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與檢驗技術研究

2024-04-29 06:26徐強
食品安全導刊·中旬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食品添加劑安全性檢驗

徐強

摘 要:食品添加劑在現代食品工業中廣泛應用,可改善食品品質、延長保質期、增加營養價值和提升口感。然而,隨著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和使用數量不斷增加,引發了對其安全性的日益關注。本文對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進行了一定論述,明確了安全性評估的定義、目的以及基本流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方法和指標,主要包括毒理學、攝入以及代謝動力學等方面,并結合食品添加劑的特點,論述了其檢驗技術,進而為食品添加劑的合理使用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食品添加劑;安全性;評估;檢驗

Research on Safety Assessment and Inspection Technology of Food Additives

Abstract: Food additives are widely used in modern food industry to improve food quality, extend shelf life, increase nutritional value, and enhance taste.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 variety and quantity of food additives used,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concern about their safet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ertain discussion on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food additives, clarifying the definition, purpose, and basic process of safety assessment. Based on this, it further explores the safety assessment methods and indicators of food additives, mainly including toxicology, ingestion, and metabolic kinetic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additives, it discusses their testing techniques, Furthermore, it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food additives.

Keywords: food additives; security; evaluation; test

食品添加劑在現代食品工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被廣泛用于改善食品質量、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增加營養價值、增強口感以及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口味需求。然而,隨著食品添加劑種類和應用數量的不斷增加,關于其安全性的擔憂也逐漸升溫。為了確保公眾的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和檢驗技術研究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

1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概述

1.1 安全性評估的定義和目的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是一項關鍵性的過程,旨在確保在規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條件下,食品添加劑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這一過程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消費者的健康,同時促進食品工業的發展,以滿足人們對食品的多樣化需求。安全性評估的核心理念是基于科學原則,全面評估食品添加劑的毒性和潛在危害,以確定其是否可以安全地添加到食品中。這個過程通常包括對添加劑的化學成分、作用機制、毒性、攝入量、代謝途徑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評估。

安全性評估的首要任務是確定食品添加劑在合適的使用條件下的最大使用量,即安全限值,以確保在正常食品攝入的情況下,不會對人體產生急性或慢性毒性。這個限值通?;诙纠韺W研究和攝入評估數據來確定,確保添加劑的攝入量遠低于潛在危險水平。此外,安全性評估還需要考慮添加劑的溶解度、穩定性等因素,以確保其在食品中的應用是可行的。

1.2 安全性評估的基本流程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是一個復雜而系統性的過程,包括多個關鍵步驟,以確保其安全使用,其基本流程有以下4個方面。

(1)化學成分和性質的確定。必須詳細了解食品添加劑的化學成分和性質,包括分析其分子結構、化學反應性、物理性質、分子量等信息。

(2)急性毒性和作用機制評估。研究人員應評估食品添加劑是否具有急性毒性,即在短時間內引起明顯不良反應的能力。同時,研究人員還需要了解添加劑的作用機制,即它是如何與人體組織或細胞相互作用的。這通常涉及體外和體內實驗,以評估其潛在危害和作用方式。

(3)慢性毒性和亞慢性毒性試驗。為了評估食品添加劑的長期影響,慢性毒性和亞慢性毒性試驗非常重要。這些試驗涉及動物模型或細胞培養系統,以模擬長期食用添加劑的情況。通過監測動物或細胞的健康狀況、生長發育、器官功能等參數,可以識別慢性毒性和潛在危害。

(4)溶解度和穩定性考慮。安全性評估還需要考慮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的溶解度和穩定性。這是因為添加劑必須能在食品中均勻分布,并且在整個產品的保質期內保持穩定,以確保其功能和安全性。這方面的研究確保了添加劑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1]。

2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方法和指標

2.1 毒理學評估

毒理學評估旨在了解添加劑對人體的潛在毒性和危害。毒理學評估通常包括以下3個方面。

(1)急性毒性評估。急性毒性評估旨在確定食品添加劑是否具有在短時間內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潛力。這種評估通常涉及實驗動物或體外細胞模型的研究,以確定添加劑的急性毒性水平。研究人員觀察和記錄動物的行為、生理參數以及可能的中毒癥狀。結果將用于確定安全限值,即允許在食品中的最大添加量,以確保在正常飲食中不會引起急性毒性反應。

