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2024-04-29 19:07朱素然
中西醫結合護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調護穩定期個體化

朱素然

(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 肺病科, 北京, 102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ㄒ韵潞喎Q“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點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慢性肺部疾病,多發于老年群體,主要是由于環境因素及個體因素導致,臨床癥狀包括喘息、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1],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慢阻肺通過藥物治療,能達到一定的控制效果,但在治療期間受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或行為缺乏規范性等因素的影響,易導致病情加重及反復。因此,實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專業的健康教育有助于規范患者日常生活行為,提升治療效果,強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促進預后[2]。

中醫學通過望、聞、問、切的方式來掌握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情況,并通過中醫理論分析患者的證型,使用中醫特色的護理技術,如穴位敷貼、按摩等方式幫助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改善慢阻肺的癥狀有[3]。因此,本研究就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在慢阻肺穩定期患者中的應用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制定痰濕體質慢阻肺穩定期患者的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參考。

1 慢阻肺的現況研究

慢阻肺致死病患中90%發生于低等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4],是國內最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之一,并且在單病種死因中位居第三位[1]。中國在2017 年因為慢阻肺導致傷殘而調整壽命年占全球總量的25.02%,其中95.29%集中于40歲以上中老年群體[5]。中國成人肺部健康研究中,≥20歲的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為8.6%,≥40歲的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為13.7%[1]。

2 慢阻肺穩定期健康教育的研究

2.1 慢阻肺穩定期常規健康教育

慢阻肺穩定期常規健康教育主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護理需求及對疾病的掌握水平等實施注意事項的交代、用藥指導及疾病介紹等基礎性的健康教育[6-7]。

2.1.1 生活起居: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日開窗通風,每次通風時間≥30 min,溫濕度適宜。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夏季避免直吹空調。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潮濕、嚴寒、大風氣候時避免在室外活動。戒煙,減少有害氣體或粉塵、通風不良的烹飪環境。

2.1.2 飲食指導:按時進餐,避免餐前或餐時飲水過多。腹脹的患者,飲食宜清淡軟食,避免食用產氣食物,如豆類、土豆等;避免進食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熱量食物,以免產生過多二氧化碳。

2.1.3 情志調護:向患者講解慢阻肺的基礎知識,內容通俗易懂,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積極心態。指導患者通過聽輕柔音樂、看科普報紙等,提升生活興趣,鼓勵多與他人交流,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以緩解患者焦慮的情緒。

2.1.4 康復指導: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如呼吸操、縮唇呼吸等,掌握呼吸功能訓練的要點及作用,認真訓練,重復8~10 次,3~4 次/d,以提升呼吸肌耐力和肌力,從而改善呼吸功能。每日散步20~30 min,以不感到勞累為宜。

2.1.5 用藥護理:遵醫囑用藥,掌握各種藥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密切觀察支氣管舒張藥、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如有不適,及時就診。

2.1.6 家庭氧療:指導患者了解氧療的目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項;給予低流量吸氧,注意觀察吸氧濃度,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家庭氧療期間注意安全防控,周圍嚴禁使用煙火,避免燃燒爆炸;同時氧氣裝置需要定期清潔、消毒、更換。

2.2 慢阻肺穩定期的中醫健康教育

慢阻肺穩定期屬于中醫學肺脹、喘證、咳嗽、痰飲等病的范疇。體質是人體客觀的生命現象,是指人體由于后天諸多因素和先天稟賦因素影響,個體在功能和形態上形成相對穩定的特殊性。體質受生活習慣、年齡等影響可能發生改變[8]。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出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應包含中醫體質辨識[9],由此可見,中醫體質辨識對于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中醫“治未病”理論強調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后防復。國內大部分學者認為,應在老年人慢性病防控中融入傳統中醫治未病理念?!吨嗅t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 年)》指出[10]要探索以治未病理念為核心,以慢性病管理為重點的中醫健康保障模式。慢阻肺穩定期健康教育符合祖國醫學“治未病”思想,但目前中醫參與慢阻肺穩定期健康教育的治療報道較少,尤其缺乏規范、系統的中醫綜合健康指導方案。中醫護理學結合體質養生學在中醫辨證施護和體質辨識的理論基礎上,為患者實行中醫膳食指導、起居調護、情志護理和康復指導等,幫助患者延緩疾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

