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叫響“江海鄉韻”品牌更高水平打造上海農副產品基地
——以江蘇省啟東市為例

2024-04-27 23:59黃云峰
上海農村經濟 2024年3期
關鍵詞:啟東農副產品農產品

■黃云峰

江蘇省啟東市與上海僅一江之隔,滬啟農業合作天然而又緊密。近年來,啟東市圍繞實施全面鄉村振興戰略,牢固樹立“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工作理念,大力發展面向長三角的現代都市農業,不斷提高農業規?;?、產業化水平,著力培育四青作物、地產三寶、呂四海鮮等“江海鄉韻”特色品牌,全力打造上海優質農副產品供應保障基地。目前,啟東80%以上的農業企業對接上海,50%以上的農副產品供應上海,年銷售額超25 億元,成為上海名副其實的“菜籃子”“米袋子”“魚池子”。

一、品牌特色和主要做法

(一)品牌特色

1.四青作物。啟東把傳統的收干蠶豆、干玉米、干毛豆改為收青,作為蔬菜鮮食之用,將種植面積較大的青蠶豆、青玉米、青毛豆和青豌豆等收青作物,通稱為四青作物。目前,啟東市四青作物生產覆蓋全市14 個鎮區,種植面積22 萬畝左右,播種面積50萬畝左右,總產量45 萬噸以上,總產值達到20 億元以上,占種植業總產值40%以上,產品暢銷上海、武漢、北京、鄭州和江浙地區等大中城市。2020 年以來,先后被評為江蘇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四青作物)、江蘇省首批綠色蔬菜產業特色縣(四青作物)。

2.地產三寶。啟東推進以啟東香沙芋、雙胞山藥、富硒香芋為代表的“地產三寶”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王鮑鎮、惠萍鎮等為代表的規?;a基地和優勢產業。目前,地產三寶種植面積已達到2.5 萬畝,并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啟東沙地山藥在2017 年成功申報成為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王鮑鎮廟橋村入選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3.特色水果。啟東擁有省級名牌農產品“三水一高”優質梨,有藤稔、夏黑、美人指、陽光玫瑰等優質葡萄,汁多皮薄、口味甜適,已成為上海許多果品商的定銷直供產品。具有代表性的惠萍鎮果園村,種植果樹品種20 多種,有豐水梨、杭青梨、新高梨、黃花梨、紅桃、蟠桃、黃巖蜜桔、藤稔葡萄、美人指葡萄等,面積達3000 畝。

4.呂四海鮮。啟東呂四漁港是中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每年海產品捕撈量占江蘇省的1/3,目前已形成了初加工、精加工、真空包裝、調味品、海洋保健品、海洋藥物六大系列100 多個加工品種,先后有30 多個品種獲省、部等優質產品和國家級博覽會金、銀獎產品稱號。全市漁業年產量超35 萬噸,漁業年產值近70 億元。其中鯧魚產量1.51 萬噸,產值50000 萬元;帶魚產量2.53 萬噸,產值56000 萬元;梭子蟹產量1.4 萬噸,產值36000 萬元;呂四小黃魚產量1.1 萬噸,產值40000 萬元。

(二)主要做法

1.夯實現代農業基礎,加快推進上海外延蔬菜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基地“菜園子”與上海市民“菜籃子”對接優勢,立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在設施投入、裝備提升等方面加強指導,做好品牌營銷,江蘇嘉仕有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5 個生產主體先后獲評上海外延蔬菜生產基地、上海市外主供應蔬菜生產基地。5 個生產主體核心面積1788 畝,輻射面積3312 畝,年蔬菜總產量22700 噸,主要種植菠菜、甘藍、大白菜、辣椒、冬瓜、蘆筍、青菜、杭白菜、馬蘭、花菜、西瓜、西蘭花等。目前,全市共有南通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0 家,其中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 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9 家,南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0 家。

2.嚴把農副產品質量,更好滿足上海市民食品安全需求。積極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加快建設“二品一標二基地”。目前認證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總數達46 個,面積12.25 萬畝,獲證綠色食品總數達101 個;建成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2個、面積1500 畝,認證有機農產品65 個;建成省級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39 個,總面積60.4 萬畝;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6 件,注冊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6 件、農產品集體商標1 件;開展“啟東綠皮蠶豆”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82.36%。

3. 拓寬入滬銷售渠道,不斷提升啟東農產品市場占有率。以上海市場為目標,建立多元化農副產品產銷體系,積極開展農超對接、大力發展農產品直銷點、連鎖經營、網上配送等現代流通業態。目前,啟東在滬直營店共有20 多家,蔬菜年交易量達48000噸,直銷店農產品品質優良,規格、包裝及計量單位規范,深受上海市民的喜愛。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工程。2022 年,全市各類農產品網上銷售額達到6.54 億多元,其中線上銷售額超100 萬元的單位有6 家。

4. 搭建宣傳推介平臺,著力叫響啟東農副產品區域品牌。持續開展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組織參加全國農交會、省農洽會、“蘇韻鄉情”系列推介以及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等部省級特色農產品推介活動。2020 年以來,分別在上海浦東舉辦中國啟東(上海)“四青作物”“呂四海鮮”品牌推介會,以大咖宣傳、名廚大賽、現場品鑒等新穎形式提升了啟東特色品牌在上海的形象定位。

二、存在問題

(一)農副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不高

目前,啟東供滬的農副產品主要以新鮮蔬菜、時令水果、家禽養殖、海產品為主,大都為初級產品,精加工、高附加值的產品較少。而一些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后反而不具優勢:比如呂四海鮮聞名遐邇,海鮮最大的價值就是新鮮,精深加工后價值反而變低;又如本地種植的大豆、玉米均可直接用來鮮食,相對而言企業用于精深加工成本偏高,利潤不高。

