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政府和市場的良性互動

2024-04-26 06:50李曉鳴杜美欣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李曉鳴 杜美欣

[摘 要]習近平經濟思想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思想引領,其將政府與市場的良性關系科學凝練為“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我國區域創新平臺建設在管理體制、激勵政策、科技金融等方面實踐了“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協同合作。同時,良好的法治環境是市場有效和政府有為的保障,對此提出明確管理權合法性、強調倡導性法律規范作用、建立容錯糾錯機制以及加強知識產權服務與保護等法治建議。

[關鍵詞]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區域創新平臺

[中圖分類號] F12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8-4648(2024)01-0067-09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Platform

Li Xiaoming, Du Meixi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

Abstract:Xi Jinping economic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guida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summarizing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as “efficient market” and “proactive gover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platforms in our country involves the practice of the synergy between a “proactive government” and an “efficient market” in terms of management systems, incentive policies, and technology finance. Additionally, a favorable legal environment is crucial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arket and the proactiveness of the government. In this regard, specific legal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including clarifying the legitimacy of management authority,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advisory legal norms, establishing error-tolerant and correction mechanisms, and strengthe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and protection.

Keywords:Efficient market;Proactive government;Regional innovation platform

一、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政府與市場的良性關系

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指導下,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應當建設“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形成政府與市場的良性關系。

(一)習近平經濟思想中政府與市場的“相處之道”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根源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和時代需要,實現了自身的發展、創新和飛躍。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黨的十八大系統闡述、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誰發展、如何發展、實現什么樣的發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特別是關于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論述,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科學指南。

2015年11月,習近平在一次集體學習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是習近平經濟思想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高度凝練,是政府和市場實現良性互動的必要前提。

最早的西方學者信奉自由經濟,即認為市場是萬能的,政府不得干預市場,而應任憑市場的發展。但“市場萬能論”在一次次經濟危機中風雨飄搖、不攻自破。市場不是萬能的,因為其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無法實現經濟發展成果的公平分配,譬如在社會上的公共物品的投入方面,就顯得無能為力。但是,也不能對政府干預市場的作用過度自信。政府參與到市場中發揮作用的時候,也會因為行政干預的不恰當,如政府的管理主義,不僅無法促進市場的正常運轉,而且可能造成政府物權現象出現甚至引發權力尋租的腐敗風險。[2薩繆爾森就提出要以市場和政府進行雙向調節,形成一種混合互補的關系。他認為,單純地依靠市場或者政府都無法調節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要充分地了解政府與市場之間的優劣,從而讓兩者達到一種互補狀態,更好地調節經濟發展。

習近平經濟思想正是摒棄了“市場萬能論”以及“政府萬能論”,將“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聚焦于發展效率,既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蓖瑫r要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促進共同富裕?!弊屖袌鼋洕诳茖W調控中煥發旺盛生機,實現經濟治理效率最大化,給世界以重要啟示。[3

(二)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的“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區域創新平臺是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創新示范區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新的創新資源集聚模式。它的建立和運營由國家機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業以及社會組織等多方合作,旨在通過整合各種創新資源,提高創新效率和創新質量,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進步。與傳統的高新區等科技園區概念相比,區域創新平臺更加靈活和開放,其影響輻射范圍受地理區域限制更小,有利于促進跨地區、跨國界的創新合作和交流。目前,在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引領下,全國興起了建設區域創新平臺的熱潮,以陜西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例,分析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如何正確認識“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1.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有效市場”的作用邏輯。有為政府要以有效市場為前提,在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市場的有效作用體現在依據市場價格、市場規則配置資源,靠市場的充分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4一方面,以要素稟賦為依據,發揮市場對創新資源的配置作用。市場可以依據要素稟賦,通過價格機制、供求關系等方式,將資源分配給需求最大的企業和項目,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陜西省被北山和秦嶺分為三大自然區,包括占據北部黃土高原陜北地區、雄踞渭河平原的關中地區、坐落秦嶺以南秦巴山地的陜南地區。根據三大區域資源稟賦,陜西基本形成“關中先進制造、陜北能源化工、陜南綠色產業”為主導的區域產業格局。[5有效市場可依據這些區域資源稟賦,大力推動其向符合市場需求的方向開發,集聚創新資源帶動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規劃中,第一項重點任務就是以產業創新為重點,圍繞關中先進制造、陜北能源化工、陜南綠色發展等區域發展需求,探索“在港孵化+飛地轉化”等模式,鼓勵各地依托秦創原建設協同創新平臺。

