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州縣文旅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

2024-04-27 10:38韋玉寧
文化產業 2024年8期
關鍵詞:康養文旅旅游

韋玉寧

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既是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具體行動,又是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新時代,廣西象州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于縣域實際,推進文旅大健康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F首先分析象州縣文旅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現狀,其次找出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根據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期為當地解決這些問題提供參考。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抓緊補齊短板,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贝罅Πl展大健康產業,既是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廣西著力將大健康產業培育成全區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快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宜居康養勝地,先后印發《關于加快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1+11”系列文件和《廣西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稄V西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制定和實施,為全區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了方向和根本遵循。新時代,廣西象州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于縣域實際,搶抓政策機遇,挖掘本土資源優勢,提出建設“兩泉奇美,怡養象州”城市品牌的發展定位,依托九龍湖大健康怡養產業園、溫泉輕逸怡養營地、六祖禪文化產業園等項目,全力發展文旅大健康產業,使大健康產業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象州縣文旅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象州縣圍繞“兩泉奇美 怡養象州”品牌IP,打造“泡溫泉涼泉、賞山水風景、逛文旅夜市、游古街民村、飲古琶名茶、品富硒美食”的怡養文旅格局,推進文旅大健康產業的高質量融合發展。

產業基礎資源優勢突出

一是區位優勢明顯。象州縣地處廣西中部,大瑤山西麓,西鄰柳江區,距離柳州城區、來賓城區都比較近,與柳州白蓮機場、桂林兩江國際機場也相距不遠,區位優勢明顯。二是生態環境良好。象州是“中國長壽之鄉”,山清水秀,河溪縱橫,空氣清新,森林覆蓋率達49.85%,被譽為“廣西森林縣城”,河網密度0.54km/km?,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96.1%,日平均氣溫為20.7℃。象州有“中國泉都”之稱,溫泉涼泉,兩泉奇美。象州溫泉有“中南第一溫泉”之美譽,每小時自溢流量可達200立方米以上,最高溫度達86℃,平均溫度77℃,含有偏硅酸、鍶、銅、鐵、鎂、鈣、碘、鋇等24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舒筋活絡、強身健體、美容養顏等功效。象州涼泉泉眼極多,水質優良,流量較大,常年恒溫22℃,經有關部門多次檢驗,泉水水質均符合國家規定的飲用水標準,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開發價值較高。2016年,在第二屆“中國長壽之鄉——象州縣授牌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常務副會長趙寶華感言:“同時擁有溫泉、涼泉獨特的水資源,象州在全國長壽之鄉是第一個。這是象州發展康養旅游和生態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三是有機產品豐富。象州享有“桂中糧倉”“廣西優質米之鄉”的美譽。象州縣當地土壤的平均含硒量為0.752毫克/公斤,是土壤富硒標準的1.88倍,所以當地生產的富硒大米、紅米、粉葛、古琶茶等農產品具有極佳的養生保健功能。象州擁有象州紅米、象州砂糖橘、象州古琶茶等多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品牌,其中,象州砂糖橘被評為廣西首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前,象州縣“三品一標”產品數達34個,其中無公害產品18個,綠色食品11個,有機食品2個,地理標志農產品3個。四是人文底蘊深厚。象州建制歷史長達2100余年,是“嶺南才子”“兩粵宗師”鄭小谷故里,也是現當代漫畫藝術大師廖冰兄的故鄉。象山縣民間文化豐富,傳承至今的有盤古文化、六祖文化、甘王文化、銅鼓文化、壯歡文化等歷史和民俗文化。

產業發展機制持續完善

一是編制《象州縣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將文旅產業發展納入全域旅游總體規劃,不斷加強項目編制的針對性、科學性、客觀性。構建以溫泉為龍頭,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文旅產業新發展格局。研究編制《象州縣旅游高質量發展獎勵暫行辦法》以及《象州縣特色民宿旅游建設獎勵辦法(試行)》(修訂稿)等扶持政策,為產業發展和項目實施提供政策支撐。二是設立象州縣文體中心建設項目指揮部,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擔任常務副指揮長。指揮部下設若干重點項目工作專班,負責整合全縣文旅資源,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全要素推進、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三是強化督查考評??h委、縣政府將文旅大健康工作納入鄉鎮和責任部門績效考評,列為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對考評結果優秀的領導干部給予提拔重用,對在工作中不作為的領導干部予以通報批評。

