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群的應用策略

2024-04-29 16:40文|
新課程 2024年2期
關鍵詞:詞句外貌友誼

文| 高 慧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將任務群融入教學環節中,使學生在任務群的指引下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在活動中一邊思考一邊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在提高學生閱讀素養的過程中,就需關注學生的閱讀需求,設計不同形式的學習任務,以任務群的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在提高閱讀質量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任務群閱讀教學前的準備

在本次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開始前,教師以牛津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 為例,在Reading部分教學中,這一課將“人與社會”作為主題語境。在這部分閱讀教學中,主要包括三篇記敘文,題材均為“朋友”,教師可從兩個方向入手,一是表達對認識新朋友的興趣,二是感受朋友之間的友誼。并且從課文內容來看,這三篇記敘文提到了三個好朋友:一是Betty,二是Max,三是May。這些朋友在品質、性格等方面均有一定差異,但他們和作者之間都有著深厚的情誼。由于三個朋友的性格、特點及交際內容有所差異,故可在閱讀過程中設計不同的任務,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因而,教師可將任務群應用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以任務群的形式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任務群的應用策略

(一)制訂教學目標,確定閱讀方向

在實踐教學中發現,《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也側重英語閱讀教學的創新,并建議教師合理利用學習任務群,讓學生從閱讀任務中提高自身的閱讀素養?;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以牛津版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 的教學為例,嘗試引入學習任務群的理念,意在彌補單篇閱讀的不足,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在分析這一單元的閱讀內容后,教師發現這部分內容均是圍繞“友誼”展開的,但如何將三篇記敘文銜接在一起,是教師應關注的焦點。因為對話內容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語言基礎,這讓學生閱讀起來感到力不從心。所以,教師嘗試將任務群運用在這三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中,并設定如下閱讀目標:

目標1:品味“Friends”

(1)掌握課文中陌生的詞句等,如“Who is your best friend?”“round face”“straight hair”。

(2)根據課文內容感受友誼的不同對話內容。

目標2:了解“Friends”的外貌及性格特點

(1)批注描述外貌的詞句,了解Betty、Max 和May三個朋友的外貌特點。

(2)批注課文中描寫朋友性格特點的詞句,掌握文中不同朋友的性格特點的相關詞句。

目標3:找出最好的“Friends”

(1)以“Friends”中的三篇記敘文為例,了解這些記敘文表達友誼的區別及共同點,通過作者的描寫,了解作者和不同朋友之間的友情。

(2)通過對比作者與不同朋友之間的友誼的對話描述,從對比中找出最好的“Friends”。

(二)設定閱讀議題,科學組合文本

在Unit 1 Friends 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利用任務群可讓閱讀教學的針對性更強。在教學方面,教師對新課標中的學習任務群進行了深入研讀,并在閱讀活動中結合上述閱讀學習目標,將閱讀學習和任務群理念結合在一起。在此閱讀思路的引導下,教師可圍繞確定好的閱讀學習目標,確定任務群閱讀的核心議題。因而,教師在分析任務群閱讀議題時,可從單元導語出發,如“人與社會”。通過對牛津版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 內容的深入解讀,可把閱讀任務的核心議題設定為“不同的友誼,不同的朋友”。同時,以此議題為出發點,對這一單元的三篇記敘文做串聯,從中找出友誼的不同表達方式。

在確定好閱讀議題后,教師需對閱讀文本進行科學組合,對不同文本內容進行精讀和略讀,為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的確定奠定基礎。然后,教師可圍繞“不同的友誼,不同的朋友”議題,將這些記敘文中描寫友誼的對話內容進行比較。在以上環節結束后,學生可依據“不同的友誼,不同的朋友”這一核心閱讀議題,做好任務群中“人與社會”方面的表達。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任務群對課文內容進行閱讀,把文中描述友誼的詞句作為閱讀重點,從詞句的積累中總結閱讀經驗。通過對閱讀內容的認真觀察,體會文本中關于“人與社會”的辯證關系。