另一方面,發揮企業家精神,在市場競爭中激發創新?!捌髽I家精神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沒有企業家精神,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場經濟,不可能有真正的進步”,經濟學家張維迎在《重新理解企業家精神》一書高度肯定了企業家精神對市場經濟的價值。僅靠傳統產業的保守發展無法實現突破性進步,市場競爭機制可以激發企業家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鼓勵他們在創新領域進行探索和嘗試。陜西作為我國傳統重工業基地,能源化工、裝備制造和有色冶金等產業較為發達。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更注重促進產業優勢領域由生產制造環節向研發設計、零部件制造、品牌營銷、客戶服務等高附加值環節拓展。例如,圍繞市場對新能源材料的需求藍海,在企業家精神的推動下,陜煤研究院近年來著力推動高精尖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2021年1月,由陜煤研究院孵化、培育并最終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項目集群“陜煤研究院涇河新城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一期)”成功落戶西咸新區涇河新城。該項目指標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部分產品及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并進入寧德時代、SKI和特斯拉等行業龍頭供應鏈,展現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6

2.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有為政府”的作用邏輯。有效市場要以有為政府為基礎。盡管市場機制的運用可以促進區域創新平臺發展,但不能采取市場放任主義,否則市場主體容易陷入利益沖突之中,破壞區域創新平臺市場均衡和社會公平。市場擅長于微觀經濟領域,難以應對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的企業外部不經濟行為。企業為了追求短期利益,可能會過度投入某些項目或領域,導致資源的浪費和低效利用;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可能會提供低質量的產品或服務,或者通過虛假宣傳等手段誤導消費者,從而損害消費者的權益;為了獲得競爭優勢,可能會采取壟斷、價格操縱、惡意競爭等不正當手段,扭曲市場的競爭機制,影響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市場的公平性。因此需要有為政府“因勢利導”,為區域創新平臺發展保駕護航。

在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有為政府必須關注并保持區域總需求與總供給動態平衡,通過制定和實施產業政策,科學引導和規劃生產力布局,實現創新資源有效配置;通過實施有效稅收優惠政策,調節行業之間、企業之間收入分配差距;打破地區界限,完善市場體系,為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同時,在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依然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善科技創新區域的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7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成立兩個月內,陜西省省委、省政府即印發《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及《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政策包(總窗口)》,在充分調研、開展座談會、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做出了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發展目標與重點方向等的重大戰略部署,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供科學決策保障。

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特別要注意可能存在的政府自身失靈的問題。政府在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可能缺乏經過科學論證的政策規劃,導致創新資源的浪費和分散;可能監管不力,導致創新平臺的管理混亂,無法有效保障創新活動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可能存在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導致創新平臺的發展受限——政府可能過度集中資源于某些地區或行業,導致其他地區或行業的創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更棘手的是,可能存在官僚主義和腐敗現象,導致政府決策的滯后和不公正,阻礙區域創新平臺的正常運行和發展。[8

因此,政府和市場要在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必須建設“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有為政府”和“提質增效”但不盲目冒進的“有效市場”。

二、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協同

“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在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作用邏輯的分析只是對政府與市場良性關系的靜態認識,還需要通過“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協同合作進行動態把握,理解二者如何合力促進區域創新平臺的建設和發展,實現良性互動。

(一)“管委會+公司”模式的管理體制

區域創新平臺的發展必須依托一定的地理空間,以滿足線下業務辦理、服務咨詢、創業孵化、生產生活、配套設施等各種各樣的需要。一定的地理空間必然歸屬于一定的行政區域,通常是作為創新高地的開發區,以管理委員會為管理機構。管委會作為所在地黨委、政府派出機構,經授權代表政府統籌管理開發區所有事務,并具備授權范圍內的經濟管理、行政審批權限?!肮芪瘯尽蹦J绞侵腹芪瘯鳛殚_發區的管理機構,承擔區域創新平臺政策制定、發展規劃、行政審批、社會事務管理等行政管理職責,而將可市場化的業務完全剝離,交由公司承接運作。公司作為區域創新平臺建設發展的市場主體,主要承擔區域創新平臺的招商引資、資金籌集、項目管理、政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土地預儲備運營等職責。作為市場化運營主體,公司也具有部分社會管理職能,根據相關規定,公司可承擔社會管理職能中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服務的事項。目前,全國多地已推廣并采取該運行機制進行開發建設,且卓有成效。

