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緣起與發展進路*

2024-04-26 15:58孫程芳
觀察與思考 2024年2期
關鍵詞:思想建設文化

孫程芳

提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新時代文化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習近平文化思想得以發展成熟。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習近平文化思想來源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實踐,也離不開習近平同志從地方到中央工作的長期思考與實踐。無論在地方還是在中央任職,習近平同志都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一以貫之對文化的積極實踐和深邃思考中逐步形成了對文化的獨到見解。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綱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治國理政極其重要的位置,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和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這一科學理論孕育、萌發、發展、形成于習近平同志從地方到中央工作的全過程。習近平文化思想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指導,飽含了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對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高度禮贊,對外來文化的充分吸收與借鑒,是他一以貫之思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智慧結晶。深入梳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緣起與發展進路,對于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其思想實質和科學內涵,增強政治認同和理論認同,推進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探索萌芽:在實施“文化興縣”中生發文化開發新理念

習近平同志關于文化方面的思考,最早來源于他在河北正定工作時的探索與實踐。習近平同志于1982 年3 月至1985 年5 月,在河北省正定縣擔任縣委副書記和書記。正定是習近平同志的從政起步之地,他關于文化開發的新觀點、新思想、新理念也從這里開始生發。正定文化積淀深厚,有“燕南古郡,京師屏障”之稱,孕育了“常勝將軍”趙子龍、“憂國憂民”范仲淹、“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等著名歷史人物。那時,面對人們精神生活單一、精神世界匱乏的客觀形勢,他提出了重視文化保護,堅持文化興縣、旅游興縣,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人才建設等重要思想觀點,這一時期是習近平同志對文化保護與開發初步接觸、最初思考的思想萌芽階段。

一是注重文物保護,提出“我們保護和修復文物,既是對祖先負責,也是對后人負責”①《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習近平正定足跡》,北京:人民出版社,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144、142、51 頁。。習近平同志深入實地勘察古跡、著力支持修繕古寺古碑、設置文物保護標志,在全縣城市建設中注重文物現場保護規劃,鮮明指出“我們保管不好文物,就是罪人,就會愧對后人”②《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習近平正定足跡》,北京:人民出版社,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144、142、51 頁。。他強調,“一個熱愛中華大地的人,他一定會愛她的每一條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頁光輝的歷史”③《習近平的文化情懷》,《人民日報》2022 年5 月12 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不但表現為對她的河山、民族、歷史、文化難割難舍的依戀之情,還表現為對祖國和家鄉的命運前途的傾心關注”④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4、215-216、17、17 頁。。這段論述深刻表達了他對歷史、文化的熱愛之情。他組織編撰反映正定歷史文化整體情況的《正定古今》一書,并在為這本書所作的序中指出,“正定是我的第二故鄉。這里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勤勞的人民。我愛自己的故鄉”,“我們有了這本書,就可以更好地鑒古勵今……對正定繁榮昌盛起到一定推動作用”。⑤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4、215-216、17、17 頁。這充分體現了他對正定文化的贊譽,對文化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作用的初步思考。

二是較早提出文化旅游理念,開創文旅融合發展先河。習近平同志指出,正定古城建設集中,應通過修繕古文物建筑,復蘇歷史遺跡,建設相關基礎設施,將正定這一古城修建為旅游景區,發展文化旅游,開創了旅游業的“正定模式”⑥《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習近平正定足跡》,北京:人民出版社,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144、142、51 頁。。1983 年,習近平同志努力籌措資金,將央視大型連續劇《紅樓夢》的“榮國府”引進正定,并建成永久性建筑,與當地其他旅游景點合成一條旅游線路,極大提高了正定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惠及了正定未來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1984 年,到正定旅游的人數增加到40 萬;1985 年,游客突破50 萬。⑦參見《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共產黨員網,2014 年1 月5 日。2023 年1—6 月,正定縣接待游客794.44 萬人次。⑧參見《河北正定:古城夜色引游人》,新華網,2023 年7 月19 日。這一探索開創了文旅融合發展的先河,極大地轉變了正定當地人們的固有思維。

三是提出“把精神文明建設提到戰略的高度去認識”⑨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4、215-216、17、17 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習近平同志強調,要“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設當作戰略方針來抓”,“克服精神文明建設是‘軟任務’的錯誤思想”。⑩習近平:《知之深 愛之切》,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4、215-216、17、17 頁。這厘清了“兩個文明”建設的關系。他大力推行“精神文明禮貌月”活動,通過修整街道、軍民共建文明縣、開辦農村劇場、建立公社文化站和文化中心等措施,人們的文化生活不斷豐富。這些理念和舉措反映了習近平同志當時對精神文明建設重要性的深刻認識。

