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現狀及提升路徑

2024-04-27 10:37唐樂
華章 2024年3期
關鍵詞:縣級圖書館提升路徑

[摘 要]文章介紹了安徽省肥西縣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現狀和不足,總結肥西縣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模式運行中的工作經驗,并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的提升路徑,旨在為其他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縣級圖書館;圖書館總分館制;提升路徑

2021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意見》和《省文化廳新聞出版廣電局體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關于印發〈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文辦〔2018〕27號)要求,總分館制被認為是公共圖書館實現普遍均等無差別服務的有效途徑[1],肥西縣為充分發揮基層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在整合基層公共圖書和閱讀資源,發揮鄉鎮文化站(圖書館分館)、村(社區)在全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應有作用,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促公平,具有肥西特色的城鄉一體化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

一、肥西縣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基本情況

肥西縣圖書館體系按照縣圖書館—鄉鎮文化站圖書分館—村級農家書屋和城市社區閱讀空間的組織結構,形成館、站、村級聯動,已初步形成了以肥西縣圖書館為總館,以13個鄉鎮文化站圖書館為分館,以16家閱讀空間(書吧)、251家農家書屋為基層服務點的三級服務網絡。這是一個完整緊密的圖書館結構,出資建設者一元、管理者一體、管理運行高度統一協調[2]。

(一)肥西縣圖書館(總館)的基本情況

肥西縣圖書館始建于1979年,為國家二級圖書館,主館舍面積1800平方米,對外開放8個服務窗口,全年免費開放。征訂報刊200多種,文獻總藏量約63萬冊(其中電子書籍40萬冊)。年圖書外借18萬冊次,年舉辦閱讀推廣活動達100場以上,有“西圖游”“全民閱讀、書香肥西”等品牌活動,年服務讀者11萬人次。

肥西縣圖書館為總分館制的核心,利用縣級館的優勢,提供圖書配送和流轉,聯合活動和培訓為補充,縣圖書館負責全縣的圖書借閱業務系統與服務平臺的搭建、管理和維護,總館發揮了規范化與標準化的作用,總分館制為分館提供了豐富的資源[3],肥西縣圖書館每年對每個鄉鎮圖書分館流轉500本書,每個農家書屋年更新圖書60本,開展5次10場業務培訓,聯合開展12場活動。

(二)鄉鎮文化站圖書館分館(二級分館)的基本情況

截至2023年7月31日,肥西縣統一建設了13家鄉鎮圖書分館,建筑面積13014平方米,其中圖書閱覽室面積為1875平方米,電子圖書閱覽室面積為669平方米,擁有電腦164臺,藏書88500冊,年開展讀書類活動135場次,年活動經費為29000元,圖書分館擁有工作人員55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18人。

(三)農家書屋和閱讀空間(基層服務點)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肥西縣積極推進城市閱讀空間建設,閱讀空間分布在全縣各鄉鎮人口聚集區域,方便群眾閱讀,閱讀空間按照建筑面積不低于100平方米,有5000冊出版物、年度常態化閱讀活動不少于12場次。截至目前,已建成16個城市閱讀空間,已建成的城市閱讀空間總藏書量約11萬冊,年服務近30萬人次,滿足縣內不同人群的閱讀需要,為推進“書香肥西”建設做出了貢獻。

251個農家書屋分布全縣基層,農家書屋按照面積均不少于20平方米,配備1名兼職書屋管理員,每個農家書屋配備不少于圖書2000冊左右,報紙期刊不少于10種,書柜6個、報刊架2個、門牌一塊、管理制度牌3項。每個農家書屋每年舉辦各類閱讀活動4場。

二、肥西縣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度的運行保障

(一)政策制度保障

“十四五”規劃對圖書館事業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指出應提供覆蓋城鄉的全域服務,打造充滿活力的總分館體系[4]。結合肥西縣實際情況,肥西縣先后出臺了制定《肥西縣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方案》《關于推進2023年度全縣“15分鐘閱讀圈”城市閱讀空間建設的通知》等文件和方案,對圖書館的總分館組織機構、組織規范、閱讀空間(書吧)、農家書屋建設運營等方面做了詳細規定,所有鄉鎮分館懸掛縣圖書館分館標識牌和圖書館分館制度牌,這些文件、方案和制度也成為推進縣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運行的重要依據。