管委會與公司在區域創新平臺建設過程中建立了公私伙伴關系,旨在促進政府和市場之間的合作,通過社會資源整合,增強整個社會的生機和活力。首先,基層政府財力和資源有限,無法滿足區域創新平臺和社區公共服務的需求。由于體制不順等多方原因,管委會無法獲得穩定的財政支持,經濟資源匱乏,引入市場資源正好解決這一難題。公司作為城市的使用者與幵發者,加之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長期積累形成的豐富經驗,使其具有資金、技術、效率等方面的優勢。其次,公私伙伴關系可以在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產生協同效應,促使公私部門彼此觀念的轉換,管委會充分發揮其在整合地方資源上的優勢,借助于政策的導向功能,及時地推動和吸引公司參與區域創新平臺建設,幫助公司樹立熱愛公益、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形象,[9收獲社會效益的同時為其獲取長遠利潤打下基礎。而公司則將競爭、效率、成本衡量等引入管委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政府部門的觀念和作風,有助于打造更高效的組織架構。管委會在公司的資金支持下,得以將更多精力投注于提升自身效能的改革之中:借助企業的運營機制來強化行政效率,引入市場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激勵機制等,通過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指標,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從而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重新設計組織架構和流程,借鑒企業的組織管理模式,通過合理劃分職責和權限,優化工作流程,減少冗余和重復工作,實現行政工作的精細化和流程化;借助企業的信息化技術和管理系統,通過建立信息化平臺和系統,實現信息共享,促進行政工作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同時,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深入市場需求的科學創新激勵政策

目前,學術界就政府扶持對企業創新激勵的影響已形成兩派觀點。一派觀點認為政府的扶持政策可以有效地激勵企業創新,通過提供資金、稅收優惠、知識產權保護等方式來支持企業創新,降低創新成本,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派觀點認為政府的干預可能會扭曲市場機制,導致資源分配不均,甚至阻礙企業自主創新;主張市場應該自由運作,防止政府干預導致資源浪費和效率降低,乃至騙補、尋租等研發操縱行為。

更多的學者通過實證分析,發現在不同產業領域政府扶持對于創新的影響機制不同,不同的扶持方式也會導致效果大相徑庭。比如對于制藥企業,首先,與無政府干預的單純市場機制相比,政府的創新成本分攤和戰略性創新補貼政策對藥品價格和創新報酬有著不同的影響。前者會導致藥品創新水平向上扭曲,從而推高藥品價格,而后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藥品價格。因此政府可以通過補貼和征稅之間的智能選擇,對制藥企業的創新投資進行雙向調節,糾正因創新投資扭曲而導致的藥品價格扭曲。其次,政府戰略性創新補貼能否提高制藥企業的創新報酬取決于醫保支付水平,當醫保支付水平較高時,政府對研發創新進行征稅,導致制藥企業的利潤低于政府不實施戰略性創新補貼的情況。這可能會降低制藥企業供給創新藥的動機,增加創新藥短缺的風險。因此,妥善的方法是將醫保支付政策和創新激勵政策合理匹配,不僅有助于平抑藥品價格、增進患者福利和社會福利,還能提高創新藥供給的可持續性。這表明政府利用政策工具時必須根據市場機制進行科學分析,才有望達到預期的效果。[10