四是提出新時期的用人觀,重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面對正定文化事業人才短缺的狀況,習近平同志堅持依靠人才做好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創造性地提出“人才九條”新時期的用人觀點,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他打破非黨人士不擔任正職的常規,提議由賈大山擔任縣文化局局長,并經常性向賈大山詢問正定歷史文化發展的意見、建議;在他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設立文藝繁榮獎,激勵廣大文化工作者進行創新創作;聘請國家文物局工程師楊烈為正定縣顧問團成員,積極求教文化發展之路,匯聚起推動正定文化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習近平同志從政是從正定開始起步的,對文化開發的探索和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作用的思考也是從正定開始起步的。他在實施“文化興縣”中提出文化開發新理念,推動了正定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他對文化開發的最初思考,播下了文化思想的種子,也為正定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道路前進指明了方向。歷史證明,習近平同志當年關于文化保護與開發的思路是正確的。2013 年8 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近年來正定古城保護工作。要繼續做好這項工作,秉持正確的古城保護理念,即切實保護好其歷史文化價值?!雹俎D引自《正定:古城保護進行時》,《中國文物報》2015 年1 月16 日。

二、初步孕育:在堅持“文潤八閩”中探尋文化工作新道路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長達17 年,先后在廈門市、寧德地區、福州市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多個重要崗位上擔任領導職務,他對文化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對文化工作的思考不斷加深,他的文化思想經歷了長時期的孕育。福建地處東南沿海,這一地區在長期發展中所形成的“八閩文化”承續歷史、貫通古今,內蘊著光榮的革命精神、敢闖敢拼的奮斗精神和兼容并蓄的開放精神等,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質。習近平同志從1985 年6 月至2002 年10 月,立足福建文化實際,開創性地進行了一系列文化工作的前瞻性探索,提出了注重協調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珍視文化、加強新聞宣傳等重要思想觀點。在福建推動文化工作的生動實踐,是習近平同志對文化工作思考的思想孕育階段。

1985 年6 月至1988 年6 月,習近平同志在擔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期間,提出要“在經濟特區發展經濟的同時要保護好‘海上花園’風貌,通過自然環境(特別是海景)的保護、風貌建筑的修復、特色文化精粹的弘揚并與時俱進、公眾服務設施的建設,打造城景交融、自然人文有機統一的獨特‘鼓浪嶼品牌’”②轉引自《“國之瑰寶”,熠熠生輝》,福建省人民政府網,2022 年7 月17 日。。這充分彰顯了他關于特色文化發展的深謀遠慮和遠見卓識。他較早地認識到文化遺產保護對城市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將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納入廈門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專門作了《鼓浪嶼的社會文化價值及其旅游開發利用》戰略報告,為鼓浪嶼的保護傳承和科學利用指明了方向,也為文化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1988 年6 月至1990 年4 月,習近平同志在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提出要通過文化工作提振民族自信心、加強貧困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解決人民的精神貧乏問題等觀點,深化了對文化工作的內容、功能和方式的認識。他強調,“一個地區的文化建設內容很多,有一個重要的著眼點就是要弘揚地方的傳統文化”,這“不僅增強我們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對閩東的信心”。③習近平:《擺脫貧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17 頁。他強調,要正確認識脫貧致富和建設精神文明的關系、正確分析精神文明建設的歷史和現實的關系等,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于脫貧致富的整個過程,①參見習近平:《擺脫貧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111-116、128-131 頁。前瞻性地澄清了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思想困惑。他強調,要做好群眾工作和新聞宣傳工作,創設新聞月談會和通氣會“兩會”制度,促進地委工作安排與媒體、群眾溝通聯系。針對閩東教育落后的現實狀況,他提出要正確處理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必須適應閩東農村經濟的發展辦教育,做好掃盲工作,②參見習近平:《擺脫貧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111-116、128-131 頁。逐步帶領寧德人民辦好教育,擺脫貧困,播撒了文化的種子。

1990 年4 月至1996 年4 月,習近平同志在擔任福州市委書記,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等職務期間,提出“評價一個制度、一種力量是進步還是反動,重要的一點是看它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③《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下),北京:人民出版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480 頁。等重要理念,提出了許多推進文化保護與利用的新策略、新方案。早在1986 年1 月10 日,在廈門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的習近平同志就提出,需要警惕對歷史文物的“建設性破壞”,“廈門是不能以這種代價(指建設性破壞)來換取其他方面發展的”。④轉引自《“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習近平在福建保護文化遺產紀事》,《福建日報》2015 年1 月6 日。針對福州城市建設與古建筑保護的矛盾不斷突出、古建筑受到破壞和損毀的狀況,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并先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30 余次,大力保護以三坊七巷為代表的福州古厝等文物古跡,形成“四個一”文物管理體制;倡導研究林則徐、嚴復等福建籍名人先賢思想,弘揚其愛國主義精神、革新精神和高尚風范;強調文學藝術不僅要反映歷史,更要善于在現實中尋找題材,提出文藝創作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大力扶持閩劇發展,建設閩劇學校培養后備人才;塑造福州歷史名人雕像,積極推動歷史文化名城建設;關注書畫事業,為福州畫院解決辦展難的問題,強調改善文化事業單位條件;等等。1991 年3 月10 日下午,在三坊七巷召開的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上,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在我們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護、修復、利用搞好,不僅不能讓它們受到破壞,而且還要讓它更加增輝添彩,傳給后代?!雹蒉D引自《“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習近平在福建保護文化遺產紀事》,《福建日報》2015 年1 月6 日。對林則徐系列遺跡修復的重視,源于習近平同志對這位民族英雄的倍加推崇。1995 年6 月3 日,習近平同志在揭幕儀式上滿懷深情地說:“今天,故鄉的人民樹立起林則徐銅像,就是為了激勵自己,教育后人,讓在林則徐身上體現出來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永遠發揚光大?!雹蕖丁跋駩巯ё约旱纳粯颖Wo好文化遺產”——習近平在福建保護文化遺產紀事》,《福建日報》2015 年1 月6 日。這說明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英雄事跡和精神的激勵作用。

