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守底線提升水平加強服務推進上海大都市農業農村再上新水平

2024-04-27 23:59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上海農村經濟 2024年3期
關鍵詞:農業農村建設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2024 年,我們將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圍繞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進一步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優化鄉村振興投入體制機制,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著力提升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的鄉村產業發展水平,著力提升以激發內生動力為核心的鄉村建設水平,著力提升以黨的建設為引領的鄉村治理水平,努力把大都市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到新水平。

一、堅守底線,確保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一)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年糧食播種面積不低于173.8 萬畝,產量不低于96 萬噸。開展糧食單產提升行動,強化糧食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確保病蟲草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

(二)加強耕地建設和管護

新增建設高標準農田3 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 萬畝。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系統全面上線運行,實現建、管、護、用全鏈條“一網統管”。啟動新一輪全市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實施分類管理。

(三)狠抓“菜籃子”穩產保供

落實30 萬畝常年菜田約束性任務,鞏固5 萬畝綠葉菜核心基地建設。能繁母豬存欄量保持在8.5 萬頭,推廣13 萬畝水產養殖綠色生產方式。穩步推進上?,F代農業產業園(橫沙新洲)和域外農場建設。

(四)鞏固長江十年禁漁成效

在常態化執法監管的基礎上,聚焦重要漁汛和重點時段,開展6 次“使命2024”系列專項行動,鞏固長江上海段“四清四無”工作成效。組織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推進長江口水生生物資源養護。

二、開拓創新,推動“三園工程”建設再上新水平

(一)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向高端精品、強鏈延鏈升級

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依規劃建設12 個現代設施農業片區。新建5.3 萬畝糧食生產無人農場。推進蔬菜生產“機器換人”基地建設,推廣“樓房養豬”、水產工廠化生產等先進的養殖模式。加快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技術在重要農產品產業鏈上的應用。推廣生態循環種養模式,促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使農產品綠色生產基地覆蓋率達50%,地產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率達32.5%。

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繼續實施“頭雁”工程、“菁鷹”項目,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做優做強,新建10 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加強農機、植保、農產品購銷、供銷農資服務等領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加強農業農村投資促進,力爭今年實現到位資金不少于250 億元。持續建設農業產業強鎮,推進農產品生產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協同發展,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批農業農村知名品牌產品。

積極推進種源農業發展。推進浦東新區、光明集團現代種業示范區建設。培育行業領先的特色優勢種業企業,支持企業同業整合、優化重組,種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5%。加強種子質量監管和執法,市區兩級水稻主導品種覆蓋率達到97%以上。

(二)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推動農村面貌改善向宜居宜業、塑形鑄魂升級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樹立村莊經營理念,優化多元投入機制,全面建成第六批28 個鄉村振興示范村(片區)。啟動5 個“五好兩宜”和美鄉村建設試點,同步遴選建設若干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力爭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期間建設150 個鄉村振興示范村的目標。

優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10 萬戶鄉村美麗庭院,完善農民參與機制和長效管護機制。開展規劃非保留村近遠期分類施策試點,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住房條件、公共服務設施等改造提升全覆蓋。

(三)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推動農民持續增收向聯農惠農、城鄉共富升級

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推動鄉村治理“積分制”在涉農街鎮全覆蓋,逐步將人居環境、移風易俗、垃圾分類等治理重點、難點納入積分體系。推動區、鎮結合實際需求,探索開發數字化治理應用場景,逐步納入城運中心管理體系,實現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數字化賦能。

深化農村綜合幫扶。加快推進幫扶“造血”項目建設,各重點扶持區至少遴選1 個幫扶項目,完善可持續“造血”機制。加強生活困難農戶收入統計監測,提高幫扶精準性。與各涉農區一起,結合實際細化第三輪農村綜合幫扶舉措。

做強農村集體經濟。充分運用區級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平臺,破解制約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推進市屬、區屬國有企業與鎮、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動發展。加強對集體資產增量、收益分配總量、凈資產收益等指標監測。建立鎮級集體經濟收益分配共享機制。

三、強練內功,著力提升做好農業農村工作服務能力

(一)推陳出新,優化“掛圖作戰”工作機制

今年我們明確了鄉村振興6 大類38 項重點任務,與往年相比減少任務數量,常規性工作不納入“掛圖作戰”,更加突出重點,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同時,對重點任務目標管理系統進行改版提升,力求系統化分類、標準化解構、流程化管理、規范化評價。比如,將重點任務分成節點類、進度類、步驟類、結果類四種類型,細化考核方式;又如,在“掛圖作戰”系統原有藍燈、綠燈、紅燈的基礎上,增設“小紅花”標識模塊,對任務先進的區予以鼓勵;再如,多渠道抓取信息,匯聚各環節、各層級工作數據,減少重復填報。通過系統性優化,形成工作閉環,今年的“掛圖作戰”可以實現每月有進度、關鍵點有考核、成效有監測、結果有獎懲。

亮紅燈是手段而不是目標,對亮紅燈的項目,我們將主動跨前,到現場實地了解情況,分析研判原因,對有困難的工作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推進。同時,對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的項目,我們將在委系統季度工作會議上進行演示,準確把握全市鄉村振興重點任務的進展情況,切實營造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

(二)主動跨前,推動涉農政策措施落地落實

對近期出臺的相關涉農政策措施,我們將加大培訓力度,對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堵點,加強協調溝通,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同時,要繼續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通過深入調研全面掌握以往政策的實施效果,需要修訂的盡快修訂,需要細化的盡快細化,不合時宜的盡快廢止,對新情況新問題加強研判,查漏補缺,及時出臺促進我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新政策措施。

(三)做好服務,建平臺強科技促改革

平臺方面,我們將建設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開發“申農碼”應用場景,構建“申農鏈”溯源平臺,強化農業生產和補貼資金監管;會同市財政局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推動集體資產使用權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開交易,健全土地流轉、農村集體物業資產租賃等價格形成機制,實現農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監督平臺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互聯互通,確保全年產權交易額達到70 億元。

科技方面,我們將瞄準生物育種、生物制造、溫室制造和植物工廠等農業科技新賽道,積極推進上海農業科創谷、張江種谷、崇明長三角農業硅谷建設,加快節水抗旱稻國際種源策源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大培育農業科技企業,重點關注涉農專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入庫企業超過100 家的市級企業數據庫,根據企業成長階段為其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及金融服務,促進更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改革方面,我們將會同市規劃資源局等部門,加強對相關改革試點區的指導,加快推進農村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區探索農民依法自愿有償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切實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為國家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積累經驗。

下一步,我們將根據會議精神,以更加創新的精神,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錨定上海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扎實推進我市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的各項工作,不斷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在農業強國建設中貢獻上海力量?!?/p>

猜你喜歡
農業農村建設
國內農業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