另有實證分析表明,政府創新投入還需要考慮市場競爭要素。有研究發現,產品市場競爭與企業創新投入之間存在著一種“倒U”型關系。這意味著適度的產品市場競爭可以促進企業的創新投入,但激烈的產品市場競爭可能會抑制企業的創新投入,也進一步說明企業創新投入向創新產出的轉化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但是,當產品市場競爭加劇時,政府的創新補貼對企業的創新投入產生更顯著的激勵效應。這可能是因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面臨更大的壓力和風險,政府的創新補貼可以提供額外的激勵,促使企業增加創新投入。并且,因為非國有企業在產品市場競爭中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壓力,因此對政府的創新補貼更為敏感,更有動力增加創新投入,產品市場競爭對非國有企業的激勵效應更為顯著。[11另有研究發現,市場競爭要素在區域科技成果轉化中表現為顯著的雙重門檻效應。當市場競爭公平程度較高時,創新補貼對區域科技成果轉化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競爭公平程度的降低,創新補貼的正向影響逐漸減弱。當市場競爭公平程度進一步降低并達到一定程度時,創新補貼對區域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影響將消失。因此,我們需要注重市場競爭公平性的門檻影響效應,充分利用技術溢出效應,并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以促進政府創新補貼對科技成果轉化的促進作用。對于市場競爭公平性較高的地區,政府應該增加研發資助,通過規模經濟效益來促進高技術產業的科技成果轉化。而對于市場競爭公平性較低的地區,政府在進行研發資助的同時,更應該鼓勵高技術企業增加內生自主研發投入,提升自身的研發產出,真正發揮政府研發資助與企業研發投入的協同作用,促進創新產出。因此,企業需要改變研發效率和市場環境對科技成果轉化的負面影響,提升產業聚集度和規模經濟效應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正向影響。特別是對高技術企業的創新重點不應該只局限于研發階段,還應該充分利用對外貿易過程中的技術溢出效應,加強對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整合利用,避免陷入知識剛性的困境,加快技術迭代,最終實現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12此外,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在調節創新主體之間關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3

(三)多元資本投入的金融效益共享體系

一些長期性、高風險的創新項目可能在市場主體眼中不具備足夠的商業吸引力,需要依靠政府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來推動,但是,政府創新投入相比市場主體對于建設區域創新平臺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政府投入往往受到預算限制,無法滿足所有創新項目的需求。這可能導致政府在選擇投資項目時需要進行優先級排序,忽視一些有潛在價值的創新項目;與此相比,市場主體更加靈活,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商業機會自主決策投資方向。其次,政府投入往往需要經過繁瑣的審批程序和決策層面的考量,這可能導致決策過程相對較慢;而市場主體可以更加迅速地做出決策并投入資源,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此外,政府投入的資源往往集中在一些重點領域或企業,這可能導致其他領域或企業的創新機會被忽視;而市場主體的投資更加分散,可以更好地覆蓋各個領域和企業。

有研究探討了高??萍紕撔禄顒又姓褪袌鰞煞N不同的研發經費來源及其相互作用并指出:政府創新投入對市場創新投入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這種作用是滯后的、短期的,并且相對較弱。這種促進作用在三年內逐漸上升并達到最大值4%,然后在第四年逐漸下降并趨于0。只有政府對高??蒲型度胄纬梢欢ǔ晒螅ㄓ绕涫菍W術論文產出),市場創新投入才會逐漸增加??偟膩碚f,政府對高校的創新投入能夠支持高??蒲袆撔?,但會產生較強的信號邊際效應。[14因此,政府應該重視經過嚴格評審的科研投入的信號作用,并加強宣傳和應用,以降低市場創新投入信息不對稱的風險;優化研發資金配置結構,提高研發資金配置效率。比如政府可以設計動態補貼調整機制,及時對目標高校利用補貼的效果進行科學評估和審核,設置合理經費補貼區間,確保其所獲取的補貼與其實際需求相一致。14以市場和政府的結合,推動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有利于國家整體創新能力的提高,滿足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要求。通過政策引導,使得更多金融資金流入高質量科技創新活動,更大程度促進創新質量的提升。有研究表明,“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試點能夠顯著促進成長期和民營性質的中小科技企業創新。因此,需要對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產權性質的中小科技企業采取差異化政策措施,根據企業所處生命周期階段和產權性質,細化資金配置策略,引導金融流向,鼓勵社會資金更多地進入融資約束較強的成長期和民營中小科技企業,以進一步提高整體創新產出,增強政策效果。[15

科技創新依賴市場的資源配置機制難以充分激發企業的積極性,依賴政府的引導與保險功能難以保證創新效率。應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通過資助、補償等有限的政府行為撬動規模龐大的社會資本,協作促進科技創新。[16

