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構建研究

2024-04-26 15:58
農村.農業.農民 2024年6期
關鍵詞:智治法治體系

賈 菁

(新鄉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構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不僅是治理模式的創新,也是治理現代化的具體實踐,對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其中,需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深入分析鄉村治理面臨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在深化村民自治、樹立法治理念、弘揚德治新風、賦能鄉村智治等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改進治理方式,完善治理結構,凝聚民眾共識,加快推進鄉村治理創新不斷向縱深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一、“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的內在邏輯

“四治”各具定位,相互配合,協同構建出更加開放、透明、高效、和諧的鄉村治理體系,實現治理手段的多樣化,提高治理科學性和有效性。

(一)自治的內生動力是“四治融合”的活力基礎

“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中,村民自治代表著鄉村基層的民主實踐,體現著黨和國家對農民主體地位的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戰略突出強調“治理有效”,標志著村民自治將向更加成熟和高效的階段轉變。這種轉變不僅僅是治理模式的變革,更是治理理念的升級。村民自治起著動員社會參與、促進社會公共資源合理分配的作用,提供基礎而強大的內生動力。隨著農村改革的持續深化和法律支持的不斷加大,村民主體地位逐步凸顯,多地通過強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和自我監督,加快推進自治實踐。這些成功實踐,不僅提升了農民的治理能力和參與度,加深了他們對民主法治的認識,而且也為持續探索鄉村治理創新路徑提供了強大動力,貢獻了重要的智慧和方案,充分展示了鄉村治理的特色路徑。

(二)法治的理性約束是“四治融合”的堅實保障

法治是維護國家穩定、促進社會進步的關鍵,為鄉村治理提供規范保障。隨著國家法治建設的深化,法治理性約束逐步深入到鄉村治理的各個層面,是推進“四治融合”的堅實保障。構建“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既受到傳統習慣的影響,也面臨現代理念的沖擊,需要不斷完善法律體系,提高規范效力,確保鄉村治理公正規范地實施。在這一過程中,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識,加強法治教育,促進法律服務下沉,有效規范鄉村治理行為,確保農民合法權益,促進公正、公平的社會環境加快形成,是其中的主要內容。同時,法治在鄉村治理中的應用不是機械的,也需要創新。新時代鄉村治理典范“楓橋經驗”強調法治與人情的結合,采取調解等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體現了法律與鄉村治理的有效融合。這種以人為本的法治實踐,不僅能夠有效解決村民間的矛盾沖突,還能促進鄉村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德治的柔性指引是“四治融合”的內在基石

德治作為“四治融合”的重要基石,體現著深遠文化傳統與現代科學理念的雙重價值,已經成為與法治相輔相成的現代治理體系的重要部分?,F代德治不僅僅是對傳統道德規范的簡單延續,而且要在深挖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治理需要明確提出更為全面和有力的治理模式。農村歷來就是一個以禮俗為紐帶的社會,村規民約和民間習俗是鄉村社會治理的傳統基礎。這些基于共同道德認知和文化傳統形成的非正式制度,有助于維護鄉村社會秩序,能有效地解決和預防社會矛盾和沖突,是鄉村治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實施這些非正式制度,可以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內在影響,為鄉村治理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以德為基的治理模式,既體現了治理理念的傳統智慧,也展現出面向未來的治理創新,是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四)智治的技術賦能是“四治融合”的有力支撐

智治在促進“四治融合”中的作用不可或缺,能為鄉村治理提供科技支持和技術平臺,充分發揮數字信息技術的基礎支撐作用,著力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水平。在數字化背景下,數字技術的應用不僅僅能提升決策科學性和準確性,更能促進政府與社會的互動,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在鄉村治理中,智治的技術賦能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建立數據治理體系和優化網絡治理架構,不僅能提高鄉村治理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也可促進鄉村治理效能的提升。智治將現代信息技術與鄉村治理深度融合,能根據鄉村的實際需求,定制化地提供服務,從而提升鄉村治理的精準性和效率。智治的實踐,能充分展現技術轉化對治理能力提升的作用和影響,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有助于構建一個更加開放、高效、透明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快推動治理模式的創新和進步,實現鄉村治理的現代化。

二、“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面臨的主要問題

隨著近年來國家投入力度的持續加大,“四治融合”鄉村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對比鄉村治理新要求來看,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短板。

(一)自治參與機制不夠健全

社會發展拓展了社會治理主體的范圍和邊界,鄉村自治目的在于完善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民主,更好地調動廣大農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實現鄉村有效治理。但在當前階段,部分鄉村治理制度仍以傳統模式進行安排設計,工作機制依舊按照原有體制構建運行,沒有對相關治理主體的職權配置、責任分配以及參與權力進行科學規范,鄉村治理中權責邊界不清晰、權責不對等的現象相對突出,治理決定權還是集中在上級有關部門手中,難以有效對接治理主體多元化的要求。同時,部分鄉村基層干部主觀認識較落后、知識儲備不夠,鄉村治理能力不足,加之一些農民群眾參與不夠積極,在自身話語權提升的同時,有效協商互動不夠,自治活力不足,難以及時把握引導民意輿情,看不清鄉村治理的盲點,往往產生偏見、隔閡甚至造成社會矛盾,給鄉村治理創新帶來一些問題。

