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仁” 思想的傳播功能及當代價值淺探

2024-04-27 06:55郭鑫
今古文創 2024年16期
關鍵詞:當代價值傳播學

【摘要】儒家“仁”思想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思想地位?!叭省弊鳛橐环N文化符號和文化特征,以其豐富而生動的內容引領和提升著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指引和規范著社會行為實踐。從傳播功能視角對儒家學說中“仁”所包含的主要涵義、“仁”的內向傳播功能和社會傳播功能的分析,有助于探討儒家“仁”思想的當代價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傳播學;仁;傳播功能;當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B2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16-006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6.018

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民委貴州師范大學多民族文化融合與區域發展研究基地、貴州省民宗委貴州師范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2024年度課題招標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4ZC04)。

“仁”是儒家傳統文化的核心信仰,是中華民族優秀民族品質,大力弘揚和傳承“仁”思想,對和諧社會主義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鬃友浴袄锶蕿槊?。擇不處仁,焉得智?”[1]孟子曰:“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薄疤煜轮驹趪?,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盵2]可見,“仁”作為儒家傳統文化的人文特色,從修身、齊家、治國三個方面體現著對個人、社會、國家和天下的人文關懷和重要社會倫理價值。本文著重從儒家“仁”思想的基本涵義,“仁”在內向傳播和社會傳播功能的體現,以及“仁”對構建和諧通泰社會的時代價值等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一、“仁”的基本涵義

郭沫若認為:“仁”字是春秋時代的新名詞,我們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書里面找不出這個字,在金文和甲骨文里也找不出這個字。[3]詳考孔子以前的文獻:一部詩經只有兩個仁字:“叔于田,巷無居人。豈無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薄氨R令令,其人美且仁?!眱蓚€仁字皆與打獵有關,通常僅作“厚道”“慈善”解釋。[4]由此可見,“仁”字最初出現于西周時期的言論,在當時并無特殊的意義,后由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賦予其樸素的古典人道主義的精神內涵。孟子作為戰國時期儒家經典學說的傳承人,繼承和發展了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

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仁”的解釋是“仁,親也。從人,從二?!盵5]關于“二”有學者對此進行過注釋,鄭玄注云:“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盵6]所謂“相人偶”即互相以人意尊偶之,所有人都以富于良知的情意相互尊重、相互對待,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相親相愛”的意思,即“諧和耦俱、彼此親密之辭也”。[7]如此可見,“仁”字可取兼愛,博愛之意,適用于處理兩個人或者多個人的關系準則。

“仁”作為儒家文化核心的道德范疇之一,其源點是血緣之親的“孝悌”觀念,是依于人的自然血緣情感?!墩撜Z》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泵献釉唬骸袄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笨梢?,“仁”觀念之始即為血親關系中所飽含的仁愛、慈善之意,繼而上升為普遍的人類之愛,即做到待人要恭敬有禮。孟子學說在此基礎上,對“仁”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充實和升華,即通過“仁”思想的推廣和發揚,足以達到“天下平”的高度,以至“仁者無敵”。而“仁”的文化內涵也在綿延千年的中華文明中,根據人、事、時、情的不同,被賦予了不同的涵義解讀。

二、“仁”的傳播功能

施拉姆認為:“憑借傳播,我們向他人確認自己的身份,確定我們對社會關系的了解。我們將傳播當做自己的管理工具,用傳播作決定,用傳播來說服和操縱他人?!盵8]從施拉姆的描述中,可以體會到無處不在的傳播活動通過個人的自我傳播、社會傳播、大眾傳播等途徑在人類社會方方面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而“仁”思想作為儒家學說的核心和最高的道德境界,自然從傳播功能上對個體和社會具有較大的啟發和教化作用。

(一)“仁”的內向傳播功能

郭慶光認為內向傳播(也稱人內傳播、自我傳播)是個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的活動。[9]也就是說,自我的形成依賴于具有主觀能動的意識和思維活動特征的內向傳播功能。形成和諧的社會關系,需要通過有效的人內傳播活動為起點,使自我充分達成“客我”,召喚良好的社會行為實踐形成,進而才能構建穩定、和諧、通泰的社會。

從傳播學視角觀察儒家“仁”思想,可以看到,“仁”作為內涵豐富的觀念符號,以內向傳播的方式引導著整個儒家學說的傳播過程?!墩撜Z》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以看出,孔子認為實踐“仁”,全憑自己,不能依靠別人,而實現“仁”的道德標準,實踐方法是“克己復禮”;孟子通過內省自悟的自我傳播途徑求得“身正”,而只有自身端正了,才可以達到“天下歸”。謝清果認為:“‘修己安仁是儒家對自我本質的追問與修為的集中體現,具體來說,是‘主我以‘仁為指向,以成就‘仁人(圣賢)這一‘客我為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充溢著自我內心對‘仁的領悟、參照、調整與升華,亦即主我不斷召喚客我,而客我又不斷地改造主我,如此反復,達致通達圓融的自我,具有‘仁性的自我正是構建和諧通泰的現實社會的基石?!盵10]也就是說,在儒家思想體系里,“仁”是完成自我修身的內向傳播活動的主線??梢?,在傳播學視野下“仁”思想在儒家內向傳播體系內散發著舉足輕重的價值色彩。