1996 年4 月至2002 年10 月,習近平同志在擔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期間,適逢我國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之際,他對福建文化工作統籌規劃、革故鼎新,提出“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⑦習近平:《〈福州古厝〉序》,《人民日報》2019 年6 月8 日。,強調經濟發展和名城保護相輔相成,積極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深化了對文化在城市文明建設中的規律性認識,是他關于文化工作思想的重要孕育階段。第一,強調保護文物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他指出:“發展經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文物,保護好名城,同樣也是領導者的重要責任,二者同等重要?!雹嗔暯剑骸丁锤V莨咆取敌颉?,《人民日報》2019 年6 月8 日。第二,支持文化事業單位的建設和發展,加強文化隊伍建設。他深入芳華越劇團等文化事業單位調研,為芳華越劇團修建劇場、解決實際困難;培養、壯大文化隊伍,舉辦北京舞蹈學院“福州班”。第三,明確指出“保護歷史文物是國家法律賦予每個人的責任,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①轉引自 《讓文化遺產世代傳承、歷久彌新——福建萬壽巖遺址保護實踐》,《中國文物報》2020 年5 月19 日。。加強對三明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保護,強調“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資源,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后代子孫,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后代的利益”②轉引自 《“物”見初心·總書記的時代印記⑨》,海外網,2022 年6 月10 日。。1999 年12 月1 日,武夷山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實現了福建省世界遺產零的突破,時任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致信祝賀,并審議通過《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條例》,著力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化。第四,發展福建高等教育事業,謀劃推動福州大學城建設,為推進福建文化發展奠定人才基礎。他要求,“大學城建設規劃不僅要考慮高校新校區的發展需要,還要考慮大學城建設所帶動的相關產業和社區發展的需要”③《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上),北京:人民出版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163 頁。。第五,推動“數字福建”治理新模式,實現了文化數字化的超前性謀劃。大力推進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集中開發一批基礎性、綜合性省級信息庫和其他各類數據庫,推進電信、廣播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和綜合治理,加快普及計算機及網絡知識、網絡教育。④參見習近平:《關于制定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建議的說明》,《福建日報》2000 年11 月7 日。他指出,“建設‘數字福建’,攻占信息化的戰略制高點,可以統攬我省信息化全局,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⑤轉引自《從“數字福建”到“互聯網+”——追風趕浪,傲立潮頭》,《福建日報》2016 年5 月6 日。。這體現了文化資源數字化的先行探索。

習近平同志對文化工作的思考經歷了長時期的孕育。他在福建工作時間長、任職崗位多,從縣級到地區再到省級層面,對文化工作的認識不斷提高,關于文化工作的思想不斷孕育。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推動文化工作的一系列前瞻性思想和觀點以及開創性實踐,既為八閩大地的文化傳承和復興注入了時代活力,也為后來者薪火相傳傳遞文明之光鋪下了堅實的道路。2017 年7 月,廈門鼓浪嶼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要總結成功經驗,借鑒國際理念,健全長效機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雹揶D引自《習近平的文化情懷·“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新華網,2022 年5 月30 日。2021 年7 月,習近平總書記向第44 屆世界遺產大會致賀信指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⑦《習近平向第44 屆世界遺產大會致賀信》,央視新聞,2021 年7 月16 日。。他希望福建在文化保護、文化工作等方面做得更好。

三、重要萌發:在加快建設“文化大省”中形成文化建設新方略

浙江是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提出進一步發揮浙江的人文優勢,積極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作出了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決定。習近平同志關于文化建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成為推動浙江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邁進的理論指引和行動指南,也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萌發提供了重要素材和實踐依據。

2002 年10 月至2007 年3 月,習近平同志在擔任浙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省委書記等重要職務期間,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先后提出了加快建設文化大省、推進文化更加繁榮、實施文化建設的“八項工程”等一系列推進浙江文化發展的新方略,不斷增強浙江的文化軟實力。這些推進浙江文化建設的重要思考和實踐,是習近平同志關于文化建設思想在浙江重要萌發的集中體現。