產業基礎建設扎實推進

一是強化公共服務供給。近年來,象州縣大力實施城區基礎設施改造項目、“點亮象州”工程和鄉村道路“三項工程”,加快推動公共服務數字化改造升級,使縣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支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目前,象山縣共有1個AAAA級景區、2個AAA級景區、1個AA級景區,三星級及以上鄉村旅游區9家,三星級以上農家樂10家,廣西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3個,旅行社5家。二是優化文化設施。目前,象州縣共建成11個鄉鎮公共文化服務中心、134個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2個24小時免費智慧書房;共成功申報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93個,其中,自治區級8個、市級7個、縣級78個;縣級以上非遺傳承人74人,其中,自治區級7人、市級3人、縣級64人;建成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6個。三是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建成“醫養結合”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象州怡養園)1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個、鄉鎮區域性中心敬老院4個、日間照料中心46個、農村養老互助站22個,形成了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

打造更加響亮的文旅品牌

一是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先后打造溫泉輕逸怡養營地、九龍湖大健康怡養產業園、“古郡田園”農文旅融合等中高端醫養游綜合體精品項目;先后建成象州夢幻夜文旅街區、妙皇鄉思高村委屯里·山澗營地、象州縣納祿鲃磊婭景區、江濱白色文創休閑街、雷山飛行露營基地等康養旅游綜合體景區景點。二是打造主流媒體傳播品牌。央視科教頻道播出了《中國影像方志》象州篇,央視電影頻道播出了在象州拍攝的紅色電影《象縣剿匪記》,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早安中國》對象州美景進行了推廣。三是精心打造主題活動。成功舉辦了“象郡壯歡·吉象之州”壯歡文化系列活動、“月滿華誕·喜象升平”國潮文化周、冬游廣西·象州溫泉文化旅游月等40多項品牌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象州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象州縣文旅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面臨的挑戰

文旅產品創新力度不足

在開發象州縣的旅游景點時對本土文化資源的挖掘力度不夠。象州縣現有的文化旅游以觀光游為主,旅游景點大多只是進行了簡單的開發,對自然生態的依賴性較強,在微場景營造方面還存在不足,新型文旅業態欠缺,特色旅游品牌較少,游客認知度不高。

文旅大健康產業融合度不高

象州縣雖被譽為“長壽之鄉”“中國泉都”,但其康養資源長期停留在“名片”階段,當地對溫泉、富硒有機綠色農產品、中醫藥材等資源的開發層次較淺,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水平總體較低,與農業、體育等關聯產業的融合度較低,產業鏈條不完整,“文旅+”產業開發不足,產業融合水平低,產業延伸較差,無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服務體系不完善

象州縣的旅游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不少康養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不足,無法滿足象州縣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另外,智慧旅游服務體系不完善,文旅景區的科技應用水平不高,線上對外信息服務平臺未建立,未能為游客全面提供互動旅行資訊服務,服務質量不高,游客的體驗感未能得到充分提升,難以契合新時代縣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各種要求。

要素保障力度不足

一些文旅大健康產業重點項目在用地保障方面還存在問題,項目推進較為緩慢。文旅產業對社會資金的吸引力較弱,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不高,企業融資比較困難。人才的培育、引進和保障機制不夠完善,文旅領域高端研發和管理人才稀缺。