“內向傳播同其他傳播一樣,其功能都是讓主體的心理狀態趨于通泰和諧;而自覺的、穩定的、通泰和諧的心理狀態將使主體實現一種和合圓融的人生境界?!盵11]儒家“仁”思想的內向傳播價值在于通過修身以仁,以良好的德性召喚美好的德行,以自我的和合圓融促成社會的通泰和諧,即達成“圣人之德”和“圣人之功”,可見“仁”的內向傳播功能對個人和社會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二)“仁”的社會傳播功能

“仁”的社會傳播功能主要表現為“仁”思想在傳播活動中對家庭、社會和國家所產生的傳播效能。

1.“仁孝”:“仁”對“家”庭關系的重視

《論語》有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笨梢?,孔子認為“仁”的基礎和根本是家庭關系里的“孝弟”觀念,也就是說君子實踐“仁”,首先需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孟子亦肯定了“仁孝”的觀念,提出“仁”的主要涵義是孝順父母、敬重父母的仁愛思想。由此可以看出,將“孝弟”觀念放在“仁之本”的位置,凸顯了“仁”思想在家庭內部的傳播對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調節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北京師范大學李景林教授提出孝是德的根本、教化的開端,其本質內涵是愛和敬;仁是德的總稱,是關于為人之本與理想人格的概念;忠恕作為行仁之方,是由孝悌推廣而至于仁的根本途徑,孝悌也因此能夠實現其所具有的道德價值。[12]可以看出,“仁”關于規范家庭關系的“孝悌”觀念的傳播,可以實現以“仁”為核心的中華傳統美德的弘揚,具有人內自覺特點的“孝悌”觀念,讓家庭內部父慈子孝、長幼有序,相親相愛,同時也將召喚良好的行為實踐,為形成穩定、和諧的社會而奠定基石。

2.“仁德”:“仁”對社會關系的引導

在儒家看來,“仁”作為一個人最高的道德理想,是其傳播活動中最為看重的傳播內容,儒家讓“仁德”成為社會的道德輿論導向,在社會層面促成社會關系走向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

通過“仁”思想的傳播,儒家規范著民眾道德行為向良善發展?!墩撜Z》有言:“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币簿褪钦f,儒家“仁”的思想傳播的核心內容是愛人,依此強化社會成員的仁愛之心。另外,儒家強調實踐“仁”的途徑是“克己復禮”,即要求民眾道德上將仁內化于心,行為上將仁外化為禮。趙忠文認為:“孔子強調‘復禮,就是要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能遵循‘禮的規定?!盵13]也就是說要達到以禮約己,將抽象的“仁愛”觀念,從視聽言行、舉止規范等諸方面落地為具體的“仁愛”行為。

3.“仁政”:“仁”對治“國”理政的影響

在國家施政層面,通過傳播活動用道德去教化民眾、管理民眾是儒家“仁政”思想的核心原則,也是儒家學者們大力推崇的政治手段??鬃釉弧盀檎缘?,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笨鬃诱J為君主用道德來治國理政,自己便會像北極星一般,別的星辰都會環繞著它,他把以“仁德”治理國家的君主比喻為北斗星,突出了在治國理政中以“德”為體現形式的“仁”的重視??鬃诱J為統治者要朝著君子這一目標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做到愛民、惠民、教民和富民。[14]

“為政以德”是儒家仁愛觀念的延伸,儒家在傳播“仁政”思想的過程中,將“愛民”放在首要位置。孟子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笨梢钥闯?,孟子強調了“仁”的思想傳播在“治國”“齊天下”的重要作用。孟子認為通過實行“仁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軍隊得以堅甲利兵,便可以達到“仁者無敵”,如此不僅可以在內部“治國”,還可以使天下歸順,以致“平天下”。

三、儒家“仁”思想的當代價值淺析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彰顯出中國文明在未來國際傳播中的重要性、關鍵性。以“仁”作為核心信仰的儒家思想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瑰寶,對“仁”思想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是當下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之一,而發掘其中對當今人類社會有意義的資源更是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方東美說:“在和平和幸福的時代,正義流行;在暴力和混亂的時代,人格力量必須占上風;在善良意志的和睦時期,則需要溫柔的心靈。只有深沉的心靈才能駕馭權力,而最高的溫柔正存在于高貴的心靈之中?!盵15]在新時代背景和時代主題下,傳承弘揚仁愛思想,以其塑造自我心靈“最高的溫柔”,通過最溫柔的心靈來駕馭社會主體,形成現代社會的道德風尚標,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一)高尚道德情操的指引