習近平同志擔任浙江省委書記后,從省域層面進行先行探索,作出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決策部署,并將其寫入“八八戰略”。2003 年7 月,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同志親自擘畫了浙江省域治理總綱領“八八戰略”,其中明確提出了“進一步發揮浙江的人文優勢,積極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加快建設文化大省”①《干在實處,勇立潮頭——習近平浙江足跡》,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4、223、223 頁。的要求,開啟了浙江文化建設新征程。2004 年5 月,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習近平同志作出了“平安浙江”建設中促進“文化更加繁榮”的指示。2005 年7 月,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上,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浙江省委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決定》,提出從增強先進文化凝聚力、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社會公共服務能力入手,重點實施文明素質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護工程、文化產業促進工程、文化陣地工程、文化傳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項工程”,加快建設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四個強省”,為浙江文化建設作出整體戰略部署,體現了在省域層面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系統思考和前瞻探索。2006 年4 月,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上,習近平同志圍繞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提出了要不斷提高文化領域的法治化水平的要求。

習近平同志在推進浙江文化建設過程中提出的重要理念、作出的工作部署,促使他關于文化建設的思考逐步系統化、體系化、理論化,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文化建設思想,主要涵蓋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闡明文化的地位、作用。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中華文化的起源及其推動歷史發展的作用。早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同志就心系良渚遺址,親自推動良渚遺址的開發和申遺工作。2003 年7 月16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赴良渚調研,觀看了良渚文化保護紀錄片,并聽取情況匯報。他指出:“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5000 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②《干在實處,勇立潮頭——習近平浙江足跡》,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4、223、223 頁。2004 年,他聽取良渚遺址管委會報告后批示道:“良渚文化作為長江下游史前時期最為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在中國文明進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雹邸陡稍趯嵦?,勇立潮頭——習近平浙江足跡》,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4、223、223 頁。到中央工作后,習近平同志也一直關注著良渚遺址申遺和良渚文化國家公園建設,推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不斷深入。2023 年12 月3 日,習近平主席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時指出,“良渚遺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是世界文明的瑰寶”④《習近平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新華網,2023 年12 月3 日。。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文化對經濟、政治、社會等的推動作用。他指出,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⑤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89 頁。,“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維系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①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他在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庫”作的總序中明確指出,“文化為群體生活提供規范、方式與環境,文化通過傳承為社會進步發揮基礎作用,文化會促進或制約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力量,已經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②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他強調,“研究浙江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增強文化軟實力,為浙江的現代化建設服務”③轉引自《今天,重溫16 年前的一篇序言》,《杭州日報》2022 年5 月30 日。,“我們黨要帶領人民推進現代化建設,不能沒有先進文化的武裝;社會要進步,不能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民族要振興,不能沒有理想信念的支撐”④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從現代化建設和民族振興的高度審視了文化的作用。這些關于文化力量、文化作用的思想觀點,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民族復興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一脈相承。

第二,闡明文化的基本特性。一是意識形態屬性。他指出,“文化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必須充分考慮我國國情,著眼于管住方向,管活機制,管出效益,管好質量”⑤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發展文化產業要“最大限度地體現文化的宣傳教育功能,強化它的意識形態屬性,達到以優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⑥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繁榮文藝要“高揚先進文化旗幟,正確引領文藝工作的方向,統攝文藝作品的靈魂”⑦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二是人民性。他提出,“文化即‘人化’,文化事業即養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業”⑧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150 頁。,“先進文化產品,應當既能體現先進性,又能體現群眾性”⑨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包括改善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們的生存質量、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等等”⑩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深刻認識到文化源于人民,文化服務人民,文化發展必須堅持人民立場。三是多樣性。他強調,“文化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是一個關系到人類文明續存的根本問題,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才能建設一個和諧的世界”。?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關于文化特性的基本認識,為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思考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等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三,闡明推動文化建設的精神動力。他提出并闡釋“紅船精神”的基本內涵,即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的精神之源。提出“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的“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激勵全省人民“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深刻認識到精神動力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激發活力的功用。紅船精神、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對推動文化建設起了巨大推動作用。

第四,闡明文化建設的方式路徑。一要堅持黨對文化建設的領導。他提出,新聞宣傳“在組織上必須堅持黨對新聞工作的領導,確保黨的各級各類新聞機構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忠于馬克思主義、忠于黨和人民的人手里”?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對做好新聞輿論工作提出“為黨為民、激濁揚清、貴耳重目”?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81 頁。12 個字的要求。二是提出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方針原則。他強調,“決不能在文化觀念上照抄照搬,在發展模式上簡單模仿”?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294、290、328、331、333、332、297、295、4、43、308、290 頁。,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本質特征,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工作方針等。三是強調虛功一定要實做。他指出,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相對務“虛”的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思想道德建設一定要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創造實實在在的載體,寓教于樂,入耳入腦,深入人心,潛移默化”①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7、290、298 頁。。四是與時俱進地傳承、發展、創新文化。他提出,“保持和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積極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實現文化的與時俱進,是關系黨和國家前途與命運的重大問題”②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7、290、298 頁。。他高度重視文化的研究、傳承和發展,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庫作總序,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提出“真”“情”“實”“意”的具體要求。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強調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沖破一切束縛文化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③習近平:《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7、290、298 頁。。五是提出應擔負起推進省域文化建設的使命。他指出,“今天,我們踏著來自歷史的河流,受著一方百姓的期許,理應負起使命,至誠奉獻,讓我們的文化綿延不絕,讓我們的創造生生不息”④轉引自《今天,重溫16 年前的一篇序言》,《杭州日報》2022 年5 月30 日。,顯示出他對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和擔負省域層面文化使命的高度自覺。