(2)慢性毒性評估。慢性毒性評估旨在了解食品添加劑對人體長期暴露的潛在危害,通常采取動物實驗的方式,給動物連續喂食含有添加劑的食物,并觀察器官功能、生長發育、腫瘤發生率等指標的變化,進而模擬人們長期食用添加劑的情況,有助于確定其慢性毒性和潛在危害。

(3)遺傳毒性評估。遺傳毒性評估旨在確定食品添加劑是否具有引起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等遺傳毒性的潛在危險。這種評估通常包括體外和體內實驗,通常使用細菌、哺乳動物細胞或小鼠模型來評估添加劑對DNA的影響。通過檢測染色體損傷或突變事件,研究人員可以評估添加劑是否可能導致遺傳性健康問題。

2.2 攝入評估

攝入評估有助于確定人們攝入食品添加劑的實際量以及攝入途徑。

(1)攝入量的計算是評估人們攝入食品添加劑的量的關鍵步驟。這通常包括考慮到添加劑在各種食品中的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研究人員需要考慮不同人群的飲食習慣、食品偏好以及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的平均濃度。這些數據通常來自消費調查、市場調查以及食品生產商提供的信息。通過對這些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研究人員可以估算出人們在日常飲食中攝入食品添加劑的總量,以確定是否低于安全限值。

(2)攝入評估還需要考慮人們攝入食品添加劑的不同途徑。這包括口服途徑,即經口食物攝入,或是其他途徑,如皮膚接觸或呼吸道攝入。對于口服途徑,研究人員需要估算添加劑在不同食品中的攝入量,以及不同食品的食用頻率。對于其他途徑,如皮膚接觸,需要考慮與食品添加劑相關的工作場所暴露情況。通過綜合考慮不同攝入途徑,研究人員可以更全面地評估食品添加劑的攝入量,以確保不會超過安全限值[2]。

2.3 過敏反應潛在風險評估

過敏反應潛在風險評估旨在確定食品添加劑是否具有引發過敏反應的潛在風險。過敏反應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的生理反應,當機體對某些物質產生異常的免疫反應時,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在食品添加劑的評價中,研究人員需要考慮以下3個方面。

(1)過敏原成分。研究人員需要確定食品添加劑的化學成分,以識別其中是否包含已知的過敏原成分。某些食品添加劑可能包含來自常見過敏原的蛋白質或其他免疫原物質。這些成分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因此必須進行識別和標記。

(2)免疫原性評估。研究人員進行免疫原性評估,以了解添加劑是否會觸發免疫系統異常的反應。這通常涉及體外實驗,例如免疫吸附實驗和免疫斑點實驗,用于檢測添加劑是否與免疫系統中的特定抗體結合。如果添加劑與抗體結合,這可能表明其具有過敏原性。

(3)人體試驗。一些食品添加劑的過敏反應潛在風險可能需要在人體試驗中進一步評估。通常采取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讓志愿者連續食用含有添加劑的食物,并對其產生的不良過敏反應進行監測,用于確定添加劑是否引發過敏反應。

2.4 基因組影響評估

基因組影響評估旨在確定添加劑是否對基因組產生潛在的影響,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

(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序列中的永久性變化,可能導致蛋白質合成或功能的異常。食品添加劑的基因突變潛在風險需要通過一系列體外和體內實驗來評估。這些實驗通常使用細菌、哺乳動物細胞或小鼠模型,以確定添加劑是否能夠誘發基因突變。通過檢測DNA損傷和變異事件,研究人員可以評估添加劑是否具有基因突變潛在風險。

(2)染色體畸變是指染色體結構或數量異常的變化,通常與遺傳疾病和癌癥有關。在食品添加劑的評估中,研究人員需要確定添加劑是否引發染色體畸變。這通常包括染色體畸變試驗,使用哺乳動物細胞或小鼠模型,以檢測染色體異常。這些實驗可以揭示添加劑是否對細胞的染色體結構產生潛在的有害影響。