(二)法治基礎相對薄弱

鄉村法治能保障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的有效改進,促進治理思維和治理理念的優化升級?!八闹稳诤稀笔紫纫浞职l揮法治作用,以法治思維引導鄉村治理實踐,把法治理念全面融入鄉村治理過程。但長期以來,鄉村法治基礎整體相對較為薄弱,法治理念較為滯后,鄉村法治存在一些問題、短板。一方面是治理邏輯簡單化,習慣于行政干預治理,常以約定俗成的方法或是傳統道德標準作為行為準則,缺少現代規范意識,致使鄉村治理行為不夠嚴謹,現代法制沒有起到相應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就是鄉村法治資源的不足,突出表現為鄉村法治服務缺乏。由于缺乏相應人才,難以提供有效的法律指導服務,加上部分農民法律知識欠缺、法治意識不強,鄉村法治尚未形成規范化、創新的模式。

(三)德治引導亟須加強

德治作用重在借助主流價值的有效引導,凝聚思想,集聚合力,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當前社會發展日趨網絡化、虛擬化,鄉村亦不例外,各種新興媒體成為農民日常生產消費和日常交往的重要手段,信息來源增多,交流速度加快,主體范圍擴大,為不同人群自我表達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可能。但相對應的,社會價值觀愈來愈呈現多元化,各類信息良莠不齊,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物質主義盛行,加上圈層化傳播趨勢明顯,不同圈層價值主張互不相同甚至相互沖突,影響了理性共識形成,給鄉村治理帶來新的挑戰。面對信息繭房和信息過載等問題,頭部媒體面向鄉村下沉不足,主流價值引導乏力,亟須加快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強化主流價值聲音觀點,形成良好的鄉村治理德治氛圍。

(四)智治能力有待提升

鄉村智治旨在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加快鄉村治理數字化轉型,促進鄉村治理效率大幅提升,有效破解城鄉公共服務不均衡的問題。實現鄉村智治,關鍵要解決好智治能力提升問題,即現代數字技術的下沉和基層黨員干部自身素養的增強。但當前這兩方面都還有待改進提升。一方面,鄉村地區由于新基建成本高,當前尚未實現有效覆蓋,導致技術下沉不足,多數鄉村地區的公共服務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滿足,群眾的治理認同不足。另一方面,現階段鄉村基層黨員干部數字素養整體偏低,對鄉村智治缺乏深刻認識,難以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加上普通農民群眾對現代數字技術的理解和應用不足,無法有效配合鄉村智治工作,難以充分發揮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的作用,使得鄉村智治仍處在初級階段。

三、“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的構建策略

加快構建“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需要從完善頂層設計、夯實治理基礎、營造良好氛圍、匯聚治理合力等多方面入手,協同推進,積極探索可行途徑。

(一)加快制度建設,完善治理頂層設計

加快制度建設,完善“四治融合”頂層設計,更有效地滿足“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需求。加快“四治融合”規劃設計,在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鼓勵各地出臺實施辦法及工作方案,明晰目標任務及責任分工,加快工作推進部署。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規范,明確鄉村主體的治理權限和責任范圍,消除制度壁壘,填補制度空白,在強化政府作用基礎上賦予相關主體更多、更靈活的自治權限。堅持“四治融合”鄉村治理整合協調,加大制度協調引導力度,強化多方協調推進機制,努力實現相關制度的系統協同。構建治理成效評估機制,確立評估標準,對“四治融合”鄉村治理成效進行評估,注重用法治力量、法治手段保障治理效用。

(二)提升能力素養,夯實治理基礎支撐

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現代治理能力水平,夯實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基礎支撐。加快數字鄉村建設,結合發展實際推進鄉村治理數字化轉型,著力打造鄉村治理數字服務平臺,提高鄉村治理效率,提升鄉村治理精細化水平,促進更多公共服務資源延伸到鄉村,大力提升鄉村治理實效性,以治理效力的提升促進治理認同的增強,進一步凝聚構建“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共識。同時,加強鄉村治理能力水平建設,補齊基層治理素養短板,增強鄉村基層主體運用現代數字技術能力以及運用現代媒介表達、交流能力,充分發揮鄉村治理引導力,加大培訓力度,重點提升新農人和致富帶頭人的能力素養,加快提升農民群眾鄉村治理參與能力。

(三)強化價值引導,營造良好治理氛圍

注重主流價值引導,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鄉村治理氛圍。打造具有強大公信力和傳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促進頭部主流媒體面向鄉村主動下沉,發揮主流媒體傳播優勢,結合鄉村受眾特點需求,積極創新內容,加大傳播力度,持續強化價值引導,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鄉村傳播,將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面向農村大眾有效傳播開來。主動貼近鄉村需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現代道德規范,促進群眾道德素質提升,增強相互理解尊重,構建和諧文明的鄉村文化環境,加強思想引領、凝聚共識,加快構建“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

(四)堅持黨建引領,匯聚強大治理合力

進一步加強鄉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作用,提供堅強有力的鄉村治理組織保障,確?!八闹稳诤稀编l村治理體系的科學性、先進性和規范性。建立健全上下聯動、系統協同的工作推進機制,建立常態化溝通和交流機制,明確責任清單,形成部門合力。積極暢通治理參與渠道,加強溝通交流,特別是和農民主體的溝通交流,讓農民群眾明白自己在治理創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激發他們的干勁熱情,優化鄉村治理主體結構。強化互聯網思維和網絡治理意識,重視網絡作用,注重網絡輿論熱點分析,著力推進治理關口前移,進一步增強鄉村治理的主動性、前瞻性和精確性,積極實現鄉村善治。

猜你喜歡
智治法治體系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基層數字治理的“智治”邏輯
強化信用聯動 助力整體智治
黨建引領筑根基 “三治融合”強治理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新型社區治理“自治+智治”模式探索與優化路徑研究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