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冰與圓柱結構相互作用實驗技術研究

2024-04-28 06:49王川葉柔柔劉志慧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24年12期
關鍵詞:實驗設計

王川 葉柔柔 劉志慧

基金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20CX02320A);NSFC-山東聯合基金重點項目(U2006226);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學改革項目(CM2022013)

第一作者簡介:王川(1987-),男,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海洋結構物環境載荷與結構物強度。

DOI:10.19981/j.CN23-1581/G3.2024.12.015

摘? 要:針對難以開展冰載荷測量的實驗難題,設計一套碎冰與圓柱結構相互作用的力學實驗方案。制備非凍結模型冰,以微小力傳感器為數據采集工具,利用波流水槽開展碎冰與圓柱結構相互作用的力學實驗。實驗測試不同冰速下的碎冰載荷,對冰載荷實驗的現象,冰力特性以及數值精度進行分析。通過與文獻結果對比,該實驗方案測試所得冰載荷幅值吻合良好,呈現載荷分布的離散現象,展現碎冰與結構的翻轉、旋轉、堆積現象,為碎冰載荷的技術研究及分析預報奠定基礎。

關鍵詞:冰載荷;圓柱結構;微小力傳感器;實驗設計;碎冰載荷

中圖分類號:P75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4)12-0063-04

Abstract: A mechanical experimental scheme was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difficult ice load measurements. A non-frozen model ice was prepared, and a wave flume was used with miniature force sensors as data acquisition tools to conduct mechanical experiment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ragmented ice and cylindrical structures. The experiments tested the ice loads under different ice velocities and analyzed the phenomena, ice force characteristics, and numerical accuracy of the ice load experiments.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the literature, the experimental scheme demonstrated good agreement in terms of ice load amplitude and revealed the discrete distribution of loads. It also presented the flipping, rotating, and stacking phenomena between fragmented ice and structure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echnical research,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ice loads.

Keywords: ice load; cylindrical structure; miniature force sensor; experimental design; breaking ice load

冰載荷是制約高緯度海域海工裝備結構安全的控制載荷,是海工結構抗冰強化設計的重要輸入條件[1-5]。海冰與結構作用特性復雜,載荷隨機特性強。隨著南北極地科考任務的增多,極地海洋結構物強度受到了冰載荷的威脅與挑戰。層冰與碎冰是兩種較為主要的海冰作用形態,學者對層冰的研究較多,同時開展了相應的數值以及實驗研究,并取得了若干成果,受限于低溫實驗設備[6],以及碎冰形態的差異性,碎冰對結構的影響受到了諸多制約。碎冰對結構的影響如堆積、旋轉、摩擦等效應對結構的威脅尤為突出,因浮冰作用而導致的平臺倒塌安全事故均有發生,碎冰與結構的相互作用的實驗與數值研究是當前面臨的難題。

楊彩虹等[7]構建SPH冰-水兩相流模型,對小尺度碎冰和海水混合環境下直立圓柱結構的冰載荷特性進行研究,得到了碎冰載荷與結構尺寸、碎冰厚度及密集度之間的關系。剛旭皓等[8]利用非凍結模型冰開展某型破冰船在不同速度、密集度下的極地船舶阻力試驗,在此基礎上,利用實船換算方法,對船舶在不同航速及密集度下的碎冰阻力進行了預報。Luo等[9]基于CFD-DEM耦合方法來計算某型冰強化巴拿馬散貨船在碎冰通道中的船舶阻力。Wang等[10]基于有限元方法,利用彈塑性模型研究了散貨船在碎冰環境中的載荷作用,獲得了冰塊的壓力分布。從國內外研究現狀可知,對于碎冰載荷的研究,以數值方法為主,對相應實驗驗證還存在較大的空缺,如何開展碎冰載荷測量實驗,分析碎冰與結構作用特性,對加強對碎冰載荷的研究預報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基于模型相似準則,利用非凍結模型冰,以微小力傳感器作為數據采集工具,利用波流水槽開展了碎冰與圓柱結構相互作用的力學實驗。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案測試換算所得冰載荷在幅值上與數值模擬結果吻合良好,并展現了碎冰與結構作用的實驗現象。

1? 實驗概況

碎冰與圓柱結構相互作用實驗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波流水槽采用非凍結模型冰進行。

1.1? 實驗原理及系統設計

1.1.1? 實驗原理

碎冰載荷與結構作用以碰撞力及摩擦力為主。因此,在對豎直圓柱模型進行實驗測試以研究冰載荷時,重點在于模擬破碎冰對結構產生的沖擊載荷,并探索結構冰載荷與浮冰速度之間的相關性。聚乙烯具有與真實海冰相當的強度[6],可用作與結構相互作用的模型冰的材料。根據結構尺度,實驗模型被分為多個尺寸。