2.3 慢阻肺穩定期體質辨識的個體化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阻斷慢性病發生發展最基礎、最重要的干預手段。目前,我國老年人群的健康素養水平較低,自我的管理意識不強。國家應加強普及老年人群的健康知識,注重提升老年人的整體健康素養水平[11]。王琦[12]認為體質具有可調性,根據COPD 患者的體質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個體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多項研究[13-14]證實偏頗體質是穩定期COPD 患者主要體質類型。王維亮等[13]研究發現偏頗體人群以陽虛質、氣虛質、痰濕質、血瘀質多見。葉玲等[14]研究發現陽虛質、氣虛質、濕熱質、痰濕質、血瘀質是偏頗體人群主要體質。

李雪麗等[15]探討中醫體質學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應用價值發現,針對COPD 穩定期患者,運用中醫體質學說利于增強肺功能,提高生存質量,促進康復。朱玉蘭等[16]通過對COPD患者在溫針灸治療基礎上根據不同體質類型加以護理干預5 個月后,對比發現,經過體質護理干預后,在病原菌檢出率、癥狀、肺功能及CAT 等方面較對照組改善明顯,表明中醫體質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癥狀,降低感染率。

護士結合不同患者的個體差異及不同需求,實施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并根據患者病情變化,不斷進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遵醫囑的行為及健康理念,對于患者康復及預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4 個體化健康教育在痰濕體質慢阻肺穩定期患者的應用

醫護一體化是近年來推行的一種醫護合作模式[17],其主要內涵是將醫護形成一個固定的團隊來管理患者。痰濕體質的老年人形體多肥胖,腹部脂肪堆積,胸悶痰多,舌苔滑膩,舌體胖大,脈滑等。外邪致病多依附于有形質者,痰濕為有形之邪,痰濕體質者素有痰濕內停,易引起內外合邪而發病?;谥嗅t體質理論指導,針對慢阻肺穩定期痰濕體質患者,為提高生活質量和減少急性加重次數,以體質辨識為基礎,對患者進行個性化中醫健康教育,能有效的增強體質。目前,根據痰濕體質患者的體質制定個體化的健康指導方案包括精神調攝、飲食調護、運動鍛煉、起居調護、經穴保健等,在臨床取得了良好效果[18]。健康教育方案實施后,為保證臨床效果,責任護士可通過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或微信隨訪,監督其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疾病認知度[1]。

2.4.1 精神調攝:痰濕體質者處事穩重,多善于忍耐。因此心態要積極,音樂宜振奮。由于痰濕內蘊,阻遏陽氣,患者易產生疲倦感。宜多參加社會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2.4.2 飲食調護:食物宜選用祛濕化痰、健脾助運之品,少食油、黏、肥、甘的食物,禁忌暴飲暴食和進食速度過快。

2.4.3 形體鍛煉:痰濕體質者,形體多肥胖,運動應持久,應根據具體情況堅持長期運動鍛煉,鍛煉方式可選擇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強度需逐步上升,注意節奏。

2.4.4 起居調護:痰濕體質者以濕濁偏盛為特征,居住環境應避潮濕宜溫暖干燥,不宜在潮濕環境中久留,在濕冷季節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受寒淋雨,陰雨季節要注意避免濕邪侵襲。衣服應透氣散濕,面料以絲、棉、麻等為主,穿著衣物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2.4.5 經穴保?。号R床常采用指揉、艾灸、拔罐等方法,選穴多選取豐隆、足三里等。

3 討論

積極預防以及延緩病情發展是慢阻肺防治的關鍵,健康教育是慢阻肺穩定期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中醫護理在慢阻肺的個體化健康教育上具有許多優勢,尤其在慢阻肺穩定期更能發揮其辨證施護的優勢。個體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延緩疾病進展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基于中醫體質理論的體質辨識制定的痰濕體質患者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方案符合慢阻肺患者的臨床特點,具有鮮明的中醫特色。針對偏頗體質的慢阻肺患者,在常規護理方案基礎上聯合體質辨識開展慢阻肺個體化健康教育方案,可以更加有效地預防患者疾病的發生發展。偏頗體質多樣,未來可根據體質可調理論,完善相應體質的個體化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方案,有效服務于患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調護穩定期個體化
《風平浪靜》黑色影像的個體化表述
銀屑病的飲食調護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慢阻肺穩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穩定期患者的臨床療效
“甲減”雖擾,調護有法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的中醫調護
終身疾病糖尿病中醫調護不可少
個體化治療實現理想應答
脂肪肝需要針對病因進行個體化治療
舒利迭聯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療COPD穩定期的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