從加快建設文化大省到建設文化強國,從重視文化的作用到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從賡續省域優秀文化的使命自覺到提出新時代賡續中華文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由是觀之,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理論思考和戰略謀劃,與習近平文化思想內容相通、精神契合、邏輯相連,為新時代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累了寶貴經驗,表明習近平同志關于文化建設的思想在浙江重要萌發。2023 年9 月20 日至2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浙江要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積極探索;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賡續歷史文脈,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積極反映時代要求,發展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文化,發展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⑤參見《習近平在浙江考察時強調:始終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新華網,2023 年9 月25 日。他對浙江的各方面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希望浙江在文化建設方面繼續走在前列。

四、不斷拓展:在提升“文化大都市”品質中提出文化發展新主張

習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時間雖短,但他對大都市文化工作、文化發展有新的思考,既有強調精神層面的重要論斷,也有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城市氣質和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論述。2007 年3 月至10 月,習近平同志在擔任上海市委書記期間,上海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關鍵時期,他提出文明素質重在實踐、提煉概括新的上海城市精神、強調加強和改善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等,全面推進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設,提升了上海的城市氣質和文化軟實力。這一時期的文化理念和實踐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習近平同志關于文化發展的思想。

習近平同志指出,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實現文化繁榮發展,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等重大戰略思想的具體實踐,是順應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客觀趨勢的戰略選擇,是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客觀要求;上海正在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加快硬件建設的同時,更要大力提升文化軟實力,把文化的力量融入到經濟發展中,在經濟發展中推進文化發展,全面推進文化大都市建設。①參見《習近平昨前往本市文藝單位調研強調:推動上海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匯報》2007 年8 月22 日。

上任不久,習近平同志就對上海的宣傳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他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指出,“文明素質重在實踐,重在養成,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推動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質有一個大提升”②轉引自田玉玨、桑熙:《“習書記詮釋的上海城市精神是對上海工人階級優秀基因的重喚”》,《學習時報》2021 年9 月15 日。,并提出了“五個更加重視”的要求。他在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報告中指出,“立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③習近平:《堅定走科學發展之路,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努力開創“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新局面》,《解放日報》2007 年5 月30 日。。他提煉、概括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新的上海城市精神,并第一次把“建設文化大都市”寫進黨代會報告。報告從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等四個方面,對上海市文化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強調“哲學社會科學和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等要著眼和諧文化建設”“切實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不斷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等,④習近平:《堅定走科學發展之路,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努力開創“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新局面》,《解放日報》2007 年5 月30 日。將建設“城市文明更加進步”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為未來五年奮斗目標之一。他十分注重黨的紅色傳統的傳承,指出“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精神,是歷史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開拓未來的豐富資源和不竭動力”⑤轉引自《習近平在虹口調研時指出:要依托北外灘規劃建設,著力建設航運服務集聚區》,《文匯報》2007 年7 月13 日。。他強調,“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文化大都市,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努力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改革創新,不斷激發文化藝術事業的潛能和活力”“要制定、完善和落實有關規劃和政策,為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要始終把人才作為關鍵,激發文化工作者的創新激情和創造活力,努力營造人才輩出、創意涌流的文化環境,使各方文藝人才近悅遠來,在上海充分施展才華,使上海成為文化大師云集、藝術巨匠薈萃的文化大都市”“要不斷加強和改善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⑥參見《習近平昨前往本市文藝單位調研強調:推動上海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匯報》2007 年8 月22 日。等等。他根據上海宣傳輿論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提出了新要求,他指出,“新聞工作者要有國際視野、全國眼光,要從全國格局、長三角區域格局考慮上海,要堅持政治家辦報原則,準確把握新聞宣傳規律,清醒認識新聞媒體的意識形態屬性”⑦《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習近平上海足跡》,北京:人民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166、175 頁。。他還以寬廣的視野提出,將“改造、融合、兼收并蓄”的東方智慧借鑒國際化傳播變為世界智慧,等等。

習近平同志深刻認識到,上?!爸阅苡薪洕行某鞘械谋憩F,魂與根來自文化。上海要走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列,必須不斷夯實文化軟實力”⑧《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習近平上海足跡》,北京:人民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166、175 頁。。他在上海工作期間提出的文化發展理念,體現了他對于文化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和深厚自信,提升了上海的城市氣質和文化軟實力,為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等重要理念的成熟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海始終堅持習近平同志關于文化發展的思想,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2023 年11 月28 日至12 月2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疾鞎r強調,要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在各種文化交匯融合中進一步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要注重傳承城市文脈,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實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書香社會建設,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①參見《習近平在上??疾鞎r強調:聚焦建設“五個中心”重要使命,加快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新華網,2023 年12月3 日。他對上海推進國際大都市的文化發展既給予點贊,又寄予了厚望。