加塞特說:“愛會預先安排并預備被愛者的可能優點。愛會讓我們看到不愛時看不到的東西,因此,愛使我們豐富。最重要的是……這股力量會激起我們內心那股遷徙的傾向?!盵16]可見,“愛”在個人的道德形成和世界觀的涵養中發揮的積極作用。而以“愛”為原則的“仁”觀念具有重塑自我的傳播功能,讓主我在長期的“日三省吾身”中,不斷完善自我。

程志華認為:“道德修養是整個人生實踐的起點,也是良好社會秩序的基石。關注自己的道德屬性,進行日常的道德修養,乃是人之為人的題中之義。很顯然,“仁”可助于消解現代生活中的道德虛無主義?!盵17]人之所以為人,在于人無論作為個體,還是呈現的社會群體特征均有區別于動物的道德屬性和道德倫理特征,孟子稱其為“仁義”之路,強調了“生而為人,行之以仁”的道理,程志華亦肯定了“仁”對個體道德虛無主義的積極作用。因此,修身立德對個體自我形成和社會融入具有重要意義,具有統攝諸德之普遍性的最高范疇的“仁”,通過個體“修身”召喚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以致“內圣”而“外王”。

(二)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凝聚

社會核心價值觀對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的中華血脈同胞來說涵義之豐富,意義之重大。張岱年說:“孔子所謂仁者,如何平實而非玄虛,如何明確而非儱侗;切近簡易,而又宏偉廣大;統涵諸德,而不失自為一德?!盵18]可見,張岱年肯定了“仁”具有“統涵諸德”之豐富涵義,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幾乎涵蓋了當下社會所有的道德規范和道德倫理,引領著社會的道德風尚。這一肯定也凸顯了“仁”在社會核心價值觀凝聚方面的重要地位。

(三)和諧社會行為的召喚

王陽明《傳習錄》“知者行之始”中“知”可以理解為認知或學識;“行者知之成”中“行”可以理解為行為實踐。在儒家思想中,“仁”是最基本的、核心的觀念和認知思想,其來源于現實生活中自然血親之愛的人的情感,通過內、外傳播方式,不斷影響和指導著人的行為實踐,所以“仁”思想具有明顯的實踐特征,也是儒家所推崇的最高德性。而德性是德行的基礎,良好的德性可以召喚和堅持德行,進而達到“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最終達到養成美好德性的目的?!睹献印吩唬骸叭?,內也,非外也?!盵19]孟子指出了“仁”作為內在的人之所以為人的本原性,而孔子認為這種內在的“仁”思想是必須通過外在的行為實踐才能落到實處??梢?,“仁”思想的德性內涵和實踐特征無疑是當下召喚通泰和諧社會行為的最有利的保證。在新時代背景下,“仁”思想也以新的使命踐行其時代價值,引導和規范著人們的行為實踐。

總之,儒家“仁”思想的傳播,具有導引中華傳統美德風尚、凝聚全民族團結奮進力量、構建和推進和諧通泰社會建設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不同時代“仁”思想的精神內涵,充分利用新時代傳播媒介,傳播其積極的時代價值,通過不同途徑強化傳播效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完善和發揚,和諧社會主義建設的推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柏峻譯注.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8:48.

[2]楊柏峻譯注.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8:87,

180.

[3]郭沫若.孔墨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75.

[4]屈萬里.仁字涵義之史的觀察[J].民主評論,1954,

5(23):702.

[5]許慎撰.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161.

[6]鄭玄注.禮記·中庸[M].北京:中華書局,1963:58.

[7]謝清果.華夏自我傳播的理論建構[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20:161.

[8](美)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傳播學概論(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36.

[9]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61,65.

[10]謝清果.華夏自我傳播的理論建構[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20:154.

[11]屠忠俊.自我傳播與大傳播[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03):22.

[12]郝穎婷.“家庭、社會、國家與天下:儒家傳統中的共同體理念”學術研討會綜述[J].哲學動態,2017,(01).

[13]趙忠文.孔子思想研究文集[M].濟南:齊魯書社,1987:206.

[14]劉云漢.孔子的“仁”與“為政以德”再解讀[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29):32.

[15]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33.

[16](西)何塞·奧爾特加·加塞特.哲學是什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149.

[17]程志華.“仁”的內涵、現代價值與現代調節[J].河北學刊,2015,(03):30.

[18]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149.

[19]楊柏峻譯注.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8:

282.

作者簡介:

郭鑫,女,貴州貴陽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猜你喜歡
當代價值傳播學
傳統媒體正能量的傳播學探析
井岡山精神的當代意義
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當代價值的研究
淺談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新形勢下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
2016央視春晚“咻一咻”的傳播學解析
傳播學視閾下新一代“四有”革命軍人的培養研究
相遇中的“傳播”:傳播學研究反思
大數據的傳播學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