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健康評估”教學初探

2024-04-27 04:09魯麗敏賈佩華董曉紅
華章 2024年3期
關鍵詞:健康評估護理學課程思政

魯麗敏 賈佩華 董曉紅

[摘 要]文中以“健康評估”課程為例,從思政教學目標、思政內容、思政教學方法、思政教學評價等方面開展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活動,在護理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為醫學各類專業課教師進行專業課課程思政提供理論參考,為高等醫學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改革方向。

[關鍵詞]課程思政;護理學;健康評估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心環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實現“三全育人”新格局[1]。目前,開展課程思政、重視專業思政、強化課程思政、實現立德樹人已經成為我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2]。所謂課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合于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使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發揮協同作用,在提高大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水平[3]?!敖】翟u估”課程蘊藏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推進“健康評估”思政建設有利于充分發揮“健康評估”課程獨具特色且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

一、注重頂層設計,構建思政教育新格局

“健康評估”是護理專業學生從醫學基礎進入護理專業學習的關鍵課程,包括健康史采集、常見癥狀評估、身體評估等內容,是實施臨床護理的首要環節,貫穿臨床護理全過程,其評估能力是臨床護理工作者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同時,在進行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操作過程中,面對患者,更需要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和職業修養。如何將思政教學融入“健康評估”課堂,一直是高等本科院校護理學專業非常重視及研討的課題[4]?!敖】翟u估”課程思政需要注重頂層設計,以學校為課程思政的主體,構建全校范圍內全員、全程和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實現上行下效,把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落到實處。學??梢酝ㄟ^開展黨建活動、培訓、討論學習、教研活動等形式,提高教師在課程思政方面的認識,自覺探索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新方法?!敖】翟u估”課程實施前應由課程專業負責人、課程負責人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共同合作與溝通,從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維度設計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和思政教學內容,找到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的契合點。

二、科學設計“健康評估”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一)樹立責任意識,強化奉獻精神

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其充分認識護理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因護理工作關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責任重大,所以醫學生一定要具有較強的職業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時刻牢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學誓言。如在對病人進行健康評估時,要認真進行體格檢查,詳細詢問病史,對患者做出準確的評估和診斷,以免發生漏診和誤診。在“健康評估”授課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如列舉2020年抗疫以來無數優秀醫護人員投身抗疫前線的感人事跡,展現醫護工作者的責任擔當與奉獻精神。

(二)珍愛生命,踐行醫德至上

“健康評估”是護理學生接觸臨床護理學實踐的初始課,課程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要掌握健康評估的知識和技能,也要體驗如何與患者接觸開展診療護理工作。讓學生感悟到醫療服務不僅是醫學技術的應用,也是醫護工作者發自內心地對病人生命的尊重與愛護而提供的有感情的服務。

(三)探索科學真理,養成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

醫學生在學習上要培養堅韌的性格和不怕失敗的學習品質,要有探索科學真理的大無畏精神和捍衛真理的膽略和勇氣。在“健康評估”課程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精益求精治學態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學設計中為學生創設對現象與問題不斷探索和追求真相的教學情境,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培養他們的臨床思維能力。

三、“健康評估”教學中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

根據護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健康評估”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的需求,為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講授專業課程知識點的同時,要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并將其潤物細無聲般地融入教學中去,以期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在“健康評估”授課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挖掘課程思政元素,著重圍繞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及探究精神三個方面,整理形成三條課程思政知識主線,將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緊密結合。

(一)“職業精神”思政元素

隨著護理專業高等教育的發展,培養了越來越多的優秀的護理專業人才,從整體上來看,國內護理服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滿足社會健康發展的需要。但在護理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重視理論及技能教育,忽略情感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導致護生走入工作崗位以后,缺少愛心和同情心,不能做到換位思考,容易產生各種護患糾紛問題。將思政理念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對于提高護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選取扁鵲見蔡桓公、倫琴射線的發現等國內外經典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本門課程的目的和意義,于無形中培養護生的崇高職業理想。在講授常見癥狀“胸痛”的評估中,提出“老人突發心梗倒地要不要扶”這一問題,培養學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注重加強醫者仁心教育。在培養精湛醫術的同時,教育引導學生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做黨和人民信賴的好護士。

