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護理干預對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分析

2024-04-27 19:01王文秀
婚育與健康 2024年7期
關鍵詞:護理干預

王文秀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護理干預對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醫護人員共取樣38例,納入時間2022年11月—2023年5月,醫護人員皆基于行為轉變理論實施護理干預,對比干預前與干預后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率、手衛生知識掌握率以及護理質量。結果:干預后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率為97.37%,明顯高于干預前的81.5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醫護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率為100.00%,明顯高于干預前的84.2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護理質量評分為(90.60±6.42)分,明顯高于干預前的(85.35±2.39)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護理干預不僅能夠提升醫護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度,還能夠提升其手衛生依從性,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手衛生依從性;護理干預;行為轉變理論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on the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 with hand hygiene

WANG Wenxiu

Xian Aerospace General Hospital, Xian, Shaanxi 710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on the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 with hand hygiene.Methods:A total of 38 medical staff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November 2022 to May 2023,and all medical staff implemen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The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rate,mastery rate of hand hygiene knowledge and nursing quality of medical staff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rate of medical staff was 97.37%,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1.58%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mastery rate of hand hygiene knowledge among medical staff after intervention was 100.0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4.21%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after intervention was(90.60±6.42) point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5.35±2.39) points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mastery of hand hygiene knowledge among medical staff,but also enhance their compliance with hand hygiene and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Hand hygiene compliance; Nursing intervention;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衛生手消毒、洗手與外科手消毒統稱為手衛生。實施手衛生,主要就是為了降低交叉感染在醫護人員工作中出現的可能性,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通過手衛生,可以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1]。院內感染發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不注意手衛生,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對其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醫護人員因每日需要接觸大量的患者,容易沾染汗漬、血液等污染源,增加病原菌感染的發生風險,有效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知識知曉度和依從性,監督其正確進行手衛生管理則是降低病原菌感染率的有效途徑。行為轉變理論通過提高醫護人員認知水平[2-3],改變其不當行為,幫助其掌握正確的手衛生護理方式,養成良好的衛生觀念。本研究選取38例醫護人員進行研究,分析與評估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護理干預的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醫護人員共取樣38例,納入時間2022年11月—2023年5月,醫護人員皆基于行為轉變理論實施護理干預。職稱: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3名,醫生9名,護師4名,主管護師2名,護士18名,年齡23~52歲,均值(39.21±4.20)歲。

1.2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護理干預方法

(1)手衛生風險評估:采用《手衛生知識調查表》對醫護人員手衛生管理風險進行評估,總結分析護理干預不足之處并進行改進,基于行為轉變理論制定護理干預對策。(2)知識培訓:對護理人員進行院感防護知識培訓和對高?;颊哌M行病房隔離,引導護理人員做好防護用具的應用流程,對于病房中產生的醫療及生活垃圾,需要及時進行清理。根據現場教學、圖文閱讀、視頻教學等方式,讓護理人員全員掌握。技能培訓:加強護理人員高風險操作的培訓,主要內容包括氣管切開、呼吸機使用及吸痰等,在上述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流程,并注意自身防護。(3)護理人員應每日定時消毒,根據規定標準配制消毒液,確保消毒液濃度適宜,定時對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消毒。除此之外,在病房安裝紫外線燈,應用等離子空氣消毒機減少病毒濃度,嚴格執行手衛生制度,護士長起帶頭作用。在每日交接班時,管理人員可通過向醫護人員演示或挑選現場任意醫護人員演示的方式,引導其他人員進行評價,總結不足,提出應對方法。(4)維持期護理:以手部細胞培養結果來判斷醫護人員的手部衛生情況,針對實施效果良好的人員,建立相應表揚制度,而實施效果較差的人員,均要針對性采取疏導手段,干預4周后進行再次評估并將評估結果納入人員及科室考核中,選出執行效果較優的科室及人員,予以物質獎勵。

1.3觀察指標[4-5]