(二)人才隊伍保障

基層文化工作人員是最為貼切居民的文化工作人員,不僅是提供設施設備支持居民文化活動的開展,必要時還要起專業指導作用[5]??h圖書館在編人員為8人,本科及以上學歷100%,其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2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3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人;為了提高肥西縣圖書館服務水平,縣圖書館2016年招聘了1名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學歷為本科,專業為圖書情報專業,2018年招聘2名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兩人均為研究生學歷,1人為圖書情報專業,1人為歷史學,為了提升鄉鎮文化站圖書分館館員素養,肥西縣在2016年經過筆試、面試等環節,招聘12名具有(專)本科學歷、成績優秀、熱愛基層文化和圖書館事業的鄉鎮文化(圖書)管理員,在12個鄉鎮文化站圖書館分館服務,在251個農家書屋招聘251名農家書屋管理員,肥西縣閱讀空間目前共計64名員工,年齡都在40周歲以下,其中58人為大專及以上學歷。肥西縣初步建立了一支年輕、有學歷、有活力的圖書人才隊伍。

(三)運行經費保障

一是充分利用文化惠民工程的資金,肥西縣每年下撥105萬元經費用于公共場館免費開放,其中圖書館20萬元、每個鄉鎮文化站5萬元,保障了城鄉百姓的閱讀需求。二是根據建設城市閱讀空間的需求,縣文旅局申請共300萬元公開招標第三方運營城市閱讀空間,在居民聚集區域建設城市閱讀空間。三是農家書屋專項經費。每個農家書屋每年專項經費2000元,其中1200元用來采購圖書,400元用來運營數字農家書屋系統,400元用于開展各項讀書活動。

三、肥西縣縣級總分館制建設運轉特色

(一)推動社會參與,提升服務效能

合理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以補充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不足,社會力量依法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逐漸形成投入多元、參與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良好局面。實行縣圖書館、鄉鎮文化站外包服務,能夠提升縣圖書館、圖書分館運營能力,肥西縣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引入市場化運營,肥西縣文化和旅游局每年投入49.6萬元用于圖書館服務外包。2023年,嚴店鎮、上派鎮分別完成文化站(圖書館分館)轉型升級工作(服務外包)。2023年,完成三河鎮、花崗鎮、柿樹崗鄉綜合文化站轉型升級。已轉型升級的文化站(圖書館分館),要求第三方購買更新圖書,1年開展不少于10場的閱讀活動。

(二)加大資金投入,提高軟件水平

公益性是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顯著特點,政府財政的支持往往決定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水平。肥西縣加大圖書配送力度,提高圖書分館藏書量,2023年,肥西縣采購15060冊圖書,利用省級以上財政資金30.12萬元,為251個農家書屋更新圖書,2023年,肥西縣地方財政拿出資金100萬元,采購3萬冊圖書,為5個已建成的閱讀空間每家更新6000冊圖書。

(三)加大分館建設,提高硬件水平

新建基層服務點和“智慧書屋”,提升圖書分館覆蓋率,2023年肥西縣新建(改建)11個城市閱讀空間,要求每個閱讀空間面積不能低于100平方米,藏書量不少于6000冊,年開展活動不少于12場,年服務群眾不少于2萬人次。2023年,新建2個“智慧書屋”,配備數字化閱讀設備,提高了圖書分館數量和數字化水平。

四、肥西縣圖書館總分館模式下的困難和不足

肥西縣圖書館總分館制有利于圖書流轉、推動全民閱讀、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肥西縣總分館制運營過程中,仍面臨總分館發展不均衡、人員流失和不足、缺乏相應的考核機制等問題,亟待加以研究解決。

(一)縣圖書館硬件設施相對陳舊

肥西縣圖書館為老館,硬件設施老舊,不能滿足肥西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比較一下合肥地區其他縣,肥西縣圖書館是二級館(肥東、長豐是一級館),肥西縣圖書館對周圍群眾吸引力不強,總館對分館的數字信息支持力度不夠,業務指導能力不足,圖書配送數量不多。

(二)現有的鄉鎮分館、基層服務點發展不均衡

在“縣有館(公共圖書館)、鄉鎮有綜合文化站”的建設模式下,縣級公共圖書館總館主要負責縣城公共文化服務投送,由于受服務半徑的影響,縣城的公共圖書館向鄉鎮和村級的服務隨著距離增加越來越弱。目前,在肥西縣鄉鎮和村級,主要的圖書服務主體是各鄉鎮圖書分館和閱讀空間、農家書屋。在實際工作中,鄉鎮圖書分館和農家書屋又依賴于所在鄉鎮綜合文化站來開展工作,鄉鎮綜合文化站的投入和實力全靠鄉鎮財政支撐,以至于鄉鎮圖書分館和基層服務點發展的不均衡性更加凸顯。經濟實力發達鎮桃花鎮文化站圖書館分館面積300平方米,藏書13000余冊,擁有圖書館分館獨立的電子閱覽室,擁有4臺電腦,工作人員5人,并且擁有2個900平方米以上的閱讀空間,藏書3萬冊,桃花鎮每年投入60萬元經費用于閱讀空間和文化站圖書館分館運營維護。而經濟薄弱的高店鎮文化站擁有工作人員3名,圖書館分館面積約50平方米,藏書5000余冊,電腦一臺,無專職的圖書館分館工作人員,高店鎮圖書館分館基礎設施不足,圖書人才儲備嚴重缺乏。這些都說明了圖書館分館發展不均衡。