(二)產業組織化程度低,帶動能力不強

目前,啟東種植業區域規?;?、集約化程度偏低,還不能滿足上海外延蔬菜基地建設需要。2022年,啟東農產品規上加工企業24 家,僅占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86 家的27.9%,年營業收入19.3 億元。只有四青作物等初加工企業能有效帶動周邊農戶,其他農業企業因原料等問題,僅能為職工提供工作崗位,帶動示范一般。

(三)品牌意識有待增強,品牌效應不明顯

“呂四海鮮”“四青作物”“地產三寶”等是啟東特色產品,沉淀著當地的自然和文化元素,在上海市場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還缺乏代表啟東的公用品牌。大部分的農產品品牌小而散,生態畜禽產品品牌創建不足,蔬菜、“四青作物”、水產品及制品品牌在市場的知名度不高,品牌效應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四)農業項目招引不足,科技合作有待提高

由于農業企業稅收低,直接帶來經濟效益少,單位土地收益低,項目招商引資達不到相關要求,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雖有信息,但是真正落戶不多。目前,啟東農業科技主要與江蘇農科院、江蘇沿江地區科學研究所等本地科研院所合作較多,與上海高校、農業科研院所的對接還不夠,利用上海農業科技領域前沿技術的創新應用還有較大空間。

(五)經營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品質安全意識相對薄弱

目前,啟東很大一部分種植大戶來自外地承包商,往往采取傳統種植模式,管理粗放,這些產品往往作為飼料的原材料,很難實現高產高效。同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宣傳力度相對不足,對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法制培訓教育相對薄弱,小散農戶缺乏安全意識,存在質量安全隱患。

三、對策建議

(一)調優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

啟東要以綠色、優質、特色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通過全產業鏈發展,實現一二三產高度融合。做大做強啟東四青作物產業,延伸拓展產業鏈條,針對不同市場群體,實施產品分級,優化產品包裝,完善冷鏈功能配套,推動四青作物加工提檔升級;加快培育地產三寶等特色農產品,逐步擴大產業規模,促進產品更新換代,不斷提升科技含量和品牌知名度,實現蔬菜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大力發展特色水果產業,強化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形成果園休閑、養生養老、風味美食等主題村,實現鄉村旅游發展的品牌化、社區化、特色化;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優勢,持續打造呂四海鮮,促進紫菜、海蜇等海產品加工業向高端化邁進,培育精深加工標桿企業,加快建設呂四漁港水產品加工集聚區。

(二)提升農業生產組織化水平,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

圍繞建設上海外延蔬菜基地,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全面提升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立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建設,注重產業集聚發展,高質量建設一批農業產業強鎮,創建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全、投資強度大、示范帶動強的一流現代農業產業園。以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為抓手,加快組建產業化示范聯合體,加大扶持引導力度,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延伸服務功能,拉長產業鏈,打響企業品牌,不斷提高市場抗風險能力。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間的利益分配機制,建立利益共同體,實現農戶小規模經營與大市場間的充分對接。

(三)加快區域品牌創建,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力度

推進農業品牌化,依托主導產業,以農業龍頭企業、合作農場、專業合作社為載體,打造入滬農副產品金字招牌。積極創設啟東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精心培植呂四海鮮、四青作物、啟東地理標志農產品等系列產品品牌,建設“區域公用品牌+系列優質農產品+企業品牌目錄”的品牌推廣體系,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等工程,推進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突出品牌效應,以農業龍頭企業、合作農場、專業合作社為引領,培育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深化與上海等地合作交流,鞏固拓展啟東農副產品營銷渠道。充分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農產品推介會和展銷會等渠道,開展形式多樣的品牌宣傳活動,持續提升啟東農副產品在上海的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

(四)強化農業招商引資,推動農業科技合作

堅持把上海作為招商引資的主方向、主陣地,制定優惠政策,改善投資環境,主動承接上海產業梯度轉移,著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作用明顯的上海規模農業項目。加快推進項目立項,縮短項目建設周期,全力以赴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千方百計讓項目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加大與上海市農業科研院所的合作,重點抓好近海養殖、良種培育推廣、綠色有機食品研發、秸稈還田保護利用等前沿技術的應用,推動一批“卡脖子”技術攻關,不斷提升農業產業鏈。積極搭建平臺,促成上海農業院校、科研單位在啟東建立農業技術研究所及生產實驗基地,創新推進上海首席專家指點、本地農技人員掛點、業務團隊建點的農技推廣,切實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

(五)加強農業農村人才培養,注重農產品品質安全管理

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為抓手,著力培養一批專門從事農業生產,懂市場、會經營、善管理的“新農人”。鼓勵和引導各類人才投身農業,培養造就一批扎根農村的土專家、田秀才和農業職業經理人。全面應用省農產品質量管理系統及移動追溯監管APP,積極開展以農產品生產、質量檢測、入市銷售等為主要內容的質量追溯,實現“帶證明上網、帶編碼上線、帶標識上市”,為“網格化+精準監管”提供大數據支撐。加強生產主體以投入品采購、農事操作、產品檢測、采收包裝上市等全程質量安全管理?!?/p>

猜你喜歡
啟東農副產品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中江掛面:銀絲飄香九百年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這邊風景獨好”——暢玩啟東正當時
山西省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1.42億元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湟中弘大農副產品購銷有限公司
啟東:城鄉聯動 均衡發展
農副產品品牌建設的思考
啟東有家愛心企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