(1)基于行為轉變理論實施護理干預的時間為2023年1月,分別記錄干預前3個月和干預后3個月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情況,包括洗手部菌落檢出率合格、手部衛生合格、洗手方法正確、洗手次數≥應洗手次數,做到4項為完全依從,做到2~3項為部分依從,<1項為不依從??傄缽男?(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2)基于行為轉變理論實施護理干預的時間為2023年1月,分別記錄干預前3個月和干預后3個月醫護人員手衛生知識知曉情況,采用醫院自制手衛生知識評定量表,從手衛生指征、正確洗手方法等維度進行評估,共計20項條目,每項1~5分,<70分為未掌握,70~90分為部分掌握,≥90分為完全掌握,總掌握率=(完全掌握+部分掌握)例數/總例數×100%。(3)對比干預前后護理質量評分,采用本院自制護理質量評分量表評價,分值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干預前后手衛生依從率比較

干預后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率明顯高于干預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干預前后手衛生知識掌握率比較

干預前醫護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率為84.21%,干預后醫護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率為100.00%,干預后醫護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率明顯高于干預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干預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護理質量評分為(85.35±2.39)分,干預后護理質量評分為(90.60±6.42)分,干預后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干預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手衛生行為的管理對醫院感染控制意義重大,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提高是保障醫院感染控制目標實現的基礎,是醫院醫療監管的重要目標和內容[6-7]。但在日常工作中,對手衛生認知度低、洗手設備不全等多種因素均可降低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不利于患者及醫護人員的生命健康,研究表明,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護理干預則能夠對醫護人員的手衛生管理情況起到有效的改善作用,提升其手衛生依從性,在醫院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8-9]。

本研究中,干預后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率和手衛生知識掌握率均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分析其原因: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護理干預能夠依據醫護人員手衛生行為情況施以恰當的護理干預對策,取得理想護理效果,通過分析調查醫護人員手衛生管理風險和有關知識掌握情況,據此制定護理方案,可提升行為干預的針對性;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同時加強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可增強醫護人員責任感,幫助其掌握正確的手衛生管理方法,使其養成良好的衛生觀念;嚴格執行手衛生制度,配備洗手設備,定期總結不足,可進一步降低原菌的傳播風險[10],提升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在維持期,鼓勵表揚手衛生管理規范的醫護人員,將手部衛生情況的評估結果納入人員及科室考核中,能夠充分調動醫護人員手衛生管理積極性,優化護理干預執行效果[11]。

綜上所述,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護理干預不僅能夠提升醫護人員手衛生知識掌握度,還能夠提升其手衛生依從性,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 1 ] 曹培,潘蘇榮,黃躍.主題文化建設聯合程序化管控對改善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及醫院感染發生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7):163-165.

[2] 張慧寧.JCI標準下的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干預對氣管插管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VAP風險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2,54(3):369-370.

[3] 孫潔.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護理干預對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1,32(22):3677-3679.

[ 4 ] DUFOUR J C, REYNIER P, BOUDJEMA S, et al. Evaluation of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with a 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based real-time continuous automated monitoring system[J].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17, 95(4):344.

[5] SRIGLEY J A,FURNESS C D,GARDAM M.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patient hand hygiene: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16,94(1):23-29.

[6] 彭小貝, 虞玲麗,李映蘭,等.品管圈在提高重癥監護病房護士手衛生依從性中的應用[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5,14(12):862-864.

[7] 成小鳳,何云,胡建波.速干手消毒劑對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效果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5,3(3):295-296.

[8] 魯虹言,王淑君,李方容,等.品管圈活動提高燒傷科護士手衛生依從性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14):1929-1932.

[9] 李燕翎,黃雪英,蘇雪蓮,等.項目管理對基層醫院護士手衛生依從性的干預效果[J].江蘇預防醫學,2016,27(2):252-253.

[10] 許弘揚,張瑞娟,董亮.PDCA循環用于提高重癥醫學科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效果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22,39(7):518-521.

[ 1 1 ] 樊斯斯,廖如珺.PDCA循環對改善國內醫務人員手衛生效果的Meta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22,38(8):1140-1148.

猜你喜歡
護理干預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