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對口支援的影像文本形態及其意義建構

2024-04-28 05:58
視聽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對口江蘇

金 霄

通過回顧對口支援的歷史,人們回望了國家建設所經歷的艱苦道路,并頌揚了一代又一代支援工作者的家國情懷和奮斗記憶。我們怎可任其悄然流過?曾經,人們用文字來記錄其過程、展現其事跡和宣講其意義。如今,用影像書寫這段歷史不僅快捷、真實,而且更容易讓后人從中產生跨越時空的參與感和對話感。紀實影像逐漸成為呈現對口支援事跡和受援地區人民生活的重要文本形態,深入參與記錄和宣傳對口支援歷史工作,發揮作用。

江蘇省長期走在對口支援工作的前列。近幾年,隨著融媒體行業的蓬勃發展,江蘇對口支援的故事正在從書頁走入屏幕。將對口支援中的“江蘇身影”攝入鏡頭,用影像講好江蘇對口支援故事逐漸成為媒體人表達敬意的集體儀式。無論是微電影《拉日寧布》的寧靜厚重,還是《云杉謠》的扣人心弦;無論是紀錄片《援藏故事》的精致呈現,還是《江蘇省宿遷中學新疆班》的日常記錄;無論是新聞系列報道《蘇伊情深繪“疆”來》的欣欣向榮,還是《我蘇人物》的師生情長,這些對口支援工作中的美好都是由影像書寫的,有著不言自明的動人魅力?;诖?,本文梳理近年來江蘇對口支援影像的優秀案例,在分析其影像生產與敘事邏輯的基礎上,探討其文本形態的表現邏輯和主題意蘊的匯聚策略。

一、與支援工作開展同頻共振的影像生產

全面關涉社會和民生發展的對口支援工作千頭萬緒,離不開支援工作者齊心協力和日積月累的努力。對口支援的歷史由汗水寫就,綿長情深,見證社會的變遷,顯現時代的主題,透射人性的光輝。而記述這宏偉篇章的影像卻需要言簡意賅,以靈活多變的生產方式順應對口支援的工作節奏和記述需求,體現“事—影—意”的三頻共振。

首先,對口支援影像生產是記錄現實和講述故事的統一。影像技術賦權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客觀現實的記錄者,但并非都可以成為動人故事的講述者。一方面,對口支援影像的生產是一項業務實踐。記述者不僅要身具技術與理念,更要心存情懷與擔當。另一方面,對口支援影像的生產是一次歷史書寫。記述者需要能夠深度參與到對口支援工作中,在直面“當事人”和體驗“切實事”的過程中被觸動,與“他們”的記憶同行過,才能產生真情實感,講述動人故事。由于對口支援工作中任務的分工和專業背景的差異,制作對口支援影像的工作通常由媒體和對口支援指揮部的采編團隊承擔。因此,為了最真實地訴說故事,影像記述者會以參與式的主觀視角進行創作。人民視頻發布的紀錄短片《緣疆》用跟訪代替采訪,參與式記錄了三位對口援疆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包括促進新源縣第六中學學生課外閱讀改革的援疆教師張志強,為鞏留縣牧民建設安置點的援疆工程師邵軍民,以及在特克斯縣守護當地母親們的援疆醫生李春霞,等等。一段跟訪旅程折射無數事實過往,渴望閱讀的學子、剛買牛犢的牧民、平安產子的“袖珍媽媽”都是對口支援工作中的具體對象,也是該片鏡頭主要拍攝的對象。拍攝視點與工作視點的統一,讓該片融合了影像記錄者和故事講述者的視角,再現了援疆工作看似日常卻意義非凡的工作截面,用援疆工作者的影像講述他們的故事。另外,記述一體的融合視角呼喚更多元的對口支援相關主體參與到影像生產中,他們是完整意義的記述者。如南通西藏民族中學自制的新聞節目《新聞20 分》中,學生們拍攝和報道自己的校園生活故事,其影像記錄主體與故事講述主體天然統一。