(二)“工匠精神”思政元素

工匠精神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要認真學習醫學理論知識,刻苦訓練職業技能;另一方面對患者始終保有細心、愛心、耐心的服務態度。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各章節相關專業知識,梳理整合思政元素,以故事、案例、視頻等方法將其引入課堂教學中。例如,講授“身體評估的基本方法”相關內容時,讓學生體會在身體檢查過程中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和細心。做到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被檢者,熟練掌握體格檢查的各項技能,檢查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對病人的關愛和尊重。例如,在學習“血液一般檢查”相關知識時,強調輸血之前一定嚴格掌握輸血禁忌癥,醫護人員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學習“健康史采集的重要性”這一知識點時,要求學生掌握良好的溝通技能,引導學生尊重理解患者,具有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在醫患交流中通過有效交流與溝通能夠化解矛盾。再如,在人類與疾病抗爭歷程中涌現出的國內外優秀醫護工作者數不勝數,而這些學者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愛崗、敬業、奉獻的工匠精神,都是教師在“健康評估”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深度挖掘的重要思想政治素材。

(三)“探究精神”思政元素

當今世界衛生事業發展的總體趨勢已經由治療疾病轉變為更加重視疾病的預防和保健,而護士是疾病預防保健的主要力量,當代護理人員已不再是附屬于醫療工作的技術性職業了,而是和醫生及其他醫療保健人員共同工作的合作者,這就要求護理工作者無論是在醫學理論知識、專業實踐技能還是個人職業修養上都要具備更高的素質。護士只有堅持學習,不斷充電,勇于探究,才能把自己培養成知識豐富、技術嫻熟的專家型護理人才。在“健康評估”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正面和反面案例,不斷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選擇正確的研究方法,尊重真實的研究結果,揭示客觀事實的規律,通過不斷研究與發現,推進醫學和護理學持續向前發展。例如,在講解“心電圖的基本知識”時,引入心電圖發明者的故事,引導學生知曉心電圖在危重患者搶救中的應用價值。在學習“X線的檢查”時,引入X線的發現者倫琴的故事,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敏銳的觀察力、扎扎實實的工作作風。

四、創新“健康評估”課程思政教學方法與措施

改革“健康評估”教學方法與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最大效果發揮專業課程的思政引領作用。如采用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PBL教學法、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等,讓課堂更具有親和力,氣氛更活躍,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啟發學生思考,提升思政教育的效能。

(一)角色扮演法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護士與患者的角色扮演,學生之間互相問答,再由教師進行補充點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根據病情的進展進一步分析癥狀可能的病因和護理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臨床思維。在病史采集這一章節中,有關問診這一部分內容就可以融入豐富的思政元素,如護士在詢問患者現有病史時,就要強調注意自己的語言和表情,因為護士一個不經意的表情和話語就可以對病人的情緒產生比較劇烈的影響;如果患者闡述的病情比較嚴重,心理情緒比較悲觀,這時作為醫護人員要與患者“共情”,給予充分的安慰和同情。

(二)案例式教學

將案例教學法與課程思政有機整合于“健康評估”教學中,將學生帶入案例特定的情境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增加思政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對一個胸痛待查的患者,提出“是選擇全面檢查明確診斷,還是選擇節約診療費用”的問題,在案例討論中,首先讓學生了解“胸痛”診斷的常用實驗室檢查項目,如冠狀動脈造影、主動脈造影和肺動脈造影等,然后再引導學生運用“醫學社會經濟學”“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等理論,分別以醫生和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思政教學與案例融合過程中一定要避免簡單地插入或植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有意而為之。教師通過展示病例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自覺獲得巨大的思政能量,這樣不僅接受起來更順暢,而且記憶更長久和深刻。通過案例教學可以讓專業知識和思政內容相輔相成,互相支撐,實現課程教學與價值引領的精準對接,發揮課程思政最大效能。

