
以問題驅動改進隨機變量分布的教學
以計算思維為中心的數據結構教學方法探討
“問題驅動式”生物高效課堂打造的做法
“問題驅動+能力提升”卓越課程建設與實踐
西游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