為分離破碎冰載荷對圓柱結構的影響,必須確定作用于結構上的流體載荷的各個組成部分。因此,首先在冰與無冰環境中進行單獨的模型實驗,然后進行數據處理以區分破碎冰載荷。

成功制備了模型冰后,實驗過程可以分為3個主要部分:①實驗模型的安裝、傳感器的校準和測試系統的調試。②產生受控流動,以評估在不同流速下對圓柱結構施加的流體載荷。③在存冰的工況下,模型冰伴隨水流動,并與結構接觸。

針對每個工作條件進行多次實驗,以確保數據采集的穩定性。圖1展示了實驗系統及其相關設備。

注:1-微小力傳感器;2-傳感器連接固定裝置;3-攝像機;4-多普勒流速儀;5-鋼管(用于限制石蠟模型冰四處飄散);6-模型冰;7-防漂移紗網;8-造流儀、水槽。

圖1? 海冰模擬實驗布置簡圖

1.1.2? 實驗設備

本實驗使用的主要儀器設備及部件如下。波流水槽,長度×寬×深=40 m×1.2 m×2.5 m,以及YTCL3005L型微小力傳感器,LSH10-1S超聲波多普勒流速儀,攝像機,傳感器連接固定裝置,防漂移紗網,熱熔箱和模具等。

1.1.3? 實驗樣品

聚乙烯顆粒制作模型冰,直徑為10 mm的圓柱鋼管。

1.2? 實驗步驟

1.2.1? 模型冰制備

采用加熱爐將石蠟顆粒融化,石蠟溶液倒入模具中冷卻,得到石蠟塊。將冷卻好的石蠟塊取出,將其切割成實驗所需大小,即完成石蠟模型冰的制作,如圖2所示。

圖2? 模型冰制備

1.2.2? 實驗系統搭建

在波流水槽上,結合預計的碎冰密集度,將模型冰置于水槽中,將微小力傳感器與鋼管通過連接件固定,調節鋼管位置,使其置于碎冰浮層中心位置,如圖3所示。

圖3? 碎冰冰載荷實驗系統實景

1.2.3? 實驗數據采集

通過造流機造流,移除浮冰攔網。浮冰隨流速向鋼管處漂移,通過傳感器采集冰-柱作用載荷,并用流速儀測定對應流速,浮冰完全通過鋼管區,單次實驗結束。往復多組流速工況。

1.3? 實驗工況

本文研究對象為極地平臺立管結構,直徑約為55 cm?;趯嶒炘O施及材料尺度,模型縮尺比為55,碎冰阻力實驗取70%密集度,實驗冰速為0.2 m/s,碎冰域內冰塊隨機分布。進行模型實驗同時遵循佛汝德相似準則和柯西相似準則,實驗數據與實際工況對應數據見表1[11]。

表1? 工況數據

2? 實驗數據處理方法

2.1? 冰載荷提取

通過對無冰環境下的實驗數據的綜合分析,統計得到流體作用平均載荷。在此基礎上,對有冰環境載荷進行整體偏移調整,獲得碎冰載荷作用力,以此可較為準確地理解和評估結構在碎冰條件下的受力情況。

2.2? 碎冰載荷統計值計算

為統計冰載荷的隨機特性,借鑒有義波幅的統計方法,引入三一有義冰載荷及十一有義冰載荷,通過統計各周期的碎冰載荷幅值,對其進行數值排列,選取冰力幅值的前三分之一及十分之一均值以確定冰載荷的特征值。

依據公式(1)對冰載荷進行無量綱化,得到碎冰載荷阻力系數。

依據三一有義值以及十一有義值進行統計分析,通過相似定律換算,得到冰載荷的特征統計值見表2。

表2冰載荷統計值

3? 實驗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3.1? 實驗現象

圖4為70%碎冰密集度在對碎冰-圓柱結構相互作用的實驗現象。通過觀察,可獲得碎冰與結構的如下作用形式。

1)冰塊碰撞:碎冰環境中,冰塊之間以及與結構的相互碰撞是最為常見的力學過程。冰塊之間的碰撞會產生沖擊力,導致結構承受具有一定慣性的碎冰載荷。

2)冰塊摩擦:碎冰環境中,冰塊與結構表面之間會發生摩擦。這種摩擦力會對結構施加額外的荷載,該載荷與碰撞壓力、摩擦速度有關。

3)冰塊堆積:碎冰環境中,冰塊會在結構周圍發生堆積,進而作用在結構上。這種堆積會增加結構的受力面積,導致碎冰載荷增大。

4)冰塊的翻轉:在結構法向作用力作用下,碎冰逐漸向下旋轉,沉沒,進而翻轉。

以上實驗現象如圖4和圖5所示。模型冰之間以及模型冰與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呈現較為明顯的隨機現象,與真實冰池的模型試驗[12]相符合。

圖4? 實驗現象總體圖

圖5聚集、摩擦、旋轉、翻轉現象

以上實驗現象表明,碎冰環境下結構所受的冰載荷是復雜多變的,受到了冰塊形狀、速度、密集度及結構表面特性等多個因素的影響。對這些現象的深入研究可更好地理解結構在碎冰環境中的受力行為,并為結構設計和安全評估提供重要參考。

