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三個融入”培養具有深厚愛國情懷的時代新人

2024-04-29 12:50四川大學團委
中國共青團 2024年6期
關鍵詞:四川大學團委愛國主義

四川大學團委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形成愛國主義實踐教育“三融入”工作機制,持續推動愛國主義實踐教育常態化、品牌化、內涵化,切實引導團員青年弘揚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著力培養具有深厚愛國主義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融入重要時間節點推動愛國主義實踐教育常態化

主題教育全覆蓋。四川大學團委構建經常性、常態化愛國主義教育機制,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三會兩制一課”,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百年、建團百年為契機,組織校院兩級團組織舉行“我和我的祖國”升國旗儀式、“初心向黨”慶祝建黨百年“7+1”系列活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等,實現全校6萬余團員青年全覆蓋。

重要時間節點全貫穿。深入挖掘國家公祭日、國慶節、“一二·九”運動紀念日等重大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蘊含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校內江姐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碑、英烈碑以及校外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年均開展祭奠英烈、主題演講、升國旗儀式等各類實踐活動3000余場,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入腦入心、走深走實,使愛國主義成為青年學生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

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推動愛國主義實踐教育品牌化

打造愛國主義文化育人品牌。四川大學團委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依托川大百年厚重的文化積淀,著力打造“陌上花開”國學月、“古韻川大 流彩江安”體驗活動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品牌項目,實現學生對傳統文化從被動學習到主動體驗、主動實踐、主動詮釋的轉變,真正讓國風、國韻、國潮走近學生身邊、走進學生心里,在潤物無聲中把愛我中華的種子植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受到新華社、《光明日報》、教育部網站報道,獲評四川省第十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高校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一等獎。

構建愛國主義精神弘揚載體。依托青年講師團、“蓉耀青年”宣講團、“青馬工程”弘毅班成員等深入班級、寢室、中小學、城市社區等,用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愛國主義主題宣講600余場,覆蓋6萬余人,其中“紅動1小時”實踐活動獲得教育部、中宣部等的高度肯定以及《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媒體的專題報道。與新華社共同制作“穿越歷史的紅色傳承”青年黨史講壇節目6期,打造“信仰的力量”微團課視頻6期、“宣貫新思想 青馬學員說”微宣講視頻7期,用一堂堂愛國主義教育“云課”,將青年學生對黨和國家深沉的愛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融入師生社會實踐推動愛國主義實踐教育內涵化

在傳承紅色基因中不忘初心使命。四川大學團委聚焦傳承紅色基因的主題主線,分層分類組建團隊,依托井岡山、延安、鄧小平故居等19個校外紅色教育基地,年均組織300余支社會實踐團隊,開展開國元勛故里行、革命遺址參訪、老區發展調研等愛國主義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用實際行動追尋紅色足跡,重溫紅色記憶,厚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的愛國情懷,做紅色基因的堅定傳承者和實踐者。

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勇擔時代責任。立足西部、服務地方,搭建沉浸式、情景式、產業轉型、體驗式實踐育人平臺,鼓勵青年學子深入基層、扎根祖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每年近3萬名師生圍繞鄉村振興、扶貧脫貧、產業轉型、文化振興、社區治理等方面開展社會調查、雙創項目對接和志愿服務工作,將社會觀察、調查研究和感悟思考等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建設性意見和舉措,并將社會實踐成果運用到參與“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中,把個人成長同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緊密聯系起來,以報國之行踐行愛國之心。四川大學團委連續6年獲評“全國社會實踐優秀單位”。

猜你喜歡
四川大學團委愛國主義
四川大學西航港實驗小學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高校團委工作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關于如何做好企業團委工作的思索
百年精誠 譽從信來——走進四川大學華西眼視光之一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愛國主義教育
四川大學信息顯示研究所
愛國主義教育
醫院團委工作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