其次,對口支援影像生產具備多時態書寫的能力。以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為目標的建設性對口支援工作是一個持續進行且日新月異的過程,其特性與影像記錄的碎片化和聚焦化的特性存在悖差。記錄時空和捕捉事件是影像生產的兩面,前者再現歷史,力求全面;后者構建意義,追求精準。但是影像只能記錄當下,無法窺視未來,也不能回溯過往,恰如其分的拍攝契機稍縱即逝。因此,對口支援的影像書寫需要影像記錄者隨時進入“進行時”的狀態,同時也需要故事講述者掌握再現“過去時”的能力。張家港市對口支援新疆伊犁州鞏留縣工作組出品的微電影《云杉謠》和拉薩融媒分享的新聞報道《她做了一個暖心的決定》都將鏡頭對準同一個兩難情境。即對口支援工作期限將至,支援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決定申請繼續支援的故事。其中《云杉謠》講述神經外科專家徐志遠的妻子劉媛因千里尋夫而來到鞏留縣的故事。在看到援疆醫護工作者與鞏留人民的相守相惜溫情場景,了解丈夫徐志遠用醫者仁心書寫的傳奇過往后,劉媛理解和認同了丈夫作為對口支援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安屎缈傇陲L雨后”,創作團隊依托進行時的影像節奏,營造了夫妻間風風雨雨的緊迫感?,F在進行時的影像細描將劉媛尋夫千里的焦急和焦躁,以及徐志遠工作時分秒必爭、為病人考慮時的殫精竭慮展現在觀眾眼前。過去進行時影像將觀眾帶入妻女渴望家庭團圓的心境,以及徐志遠放不下鞏留病人的情境。交替講解的多時態故事也讓觀眾沉浸在渴望解開夫妻心結、避免雙方矛盾升級的緊張懸念中。再例如以江蘇衛視《江蘇新時空》欄目的《蘇伊情深繪“疆”來》為代表的對口支援新聞片,用大量“進行時”影像去書寫“未來時”的圖景。書聲瑯瑯的課堂、關懷備至的診療、馬力全開的生產,這些圖景化的影像被抹去時間的印痕,意指了相關支援成果的常態化。

再次,對口支援影像采用多形式的制作和多途徑的傳播。用影像講述對口支援故事是其對口支援宣傳工作的重要一環。2017 年以前,新聞片、紀錄片和微電影是江蘇對口支援影像的主要呈現形式?!督K新時空》欄目是江蘇對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展示平臺,《十年援青 花開高原》《天山南北援疆行》等系列或組合報道在解讀政策、簡述工作的同時也用影像將觀眾帶入高原之上和天山腳下,讓人們“近距離”感受對口支援工作火熱開展的當下。得益于篇幅較短,對口支援影像在融媒體時代以短視頻的形式獲得更多廣泛的傳播,逐漸建立起矩陣式傳播態勢。例如無錫市人民政府聯合無錫市廣播電視臺等媒體機構對“無錫·阿合奇對口支援”的事跡進行了多次整理與創作,發布了新聞片《阿合奇生活體驗館落地無錫》、專題片《砥礪十載 玉汝于成》《石榴結籽一家親》、廣告片《攀登羊》等一系列對口支援影像作品,讓史詩《瑪納斯》、樂器庫姆孜、沙棘美食、柯爾克孜族舞蹈等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文化得以在無錫新聞綜合頻道、搜狐視頻、嗶哩嗶哩等多方平臺立體傳播。

二、講好對口支援故事的影像敘事路徑

“將好故事講好”是影像敘事的使命與職責。對口支援助力中國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其歷史長河中絕不缺乏英雄的身影和可歌的故事,已有無數創作者從中覓得動人的創作靈感。但是對于影像來說,記錄歷史猶如河中舀水,受限頗多。在滔滔歷史洪流中快速把握當下,利用有限的影像資源編織有意味的故事,不但考驗記述者的影像采集能力,也考驗記述者的影像敘事水平。