3.2? 冰載荷特性分析

由于浮冰與圓柱結構作用形式的多樣性,會導致產生隨機冰載荷,同時碎冰區有覆蓋和聚集的分布特性。

圖6為實測碎冰載荷實驗數據。由圖6可知,碎冰載荷在24.4 s開始與圓柱結構發生碰撞,隨著時間的推移,模型冰與圓柱結構的碰撞頻次增加并逐漸達到峰值,平穩冰力峰值周期性持續近6.5 s。

圖6? 碎冰載荷隨時間變化曲線

為確定碎冰載荷的作用周期,對測試數據進行相應處理,結果如圖7所示。由圖7可知,碎冰與結構的單次碰撞周期集中在0.08 s左右。碎冰載荷的特性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和隨機性。對于圓柱結構來說,冰載荷的頻次和峰值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而單次碰撞的周期相對較短且集中。這與文獻[13]所得結果一致。

圖7? 碎冰與圓柱結構碰撞周期分析示意圖

3.3? 冰載荷幅值計算

基于MATLAB篩選26~32 s穩定區間時域歷程下的冰力峰值,如圖8所示。

通過對幅值結果的無量綱處理,與文獻[14]比較,見表3。由表3可知,三一值對比精度較好,誤差為10.63%,十一有義值的誤差為13.77%,最大冰力的誤差較大,約為25.39%。結果存在差距的原因包含與碎冰的尺度,以及實驗忽略的碎冰破碎載荷有關。通過文獻對比,可知基于三一統計方法的模型冰載荷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圖8? 碎冰與圓柱結構峰值載荷示意圖

表3? 碎冰載荷與文獻結果對比

4? 結束語

本文設計并開展了一種基于非凍結模型冰開陣碎冰與圓柱結構相互作用的力學實驗方案。通過測試分析可得如下結論。

1)基于聚丙烯作為模型冰材料進行的破碎實驗表明,冰載荷呈現出顯著的隨機性特點,可反映碎冰與圓柱結構碰撞、聚集、翻轉和摩擦等作用形式。這些實驗觀察結果與實際情況非常相似,并提供了一種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實驗模型。

2)破碎冰與結構之間的阻力主要由碰撞阻力和摩擦阻力組成。通過使用平均阻力公式建立破碎冰阻力系數的統計值,進而快速預測特定結構的破碎冰載荷。

3)碎冰環境下的測試冰載荷,通過與文獻結果對比,冰力均值精度良好。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實驗方案降低了對實驗條件的要求,節約實驗操作時間,對碎冰載荷與結構相互作用的進一步研究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焱.冰激海洋平臺振動的動力模型試驗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4.

[2] 季順迎,狄少丞,李正,等.海冰與直立結構相互作用的離散單元數值模擬[J].工程力學,2013,30(1):463-469.

[3] 屈衍,張大勇,許寧,等.《中國海冰條件及應用》與ISO19906冰荷載規定比較[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8,39(4):629-634.

[4] 孫國威.冰荷載作用下鉆井立管力學性能分析與設計[D].杭州:浙江大學,2019.

[5] 孫星宇.海洋立管抗冰性能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21.

[6] LIU L, JI S Y. Ice load on floating structure simulated with dilated polyhedr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in broken ice field [J]. APPLIED OCEAN RESEARCH, 2018,75:53-65.

[7] 楊彩虹,管延敏,康莊.基于擬流體模型的碎冰與直立圓柱結構碰撞作用的SPH模擬[J].中國造船,2023,64(6):112-22.

[8] 剛旭皓,寇瑩,余朝歌,等.典型冰況下極地船舶碎冰阻力模型試驗研究[J].艦船科學技術,2023,45(21):20-25.

[9] LUO W, JIANG D, WU T,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n ice-strengthened bulk carrier in brash ice channel[J]. Ocean Engineering, 2020,196:237-245.

[10] WANG C, HU X, TIAN T,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ce loads on a ship in broken ice fields using an elastic ice mode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 2020,12:414-427.

[11] 郭春雨,謝暢,王帥,等.碎冰條件下冰區船阻力性能試驗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6,37(4):481-486.

[12] 吳煒,黃焱.考慮海冰漂移的船舶冰載荷分布模型試驗[J].船舶力學,2021,25(2):166-174.

[13] 石玉云,祖建峰,李志富,等.碎冰水域定常流中海洋平臺的載荷特性研究[J].中國造船,2022,63(3):103-115.

[14] 劉璐,龍雪,季順迎.基于擴展多面體的離散單元法及其作用于圓樁的冰載荷計算[J].力學學報,2015,47(6):1046-1057.

猜你喜歡
實驗設計
吹蠟燭
不同的溫度
有趣的放大鏡
有用的電池
拉一拉
哪個涼得快?
漂浮的繡花針
無字天書
變“斜”的直線
紙花一朵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