(三)設計學習任務,提高閱讀質量

教師在初中閱讀教學過程中認識到:任務群的應用,不僅帶有一定的綜合性,還具有一定的實踐色彩。為進一步強化任務群在閱讀教學中的效果,教師對任務群內涵進行了深入解讀,對閱讀學習任務進行了科學設計。因而,教師在運用任務群開展Unit 1 Friends 閱讀教學時,可圍繞閱讀核心議題,結合閱讀文本內容對任務群進行科學設計,引導學生從作者和Betty、Max 和May 等三個朋友的對話與交流中,對比不同友誼的表達方式,提高閱讀質量。在這一思路的引導下,教師可從閱讀議題角度出發,設計如下形式的閱讀學習任務群。

任務1:粗讀文本,借助思維導圖了解文章脈絡

在這一任務環節中,教師可對Betty 這篇記敘文的文本結構進行整合,并設計相應的思維導圖。然后,學生以教師提供的思維導圖為依據,對Betty 的性格特點及夢想等進行梳理,勾畫出Betty 一文的思維導圖,為文本的精讀創造條件。在后續的思維導圖設計中,教師提出問題“If you were the writer...”,讓學生盡情想象,并試著與作者互換身份,感受作者與朋友之間的友誼,以此增強學生的文本結構意識。在后續步驟中,共同探討Betty 的性格、外貌特點等,實現對語言知識的內化,提高閱讀素養。

任務2:精讀文本,了解不同朋友的性格及外貌特征

在上述粗讀文本的基礎上,學生對文章的架構有了清晰的認識。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還需引導學生繼續使用思維導圖,精讀每篇文章,并對描述朋友的性格、外貌特征等的詞句進行標注,并在思維導圖中予以體現。在此基礎上,學生就可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閱讀過程中關于朋友性格、外貌特征等的詞句,實現對陌生詞句的掌握。

任務3:撰寫閱讀簡評,表達對Friends 相關內容的感悟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以任務群閱讀為視角對Friends 相關文本進行深入閱讀,了解Betty 與作者之間的對話內容,感受作者和朋友之間的友誼。其次,圍繞Friends 這一核心,教師組織學生撰寫閱讀短評,將課文中描述友誼的詞句運用在短評中,實現知識的內化,并將自己想象成作者,在豐富簡評內容的基礎上,加深對閱讀內容的認識與理解。

(四)落實學習任務,強化閱讀效果

當閱讀核心議題和學習任務確定后,教師就可以以此為核心落實學習任務,起到強化閱讀效果的目的。首先,在分析Betty 的性格特點的過程中,教師可設計一些問題,啟發學生閱讀,如What is Betty’s personality?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粗讀,并從閱讀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提供的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對文本的思維導圖進行補充與完善,以達到了解文本結構的目的。

其次,在分析Max 的性格特點時,學生極易了解他的幽默特質,然而,教師閱讀文本了解到,文中并未提及Max 這位朋友的另一個明顯特質,如careless。為讓學生了解文中人物的這一特質,教師啟發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及的“often knock the books and pens onto the floor”進行精讀,并從這些細節中總結出Max 的careless 這一特質。當學生總結出這一特質后,教師向學生提問:“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Max?”并要求學生根據這個問題閱讀文本,找出能反映出作者情感的詞句。這樣,學生帶著此問題進行閱讀,在找詞句的過程中,對作者的情感進行重點關注。當學生標注完詞句后,教師繼續提問:哪些詞句能反映出作者的強烈感受?并從文本中找出兩種描述作者感受的詞句進行比較,如“I never/don’t feel bored with him!”在對作者的朋友Betty 的性格、外貌等特點進行描述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對思維導圖有了初步認識,并在Betty 這篇文本中進行了實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Max 的一些外貌特點進行標注,如“tallest”“long legs”等。當學生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后,教師繼續要求:在對Max 進行描寫的過程中,涉及不少細節,請大家對這些細節進行標注。要想完成此要求,學生就需要精讀Max 文本的內容,并對教師提及的要求進行深度思考。當學生閱讀完Max 的文本之后,教師引導其完成這樣一個任務:使用閱讀過程中掌握的描寫人物的詞語及技巧將Max 的性格及人物特點表現出來。