影像敘事著重樹立典型,讓鏡頭精準聚焦在歷史的閃光點上。一方面,影像敘事應該聚焦于“事”,圍繞于“人”來展開,讓典型事跡與典型人物相輔相成。荔枝新聞的《我蘇人物》在講述南京干部李求超讓油菜花海綻放“天邊之鄉”故事時,不拘泥于搜集過往的影像資料來訴說李求超工作的艱苦,而是將鏡頭推向南京夫子廟的一處網紅打卡地,用一場“墨竹菜籽油”的銷售直播作為敘事切口,展開了一次尋覓“天邊油菜花?!钡穆贸?。旅程的目的地是李求超奮戰三年的墨竹縣,其過程線性地展現李求超在“第二故鄉”的努力與成長。用影像呈現當下,讓故事勾連時空,影像敘事建構可供觀眾暢游時空旅途。另一方面,影像敘事應該尋找共通的情境來體現獨特的情節,讓典型故事引發情感共鳴?!稏|方今報》報道了江蘇老師王篤田見證西藏技師學院從無到有的建設,并在校園處處留下奮斗身影的事跡。新聞片中將王篤田老師的稚女“我想要爸爸,想要爸爸跟我玩”的呼喚聲與他帶領學生們做實驗、共舞蹈的畫面相組接,形成雙重情感和雙重責任的交織,牽絆人心。穿透新舊影像的圖景,情感得以多次醞釀,形成首尾呼應的共振邏輯。

影像敘事追求真實的力量,讓對口支援的意義直擊人心。與語言文字媒介相比,紀實影像的故事講述遵循“在場”的邏輯,拒絕天馬行空的文藝暢想和強加于人的語義獨白,只是給觀眾展開一片“遙在”的時空,任其追思。拓印歷史的真實感是影像感染力和說服力的來源。從2010 年至2020 年,76名江蘇援青干部遠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助力當地發展?,F代快報系列報道《“蘇青”十年》中,新聞片《援青醫生張玉娟:高原上的江蘇好“曼巴”》通過采訪的形式書寫張玉娟醫生援青的事跡。片中,隨著張玉娟醫生口述事跡的娓娓道來,記錄診療過程的影像圖景徐徐展開。從緊張的手術過程到親密的醫患交流,用影像傳遞溫情。在《情暖雪域教育——蘇州大學援藏支教工作紀實》中,記述者直接深入支教工作的最前沿,以進行時的語態完成影像采集和人物采訪工作。支教工作者的形象和其背后的支教場景被同屏共現,現場感十足。記述者可以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讓其記述者與參與者的身份的重合,從而嘗試回溯和再現早已流過的歷史,進行超越時空的對話。例如,淮安市委宣傳部曾委派大型融媒體新聞報道組,以“天路筑夢”為主旨采訪淮安援疆前方工作組,并制作紀實短片《致敬,淮安援疆人!》。該片記錄了報道組再走天山路的艱辛過程,體現了修筑天山公路時支援者“缺氧不缺精神”的英雄內涵。在介紹曹云穎支疆事跡的新聞短片《蘇州市吳門教育集團曹云穎支疆事跡》中,記述者與曹云穎一起被新疆學生簇擁著走過校園,閱讀各種形式的學生來信,分享了學生對支教老師的感激和依賴。參與式的記述將現場“搬到”觀眾面前,讓觀眾感受到對口支援的精神與力量。