(三)總分館人員的流失和專業技術人員不足

肥西縣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運行以來,為保障專業技術人員的穩定性,2016年以來,肥西縣為招聘的3名專業技術人員落實事業單位編制,為12個鄉鎮圖書分館安排12名圖書管理員,伴隨著個人職業發展和婚育年齡的到來,最初招聘到縣圖書館的3名專業技術人員有1人通過省考,流動到其他崗位,12名鄉鎮圖書分館管理員已有8人離開工作崗位,因為受編制和財政的制約,空缺的鄉鎮圖書分館管理員遲遲無法招聘,只能由鄉鎮文化站長或其他人員兼任。

(四)缺乏相應的考核機制

科學有效的考核體制是縣級圖書分館常態化運行的基礎保障。在制度設計層面,鄉鎮分館、基層服務點是縣圖書館總館的業務派出機構,需要接受總館的日常業務考核,但由于人事、財政的制約,分館、基層服務點的人、財、物的管理隸屬鄉鎮,文化站長首先要完成的是上級黨政機關的各項政府目標考核。因此縣圖書館的總分館制之下,對圖書館的業務考核、對鄉鎮約束力不夠。

五、提升路徑

(一)發揮地方政府主體責任

縣區、鄉鎮(街道)的一級政府是發展基層圖書館和總分館制的責任主體,各級政府應該重視基層公共圖書館和圖書館總分館制的發展,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合理制定相關圖書館和總分館制的政府目標考核,細化目標考核內容。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轄區的人口結構、地理環境、經濟文化等實際情況,制定包含圖書館和總分館制的年度考核細則,并納入各級政府的年底目標考核。

(二)推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在堅持政府主導,大力推進社會力量參與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和運行過程,促進社會力量的多元化參與是彌補總分館制資源、人手短缺的有效方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社會組織聯盟、公益性組織、志愿者團隊參與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活動開展、圖書館流轉等。在引進社會力量參與的同時,加強規范管理,合作流程公開,適時調整薄弱項目,加強優勢合作。

(三)推進向數字服務模式轉型

將智能化的平臺設計、技術理念、服務模式應用到中心圖書館和各縣區圖書館,有利于構建覆蓋全社會、高質量均衡發展的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智慧總分館服務網絡[6]。在做好傳統服務的基礎上,加強數字技術應用,利用總館縣級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中心的優勢,大力推進數字圖書館建設,構建一站式數字化平臺,整合文獻信息,提供更加豐富的數字資源,將數字資源引流到基層圖書分館、閱讀空間、農家書屋,增強分館和服務點對縣館的信息黏性,推進總分館制向數字化、信息化轉型。

(四)建立人才引導保障機制

建立健全圖書館建設人才引導與保障機制。統籌謀劃、全面加強,通過全縣統一招聘錄用、人才引進、一事一議等方式,引進高質量圖書館人才。同時,健全人才配套制度,解決人才待遇問題,確保引進人才在縣城落地生根,為基層文化建設事業貢獻力量。

結束語

以肥西縣圖書館為代表的縣級圖書館,在基層總分館模式下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鄉鎮分館、基層服務點發展不均衡、人員的流失和專業技術人員的不足、缺乏相應的考核機制等問題。下一步通過發揮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推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完善數字服務模式轉型等方式,進一步促進當地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均等化發展,探索新型發展模式,實現縣級公共圖書館在總分館模式下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哲彥.地方立法視角下的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制度設計[J].圖書館建設,2021(6):61-69.

[2]陳冀宏;王自洋.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高度效能化發展:制度與業務設計的雙驅動[J].圖書館,2020(9):28-34.

[3]陸和建,姜豐偉.社區圖書館學[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2.

[4]李星光.鹽田區圖書館“智慧+”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實踐研究[J].圖書與情報,2021(1):26-31+37.

[5]柯平,宮平,魏艷霞.我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研究評述[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24(2):10-17.

[6]王世偉.深化人工智能與圖書館更新的若干問題:再論人工智能與圖書館更新[J].圖書與情報,2020(3):93-103.

作者簡介:唐樂(1987— ),男,漢族,安徽肥西人,肥西縣圖書館,助理館員,碩士。

研究方向:圖書館服務與總分館制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與閱讀推廣。

猜你喜歡
縣級圖書館提升路徑
縣級圖書館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分析
縣級圖書館促“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與繼續推進策略分析
縣級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探索
縣級圖書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搭建高效的勞動就業教育平臺提升就業管理水平
試論當代大學教師文化素養及路徑提升
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縣級圖書館發展研究探討
民辦高校大學生學習勝任力提升路徑研究
探討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感的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