三、完善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政府和市場的良性互動的法律保障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而依法治國是有為政府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國家通過法律的規范作用對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的社會關系進行調整,以國家權威和強制力確保市場主體和行政主體有章可循、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建設區域創新平臺必須要加強立法、公正執法,以防殘缺的司法體系和孱弱的執法體系成為經濟運行的攔路虎。區域創新平臺建設離不開管理權的權威性、政府政策的科學性、市場機制的有效性,更離不開對創新成果的保護。為實現政府和市場的良性互動,推動創新平臺建設的順利進行,需要明確管理權合法性,提供鼓勵創新發展的法治環境,完善保護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服務與保護制度。

(一)明確管理權限及其法律依據

管理機構職權及法律依據在實際操作層面是區域創新平臺一切建設工作開展的前提。管理機構要在職權范圍內行使管理權,做到依法行政,“合法”是“有為”的基本要求;市場化運營主體的管理權限也需要明確,做到依法辦事,以限制市場主體的盲目性與逐利性,也是市場“有效”的根本保證。

“管委會+公司”已經出現在部分地方性法規中。例如,《遼寧省開發區條例》首次在地方性法規中明確使用“管委會+公司”運行機制一語。問題是,現有立法對于該模式還停留在允許其合法存在,但對其如何合法運行規定不詳。在一起土地征收征用補償行政糾紛中,西咸新區的五名農民被征收土地沒有得到及時補償,兩被告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均主張自己不是適格被告,最終法院認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行政機關內部各部門工作分工,不能認為包括管委會在內的派出機構因此即成為補償安置的法定義務主體或實際取得了獨立實施補償安置的行政主體資格。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條第三款將此類主體視為接受市、縣人民政府等委托從事具體的補償安置事宜的主體。原審據此認定西安市政府及市自規局對被征收人具有補償安置法定職責,并確認西安市政府、西安市自規局對五名農民宅基地征收過程中未依法補償的行為違法。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時必須遵守法律的規定,確保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梢妼嵺`中創新區域管理機構職能責任不明,可能導致個人和公眾合法利益受損。

因此,為及時有效保護公民權益、公共利益,推動區域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有序開展,地方立法時應當明確規定負責區域創新平臺建設管理機構的管理權限和范圍,有獨立的財政預算和行政編制,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二)強調倡導性法律規范的作用

權責明確是合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但要考慮到以強制性法律規范為主的懲罰機制不能滿足區域創新平臺建設的需要。首先,創新是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過程,需要靈活的法律規范來適應不同的創新需求,強制性法律規范難以靈活地根據創新的特點和需求進行調整和變化,為創新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其次,創新區域立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創新和發展,強制性法律規范往往會給企業和個人帶來一定的束縛和限制,可能會抑制創新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此外,創新區域立法的目標是為了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非強制性法律規范可以更好地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發揮市場的作用。市場是創新的源泉和實踐的場所,只有在市場的競爭中,企業才能不斷追求創新和提高自身競爭力。非強制性法律規范可以在為市場提供引導和規范的同時給予市場更大的自主權和決策權,更好地發揮市場的作用。因此,創新區域立法必須發揮倡導性法律規范的作用,以適應創新的快速變化和多樣化的需求,激發創新活力和推動創新發展,更好地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稇椃ā返诙畻l中有“獎勵科學研究成果和技術發明創造”的規定,對于這一倡導性規范的落實則體現在相關行政法規中,如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獎勵條例》等。如此立法經驗,也為我國在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采用獎勵機制落實倡導性規范提供了直接的借鑒。

總之,倡導性規范可以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發揮市場的作用;可以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創新活力;可以促進市場的自律和規范發展。通過倡導性規范的引導,市場機制可以更好地協調政策法律發揮作用,推動區域創新平臺的建設和發展。

(三)構建創新發展容錯糾錯機制

新型政商關系的建立需要優化對地方政府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構建改革的容錯與糾錯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提出了三個“區分開來”,“要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政府為了推動經濟改革和創新發展而設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就是容錯糾錯機制的典范。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政府對創新者提供了更加靈活的政策支持和監管機制,允許創新者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試驗和創新。