象州縣文旅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

突出象州特色,打造具有優勢的文旅大健康產品

一是做亮休閑旅游。發展以大瑤山西麓山水農田風光為基礎的鄉村休閑游。以“古郡田園”農文旅融合項目、妙皇鄉思高村委屯里·山澗營地項目、大樂雙告4C級汽車營地項目、象州兩旺生態旅游度假區項目為牽引,引入營地、攀巖、騎行、瓜果采摘、農家樂、民宿等業態,擦亮“大瑤山西麓”休閑游招牌。二是做精溫(涼)泉康養。發展以溫(涼)泉、中醫壯瑤醫藥為基礎的健康療養、康復治療。以溫泉輕逸怡養營地項目和九龍湖大健康怡養產業園項目為龍頭,深度開發溫(涼)泉資源,挖掘溫(涼)泉功效,大力推動“溫(涼)泉+”多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做優康養食品。發展以富硒、有機農產品和良好區位為基礎的大健康輕工制造業,包含康養食品飲品、洗護產品等。建立康養食品加工園區,引導零散分布的企業入駐園區,實現規范化、規?;?、標準化發展,打造康養食品象州品牌。四是做旺夜游活動。以“象州夢幻夜”項目為中心,聯動溫泉、美食網紅街、江濱公園、老街幸福夜市、妙皇鄉屯村屯里·山澗營地、水晶籃球“村BA”,打通象州夜游線路,豐富夜游、夜購、夜食、夜娛等消費業態,強化縣域夜間經濟功能。五是做好旅居養老。充分發揮象州“長壽之鄉”的優勢,制定象州縣旅居養老地產建設規劃,通過引進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外養老龍頭企業、知名服務機構和高端醫養項目,融入在線醫療、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服務產品,積極傳播“我在象州有庭院”理念,打造一批候鳥式、連鎖度假式養老服務基地。

巧借外力發展,拓展開放合作空間

一是積極融入廣西區內的旅游圈,深化與文旅行業知名企業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游客來到象州。二是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精準營銷,以區域經濟合作帶動區域旅游合作,將象州打造成極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三是依托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等,大力擴展象州康養產品市場,提升象州康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完善功能配套,為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是進一步完善重點景區和特色村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景點景區和特色村屯之間的道路建設,打造暢通便利的交通網。二是不斷提升景點運營管理水平,全面推進“智慧旅游”工程,完善象州縣智慧旅游服務平臺。持續開展旅游市場專項整治,積極營造安全的消費環境,提升景點服務質量和游客滿意度。三是提高象州縣城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支撐能力。大力建設公園城市,提升城區綠化覆蓋率,打造“以水為脈,以綠為心,園在城中”的“公園+”城市空間體系。實施城區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和“點亮象州”工程。加快推進“智慧停車”,構建汽車管理生態鏈服務平臺,對縣城區停車泊位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努力提升當地的基礎設施水平。

強化要素保障,提供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新支撐

一是強化用地支持。高質量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在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林地、生態紅線、水源保護)等規劃中充分考慮文旅康養產業的發展,切實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二是強化金融支持。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協調引導駐本地各類金融機構積極作為,為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持。三是強化智力支持。將文旅大健康專業人才納入全縣人才隊伍規劃,加強數字文化創意、旅游經營管理、康養護理等人才培育和引進。加強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外高校、職業院校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育基地,每年通過“送出去學、請進來教”等方式,開展文旅康養行業人才培訓,著力提升文旅康養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建立健全人才資源激勵機制,對貢獻突出的文旅康養人才給予一定的獎勵。

加強營銷宣傳,打造“怡養象州”城市新名片

一是加大線下推介力度。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等,舉辦文化旅游推介活動,宣傳象州文化和自然資源優勢,塑造象州旅游形象。適度在一些大城市高鐵站、地鐵站、商圈等開展宣傳營銷,深化與各集團的合作,實現精準營銷、精準引流。二是辦好節會活動。以文化為媒介,以節會為載體,組織開展五一、國慶、春節等重要傳統節會活動和“三月三”、社王節、豐收節等地方特色節會活動,通過媒體和環境造勢,持續營造熱烈濃厚的節日氛圍,以獨具特色的文娛產品吸引游客走進象州。三是創新宣傳方式。建立全縣統一的智慧文旅宣傳網絡平臺,進駐國內知名旅游平臺,加大營銷宣傳力度,塑造象州康養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作者單位:中共廣西象州縣委員會黨校)

猜你喜歡
康養文旅旅游
乘風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從無到無限大
安東:東方的幽靜文旅之鄉
康養太極:太極康養教學教研實踐創新初探
康養小鎮“康養+”發展模式探析
文旅照明的興起
即墨溫泉:未來康養休閑之地
旅游
森林康養地試點,可以先粗后細
旅游的最后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