五、持續深化:在擴大文化交流中作出文化新論斷

習近平同志初到中央工作時,進一步提升了政治站位,從新的高度、全國視野來審視文化開發、文化工作、文化建設、文化發展,進一步強調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持續深化對文化地位與作用的認識。

2007 年10 月至2012 年11 月,習近平同志在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等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期間,深入思考新形勢下文化發展、文化交流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概括新的精神內涵,勉勵青年學子;推進文化互動,加強交流合作,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初步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注重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養分。這一時期的文化理念和工作實踐,閃爍著他關于人類文化與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共同發展的真知灼見,他關于文化發展、文化交流的思想進一步深化。

第一,重視文化發展,抓好精神傳承。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致力于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他多次在黨和國家的重要人物、英雄模范的紀念活動上發表講話,強調要發揚他們的高尚品質、革命精神和工作作風;領導推動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等國際大型文體賽事活動,營造賽事良好輿論氛圍,突出宣傳團結、友誼、進步的奧林匹克精神;②參見習近平:《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賽時工作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8 年7 月10 日。高揚勞動奮斗精神,指出“勞動創造世界,奮斗成就偉業”③習近平:《在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暨保增長促發展勞動競賽推進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9 年4 月29 日。;等等。

第二,概括新的精神內涵,勉勵青年學子。2012 年1 月4 日,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大力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激發師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創新創造活力。④參見《第二十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會見會議代表并講話》,《人民日報》2012 年1 月5 日。2011 年11 月4 日,他指出:“蘇區精神……既蘊涵了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顯示了蘇區時期的特色和個性,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質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精神新的升華,也是我們今天正在建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來源?!雹萘暯剑骸对诩o念中央革命根據地創建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80 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1 年11 月5日。2010 年10 月26 日,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精神動力。①參見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60 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0 年10 月26 日。12月7 日,習近平同志在重慶考察期間,專程來到重慶師范大學圖書館看望同學們。他鼓勵說道,學工的人、學理的人,還要學習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做到觸類旁通和融會貫通。②參見 《習主席囑咐我們“在社會的廣闊天地大顯身手”——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十四)》,《中國青年報》2020 年6 月18 日。循循善誘,言語諄諄,以文化人。

第三,推進文化互動,加強交流合作。習近平同志努力在外交實踐中加強文化合作,不斷拓展我國發展空間,注重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養分。在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等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期間,他多次出席國際重要會議,參與全球治理決策,深入推進雙邊外交、多邊外交、大國外交,提出了一系列體現大國風范、彰顯大國擔當的重要概念和理念,如:“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指出必須以發展、平等、互信、合作、創新求安全。③參見習近平:《攜手合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在“世界和平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人民日報》2012 年7 月8 日。他強調,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歷程中,中國將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華民族將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④參見孫立極、李章軍:《2010 年海外華裔及港澳臺地區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開營》,《人民日報》2010 年7 月26 日。他還在外交實踐中深刻感悟和汲取世界優秀文化作品的精神力量。例如:習近平同志曾兩次到訪古巴海明威的創作之地,他指出,“ 《老人與?!访枋龅哪欠N精神,確實是一種永恒的精神”⑤蔡小文:《〈老人與?!担好枋鲇篮愕木瘛?,《光明日報》2017 年12 月4 日。。后來,他還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脫稿講述《老人與?!返墓适?,對于激勵全黨全國人民堅定信念、不懈奮斗具有重要現實意義。⑥參見《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學情緣》,《人民日報》2016 年10 月14 日。在豐富的外交實踐中,習近平同志既推進了國際間的友好合作和互利雙贏,又促進了文明間的交流交往,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有力促進了全球治理的價值重塑。

習近平同志在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期間,深化了對文化交流、文化傳播力、文化影響力的認識,從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化發展的規律,既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又注重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與踐行,還特別注重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養分,使他關于文化交流與發展的新觀點、新理念、新論斷不斷生發。

六、臻于成熟:在擔當“新的文化使命”中形成文化新思想

從2012 年11 月至今,習近平同志自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以來,高瞻遠矚、統籌規劃,準確把握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大趨勢,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統謀劃和部署,大力推進新時代文化建設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⑦參見曲青山:《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人民日報》2023 年10 月24 日。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篇,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

(一)加強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

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黨對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掌握文化領域的主動權、主導權和話語權,體現了我們黨在新時代文化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論蘊涵。

2013 年8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全黨動手”,“各級黨委要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①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8、116、181-182、236、278、284、304、342、337 頁。2014 年10 月,他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根本保證”。②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8、116、181-182、236、278、284、304、342、337 頁。2016 年2 月,他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③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8、116、181-182、236、278、284、304、342、337 頁。5 月,他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加強和改善黨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領導,是繁榮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根本保證”④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8、116、181-182、236、278、284、304、342、337 頁。。12 月,他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⑤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8、116、181-182、236、278、284、304、342、337 頁。。同月,他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中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家庭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負起領導責任”⑥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8、116、181-182、236、278、284、304、342、337 頁。。2018 年4 月,他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黨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網信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⑦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8、116、181-182、236、278、284、304、342、337 頁。。8 月,他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再次指出,“要加強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全面領導,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⑧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8、116、181-182、236、278、284、304、342、337 頁。。2023 年6 月,他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堅持守正創新,“守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⑨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 年第17 期。。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將“著力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作為新的歷史起點上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加強黨對文化工作領導的極端重要性,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文化建設必須堅持的政治保證。