容錯與糾錯機制可以幫助政府和市場在創新過程中更好地應對風險和錯誤,促進政府和市場的合作與協調。政府在創新平臺建設中扮演著監管和支持的角色,而市場則是創新的主體。通過建立容錯與糾錯機制,政府和市場可以更好地協同合作,共同推動創新平臺的發展。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資源保障,市場則可以提供創新的動力和實踐經驗,雙方相互補充,形成良性互動。此外,容錯與糾錯機制還可以促進創新平臺的持續改進和優化。創新是一個不斷迭代和演化的過程,容錯與糾錯機制可以幫助政府和市場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從而不斷改進創新平臺的設計和運營,使創新平臺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和支持。因此,可以效仿《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容錯糾錯實施辦法》的政策規定,從法律層面明確容錯糾錯基本原則、容錯條件、可容錯情形以及不予容錯情形等規定。

(四)完善知識產權服務保護制度

知識產權是創新的重要保護機制,在區域創新平臺中,知識產權可以為創新者提供保護,使其獲得合理的回報,從而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創新活動。同時,知識產權有助于促進技術轉移和合作和不同創新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加速創新的發展。此外,知識產權還有助于提升區域創新平臺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如果一個區域創新平臺能夠提供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將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創新者和企業在該平臺上進行創新活動。市場和政府協作雖然可以提供一定的保護和支持,但其力度和效果有限,在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較為普遍或者創新者處于弱勢地位的情況下,市場機制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護。而且,知識產權服務中涉及申請授權等問題都需要行政權限,即應當由立法簡化程序。因此,必須完善區域創新平臺的知識產權服務與保護法律制度。

首先,協力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鏈。如以立法確立高價值專利優先審查制度、知識產權評議制度、要求管理機構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與市場協力引進知識產權服務專業人才,建設知識產權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實現知識產權快速審查、快速確權。

其次,完善侵權預警和救濟機制。參考相關立法,管理機構應健全知識產權侵權舉報投訴、維權援助、糾紛調解處理、仲裁、侵權查處機制,將侵權行為信息納入社會信用記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應主動收集與園區內企業產品或技術相關的知識產權動態信息,并進行有針對性的統計、分析,對境內外知識產權風險進行警示和主動防范;引導企業有效開展知識產權預警相關工作、幫助企業構建與海外經營戰略對應的知識產權風險預警機制。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對區域創新平臺企業在海外的知識產權維權活動提供支持。

最后,完善監督制度。由于科技創新投入巨大,涉及資金問題較多,容易滋生貪腐現象,立法應當規定建立專門工作小組或單位(由監察機關和檢察機關視情況派出)對區域創新平臺知識產權服務以及其他日常事務進行監督。以陜西省秦創原區域創新平臺為例,目前,陜西省,漢中市、西安市和寶雞市人民檢察院秦創原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相繼揭牌成立,發揮公共服務平臺作用,統籌做好知識產權、反壟斷、公平競爭審查等工作,同時通過監督有力保障秦創原科技創新活動的合法合規推進。

目前我國圍繞區域創新平臺建設相關立法成果豐富,在中央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以及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等,相應的地方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規。區域創新平臺的建設既包含對產業的創新發展,也包含對創新實踐中科技園區乃至創新城區的建設,涉及到的規劃問題相對復雜,眾多的法律文本一方面有利于提供概括性的支持和保障,一方面也可能產生條文的冗雜乃至沖突,更重要的是難以針對性地解決不同創新區域的具體問題。當然除了立法,政府發布的一系列政策也可以引導區域創新平臺的建設,但科技創新中的社會關系如果依靠政府政策調整,在執法、司法實踐直接適用性弱,況且容易造成創新區域建設隱性違法。政策制定之初強調靈活性,但成熟階段的政策更應關注穩定性,因此可以通過專門立法的方式將成熟的經驗和關鍵政策通過法律形式穩固下來,[17配合政策逐步形成完備的政策與法律相結合的科技政策與法律體系,促進支撐科技創新的制度基礎更加成熟完善,18構建新時代科技創新治理體系。

四、結語

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政府和市場的良性互動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政府在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扮演著引導和推動的角色,而市場則是創新活力的源泉和實踐的場所。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和市場的互動關系至關重要。區域創新平臺的建設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的追求,更是為了推動社會進步和改善人民生活。因此,在區域創新平臺建設中,應該注重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推動創新和發展與社會、環境的協調。只有政府和市場能夠緊密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才能夠實現區域創新平臺的建設和發展,為經濟社會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注釋]

①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五年來,我們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成功駕馭了我國經濟發展大局,在實踐中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即“習近平經濟思想”)。參見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9-101.