3 食品添加劑的檢驗技術

3.1 檢驗技術的重要性

①檢驗技術能夠幫助監管機構和食品生產企業確保食品添加劑的合規性。通過采用各種高精度的檢測方法,可以精確測定食品中的添加劑含量,確保其在法定限量范圍內。這有助于防止不法商家濫用添加劑,從而維護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和消費者權益。②檢驗技術在食品添加劑的質量控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高質量的檢測方法可以幫助生產企業監控原材料的質量,確保添加劑的純度和穩定性。這有助于生產出更加安全和穩定的食品產品,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③檢驗技術還能夠對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及時的識別和應對。一旦發現添加劑的異常使用或者存在風險,檢驗技術可以迅速發出警報,促使相關部門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召回產品或者停止使用特定添加劑。

3.2 常用的檢驗技術

(1)液相色譜法主要基于樣品中的各成分在固定相和移動相之間的分配系數不同。當移動相在柱管中流動時,樣品中的各成分會不斷在固定相和移動相之間進行分配,達到平衡后以不同的速度移動,從而實現了分離。液相色譜法常用于防腐劑、甜味劑、色素等添加劑的檢測。例如,劉怡亭[3]在采用液相色譜法檢測多種果汁中糖精鈉E954含量的過程中,發現不同果汁中糖精鈉的含量相當,并且都在國家規定的安全范圍內,同時,該檢測該方法具有較高的檢測精度,能夠滿足較低濃度的檢測要求。

(2)氣相色譜的分離原理是不同物質在兩相間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數,當兩相相對運動時,試樣的各組分就在兩相中反復多次地分配,使得原來分配系數只有微小差別的各組分產生很大的分離效果,從而將各組分分離開來。氣相色譜法可用于檢測和定量飲料等食品中的天然和合成香精,如柑橘類食品中的檸檬烯。例如,何亞芬等[4]采用氣相色譜法檢測酸奶中的甲基纖維素E461,在準確性評估方面,使用已知濃度的標準樣品進行校準,然后進行了多次測定以驗證方法的準確性。與標準值相比,實驗結果的誤差非常小,證明氣相色譜法具有較高的檢測精度。

(3)質譜法是一種測量離子質荷比(質量-電荷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試樣中各組分在離子源中發生電離,生成不同質荷比的帶電荷的離子,經加速電場的作用,形成離子束,進入質量分析器。在質量分析器中,再利用電場和磁場使離子束發生速度色散,將它們分別聚焦而得到質譜圖,通過分析離子的質荷比和相對豐度,可以推斷出化合物的組成和結構。例如,鄭娟梅等[5]在某品牌糕點中苯甲酸E210含量的檢測過程中,引入了質譜法,采用質譜儀將樣品中的化合物轉化為離子,并根據質荷比進行分析,得到了精確的苯甲酸含量。

4 結語

綜上所述,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估與檢驗技術是確保食品安全的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全面的評估和嚴格的檢驗,可以更好地了解添加劑的潛在風險,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來確保其在食品中的安全使用。

參考文獻

[1]邊文文.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評價及其應用研究[J].現代食品,2023,29(16):142-144.

[2]劉鎧齊.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及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究[J].食品界,2024(2):112-114.

[3]劉怡亭.高效液相色譜法在食品添加劑檢測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食品,2023(24):75-77.

[4]何亞芬,徐明生,黃道明,等.氣相色譜法同時檢測食品中9種常見食品添加劑[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14):5684-5692.

[5]鄭娟梅,莫紫梅,王警,等.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同時檢測糕點中31種食品添加劑[J].中國食品添加劑,2021,32(4):70-80.

猜你喜歡
食品添加劑安全性檢驗
序貫Lq似然比型檢驗
新染料可提高電動汽車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檢測與安全性鑒定
2021年《理化檢驗-化學分冊》征訂啟事
對起重機“制動下滑量”相關檢驗要求的探討
幾種食品添加劑對山楂果丹皮品質的影響
食品安全與食品添加劑的關系探究
關于鍋爐檢驗的探討
空氣中80%是“食品添加劑”
ApplePay橫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質疑 拿什么保護你,我的蘋果支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