(二)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雹饬暯剑骸陡吲e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 年10 月26 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正本清源入手抓意識形態工作,推動意識形態領域發生全局性、根本性改變。

一是著力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召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強調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極端重要性。2013 年8 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147 頁。。2018 年8 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九個堅持”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思想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明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2023 年10 月,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黨中央正式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這次會議的指示中強調,“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①《習近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人民日報》2023 年10 月9 日。,并作出“七個著力”的戰略要求。二是持續加強理論武裝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加強理論武裝。他深刻指出:“更好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②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55、287 頁。,“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歷經艱難困苦創造新的輝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③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55、287 頁。。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確立了“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三是加強陣地建設以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2018 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為新聞輿論工作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他指出:“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把全黨全國人民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著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雹堋读暯疥P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年版,第84、131 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召開文藝、新聞輿論、互聯網、哲學社會科學、思想政治工作等重要會議,對意識形態領域各項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三)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自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切實將其貫穿于日常生活之中,廣泛凝聚起全國人民的價值共識,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豐厚道德滋養和強大思想支持。

一是在教育引導中鑄牢精神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雹荨读暯疥P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年版,第84、131 頁。他強調,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推動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堅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黨的精神譜系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規范育人化人,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四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等。二是在實踐養成中提高文明程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各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雹蕖读暯秸勚螄碚罚ǖ谝痪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版,第165、165 頁。運用各種平臺和載體創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市民規約等日常生活,深化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重視愛國儀式、紀念活動、禮儀規范等,營造懲惡揚善、激濁揚清的社會氛圍。三是在制度保障中形成底線約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揮政策導向作用,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要用法律來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各種社會管理要承擔起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體現價值導向?!雹摺读暯秸勚螄碚罚ǖ谝痪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版,第165、165 頁。我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剛性制度約束,印發《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頒布《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建立相關法規制度,促進了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認同和實踐踐行。

(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雹佟读暯秸勚螄碚罚ǖ谝痪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版,第164 頁。他高度肯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明確指出這是我國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抵制了西方話語對我國文化軟實力的輕視和羈絆,②參見黃力之:《習近平文化思想對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重構》,《理論與改革》,2023 年第6 期。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強大生機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并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兩創”方略。2012 年11月1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指出,“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培育了歷久彌新的優秀文化”。③《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59-60 頁。2013 年11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孔府考察時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④《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匯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正能量》,《人民日報》2013 年11 月29 日。。2014 年9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 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強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⑤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 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 年9月25 日。。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⑥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14-115、228 頁。。2016 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⑦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年版,第114-115、228 頁。。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多次提到要大力做好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挖掘和研究工作,深入闡發其時代內涵和獨特價值。2017 年,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確了傳承發展的目標和內容,對關鍵文化領域作出了重點規劃。2021 年3 月22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園考察時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⑧《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315 頁。這充分肯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

(五)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文化自信論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創性貢獻。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保持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掀起了文化建設、文化繁榮、文化創造的新熱潮,有力提振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志氣,推進了中華文明的復興之路。

2014 年2 月24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明確提出了“文化自信”,強調要“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①《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人民日報》2014 年2 月26 日。3 月7 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2016 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 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正式提出包含“文化自信”在內的“四個自信”。②參見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 年7 月2 日。2017 年10 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 年10 月28 日。。2020 年10 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建成文化強國”寫入2035 年的遠景目標。2021 年11 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④《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44 頁。。2022 年10 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⑤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 年10 月26 日。。這為新征程文化建設擘畫了新的藍圖。2023 年6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堅定文化自信”“自信才能自強”。⑥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 年第17 期。文化自信論的提出和實踐,增強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更加從容、自信,中華文化走向了自強、自豪的新征程。

(六)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為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追求,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鮮明彰顯。隨著邁上新征程,朝著共同富裕目標邁進的人們越來越追求更高質量、更高層次的美好精神生活,習近平總書記適時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钡闹卮竺},著力推進人民精神世界的豐富和構建,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2021 年8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強調,共同富裕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⑦參見習近平:《扎實推進共同富?!?,《求是》,2021 年第20 期。2022 年10 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⑧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22 年10 月26 日。,并首次將“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體現了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此外,他多次提出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文藝的百花園為人民綻放;著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保障人民文化權益;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倡導追求美好崇高的精神境界;等等。

應該說,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尚待破題的任務,迫切需要關心、愛護和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人士來共同厘清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思路。下面本人談幾點感受:

(七)堅持“兩個結合”推進文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即“兩個結合”,為推進新時代文化建設提供了方法論指導,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展的內在秘鑰。特別是“第二個結合”,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過程中得出的必然結果和科學結論,①參見付文軍:《論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創性貢獻》,《寧夏社會科學》,2023 年第6 期。是習近平文化思想中具有創造性的重大論斷。

2021 年7 月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強調,“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②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 年7 月2 日。。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兩個結合”。11 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第三個歷史決議明確把堅持“兩個結合”作為黨的理論創新寶貴經驗的重要內容。2022 年10 月,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兩個結合”的基本內涵和科學方法作出系統闡釋,形成了這一理論的基本框架。2023 年6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全面闡述了“第二個結合”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提出“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結果是互相成就、筑牢了道路根基、打開了創新空間、鞏固了文化主體性等,深刻指出“‘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③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 年第17 期。2023 年7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堅守好這個魂和根,是理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④《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取得更為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人民日報》2023 年7 月2 日。?!皟蓚€結合”尤其是“第二個結合”的提出,揭示了推進文化建設的根本遵循,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建設規律的深邃思考和科學把握,表明我們黨對我國文化的歷史發展和前途命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傳承發展中華文化提供了科學指引。

(八)積極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雹萘暯剑骸对谖幕瘋鞒邪l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 年第17 期。文化的承續和積累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漸變,而構建新的文化內容和內在秩序,意味著文化系統和意義世界的革命和轉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僅高度重視文化的保護承續,還注重文化的創新創造,明確提出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著力推進實現中華文明的未來圖景與漸進躍遷,標志著習近平文化思想臻于成熟,內容不斷豐富,邏輯結構不斷完善。

2017 年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新的文化使命”這一重大命題,強調“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 年10 月28 日。。2023 年6 月,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②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求是》,2023 年第17 期。,并進一步提出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的原則要求,闡明了當今時代文化建設的“十四個強調”等,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文化建設作出具體部署。文化使命論的提出,是推動文化進步、文明躍遷的科學謀劃和必然選擇,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文化建設的歷史自覺和歷史主動。

(九)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促進世界文明互鑒?!雹邸读暯街鬟x讀》(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295 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人類文明歷史進程,秉持和衷共濟、立己達人、和合共生的中華文化精神,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全人類共同價值、全球文明倡議等重要概念,有力促進了文明交流互鑒,擘畫了人類文明實踐的嶄新范式,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價值指引,彰顯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懷和世界意義。

一是深刻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④習近平:《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4 頁。,身體力行破除“國強必霸”“中國威脅論”“文明沖突論”等文化偏見。2013 年3 月,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首次面向世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2017 年1 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中,詳細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動因、愿景與實施路徑。⑤參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人權”國際研討會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舉辦》,《人民日報》2017 年6 月16 日。2023 年3 月13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指出:“我們要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發展惠及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雹蘖暯剑骸对诘谑膶萌珖嗣翊泶髸谝淮螘h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5 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內蘊著中華文化的精神特質,強調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利益共生,科學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為不同文明的發展方向提供了思想指引。

二是提出文明交流互鑒理念。百年變局下人類文明面臨新挑戰,“文明沖突論”“中國威脅論”等論調沉渣泛起。習近平主席堅持胸懷天下,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同外部世界的關系,提出并踐行文明交流互鑒理念,推動人類文明共同進步。2014 年3 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⑦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人民日報》2014 年3 月28 日。。2017 年5 月,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他指出,“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①《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595 頁。。2019 年5 月,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他提出加強文明交流互鑒的四點主張,即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②參見習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人民日報》2019 年5月16 日。2021 年1 月25 日,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中指出:“沒有多樣性,就沒有人類文明?!雹邸读暯疥P于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年版,第187 頁。

三是積極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2015 年9 月,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習近平主席指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④習近平:《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 年9 月29 日。。首次提出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科學內涵。2023 年3 月,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深刻指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⑤習近平:《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8 頁。。全人類共同價值和全球文明倡議,反映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主張,凝練了人類的基本價值共識,超越了世界各國各民族意識形態和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為彌合文明分歧、構建人類文明現代性圖景提供了價值支撐。

綜上,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習近平同志從地方到中央工作期間推進文化建設并加以長期思考的結果,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推進文化建設宏偉實踐的理論總結、理論創新的成果。從地方到中央數十年的工作實踐中,習近平同志始終高度重視文化問題,深入文化實踐、推動文化改革、著力文化創新,積累了文化興縣、文化潤市、文化大省建設以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寶貴經驗,形成了對縣域、市域、省域、國家層面推進文化開發、文化工作、文化建設、文化發展、文化交流的科學認識,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文化開發、文化工作、文化建設、文化發展、文化交流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揭示了文化的內在發展規律,體現了他長期以來對文化開發、文化工作、文化建設、文化發展、文化交流的深入思考和一脈相承,推動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科學理論發展成熟。系統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緣起和發展進路,有助于進一步學深悟透習近平文化思想,不斷深化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譜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新華章。

猜你喜歡
思想建設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與“劍”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誰遠誰近?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