② 習近平于2015年11月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③ 參見《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④ 指區域創新平臺運營公司,簡稱“公司”。下文“公司”均特指區域創新平臺運營公司。

⑤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國務院《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國發〔2016〕19號)和國資委等四部門《關于國有企業辦市政、社區管理等職能分離移交的指導意見》(國資發改革[2017]85號)等規定明確要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同時也規定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專業化運營管理等不同方式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并未禁止公司參與社會管理職能的服務?!墩徺I服務管理辦法》規定:“本辦法所稱政府購買服務,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將屬于自身職責范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按照政府采購方式和程序,交由符合條件的服務供應商承擔,并根據服務數量和質量等因素向其支付費用的行為?!?/p>

⑥ 公私伙伴關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指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多樣化的制度安排,泛指政府與私人部門之間的任何協議。

⑦ 參見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21)陜行終206號行政判決書。

⑧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堅持“三個區分開來”。

⑨ 參見《蘇州市知識產權海外預警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第二條。

[參考文獻]

[1]閆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演進與邏輯[D].上海社會科學院,2020.

[2]陳振明,黃元燦.智庫專業化建設與公共決策科學化——當代公共政策發展的新趨勢及其啟示[J].公共行政評論,2019(03):104-117.

[3]新華視點.聚焦于“效”,啟迪“政府與市場”相處之道的經濟學——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世界啟示述評之三[EB /OL].(2021-12-06)[2023-06-20].https://mp.weixin.qq.com/s/2HMFFQGKfinb7c6yPUqZIg.

[4]裴廣一.論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理論演進、歷史經驗和實踐內涵[J].甘肅社會科學,2021(06):213-221.

[5]羅志恒.陜西:“三秦大地”的財政體制、形勢與債務特征[EB /OL].(2023-06-02)[2023-06-20].http://www.chinacef.cn/index.php/index/article/article_id/10110.

[6]秦科技.秦創原建設典型案例[23]|陜煤研究院:深度融入秦創原,改革創新釋放活力[EB /OL].(2023-06-03)[2023-06-20].https://mp.weixin.qq.com/s/Z294NzplDdUpy-23GukmXg.

[7]孫學玉.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1(15):86-90.

[8]雷茜. 城市社區建設中政府、市場與社會的互構[D].華中師范大學,2012.

[9]張新鑫,申成霖.市場競爭、政府創新激勵與制藥企業創新決策[J].運籌與管理,2023(03):15-21.

[10]王俊懿,趙凱.產品市場競爭、政府補貼與企業創新[J/OL].統計與決策,2023(11):174-177.

[11]陳柏強,黃婧涵.政府創新補貼對區域科技成果轉化的影響——基于市場競爭公平性的門檻效應[J].科技管理研究,2022(08):66-73.

[12]郭金花,郭淑芬.創新人才集聚、空間外溢效應與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兼論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門檻效應[J].軟科學,2020(09):43-49.

[13]周志遠,左月華,鄒宇.政府創新投入可以促進市場創新投入嗎——基于我國內地63所教育部直屬高??萍紕撔聰祿膶嵶C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2(08):10-18.

[14]郭金花,郭淑芬.創新人才集聚、空間外溢效應與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兼論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門檻效應[J].軟科學,2020(09):43-49.

[15]葉初升,李竺雯,孫薇.政府與市場“雙輪”何以驅動中小科技企業創新——基于微觀企業數據的“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政策評估[J].經濟問題探索,2022(05):32-46.

[16]王晶,王睿峰.科技創新推動流通產業升級的多元路徑——來自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視角[J].商業經濟研究,2022(24):176-179.

[17]彭輝.上海市科技創新立法實證研究[J].地方立法研究,2017(02):18-32.

[18]曹璇,任維德.新時代科技創新治理體系構建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22(01):37-45.

[責任編輯 李 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