影像敘事依托藝術的表達,讓“他”的歷史與“我”的現實對話?,F代化的影視工業善于給影像戴上風格濾鏡,打上符號標簽,以便在同品競爭中脫穎而出,其背后可見兩個層面的邏輯。一方面,是對影像本身進行精細打磨,讓“他”的歷史更悅目。另一方面,將在地化的符號與需傳達的意義相關聯,形成價值的共振與傳導。無錫廣播電視臺制作完成《砥礪十載玉汝于成》五年后,再次制作了專題片《石榴結籽一家親》,兩部“親兄弟”作品見證了對口支援影像藝術表現力的總體提升。不同于《砥礪十載 玉汝于成》商業宣傳片式的空境開場和主旨介紹的開門見山,《石榴結籽一家親》在開場時便快速將敘事帶入《瑪納斯》的說唱表演情境中。然后將屏幕一分為二,對比展示了十組各具無錫市與阿合奇縣代表性的地域特產,如地理風貌、器樂舞蹈和歷史名人等。這些物象被對等且集中展示,“他”的歷史對話“我”的現實,將話題快速引入到無錫市對口支援阿合奇縣的“一家親”理念中。并且《石榴結籽一家親》參考了現代紀錄電影的影調風格,讓影像顯得厚重且雅致。另如,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王甜和周天琦的江蘇援藏系列報道以《一路格?;ㄕ_,砥礪奮進正當時》為標題,將格?;ㄆ谂涡腋I詈筒晃窅毫迎h境的寓意對標江蘇對口援疆的目標與精神。一路花開的意象爛漫恢宏,結合行云流水的對口支援成果影像和歡快奮進的特色背景音樂,讓觀眾不自覺沉浸在對西藏地區近年來飛速發展的美好回望中。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題匯聚

“挖掘歷史瞬間的全民記憶與情感碰撞”是連接大眾與歷史的影像邏輯。[1]對口支援全面開展,再小的故事和再短的影像也都是歷史一部分。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對口支援影像需要在講述時主動回應時代的主題。在民族地區開展的對口支援工作促進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對其進行系統的影像記錄、整理、傳播和再生產可以助力各族人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應當成為當下民族工作中的重要維度。目前江蘇對口支援影像的主題主要匯聚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有困難才需擔當”的信念邏輯?!耙环接须y,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團結精神的現實體現。其中之“難”不只是突發的天災之“難”,也是需要長期克服的發展之“難”?!跋裙部嗪笸省笔菍谥гぷ鞯幕疽幝?,尤其體現在當支援工作者面對復雜多變的地理條件和相去萬里的思家情切時。正如察布查爾電視臺制作的專題片《援疆情 一路情》中所說,“對口援疆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敢于擔當”。該片以鹽城市衛計委專家克服種種困難為主線講述故事。他們不但每天早出晚歸、風雨無阻,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而且需要直面因人而異的個人問題。其中吳軍為了高效交流、拉近距離而學習維吾爾語,吳高國則因時差而只能在視頻中默默端詳熟睡的幼女。對口支援影像對困難的再現,如時間緊、任務重、高山缺氧、邊疆少路、無人區無水無電、民族語言交流障礙,等等,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記錄一段客觀的歷史,見證每一位支援者的汗水與辛勞。也正是對困難的真實寫照,才讓《援疆情 一路情》中察布查爾縣人民的笑顏真正綻放在觀眾心中。無錫教育網、無錫教育頻道的人物專題片《天山腳下最美園丁》則是從女兒對父親依依不舍的畫面開始講述援藏教師黃力凡的故事,又在黃力凡講述獨庫公路筑路人故事的余音中落幕。影片的渲染由柔情到剛強,詮釋舍家為國、不畏艱苦、甘于奉獻的時代主題。另外,“缺氧不缺精神”是每位江蘇援藏兒女的必修課。百集短視頻《紅色百年·泰州英雄譜》由泰州市委宣傳部聯合泰州廣播電視臺等機構制作,第五十九集譜寫了雪域阿爸錢維勝的故事,其影像從母親盼子早歸的淚目,書寫到學生送別恩師時聲聲“阿爸”的呼喚。最后一節課的影像中,三年支教的錢維勝面色黑紅,也正是這高原所賦予的顏色印痕讓他頸上掛滿的哈達顯得分外純潔。

