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通感體驗創設音樂情境

2024-04-29 04:10殷明明
山西教育·教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娃子節奏情境

殷明明

隨著新時代的變化,小學音樂教學模式也與時俱進。它的重心從教授樂理知識轉移到加強學生的藝術體驗上,更注重以美育人。情境體驗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課堂的局限,突破空間限制,通過通感(多種感官)體驗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下身臨其境。在情境體驗教學中,教師引入或創設具有情緒色彩的具體場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通過通感體驗,學生的各種感官知覺交互作用,達到知情合一的效果。教師通過全方位、立體的沉浸式體驗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表現能力,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培養良好品格。

一、構建問題情境,促進對話合作

音樂是一門通過聽覺去感受的學科,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傾向于利用這一特點,以聆聽和歌唱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然而,過于依賴單一的“聽音樂”和“唱歌”模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疲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問題情境設計教學,讓學生不僅在唱歌時動口,還能在課堂上表達自己對音樂的觀點和看法。將說與聽相結合,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鍛煉表達能力。

例如,在一年級下冊《我有一雙萬能的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先不急于教唱歌,而是利用以下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我們都有一雙手,在學校里,你們的手可以做些什么呢?”“在家里,你們的手又可以做些什么?”“除了為自己做事,你們的手可以為別人做些什么呢?”這些問題將學生帶入課堂教學內容中。提出問題后,教師對學生進行示范,播放教材中富有節奏的音樂鼓點,并且配合固定句式回答問題,如“我有一雙萬能的手,樣樣事情都能做,在家里,我能拖地板、倒垃圾”。接著,引導學生模仿句式回答問題,將句子中的其中一部分進行修改,并帶領學生配合節奏,跟著節拍拍手,幫助學生找準音樂節奏。這三個問題從學生自身到他人、從學校到家中,站在全知視角,為學生構建了問題情境。在這個情境下,學生用耳朵傾聽音樂的節奏,根據節奏回答問題,通過“聽說結合”的方式逐步發散思維,鍛煉學生的音樂感知。同時,“說”與“聽”同步進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讓聽覺與語言相通,給予學生最直接的情境體驗。

通過逐步深入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視聽系統,能夠邊聽邊說,使二者相互聯系。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加深對音樂的感知與體驗。同時,深入提問逐步完善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使學生的邏輯思維更加有條理。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有了全面的了解與認知,切實提升了學生的音樂基礎與音樂素養。

二、聯系生活情境,促進視聽融合

音樂是流淌的藝術,對聽覺的要求非常高。但是音樂鑒賞對于小學生來說卻是枯燥無味的。具體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聯系生活中的情境,將音樂藝術可視化,通過視覺刺激深化和豐富學生的聽覺經驗。通過視聽結合,將抽象的音樂形象化,為學生帶來強烈的畫面體驗,對學生理解音樂形象和欣賞音樂內容有著意想不到的作用。

例如,在三年級下冊《小傘花》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為學生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課堂:“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身處一個下雨天,雨滴落下來是什么樣的情態?!睂W生冥想的過程中,教師播放雨滴落下的音樂,營造氛圍,幫助學生進入情境。等到學生睜開眼睛后,教師讓他們拿出自己的水瓶,慢慢地向地上滴水,模擬雨滴落下的景象,并請他們觀察雨滴落到地面上是什么樣的,聲音又是怎樣的。學生屏息凝神,靜靜傾聽、仔細凝視,觀察水珠落到地面上摔成更小的水珠時的形態,仿若一朵朵美麗的小花,并發出“滴答、滴答”清脆的聲音。這個過程中,學生視覺、聽覺相互配合,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體驗,當唱到“小雨小雨滴滴答答滴滴滴滴答,雨中開出一朵朵小傘”時,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聯想到剛剛模擬的雨滴落下的形態,聽到的旋律變成生動形象且立體的畫面,新奇的感受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更加濃厚。

視聽是相依的,能為學生帶來一種強烈的畫面沖擊感,聽到音樂的同時在腦海中構建相應的視覺畫面。教師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場景構建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將聲音轉化為畫面,引導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音樂,強烈的視聽感受能幫助學生將抽象的音樂變得具象化,從而加深對音樂作品背后情感的理解。

三、設置表演情境,傳達音樂情感

音樂的構成是復雜的,學生不僅需要把握旋律與歌詞,還要關注歌曲中的節奏、和聲、力度、調式和曲式等元素。但是,當音樂元素多而雜亂時,則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無法感同身受地體驗其中的樂趣。因此,教師通過構建表演情境,讓學生根據課本上的音樂內容自主表演,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在視覺、聽覺、肢體語言上得到鍛煉,有助于學生感受音樂的內核和情感。

例如,在五年級下冊《好一個土娃子》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帶領學生熟悉歌曲內容,熟悉歌曲中“土娃子”的生活以及“土娃子”的形象特征。接著,教師創設表演情境:想象自己就是歌曲中的土娃子,表演出他的生活狀態,并且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演唱歌曲。通過表演,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土娃子活潑調皮且富有理想的人物特點,在表演過程中,小組成員分別負責不同的板塊,通過分工合作展現土娃子的人物形象。如組內一人負責歌曲的演唱,一人和聲,一人用打擊樂器打節拍,一人表演。演奏開始,唱歌的學生用歡快的聲音唱到“土土的土娃子,土的掉渣子,粗粗的粗嗓子,哼不成調子”,負責節奏配合的學生就要根據歌曲,以“噠噠噠,噠噠噠”的節奏進行配合,和聲的學生則要依據歌曲內容配合哼唱,如“哼不成調子”這一句,要以相對較小的聲音哼唱,并且用“不成調”的哼唱來配合歌曲的內容。負責表演的學生要揣測土娃子的神態和行為,在這一句中,沒有明顯的行為及情緒指示,留給學生較大的發揮空間,如手臂上的衣服撩到胳膊最上面,雙手插兜踏步走,不時停下來踢一踢腿,臉上掛著漫不經心的笑容等動作。為了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活,學生可以盡情創作,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歌詞,還可以創編各種各樣的情節呈現多樣的表演。訓練過程中,需要學生默契地配合,且對歌曲有深入的理解,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表現力。

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用耳朵靜靜聆聽,用嘴巴放聲歌唱,用肢體律動,用心感受節奏,這是視聽結合的最好實現方法。該教學模式找到了音樂欣賞與學生的契合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授課,讓他們在歡快的氛圍中高效學習。通過表演,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讓他們在情感表達的過程中大方展現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一舉多得。

總而言之,如今的音樂教學更應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重視音樂情境的融入,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之中表達自己的情感。通感體驗教學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為學生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自身的感性認知及思維能力,這是知識教育和美育的最好結合,將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第一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來靜)

猜你喜歡
娃子節奏情境
情境引領追問促深
花有自己的節奏
不同情境中的水
吃飯有個最佳節奏
官娃子
YOUNG·節奏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山里來了學娃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