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促進深度學習的策略

2024-04-29 04:10王櫻櫻
山西教育·教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數據模型思維能力深度

王櫻櫻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科學技術發展背景下的重要課程,注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對其后續學習乃至步入社會具有積極作用。與傳統的淺層學習不同,深度學習是一種構建性的學習,學生通過補充新知識來構建認知框架,使得原有的認知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循序漸進地提升認知加工能力和理解水平。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幫助學生發展信息素養,促進他們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深度學習的實踐價值

為了更好地實現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深度學習,教師對深度學習的實踐價值應該有清醒的認識。首先,在深度學習中,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不再是依靠教師的講授,而是通過獨立思考,經過合作交流等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的。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逐漸擺脫對教師的盲目依賴,形成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意識。其次,在傳統教學中,部分教師過于關注知識講授的進程,而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雖然掌握了理論知識,但無法順利地將其應用到實際中。然而,在深度學習中,教師基于構建主義理論、元認知理論和情境認知理論,通過角色的轉變,將學習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學生能夠在自主、開放的學習氛圍中形成積極的內在學習動機,通過自主實踐獲得直觀經驗,經歷操作流程,最終發展自己的能力。最后,深度學習還強調學生的反思意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在完成學習任務后回顧并反思學習過程,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完善自我,推動信息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由此可見,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實施深度學習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反思意識、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充分關注發展學生深度學習的現實價值,根據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合理的設計與規劃,構建高品質的信息技術課堂,為祖國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促進深度學習的策略

1.構建深度學習場景,激發學生思維活力

優質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激活他們的思維能力。在深度學習課堂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階段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深度學習情境。這樣做,可以引發學生對情境內容的思考,建立生活與學科知識之間的橋梁,為后續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與運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教科版必修1《我們身邊的數據》一課為例。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將學生最為熟悉的天氣預報作為情境主題,引導學生與同伴協作搜集資料,整理本地區的氣象生活指數,并將其整理成表格(表1)。

自主整理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將逐漸向深處發展?;趯W生提供的表格,教師提出可根據氣象因素對感冒指數的貢獻值計算感冒指數等級。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情境喚醒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他們躍躍欲試,根據教師所提供的方法進行計算。在學生給出答案后,教師可以帶領他們回顧學習過程,引導學生體會獲取數據、提取信息的操作流程,并借助這一契機引入“數據”知識,邀請學生搜集身邊的數據,建立生活與學習知識的聯系。

如上,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可借助生活實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

2.預設深度思考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熱情

在深度學習中,問題的設計尤為關鍵,問題能起到激活學生思維,引領學生學習方向的作用。因此,在問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串的設計方式,以核心問題為引領,圍繞學習重點設計多個連鎖小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在循序漸進的探索中實現深度學習,發展思維能力。

以教科版必修2《信息系統的數據輸入》一課為例。本章教學圍繞“圖書數據的錄入”展開,基于教學內容教師將本課核心問題設計為“如何將網絡數據庫錄入代碼中”。在課程開始前,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基于核心問題引入“在郵箱注冊頁面中由誰接收用戶的輸入信息?”“在接收后由誰提交完成數據注冊?”等問題,在問題的驅使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交流與分析。后續教學中,教師還可以以“如何將圖書數據錄入到圖書管理系統數據庫中?”“利用代碼錄入數據應該有哪些步驟?”等問題,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在問題的探究中實現深度學習。

通過問題的設計能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實踐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能力,進而通過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3.組織深度學習活動,發展學生實踐能力

發展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其計算機操作水平,教師應基于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自主實踐活動,以任務為導向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參與實踐,實現知識的遷移與運用。此外,在組織學生參與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根據學生思維能力合理分組,使學生在實現深度學習的同時發展合作意識。

以教科版選擇性必修1《線性表結構及其實現》一課為例。在本章學習中學生已經了解了線性表的概念特征并且能夠掌握線性表的兩種實現方法?;诒菊轮攸c內容,教師為學生設計學習活動“編程整理圖書”,并根據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合理分組。各小組成員需要先按照創建空線性表、追加數據元素、刪除數據元素、插入數據元素的流程完成運用順序儲存實現線性表的任務。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為保障其探究深度,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操作步驟適當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表述此步驟的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從而幫助學生通過合作活動的參與獲得實踐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設計合作學習活動,從而幫助學生通過深度學習提高操作水平,同時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

4.拓展深度教學內容,拓寬學生文化視野

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以教材內知識傳授為主,并未關注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育。為扭轉這一局面,在深度學習課堂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補充拓展,為學生拓展與教材資源相關的學習資料,有效幫助學生拓展文化視野,了解更多與之相關的內容,提高自身信息素養。

以教科版選擇性必修3《數據庫的初識與剖析》一課為例。在本課學習中,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創建網店并制定運營管理計劃”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操作進一步了解了概念模型與數據模型,并且對關系數據模型的表征方法產生了深刻的認識。在課內教學任務結束后,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實現深度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向大家分享“面向對象”的形成,幫助學生通過學習了解面向對象數據模型就是將面向對象方法與數據庫相結合所構成的數據模型。與此同時,在完成資源分享后,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回顧并反思學習過程,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

以擴充教學資源的方式能幫助學生逐漸走入深度學習之中,獲得更多有關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通過不斷訓練發展信息素養。

綜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現深度學習,能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發展學生綜合能力,幫助其掌握信息技術操作技能,對其日后學習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廣大教師應深刻認識深度學習的具體價值,結合學科特色進行合理設計,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幫助其在課堂中收獲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形成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

(責任編輯劉源)

猜你喜歡
數據模型思維能力深度
培養思維能力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培養思維能力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面板數據模型截面相關檢驗方法綜述
深度觀察
加熱爐爐內跟蹤數據模型優化
面向集成管理的出版原圖數據模型
一種顧及級聯時空變化描述的土地利用變更數據模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