最后,在了解May 的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從兩個方向進行了解,其中一個方向為sweet,另一個方向為ture。此時,教師在學生閱讀之前可向學生提問:“What kind of person is May?”讓學生帶著這一問題進行閱讀,并從閱讀文本中找出問題的答案。為實現學生從粗讀到精讀的跨越,教師可繼續向學生發問:“哪些詞句能體現出May 的sweet?”學生要想回答此問題就需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閱讀,并將描述May 的sweet 的詞句標注出來。當然僅理解這些內容是不夠的,教師繼續提問:“sweet 的含義是什么?能否用相關詞句來體現?”在這種層層深入的引導下,學生對sweet 這一詞匯有了深入的認識。當學生對sweet 有詳細了解后,教師還需繼續輔助學生了解ture。在了解ture 之前,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對ture 進行討論,而后,教師總結學生的作答情況:ture 一詞,好多學生的理解是“正確的”“真實的”,而在此文本中,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的品質,因而,ture 的含義為“誠實”。當學生對May 的品質有所了解后,教師組織學生繼續閱讀,并從閱讀中找出描寫May 的外貌特點及性格的詞句,然后做出標記。在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問題形式,啟發學生思考。比如,問題可設計為:“If you were the writer...”,引導學生以換位思考的方式,試著想象一下自己站在作者的角度如何了解和看待友誼。通過問題引導,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幫助學生關注文本結構,掌握人物描寫的相關方法,為閱讀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五)完善閱讀評價,提高閱讀質量

當任務群閱讀學習活動結束后,最關鍵的環節是評價環節??茖W合理的評價,能激發學生對任務群閱讀學習的興趣。在評價初中任務群閱讀情況的過程中,為體現任務群閱讀學習的優勢,教師需對原有的教學評價方式進行合理創新,從陌生詞句的認知程度、朋友性格及外貌特點的描述技巧的掌握情況、所學知識的運用情況等角度完善閱讀評價。在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讓評價體現出層次感,盡量以鼓勵評價為主,確保評價結果公正、客觀。

比如,在講授牛津版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的過程中,教師設計了不同層次的作業內容,以檢測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效果?;A性閱讀作業內容:請將Friends 文本中描述Betty、Max 和May 的性格、外貌特點的詞句寫出來,要求學生都能順利答出。這一層次的閱讀作業內容難度相對較低,絕大部分學生都可通過閱讀將文中描述Betty、Max 和May 的性格、外貌特點的詞句寫出來,教師對這一基礎性作業較為關注,引導學生在完成閱讀學習任務的基礎上,以“小老師”的身份對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提升型閱讀作業內容:請將Betty、Max 和May 的性格、外貌特點的相關閱讀內容進行比較,從中找出與作者關系最好的朋友。對于學生給出的不同答案,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互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情況進行總結,為學生改進評價思路提供依據。拓展型閱讀作業內容:請使用所學的關于“友誼”的知識,以換位思考方式,寫一個簡單的閱讀短評。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初步點評,并組織學生圍繞這些短評進行自評和互評。另外,教師還可將學生完成的閱讀短評上傳至家長群,由家長參與到閱讀學習的評價中。在這種多元評價的基礎上,教師能對學生的任務群閱讀學習情況有清晰的認識,可依據評價結果了解學生在任務群閱讀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糾正。

從上述任務群在初中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過程來看,教師首先確定了任務群閱讀學習目標,設定了閱讀核心議題,并設計了不同的學習任務。在此基礎上,落實任務群的相關內容。最后,通過完善閱讀教學評價方式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詞句外貌友誼
以城為“媒”話友誼
美好的友誼
風記得我們的友誼
友誼之路
字詞句訓練
字詞句訓練
字詞句訓練
字詞句訓練
外貌描寫慎“化妝”
外貌與內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