(三)PBL教學法

在PBL教學設計中引入人文關懷和醫德素養等相關內容,能夠培養學生的“共情心”,也能使其溝通能力明顯增強,還能更好地使其充分認識醫護人員的職業責任。PBL是當前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而且這種教學方法非常適合“健康評估”這門課程,如在講解體格檢查中的血壓檢查時,把問題設置為患者在門診就診時因為害怕、緊張而導致血壓升高,然后請同學思考這種情況下,醫護人員應該怎么做。通過這種方式讓同學們認識到患者情緒對體格檢查結果的影響。學習有關“癥狀”相關章節時,可以設置系列專題,如當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發熱”等癥狀時,需要進行哪些檢查,在檢查評估過程中如何體現人文關懷。當“檢查結果與病史不相符時”,設計相關場景并提出問題“為什么診斷時要辯證的看檢查結果”,科學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深度思考,培養學生迎難而上、刻苦鉆研的精神。

(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

“健康評估”授課過程中采用“超星學習通”作為線上教學平臺,利用平臺功能于課前將視頻、主題討論、自測作業等推送給學生,如在學習“磁共振檢查方法”時,課前將未認真執行磁共振安全相關規則而引發事故的相關報道發送給學生,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其危害性,認識到工作中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重要性。再比如在講解“骨折診斷檢查”時,線上布置自學骨折常見的臨床類型及表現,線下組織學生討論“在實踐中如何早期發現隱匿性骨折”,通過線下討論培養學生“以病人為中心”“待患如親”等責任意識。課后環節還包括章節測試、線上任務和實踐活動等,學生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法,進一步加深對思政目標的理解。

五、科學進行教學評價

在學生評學及教師評教過程中增加思政選項,一方面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奉獻精神、責任心和研究創新能力進行考核;另一方面對教師思政意識、思政能力進行考核。對學生的評價包括過程和終結性評價兩部分,在課程第一堂課,授課教師就要強調思政教育的重要意義,向學生說明思政考核成績將與期末綜合成績的構成,使學生認識到除了要重視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學習外,還要重視全面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學習過程中圍繞自主學習能力、醫學素養、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等進行考核,這些考核以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和教師評價的形式來完成。期末理論考試中增加課程思政相關考核點。設計教學評價量表,包括為人師表、立德樹人等思政條目,然后采用匿名的方式,通過微信小程序發放調查問卷??己私Y果顯示了學生對教師思政教學的評價及反饋,將對思政元素融入“健康評估”課程起到促進作用。

結束語

總之,在“健康評估”課程教學中滲透思政教學,補充了傳統課堂上對人文素質培養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學生護理道德認知水平?!敖】翟u估”課程思政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認識程度,實現了思政教學的目標和任務,豐富了傳統教學的內涵。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J].中國領導科學,2017(2):4-5.

[2]周智勇,王志浩,鄧詩涵.高等教育中思政教育重要性探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2(10):169-171.

[3]張敏敏.新時代課程思政的實施意義、難點與路徑分析:基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新鄉學院學報,2022,39(4):73-76.

[4]林雅珠,洪霞,向月.健康評估課程思政的設計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13):35-37.

作者簡介:魯麗敏(1968— ),女,漢族,黑龍江集賢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佳木斯學院,副教授,碩士。

研究方向:創新教學方法。

董曉紅(1974— ),女,漢族,黑龍江佳木斯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佳木斯學院,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教育技術相關理論。

賈佩華(1969— ),女,漢族,黑龍江富錦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佳木斯學院,講師,本科。

研究方向:護理學基礎教學。

基金項目: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立德樹人背景下護理學專業‘健康評估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研究”(項目編號:XJJYB2021001)。

猜你喜歡
健康評估護理學課程思政
《護理學雜志》稿約
《老年護理學基礎》
——老年護理學的日常生活護理要點研究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轉型背景下健康評估核心課程教學改革與思考
不同生源學生《健康評估》課程考試成績分析
護生臨床應用健康評估知識的調查分析及改革思考
中職健康評估情景教學類型及要求
婦產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探討
仲景護理學思想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