二是“授人以漁”的理念轉變。對口支援影像不僅要體現“埋頭苦干”的實踐精神,還要通過恰當的故事體現人民既“得到”也有“得到感”。一方面,“得到”的訴說主體應該是對口支援工作的惠及者。近年來,他們在影像中逐漸脫離了“被動”者的桎梏,以“主動”者的姿態言說他們眼中的對口支援。如江蘇省鎮江市援助拉薩市達孜區第八批、第九批援藏工作組攝制的援藏紀實題材微電影《拉日寧布》,愛繪畫的藏族孩子多吉以比他的阿爸更加積極的姿態擁抱和信任了來參加援藏工作的李懷遠,也以孩子式的執拗感化阿爸,動員阿爸陪他走完朝圣似的尋找英雄李叔叔之旅,最終幫助畏懼改變現狀的阿爸感受到李懷遠的無私真情。打開心靈枷鎖,是多吉父子最核心的得到。影片中,多吉的畫是至美的禮物,被遠赴江蘇的他送到心中英雄——李叔叔手中。影片結束時,多吉父子和李懷遠三人猶如畫中一般同圍在畫前,得到之感溢于屏幕。另一方面,被授以漁是一種更長久的得到。大量的江蘇對口支援影像作品以“‘輸血’到‘造血’”“建立帶不走的醫院”等話題,講述了江蘇對口支援“授人以漁”的故事。其中《現代快報》以《江蘇援疆,從“缺水給水”到“授人以漁”》為題,配合實地拍攝的影像介紹了江蘇援建、援醫和援教烏恰縣的故事。從送干凈水到育專業人,用實踐過程注解了江蘇對口支援政策和工作理念的核心內涵。

三是“團結與共榮”的價值彰顯。蘇州新聞出版集團的情調蘇州工作室負責拍攝了《“蘇”寫在雪域沃土的答卷》等紀錄片,將江蘇援藏兒女的身影刻寫在雪山之巔、埡口之上和人民之間,用江蘇干部與自然抗爭時的不屈,江蘇人民與藏地人家交往的歡笑彰顯出割不斷的民族深情。在地化的對口支援影像書寫讓影像內蘊的團結圖景不言自明。許多在民族地區傳承至今的符號共同體框架中,情感的傳達離不開對“敬地情結”(Geopiety)[2]的訴說,山川河流、花草樹木皆有可能在民族地區被賦予神性,寄托民族化的在地情感。近年來,隨著民族間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程度的提升,行走在民族地區的外埠者也多受地方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的感召,創作出諸多情真意切的在地化影像作品。這種交融后的紀實影像藝術表達也正逐漸被記述對口支援影像的文藝編導所接受,除《“蘇”寫在雪域沃土的答卷》外,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江蘇省對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揮部、州旅游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情潤天山》也寄情于雪山之間,借用在地化和民族化的符號體系抒情達意,促進了中華民族影像符號的創新和傳播,助力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

四、結語

巴贊用“現實的漸近線”和“超越預想的詩意”來喻指紀實主義影像的社會效應。[3]雖然書寫可以讓紀實影像中的現實彌漫詩意,但其核心價值仍然深深植根于現實的基底中。因此,現實需有詩意,影像才得以歌之。中國對口支援的歷史見證了中華兒女一次次跨越千里的互助,孕育著照映時代主題的故事,注解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涵。正如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聯合打造的紀錄片《援藏故事》設置了江蘇對口援藏的專題,講述了牧民家的“拉薩雪鷹”在江蘇父母的培養下飛過青藏高原的故事。江蘇對口支援工作的火熱圖景吸引了八方來者從中感受時代的溫度,是自有詩意的現實。在與對口支援工作的共振中,江蘇對口支援影像的書寫凝聚和提煉現實的詩意,呈現時代風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猜你喜歡
對口江蘇
Changes in China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er
數讀江蘇
江蘇
數獨江蘇
數讀江蘇
江蘇
選用對口藥劑 適期防治病蟲
對口幫扶這一年
從對口幫扶到合作共建
關于對口援藏問題的調查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